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年级 下 册语文第 五 单元
单 元 主 题 勤动脑筋、善于思考 本组教材以“勤动脑筋、善于思考”为主题,选编了《寓言两则》《画杨单元 知识 体系 分析 桃》《小马过河》和一个语文园地。选文语言平实,意义深远,形式多样,其中有寓言故事、成语故事,也有生活中发生的事。“用具体事情来说明一个道理”是他们的特点。所说明的道理,分别从不同的角度丰富了学生的思想方法,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教学时,教师要以读为本,运用学到的阅读方法把课文读通读懂,注意抓住和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句,联系生活实际,体会故事中的道理,初步受到科学的思想方法的教育. 单 元 目 标 1。认识43个生字,会写25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积累对自己有启发的句子。 3.引导学生养成自主识字的习惯。 4.懂得生活中要正确看待问题、善于思考、勤于动脑。 5.朗读与默读相结合,能在读中悟出故事的寓意,能把故事讲给别人听。 1.会认写本组生字,积累新词. 单元 重难 点及 解决 策略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进行口语交际。 3。懂得故事中的道理,初步受到科学思想方法的教育。 4.在培养学生的自主读书能力的同时,鼓励学生自主识字,培养认真书写的习惯. 教学策略: 1。这组课文要引导学生熟读默读课文,思考:课文写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2.深入挖掘教材,引导思维向纵深发展。 单元 教学 方法 课时 划分
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方法识字,并且落实以读为本的原则,在读中感悟人物的性格,体会故事中的道理。 12 寓言两则 2课时 13画杨桃 2课时 14小马过河 2课时 语文园地五 2课时 148
课题 备课人 课前 预习 及 教学 准备 12 寓言两则 陈鹏 郭丽 课时 单位 2 课时 岳峰小学 一、标出段落序号,画出生字新词。 二、读了课文,你想知道什么。 三、提出自己不明白的问题,并试着解决。 第 一 课 时 教 学 目 标 1。理解课文内容,懂得这两则寓言的寓意。 2.学会生字,理解“窟窿”“街坊\"“后悔”“劝告”等词语的意思. 3。认识“只要……就”,“如果……就……”这两种句式。 4。能用自己的话将这两则寓言讲出来,并背诵其中的一则. 教学 重点 难点 理解寓言的寓意 教 学 过 程 一、谈话激趣揭示课题 修 改 建 议 1。同学们喜欢听寓言故事吗?为什么? 2。过去我们学过哪些寓言? 3。寓言有什么特点?(用一个短小的故事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或讽刺某种人。寓:寄托、包含的意思。言:讲道理。) 4.“寓言二则”的“则\"是什么意思?(相当于“篇”) 5。今天我们学习《亡羊补牢》和《揠苗助长》两篇寓言。我们先学习寓言.看老师写课题:亡羊补牢 指名读,齐读。 二、理解题意。 1.“亡羊补牢”是个成语,这个成语中有不理解的字吗? 2.指名解疑,并说说是用什么方法理解的.亡:丢失。牢:关牲口的圈,在课文中指羊圈。 3.用一句话完整地说说“亡羊补牢”的意思. 4。看了课题,你想提出什么问题?(为什么丢羊?为什么补羊圈?) 5。再读课题,从“补牢”这个词你能猜出丢羊的原因吗? 三、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149 1。你的猜想对不对呢?让我们来读课文。注意:读的时候要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用自己的话把这个故事讲给大家听听,引导评议。 3.养羊人一共丢了几次羊,为什么丢? 4.小结:可见读书前我们的猜测是完全正确的,读书就要这样边读边想,读前要想,读中也要想。 四、精读课文,理解内容. 1.课文哪几个小节讲丢羊的? 2。自由读1-4节,思考:养羊人丢了一只羊,为什么还会丢第二只? 3.同桌互议。 4.集体交流: (一)羊圈破了个窟窿. (1)出示生字卡片“窟窿\",指名读,注意“窿”读轻声。 (2)“窟窿”就是—-(洞)。怎样记住这两个字?指导学生书写“窟窿”。 (3)齐读这句话。(第三句) (4)第三句讲了丢羊的原因,那前两句讲了什么?引读前两句。 (5)理清这小节三句话之间的联系,试背。 (6)指名背。(指导方法) (二)街坊劝告,他不听。 (1)“街坊\"就是——(邻居),注意“坊”读轻声。 (2)街坊是怎么劝的?指名读,读出劝告的语气. (3)引导评议,齐读. (4)可养羊人呢?指名读,评议。(读出他的无所谓,毫不在意) 养羊人是这样说的,你猜他心里会怎样想? (5)你看,好心的街坊情真意切,养羊人却漫不经心,不听劝告。同桌分角色朗读。 (6)指名读,评议。 (7)老师说提示语,学生试背对话. 5。让我们来看看他不听劝告的结果. (1)指名读第4节,评议。 (2)为什么要读好两个“又”字?联系第一节,想一想。 (3)齐读第4节。 (4)刚才我们学习的片段,如果用题目中的两个字来概括,就是——(亡羊)。 6.指名表演这个片段,注意:可适当增加一些内容,如人物的心理活动可通过语言、动作来表现. 7.二次丢羊后,养羊人又是怎么想、怎么做的?自由读第5节,150
划出有关句子。 8。讨论交流: (1)养羊人是怎么做的?出示投影,看图说话。 (2)指名读文中句子,评议。 为什么要读好“赶快”?能否去掉?(改正错误,不能拖延). (3)养羊人为什么会这么做呢?引读描写他心理的句子。 (4)指导读这句话,读出他的后悔之情。 (5)将这句话换一种说法。(要是……就……如果…就……) (6)但是他转念一想,现在修还不算晚,为什么? (7)他的想法对不对?从哪儿读出? (8)“从此”是什么意思?指导学生用“从此”造句. (9)理清句与句之间的联系,背诵第5节。 五、体会寓意. 1.再次出示投影,这个人在修补羊圈时,原来劝告过他的街坊刚巧路过,想想街坊又会怎么说?养羊人又会怎么回答? 2.同桌表演后指名上台演,并指导评价。 3.如果这个人再不修羊圈,会出现什么后果? 4.揭示寓意:由此可见,像养羊人这样犯了错误,只要(),就()。 5.在生活中,也常常发生类似的事。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看法。同桌互议,再指名交流。(眼睛近视,沙尘暴,环境污染……) 这些都可以用一个词语来概括——“亡羊补牢”。 六、学习生字总结全文。 1.再读课题,理解题意。(本义,引申义) 2。所以,“亡羊补牢”后面往往跟着一句话—-“未为迟也”。自己读读,理解它的意思。 3.总结学习寓言的一般方法:理解题意-—理解内容—-联系实际,体会寓意。 七、作业设计: 1。背诵这则寓言。 2. 联系学习、生活实际,谈谈你读了这则寓言的感想。 板 书 设 计 想法 已经丢 后悔 亡羊补牢 做法 不补 赶快堵 (未为迟也) 结果 又少 再没丢 151
第 二 课 时 教 学 目 标 教学 能在读中悟出故事的寓意。 重点 难点 教 学 过 程 一、谈话 1。今天老师跟大家一起学习27课《寓言两则》,这节课我们来学习《揠苗助长》 2.解题 其实揠苗助长就是拔苗助长,那么揠的意思就是——(生接)拔。 是的,带着这份理解再来读读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感知,学习生字 1.初读感知。打开课文,自由朗读,读到你觉得难读的地方就多读几遍。 2.学习生字。课件出示带拼音的词语. 3.出示带生词的句子。(个别读。) (1)他在田边焦急地转来转去,自言自语地说:“我得想个办法帮它们长。” (2)他回到家里,一边喘气一边说:“今天可把我累坏了!力气总算没有白费,禾苗长高了一大截.” 4.分段朗读。 句子回到了课文中。现在用小手告诉老师,课文有几个自然段?,思考:故事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出示课件)古时候有个人 禾苗长高,就把禾苗 ,结果 . 【先进行字词的认读和理解,再把字词送回到句子和课文中去读,这样的处理顺序,比较适合学生的认知特点。】 三、精读课文,感悟寓意 1.学习第一自然段 (1)那个人为什么要帮助禾苗长高呢?指名回答。 出示“古时候有个人,他巴望自己田里的禾苗长得快些,天天到152
1.会认四个生字寓、焦、喘、截,会写焦、费、望、算四个字。 2.正确流利朗读课文,练习默读课文,通过关键词句体会种田人希望禾苗快快长高的“焦急”的心情,能在读中悟出故事的寓意:做事不可急于求成。 修 改 建 议 田里去看。” “巴望”是什么意思?你能换个词语说吗?(希望、盼望) “天天\"。他为什么天天去看? 师:我仿佛看到了这农夫。你们看,他是天天看着心爱的禾苗,我仿佛听到了他正对着禾苗说话呢!他会说些什么?(生想象说话) 指导朗读。 (2)但禾苗有向他所想象的长得那么高了吗? 出示“可是一天,两天,三天,禾苗好像一点儿也没有长高。\" 禾苗真的一点儿也没长高吗?从哪个词看出来的? 比较句子,去掉“好像”可以吗? “可是一天,两天,三天,禾苗好像一点儿也没有长高.” “可是一天,两天,三天,禾苗一点儿也没有长高.” 这两个句子你认为哪句话好?为什么?(“好像\"一词就说明禾苗是在不断生长,只不过速度不像这个人想象的那么快,能看出农夫巴望禾苗长得快些的焦急心情。) 指导朗读.多焦急的农夫啊!看谁能读到农夫的心里去? (3)在农夫眼里禾苗一点也没有长高,这个时候他的心情会怎么样?(焦急)谁来给它找找近义词?(着急) 理解“焦”。古人造字很注重字的意思.咱们来看看,“焦”上面的“隹\"是小鸟的意思,下面的四点底是火演变成的。你看,小鸟的羽毛都快被火烧焦了,它能不焦急吗?再读读这个词语“焦急”。默读第一自然段,边读边画,你们是从哪句话看出他焦急地想让禾苗长大的? 出示“他在田边焦急地转来转去,自言自语地说:“我得想个办法帮它们长.\" 谁愿意来读一读? (4)齐读第一自然段 师小结:农夫的样子仿佛出现在了我们面前,这真是个急性子的人啊! 2.学习第二自然段. 过渡:农夫是这么的心急,觉得禾苗是一点儿也没长大.于是他开始想办法了。农夫想出什么好办法?他是怎样拔苗助长的?[板书:拔高] 扣住“一棵一棵”,感受“棵数多”,体会辛苦. 扣住“一直\",感受“没休息”,体会累。 153
扣住“筋疲力尽”,理解词意,农夫累得 ,累得 ,累得 ,这就是精疲力竭。 指导朗读 3.学习第三自然段 过渡:他为了把禾苗拔高,弄得筋疲力尽。我现在采访一下农夫。农夫,禾苗被你拔高了,你现在感觉怎么样?带着这种感觉来读读农夫回到家后说的话.(出示课件) 四、练习说话,说出寓意 力气真的没有白费吗?读最后一段。农夫的儿子看到禾苗都枯死了,[板书:枯死]飞跑着回去告诉自己的父亲。农夫根本不相信会有这样的事,连忙赶到地里。邻居们也来了。这个时候,面对着枯萎的禾苗,他们会说些什么呢?请同学们选择一个角色说一说。 农夫的儿子说 邻居们说 师小结:是啊,农夫急于求成,违反了禾苗的生长规律,反而会误了大事,这就是这个故事要告诉我们的道理。在生活中我们也形容违反了事物的发展规律、急于求成的事情为揠苗助长。 五、写字 六、布置作业: 把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板 书 设 计 揠苗助长 巴望→拔高→枯死 教 学 反 思 154
课题 13 画杨桃 课时 课堂达标训练题 2课时 一、读拼音写词语 wáng yáng bǔ lào kū long jiē fang quàn gào ( ) ( ) ( ) ( ) 二、照样子写词语 结结实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亡:①逃跑 ②丢失 ③死去的 ④死亡 ⑤灭亡 1。《亡羊补牢》这则寓言很有教育意义.( ) .2.这场大火伤亡惨重。( ) .3。旧社会,每逢水灾战乱,人民就被迫四处逃亡。( ) .4.亡国之恨( ) .牢:①监狱 ②养牲口的圈 ③坚固、经久 1。《亡羊补牢》这则寓言很有教育意义。( ) .2。 尽管洪水汹涌而至,但牢固的大坝经受住了考验。( ) .3. 在一个静静的夜晚,两个特务从女牢房带走了一个通知.( ) .四、、根据课文内容,回答问题 1.“亡羊补牢”告诉我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揠苗助长\"告诉我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5
备课人 陈鹏 郭丽 课前预习: 单位 岳峰小学 课前 预习 及 教学 准备 1。一读标出段落序号,画出生字新词并认读,二读要读正确,读通顺。 2.将生字新词写3遍,感觉难写的字词可多写两遍。 3。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4.提出自己不明白的问题,并试着找同伴解决。 5.搜集关于杨桃的资料.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第 一 课 时 1.能借助工具书认读12个生字,能正确认读“叮嘱、准确、一幅画、审教 学 目 标 视、严肃、半晌、和颜悦色、熟悉、角度、相似、教诲”等词语,重点会写“肃、熟、悉”三个字。 2. 通过反复朗读,揣摩体会本课中“——\"“……”“?”“!”的特殊含义。 3.能通过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初步懂得无论做什么事情或看问题,都应该实事求是的道理。 教学 重点 难点 教学重点:能通过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初步懂得无论做什么事情或看问题,都应该实事求是的道理。 教学难点:通过反复朗读,揣摩体会本课中“——”“……\"“?”“!”的特殊含义. 修 改 建 议 教 学 过 程 一、谈话激趣 揭题启读 师:你们喜欢画画吗?平常画画的时候,老师一般会怎么要求你们啊?(指名说)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课文,讲的就是画画的事情。请大家看老师板书课题:画杨桃。(学生齐读课题)读了这个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呢? 二、读写字词 感知内容 1.师:现在请大家翻开课文,看自读提示,自由读课文, (1) 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划出不会读的字,借助工具书多读几遍。 2. 检查字词 先读后写 (1)(课件出示:)叮嘱、前排、靠边、一幅画、审视、 严肃、半晌、和颜悦色、熟悉、教诲 (2)(课件出示:)叮、嘱、排、靠、幅、审、 肃、晌、悦、熟、悉、诲 156
① 多种形式认读。 ② 说说你怎么记住这些字? ③ 在田字格中重点指导“肃、熟、悉”三个字的书写。 造字解说 肃,金文(聿,“律”的省略,)(南端开口的“亚”,道路单向通行),造字本义:古代县令以上的出行时实行道路安全管制,行人必须恭敬回避或绕道而行。篆文略有变形。 【三年级的学生已有一定的识字能力,所以我采用先学后教的方式,培养学生的自主识字能力。学生有一定的识字方法,会自己记住生字,所以重点指导“肃、熟、悉”三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书写, 介绍“肃”的造字本义,加深学生理解。】 三、细读文本 揣摩体会 1.当我把画交出去时,同学们有什么反应?(默读课文3—12自然段,划出) 2.课文3—12自然段中,同学和老师的话用的什么标点符号? 各是什么意思?(找出句子,细致体会,小组交流。) 当我把这幅画儿交出去的时候,有几个同学看见了,他们哈哈大笑起来. “杨桃是这个样子的吗?”(同学们的责问) “倒不如说是五角星吧!”(“有的同学”幼稚可笑的表现) 老师看了看这幅画儿,走到我的座位坐下来,审视了一下讲桌上的杨桃,然后回到讲台,举起我的画儿问大家“:这幅画儿画得像不像?\"(老师的提问) “不像!”(“有的同学\"幼稚可笑的表现) “它像什么?”(老师的提问) “像五角星!”(“有的同学”幼稚可笑的表现) 157
老师的神情变得严肃了.半晌,他又问道:“画杨桃画成了五角星,好笑吗?”(老师的反问) “好——笑!”有几个同学抢着答道,同时发出嘻嘻的笑声。 (“有的同学”幼稚可笑的表现) (“好──笑!”中的“──\"表示声音的拖长,描摹了几个同学自以为是、得意洋洋的神态。) 3。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12自然段。 4.面对这种情况,老师是怎么做的?同学和老师的话用的什么 标点符号?各是什么意思?(找出句子,细致体会,小组交流。) 于是,老师请这几个同学轮流坐到我的座位上。他对第一个坐下的同学说:“现在你看看那杨桃,像你平时看到的杨桃吗?” “不……像。” (……知道自己错误后不好意思的神态) “那么,像什么呢?\" (老师的提问) “像……五……角星.”(……知道自己错误后不好意思的神态) “好,下一个。” 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13—17自然段. 5。体会18、19自然段: (1) 联系上下文理解“和颜悦色、教诲\"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18、19自然段。 (3)体会道理: (4)课件出示:填空。 四、总结拓展 使他一生受用! 你从中受到什么启发? 五、作业设计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中老师说的那段话。 板 书 设 计 11 画杨桃 这就是著名作家岑桑上四年级画画时的事情,老师和父亲的话158
父亲: 是……就…… 老师: 角度不同 样子不一 不要……要…… 是……就…… 我: 一生受用 第 二 课 时 教 学 目 标 教学 重点 难点 教 学 过 程 一、回顾旧知 导入新课 1。课文记叙了一件什么事?你从中受到什么启发? 2。 你从中受到什么启发? 【巩固第一课时所学内容,加深学生印象。】 二、学习新知 1.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背诵课文中老师说的那段话。 3。 细致读读下面这两句话,并用关联词造句。 “ 我看到的杨桃根本不像平时看到的那样,而像是五个角的什么东西。” “当我们看见别人把杨桃画成五角星的时候,不要忙着发笑,要看看人家是从什么角度看的.” 造句:“不像……而像……” 159
1.正确书写“嘱、排、靠、诲”等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中老师说的那段话. 3. 学习前后呼应的手法,揭示了文章的主旨. 4. 练习用“不像……而像……”“不要……要……”造句. 教学重点:练习用“不像……而像……”、“不要……要……”造句。 教学难点:学习前后呼应的手法,揭示了文章的主旨。 修 改 建 议 “不要……要……\" 【让学生先读课文中的句子,再自己用关联词造句,由易到难地训练学生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 4。用心读读第一段和最后一段,您发现了什么? (发现:都写到了父亲的话.) 这种开头和结尾都写同样内容的写法,叫做:前后呼应。 前后呼应的写法,十分有力地揭示了文章的主旨:要相信自己的眼睛。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会有不同的结论。不凭借自己的经验来否定别人的新发现。 【让学生先读课文第一段和最后一段,说说发现,再讲解“前后呼应”的写作方法.】 5.我们再来学习几个字的书写。 “嘱\"左右结构,右上是尸,下面是:禹 第七笔是竖. “ 排” 左右结构,右面是非。 “靠\"上下结构,上面是告,下面是非. “诲” 左右结构,每的第二衡要写长一些。 三、作业设计: 1.把意思深刻的句子抄下来。 2.读一读资料袋。 3. 读读岑桑的获奖作品: 儿童文学集《野孩子阿亭》获1990年新时期优秀儿童文学奖《岑桑作品选》获首届冰心儿童图书奖等. 板 书 设 计 画杨桃 无论做什么事或看问题,都应该实事求是。 160
教 学 反 思
课堂达标训练题
161
课题 14 小马过河 课时 2课时 一、给加点字注音。 审视 半晌 严肃 教诲 熟悉 一幅画 二、写近、反义词。 近义词:准确( ) 教诲( ) 审视( ) 反义词:熟悉( ) 相信( ) 开始( ) 四、比一比,再组词. 审( )海( )脱( )叮( )彩( )靠( )响( )福( ) 宙( )诲( )悦( )盯( )悉( )排( )晌( )幅( ) 五、选词填空并用带点词造句。 ①是……就…… ②不像……而像…… ③不要……要…… 1.同学们要记住:放学后( )在外面玩,( )及时回家. 2.人们常说“十月有个小阳春”,这时候的天气有时( )秋天,( )是回到了春天。 3.妈妈常说,犯了错误,要勇于承认。( )怎么做的,( )怎么说。 六、读句子,想想带点词的意思再选择。 1.老师审视了一下讲桌上的杨桃。“审”的意思有:(1)详细,周密认真;(2)知道;(3)一定,果然;(4)审问.在句中应选第( )种意思. 2.老师总是和颜悦色的对我们说话。“悦”的意思有:(1)高兴、愉快(2)使愉快。在句中应选第( )种意思. 3.爸爸对我画画要求很严。“严”的意思有:(1)严格(2)严密.在句中应选第( )种意思. 162
备课人 课前 预习 及 教学 准备 陈鹏 郭丽 单位 岳峰小学 1.自读课文,圈画生字、词语,能准确地读写课后生字。 2。画出文中的佳次妙句,并把优美的句子摘抄下来。 3。搜集关于童话故事的资料。 第 一 课 时 1。通过“小马过河”这个童话故事,使学生懂得做事不能光听别人说,要教 学 目 标 教学 重点 难点 修 改 建 议 1。理解课文中老马对小马说的话。分角色朗读课文。 2.学生本课的生字新词。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 3。认识本课12个生字、其中一个多音字,会写12个字. 动脑筋,要亲自去试试,初步懂得“实践第一\"这个道理。 教 学 过 程 一、谈话导入: 1.出示小马的图片,贴在黑板上,然后画一条小河。 2.揭示学习内容:面对眼前的画面你有什么问题吗?(小马为什么要过河?小马怎样过河?结果是什么?) 3.板书课题,全班齐读. 二、学习本课生字和词语: 1。让学生自己读课文,边读边圈出生字,画出新词,并借助汉语拼音读一读。 2.同桌之间开展相互间的学习: (1)打开课后的生字表,分别读一读,如果读得不正确,进行 163
纠正,还可以借助工具书查一查,读准字音。 (2)两个人读一读画的新词,相互解答不明白的词意。利用工具书查一查,看看解释。 3。教师检查学生自学情况: (1)教师出示生字卡片,让学生读一读:(指名读,开火车读) 愿 挡 远 周 伯 浅 没 突 淹 昨 脑 试 在读生字的过程中,对读得不准确的地方及时提醒. (2)出示小黑板读词语:先让学生自己练习读,再指名读: 拦住 昨天 伯伯 愿意 深浅 远处 大叫 尝试 往事 一匹马 (3)结合学生遇到的难字说一说记忆字形的方法。(教师板书) 挡:左右结构,部首是提手旁,右边是“当”字,第一笔写竖.这是一个左形右声的形声字。 愿:不要写成上下结构。部首是:厂字头. 匹: 注意与“四”区分。 动手书空写一写。(教师进行板演,易错的地方用彩色笔标出来) (4)理解词意:结合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理解,让学生先说一说意思,相互补充,利用工具书查一查。 三、读课文,看插图,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1.让学生自己练习读课文,要做到正确、流利。 2。同桌之间进行互查。 3。与小组成员一起看插图,说说画面的意思,理解课文内容,而后练习读书。 4.教师检查学生读书情况: (1)指名读书,大家进行评价. (2)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1
四、练习: 1.指导学生进行书写: (1)让学生观察田字格中的范字,而后描写. (2)教师让学生进行板演,进行评价。 2.读一读,组词,选择你喜欢的词语说一句话。 五、总结本课学习情况。 六、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提出不懂的问题。 板 书 设 计 小马过河 匹 愿 您 往 挡 远 伯 浅 拦 叫 昨 试 165
第 二 课 时 教 学 目 标 教学 重点:懂得光听别人说,自己不动脑筋、不去试试是不行的。 重点 难点:为什么说“河水既不像老牛说的那样浅,也不像松鼠说的那样深”? 难点 教 学 过 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二、学习新课 1。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读准字音,数一数,课文共有几个自然段? (2)指名按自然段读,想一想:小马为什么要过河? 2。学习第三—七段: (1)小马是怎样过河的呢?自由读这几段,想一想:小马遇到了什么困难?他先后都问了谁? (2)老牛是怎样说的?指名读. (3)怎样读好他们的对话呢? 自己练习—同桌读—在全班读。教师、学生评一评,进行指导。 (4)听了老牛的话,小马是怎样做的?快读一读. 小黑板出示:小马听了老牛的话,跑到河边,准备趟过去。 小马听了老牛的话,立刻跑到河边,准备趟过去。 对比这两句话,说说有什么不同?加上“立刻”,说明什么?(小马听了老牛的话,连想都没想,就要趟过去。)这句话该怎样读呢? (5)这时又发生了什么?指名读第五自然段. (6)小马与松鼠的对话该怎样读呢? 166
1、理解课文内容,懂得遇事不能光听别人说,要动脑筋想一想,试一试,这样才能把事情做好。 2、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 修 改 建 议 分角色练习朗读。 (7)这下可把小马给难住了,他怎么办呢? 自由读6、7段,想一想妈妈的话该怎样读? (8)指导朗读妈妈的话. (9)你觉得妈妈的话当中,哪句话使你最受教育?用笔画下来,读一读。 (10)现在就请你动动脑筋,想一想:小马应该怎么办呢?为什么老牛和小松鼠说的不一样呢? 3.学习第八段: (1)指名读,小马过河的结果怎样?(水不深也不浅。) (2)展开相象,说一说:小马过河后会说些什么? 三、再读全文 1.自由结合,分角色朗读。 2。在全班展示朗读。 四、进行总结:让学生谈学习后的体会。 五、布置作业:有语气朗读全文. 板 书 设 计 小马过河 老牛 很浅 刚没小腿 小马过河 实践出真知 松鼠 深的很 会淹死 教 学 反 思 167
课堂达标训练题 一、给多音字注音组词。 ( ) ( ) ( ) ( ) 难 没 ( ) ( ) ( ) ( ) 二、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词. 一( )老马 一( )麦子 一( )小河 一( )老牛 一( )松鼠 一( )伙伴 三、按课文内容填空。 老马告诉小马:“孩子,( )别人说,( )不动脑筋,( )试试,是不行的。” 四、填适当的语气词。 (1)如果妈妈在身边,那多好( )! (2)妈妈问他:“怎么回来( )?” (3)松鼠认真地说:“河水深的很( )!” (4)小马吃惊地问:“水很深( )?\" (5)小马叹口气说:“哎!还是回家问问妈妈( )! 168
课题 备课人 课前 预习 及 教学 准备 语文园地五 陈鹏 郭丽 课前预习: 1.搜集资料,了解“班级公约”. 2.借助拼音,试读园地五内容。 教学准备:课件。 课时 单位 2课时 岳峰小学 第 一 课 时 1.关于班级图书借阅的管理,能有自己独特的见解。 教 学 目 标 2.学会与同学讨论,学会倾听别人的意见,并分析别人的意见,再形成自己的意见。 3。学会主动发表自己的意见. 4.学会讨论的方法,一名同学发表意见以后,另一名同学再说,要学会倾听和谦让。 5。形成符合班级实际的班级公约。 教学 重点 难点 教学重点:形成符合班级实际的班级公约。 教学难点:学会与同学讨论,学会倾听别人的意见,并分析别人的意见,再形成自己的意见. 教 学 过 程 修 改 建 议 一、激趣引入。 1.班级是我家,管理靠大家。孩子们,我们班的管理辛苦大家了,但孩子们找找看,我们班还有哪些地方的管理不到位? 2.学生各抒己见。 3.师:是啊,我们班的图书角的管理就存在问题,孩子们不能及时的借到书,这导致同学们看书的习惯不能好好的养成,也影响同学们的关系。今天,我们就来制定一个我们班专属的图书借阅公约。 4.提示课题:口语交际――图书借阅公约。 二、全班交流,确定讨论问题 1。师:孩子们,今天我们就来讨论出一个班级图书借阅的公约,你们有什么需要提醒大家的地方吗? 2。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3.根据学生的汇报交流,确定讨论的时候应该注意的问题: (1)在讨论时,每位同学要主动发表意见。 (2)在讨论时,同学们不能抢着说,要一个人说完,另一个人再说。 (3)在别人发表意见的时候,我们不能随便插嘴,要认真倾听169
别人的发言。如果实在有需要补充的,也必须等到别人说完以后,再进行补充。 4。讨论时应该围绕哪些方面发表意见: (1)我们应该怎样借阅图书? (2)借到同学们手上的图书应该怎样爱护? (3)怎样才能保证每位同学都能顺利借到图书? (4)应该怎样管理图书的借阅? (5)借出去的图书,要何时归还? 三、分小组讨论交流。 1。分小组,每个小组确定讨论发言的顺序。 2.每个小组有明确的分工,特别是有些可采纳的意见应该有专人记录下来。 3.各小组讨论交流,老师巡视指导。 4。遇到有同学在发言时存在问题,老师要适时进行引导,确保每一个小组的讨论都能顺利进行。 四、各小组汇报意见. 1。各小组汇报小组的讨论情况. 生1:图书管理有专人负责,有专门的图书借阅借还登记手册. 生2:图书借阅每位同学每天最多只能借阅一次,不能一会儿借阅这本,一会儿又想要借那本。 生3:借到手的图书一定要爱惜,不能随意损坏,损坏图书要照价赔偿。 生4:借出去的图书至少一个周内要归还,否则其他同学想看的时候借不到。 生5:每位同学都是班级的管理者,借阅图书时要爱护图书角的卫生,时刻保持图书角的清洁。 生6:每位同学都要爱护图书角,见到图书有脏乱的现象要及时整理。 …… 2。师小结。 孩子们真了不起,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就讨论出了这么多管理图书角的好办法,老师为你们点赞,你们真是太聪明,太了不起了! 五、制订班级图书管理公约。 1。根据学生的汇报,制订一份班级图书借阅公约。 2。将这一份经过全班同学讨论出来的班级图书管理公约打印来公示在班级的图书角. 六、老师总结本次口语交际活动. 板 书 设 计 班级读书公约 倾听 谦让 遵守 170
第 二 课 时 1.通过相同部首进行分类,认识词语中的生字,拓展学生的识字面。 2。学会区别词语的意思,并联系句子内容选择不同的词语。 3.学会体会词语的意思,并根据词语的意思读出句子所要表达的感情。 教 学 目 标 4.学会收集意思相同或相近的字所组成的词语。 5。积累《弟子规》的内容,并初步了解内容所表达的意思,以此规范自己的言行。 6.阅读短文《好天气和坏天气》,明白心情的好坏只是我们的想法不同而已,凡事我们都要往好的方面想,这样就会一直拥有好心情。 7.培养学生热爱阅读的好习惯。 教学 重点 难点 教学重点 1.拓展学生的识字面。 2。学会区别词语的意思,并联系句子内容选择不同的词语。 3.学会体会词语的意思,并根据词语的意思读出句子所要表达的感情。 4.积累《弟子规》的内容。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热爱阅读的好习惯。 教 学 过 程 一、识字加油站,图片引入。 1。图片出示带拼音的词语 厕所 车厢 窟窿 窑洞 厨房 大厦 洞穴 窄小 2。找一找这些带拼音的汉字有什么规律? 3。引导学生按偏旁“厂\"“穴”分类。 4.学生借助拼音认一认. 5。去掉拼音宝宝再让学生读一读. 6。小组合作,共同努力熟读这些生字. 7。请小组汇报展示,比一比哪个小组读的最熟练。 二、字词训练 1。环节过渡,提出目标 同学们刚才会读了那么多词语,老师为大家高兴,对于词语的认识,我们不能仅仅会读,还要知道它所表达的意思。 2。同学们,我们心情愉快的话,往往用笑的方式来表达,那你知171
修 改 建 议 道有哪些描写“笑\"的词语吗? 3.学生自由回答。 4.今天老师给大家搜集了一些,借助拼音试一试,看看都会读吗? 5。学生试读,师生随机纠正。 6。同桌互读。 7。为了加深印象记住这些描写“笑”的词语,我想让同学们“演一演”,看谁表演的最精彩。 8。学生随机表演,师生点评。 三、学会有感情地读句子。 1.出示句子。 (1)小马连蹦带跳地说:“怎么不能?我很愿意帮您做事。\" (2)小马难为情地说:“一条河挡住了去路,我……我过不去.” (3)老师和颜悦色的说:“看的角度不同,杨桃的样子也就不一样.\" 2.学生试着读一读。 3。请同学起来读一读,并说说应该读出什么样的语气. 4.老师指导孩子阅读。 5。老师总结阅读方法。 四、师总结. 五、我的发现。 1。出示“我的发现”。 教诲 寻找 伙伴 灾难 明亮 柔软 2.学生读一读,说说有什么发现. 3.根据学生汇报,老师小结: 这些词语的两个字的意思都比较相同或相近。 4.你也会找找这样的词语吗?试试看。 5.学生汇报: 6.根据学生的汇报,老师小结: 温暖 听闻 聪慧 愤怒 疲倦 愉悦 隐蔽 流淌 温暖 寒冷 弯曲 叫喊 跳跃 打击 疯狂 蹦跳 黑暗 肮脏 六、日积月累。 1。语言导入: 师:“同学们,今天由我和大家一块来学习一段弟子规,好不好?\"在学习之前,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故事,你们想听吗? 172
懒洋洋是所有羊里面最懒的,他每次回家总是把什么东西都乱扔,也不知道收拾一下屋子。喜洋洋怕灰太狼各个击破,于是给了懒洋洋一支防狼喷雾济,但还是被懒洋洋随手不知扔到哪里去了。有一天,灰太狼准备对懒洋洋下手了.他来到懒洋洋的房间,看到懒洋洋还在睡觉,于是就准备抓走懒洋洋,这时,懒洋洋醒了,他想拿防狼喷雾济来攻击灰太狼,但防狼喷雾济早就不知道被他扔到哪里去了。就在这危急的时刻,喜洋洋及时赶到,才用防狼喷雾济赶走了灰太狼。从此以后,懒洋洋再也不乱放东西了,他把自己的屋子收拾得干干净净。 2。同学们听得都入迷了,会听就是会学习! 3.说一下你听后的感受? 4.是啊,我们一定要学会收拾自己的东西。我们的古人早就明白了这个道理,学生听老师范读: 冠必正 纽必结 袜与履 俱紧切 置冠服 有定位 勿乱顿 致污秽 唯德学 唯才艺 不如人 当自砺 若衣服 若饮食 不如人 勿生戚 5.学生跟读一遍。 6.学生自己读. 7。你发现了我们应注意哪些字的读音。 8。找生读.(注意读出意味) 9。男女生比赛读。 10.同学们读得真投入,其中的含义知道多少呢? 师讲解:要注重服装仪容的整齐清洁,戴帽子要戴端正,衣服扣子要扣好,袜子穿平整,鞋带应系紧,否则容易被绊倒,一切穿着以稳重端庄为宜。回家后衣、帽、鞋、袜都要放置定位,避免造成脏乱,要用的时候又要找半天. 每一个人都应当重视自己的品德、学问和才能技艺的培养,如果感觉到有不如人的地方,应当自我警惕,勉励自己要奋发图强.至于外表穿着,或者饮食不如他人,则不必放在心上,更没有必要忧虑自卑。 11.学生审视自己平时的衣着和言行。 12。说说你今后的衣着和言行应该怎样做? (1)学生自由发表自己的意见。 (2)老师鼓励表扬孩子们,让他们向优秀的方面发展。 七、拓展延伸。 173
1.你还读了《弟子规》里的哪些句子? 2。你准备怎样规范自己的言行? 八、 我爱阅读 1.认读一组反义词“好—坏\".板书课题. 2.提问:看到题目,你想到什么好天气?什么坏天气?师生交流。 3。现在我们学习一个有趣的故事《好天气和坏天气》。 九、 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1.字读课文,标出不认识的字. 2。识记生字。 “坏、盼”可通过熟字换偏旁的方法识记。如“还—坏;份—盼\"。“卖\"容易和“买\"混淆,“买”字学生还没有学,教师可根据实际教学情况简单提及。教学时先强调的是“卖”的读音,直接结合生活实际,说说哪儿卖什么。比如“巴扎卖果脯;百货店卖雨伞”.“蜜”是虫部,意思与蜂蜜、甜美的东西相关,蜜糖、甜蜜、甜言蜜语。“倒”可用熟字“到”加单人旁记忆字形。 十、 整体把握,理清结构。 1.默读课文,找一找描写老奶奶去大儿子家、小儿子家和回自己家的段落,大体理清课文结构。 2.再读课文,思考:两个儿子分别盼望什么天气?为什么?(画出课文中的句子) 十一、 学习第1--2自然段。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进入课文描写的第一个场景——大儿子家.可以给学生直接看果脯的图片,理解词语。让学生呢个讨论怎么样读好老奶奶和大儿子的对话(要读出老奶奶和大儿子盼望的心情),然后分角色朗读,最后让学生试着用以下句式说一说对内容的理解:大儿子眼中的好天气是 ,坏天气是 ,因为 。 2.分角色朗读,教师指导,引导读好老奶奶和大儿子对话的语气. 十二、 学习第3自然段. 1。学生默读课文. 让学生进入第二个场景--小儿子的家。先让学生理解“接着”的意思。在文中的意思是“接下来,后来”,比“后来\"表示时间更短一些,联系更紧密一些,是一种自然过渡。让学生用“小儿子眼中的好天气是 ,坏天气是 ,因为 ”的句式说174
一说。并进一步追问:大儿子和小儿子眼中的好天气为什么不一样? 2。学生换词理解“接着”,如“接下来,紧跟着”。 3。讨论去掉“接着”行不行,体会“接着\"与前文紧密连接的作用。 4。分角色朗读课文. 十三、学习第4—-6自然段。 1.学生自由默读课文。 使学生进入第三个场景-—老奶奶家.同桌先分角色朗读课文. 2。用自己的话说说老奶奶和老爷爷的想法. 3。老爷爷和老奶奶的想法有什么不同?你更赞成他们谁的想法? 十四、拓展延伸。 讨论:对待同一件事,他们的想法为什么不一样?如果向老奶奶这样看问题会怎么样?(换个角度想问题,乐观的面对生活。)进而体会天气的好坏取决于人的需求和看问题的角度,并没有绝对的好坏之分。 师总结。 板 书 设 计 语文园地五 厂 穴 笑 意思相近 教 学 反 思 课堂达标训练题
175
一、给下列划线的汉字标注拼音。 厕所 车厢 窟窿 窑洞 厨房 大厦 洞穴 窄小 二、仔细观察,仿照例子写出词语. 1、微笑 狂笑( )( )( ) 2、寻找 明亮( )( )( ) 三、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经常—( ) 许多—( ) 立即—( ) 明亮-( ) 年迈—( ) 保护-( ) 难过—( ) 清晰—( ) 喜爱—( ) 四、选词填空. 温暖 温和 温顺 (1)春天到了,( )的风吹红了桃花. (2)老师的态度很( )。 (3)妈妈( )的对我说:“敢于提出不懂的问题才是真正勇敢的人。\" (4)春天到了,天气变得( )了。 (5)我家的小狗一见到我就非常( )。 心爱 喜爱 可爱 (6)玲玲是一个( )的小姑娘。 (7)这个洋娃娃是小红最( )的玩具。 (8)小熊猫的样子十分惹人( ). 放心 用心 当心 细心 (9)妈妈对我说:“你每天上学、放学过马路要( ),上课时要( )听老师讲课,做作业要( ),这样我就( )了.” 四、背诵。 朝起早 夜眠迟 老易至 惜此时 晨必盥 兼漱口 便溺回 辄净手 衣贵洁 不贵华 上循分 下称家 对饮食 勿拣择 食适可 勿过则 17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