主标题:如何使文气畅达,语句贯通
副标题:语言连贯有哪些具体要求?如何使文气畅达? 进来看看吧! 关键词:语言运用,连贯,备考 难度:4 重要程度:5 内容:
“连贯”是课标卷的必考点,而且分值较大。全国大部分省市考查语言连贯,命题上一般单独设题考查,以客观选择题形式出现,采用的是语句排序题,其基本题型有两种:嵌入式排序和无语境排序。另外,与其他考点一起综合考查。如何做好连贯题,使文气畅达,语句贯通呢?
首先要理解“连贯”这一考点要求。“连贯”指能够调整语句之间的顺序,做到前后衔接和照应。具体要求如下: 1. 保持话题的一致性
话题一致是保持语言连贯的基本要求。一个长句或句群只有话题和陈述角度一致,中心才会明确,语意才能贯通。如果中间转换了话题或陈述对象(主语),势必影响到语意的连贯。 2. 保持结构、句式一致
结构、句式的一致性表现在:①语言中常有些排比句、对偶句,这就要求结构上的统一,破坏了这种统一,也就失去了连贯性;②用陈述句还是疑问句,用主动句还是被动句,合说还是分说,也会涉及连贯问题;③复句中的分句与分句间有并列、转折、递进、选择、因果、假设、条件等关系,如注意不到这一点,将破坏分句间的逻辑联系,从而影响句意的连贯。 3. 保持前后照应
前后照应应包括内容上的前后照应和语序上的前后关联。 4. 保持情景(境)一致
这一点主要是指写景抒情的文字,语言带有情感,文字中所渗透的感情或喜或悲,或爱或憎,或褒或贬,或激昂或沉郁;文字所描写的景象或繁盛或凄凉,或热烈或肃杀。这就要求上下文在整体上做到情感、意境保持一致。 其次,要了解连贯题的审题、答题的规范。 1.通读文句,大体把握
①大体把握说了什么,对所给文句组成的语段的话题有大体印象。
②大体把握怎么说,对所给文句组成的语段的层次有大体印象。 2.根据印象,回头审视
在通读文句获得总体印象的基础上,再回过头来,仔细审视文句,把能确定的东西确定下来,这里,关键的第一步是确定第一句的位置:哪个句子应排在第一位。如果是嵌入式、衔接式,确定首位,必须要“瞻前顾后”。 3.找过渡句,辨关联词
这步工作做好了,全段的层次和句子的大致顺序就能定下来。 4.先易后难,先分后合
把一眼能看出其联系紧密,无疑应按先后顺序放在一起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句子先组合成一个一个的小块,再审视这几小块的逻辑条理,得出正确的排序。 5.进行检验,重新审视
通读排好的语段,看看个别句子是否顺畅,进行检验。一般来说,排序题关键在一两句的顺序。若发现排好的语段个别语句不顺畅,则要重新审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