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小知识。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慢性乙型肝炎的中医辨证治疗进展

慢性乙型肝炎的中医辨证治疗进展

来源:华佗小知识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第13卷第4期 Vo1.13 No.4 中医药导报 2007年4月 April.2007 Guiding Journal of TCM 展 慢性乙型肝炎的中医辨证治疗进 Progress in Treatment of Chronic Hepatitis B with TCM 曾艺 (南京中医药大学,江苏南京210029) [摘要] 文章从中医角度阐述了慢性乙型肝炎的病因病机,并从中医经典辨证论治、专方加减辨证论治、辨证论治与现 代医学相结合3个方面综述了慢性乙肝的中医辨证治疗的进展,结果说明,采用灵活的辨证论治更有利于改善症状,恢复肝功 能,抑制病毒等从而提高临床疗效。 [关键词] 慢性乙肝;辨证论治 [Abstract] ,I’Ile paper expounded etiological factors and pathogenesis of Chronic Hepatitis B from TCM aspect,summarized the progress in treatment of chronic hepatitis B with TCM from three aspects,classical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specil prescraiption modifi- cation,syndrome diferentiation combined with western medicine.The result showed that suitable and accurate syndrome diferentiation Was benefical for improving symptoms,recovering liver function and resisting virus. [Key words] Chronic hepatitis B;Treatment based on differentiation of symptoms and signs [中图分类号]R256.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951X(2007)04—0091—03 我国是乙型肝炎(简称“乙肝”)高发地区,据统计,有7. 5亿人曾感染过HBV(占全国人口57.6%),其中慢性HBV 感染者约1.2亿,慢性感染者中15%一25%最终也将死于 2中医经典辨证论治 杨震 对元代大医家朱丹溪所倡导的《相火论》学说有 独到见解,用内生火热理论指导乙肝的临床治疗,疗效显著, 在肝病临床诊治中,按疾病的发展过程将病理性相火分为五 种:即郁热相火、血热相火、湿热相火、阴虚相火、相火虚衰, 分别用解郁合欢汤(佛手金合欢皮天冬麦冬紫草板蓝根茯苓陈皮与HBV相关的肝病,如肝硬化和肝癌,我国每年约30万例 因乙型肝炎或相关疾病死亡,占传染病死亡第一位。自古以 来,祖国传统医学在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 验,直到目前为止,中医药独特的辨证方法在慢性乙肝的治 疗方面仍处于主导地位。 1病因病机的认识 香橼白芍丹皮白茅根郁 大青叶茜草);茜兰汤(茜草 败酱草 白芍远志夜交藤佛手);桃红化浊汤,一贯 合欢皮)和桂附二仙汤(桂 煎;补肝益气汤(柴胡 升麻枝 白芍附子当归 黄芪 山茱萸 白芍 仙茅石楠叶鳖甲 慢性乙肝在中医古籍中属于“黄疸”、“胁痛”、“积聚”、 “臌胀”等病证范畴。金实…认为慢性乙肝为疫毒之邪入 侵,蕴伏13久,损伤肝、脾、肾,导致正虚邪实,并提出邪气亢 盛,正气起而相争,病情多处于活动期;若正气亏虚,无力逐 邪,邪亦不盛,多表现为病情相对平稳,久而难复,症状不明 显或仅感疲乏等。周仲瑛 认为乙肝慢性期,症状相对隐 仙灵脾 巴戟天鸡内金青黛石矾)。管益红等 从《内经》“肝藏血” 的角度强调了补肝阴法在乙肝辨证治疗中的重要作用,并创 立了解毒凉血护阴法、健脾柔肝法、疏肝和血柔肝法、化瘀散 结补阴法、温阳利水护阴法、滋补肝肾法;分别选用牛黄解毒 丸、归芍六君汤、逍遥散、血府逐瘀汤、附子理中汤合五苓散、 一伏,病势缠绵,病程较长,药物难以短时奏效,故湿热久酿致 毒。“瘀毒”为其病理的主要环节,解毒化瘀为其基本治疗大 贯煎加减。陈文柯 将慢性乙肝分为5个证型:肝胆湿热 田基黄金钱草栀子 法。匡萃璋 从慢性乙型肝炎I临床症状出发审证求因地推 论,“慢肝”属于伏邪为病的范畴,其伏邪的性质符合何廉臣 “凡伏气温热皆是伏火”,有火毒、湿毒两种性质。尽管各医 家的见解不一,但目前比较一致的认为是:乙型肝炎属“疫毒 内伏”,已明确乙肝属伏邪致病。“疫毒内伏”之“疫毒”强调 其传染性、流行性;伏则强调乙肝病情迁延,病情平稳一活动 一缓解一再活动一再缓解,即时发时止,症状表现与伏邪相 似,从伏邪论治符合疾病本身病症特点。 证,治宜清热利湿,药用:茵陈蒿大黄虎杖苦参等;肝郁脾虚证,治宜疏肝理气,益气健 佛手香橼黄芪 白术芍药白术佛手黄芪茯苓 山茱萸 香橼附子丹 吴 91 脾,药用:柴胡郁金枸杞皮茱萸山药沙参芍药等;肝肾阴虚证,治宜滋肾养肝,药用:熟地麦冬 当归首乌(不可多用及久用,以免伤肝)等;脾肾阳虚证,治 杜仲巴戟天仙灵脾等;瘀阻肝络证,治宜活血通 宜补肾助火,温运脾阳,药用:党参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第13卷第4期 Vo1.13 No.4 中医药导报 2007年4月 April.2007 Guiding Journal of TCM 络,化瘀散结,药用:赤芍当归田七黄芪桂枝3专方加减辨证论治 丹参(大剂量) 桃仁牡蛎地鳖虫‘ 鳖甲 研究成果是可以为中医所借鉴和应用的,应将其视为中医诊 治疾病的延伸。 4.1抗病毒既然本病的致病因素是乙肝病毒,所以抗病 大黄等。 金实 认为湿、热、郁、瘀、毒内蕴,肝脾失调,肾亏正虚 是慢性乙型肝炎的主要病机变化,设龙柴汤(龙葵12 g 白 花蛇舌草30 g垂盆草30 g炒柴胡8 g黄芩12 g法半 夏10 g郁金12 g女贞子12 g炒白术10 g甘草5 g)治 毒治疗也就成为其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的环节。现代医 学研究表明,很多中药具有显著的抗乙肝病毒作用。如叶下 珠、苦参、白花蛇舌草、虎杖、板蓝根等。在中医辨证的基础 上,可酌情选用。陈压西等 叫用重庆麻鸭乙型肝炎动物模 疗慢性乙肝,根据肝炎的不同时期,辨证化裁,随证出入。免 疫清除期HBeAg阳性,HBV—DNA水平较高,ALT、AST升高 明显,临床见证以湿热瘀毒蕴伏为主,治疗时应强调清热凉 血、化湿解毒。在原方上酌加夏枯草、鸡骨草、山栀、叶下珠、 苦参、山豆根等以解邪毒;加茜草、丹皮、赤芍、虎杖、大黄、青 黛以清热凉血;加茵陈蒿、苍术、藿香、白蔻仁、平地木、车前 草等以化湿。免疫转换期HBeAg阴转,HBV—DNA水平正 常或较低,ALT、AST下降或正常。此时湿热瘀毒渐去,正气 受损,肝脾肾不足。治疗上应重视养肝补脾益肾扶正,酌加 乌梅、佛手、木瓜、藿香、绿萼梅、枳壳、白蔻仁、砂仁、炒白术、 山药、鸡内金、谷麦芽、焦楂曲等滋柔理气、助运消滞之品;炒 党参、黄芪、当归、白芍、首乌、生地、女贞子、枸杞子、旱莲草 等补气补血、滋养肝肾之品。免疫逃逸期HBeAb阳性,HBV —DNA水平较高,ALT、AST升高,临床见证以毒邪胶结血 分,致肝络瘀滞的表现为主,治宜注重活血化瘀通络解毒,在 龙柴汤的基础上酌加全当归、制大黄、紫草、茜草、炙鳖甲、炮 山甲、莪术、丹参、生山楂、参三七等行瘀通络之品;汤乃康 根据中医理论的“湿热疫毒,侵袭于肝,日久脏腑阴阳亏损, 气血失调,致使肝失疏泄,气机紊乱,脉络阻滞,气滞而致血 瘀”这一原理,辨证重在于“毒”、“瘀”,治疗重在于“解毒”、 “化瘀”,立解毒化瘀汤(茵陈蒿丹参各20 g柴胡8 g贯 众金银花当归垂盆草 鳖甲 赤芍各15 g 白花蛇 舌草黄芪各30 g虎杖25 g)方中茵陈蒿、贯众、白花蛇舌 草、金银花、垂盆草、虎杖清热解毒,抑制清除乙肝病毒,保肝 降酶退黄;丹参、当归、赤芍、鳖甲、柴胡疏肝理气,活血化瘀, 改善肝脏微循环,减轻瘀血状态,抑制炎症反应,促进肝脏胶 原代谢和纤维吸收;遵循“久病必虚”原理,佐以黄芪益气扶 正,提高机体免疫功能。用该方随症加减治疗患者125例, 总有效率为90.4%。栗广辉等 根据慢性乙肝病因病机,认 为治疗需遵循扶正,祛邪,调理气血3个原则,制乙肝益气活 血汤(黄芪30 g党参15 g白术15 g丹参20 g郁金15 g当归15 g赤芍20 g茵陈蒿30 g土茯苓30 g垂盆 草30 g女贞子15 g枸杞子15 g陈皮12 g半夏12 g 炙甘草6 g)全方扶正祛邪并用,扶正不呆滞,祛邪不伤正,用 该方随症加减治疗180患者,总有效率85.7%。 4辨证论治与现代医学相结合 中医的辨证论治是从宏观的整体上来把握,既有其优越 性,又有其局限性;现代医学是从微观方面来揭示疾病的内 在本质和规律。根据“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原则,其不少 92 型观察广西叶下珠用药2周,1月后,血清HBV—DNA总体 水平显著降低(P<O.05或P<0.01),且停药后DNA滴度 回升不明显,结果还显示叶下珠可进入细胞内抑制HBV— DNA,也可抑制HBV—DNA向细胞外释放;研究表明苦参其 治疗乙型肝炎的机制 为:提高患者CD4/CD8的比值,增 强IFN诱生能力,降低TNT水平,改善免疫功能紊乱,有利于 提高抗病毒能力,干扰HBV核酸合成,降低HBV基因产物, 发挥直接抗HBV效应;盂玮等” 实验表明,白花蛇舌草 可刺激小鼠抗体的产生,使抗体分泌量增加,对淋巴细胞增 殖有明显促进作用,有明显促进抗体形成细胞的作用,可促 进小鼠骨髓细胞增殖反应和IL2的分泌。肖典军 临床观 察表明,白花蛇舌草具有较强的抗乙肝病毒作用,并且用大 剂量(30 g)优于用小剂量(15 g)。 4.2保肝降酶转氨酶升高是肝细胞炎症的直接证据,临 床上除了综合治疗外,同时也应有针对性的采用有降酶作用 的中药来配伍组方,以稳定肝细胞膜,减少或抑制因免疫损 伤而引起的大面积坏死。其中有降酶作用的药物有垂盆草、 田基黄、苦参、虎杖、五味子、败酱草、芍药、桑寄生等。杨海 燕 临床研究结果证实垂盆草对降酶有较好的疗效且作用 持久,复发率低,无毒副作用。傅凡等 指出田基黄对急性 黄疸型、迁延性和慢性及重症肝炎及肝硬化的SGPT下降均 有较好效果,特别是对胆红质的改善较板蓝根恢复迅速。 4.3抗纤维化肝纤维化是肝内炎症坏死持续存在的必然 结果。根据三峡肝病研究所资料,144例慢乙肝中99%有不 同程度的肝纤维化 。故抗纤维化在慢乙肝的治疗中具有 重要意义。.现代医学研究证实有抗纤维化的中药有丹参、桃 仁、红花、黄芪、汉防己、冬虫夏草、苦参等。丹参、红花、桃 仁、鸡内金软坚散结、活血化瘀,可改善肝脏微循环,抑制胶 原纤维增生及假小叶生成,可有效地防止肝纤维化的发 生¨ 。黄芪有健脾益气、活血通络作用。有实验研究证 实,黄芪可提高人体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抑制和 清除氧自由基,发挥抗脂质过氧化作用而保护肝细胞,防止 肝纤维化 。 4.4免疫调节 现代医学将CD4/CD8作为评估机体免疫 状态的一个重要依据。比值高于正常,表明免疫状态亢进, 低于正常则表明免疫状态低下。对慢性乙肝T细胞亚群组 分的研究表明,CD4辅助性细胞百分率低下,CO8抑制性/细 胞毒性T细胞(Ts/Te)的百分率增高,CD4/CD8比值下降, 免疫发生紊乱,介导免疫下调,与乙肝慢性化正相关。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第l3卷第4期 中医药导报 2007年4月 V01.13 No.4 Guiding Journal of TCM April.2007 许晓冬 临床观察了38例慢性乙肝患者,其中CIM/CD8 [10]陈压西,郭树华,齐珍元,等.广西叶下珠抗鸭乙型肝炎 比值低于正常者29例,占76.3%,而无1例高于正常。在乙 病毒的实验研究[J].重庆医科大学学报,2000,25(1): 肝中医辨证治疗基础上,可有机搭配中药免疫调节剂,改善 39 免疫功能,提高治疗水平。 [11]丁劲松.苦参碱提取物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观察[J]. 5结 语 中华内科杂志,1990,29(11):648 慢性乙型肝炎对于中西医都属于难治性疾病,病程久、 [12]孟玮,邱世翠,刘志强,等.白花蛇舌草对小鼠淋巴细胞 疗程长、治愈率不高。中医治疗本病要强调运用中医的整体 增殖和抗体产生的影响[J].中国中医药科技,2003,10 观念,既要对于每位患者详细交待饮食、起居、精神、四时调 (6):340 养宜忌等等,还要强调治疗的长期性、整体性、辨证性。西医 [13]孟玮,刘志强,邱世翠,等.白花蛇舌草对抗体形成细胞 抗病毒治疗慢性肝炎的疗效差异很大,主要原因在于机体免 的作用研究[J].时珍国医国药,2004,15(9):570 疫状态的个体差异性,对此中医辨证论治更能体现优势。采 [14]孟玮,邱世翠,刘志强,等.白花蛇舌草对小鼠骨髓细胞 取灵活的辨证论治不仅有利于改善症状、恢复肝功能,抑制 增殖和IL2生成的影响[J].滨州医学院学报,2004,27 病毒等临床疗效,更有利于促进机体恢复免疫自稳功能,使 (4):2562257 病情趋于稳定,提高生活质量,减少或延缓肝纤维化等并发 [15]肖典军.白花蛇舌草为主治疗乙型病毒性肝炎垂盆草冲 症的产生。 剂治疗慢性乙肝200例临床观察[J].湖北中医杂志, 2002(5):36 参考文献: [16]杨海燕.垂盆草冲剂治疗慢性乙肝200例Il缶床观察[J]. [1]阮公实.金实教授辨治慢性乙型肝炎经验[J].吉林中医 邯郸医学院学报,2005,18(1):44 药,2003,23(7):7—8 [17]傅凡,田红丽.田基黄的研究进展[J].药学实践杂志, [2]赵智强.略论周仲瑛教授的毒邪学说及临床应用[J].南 2004,22(2): 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9,15(3):170—171 [18]于灵惠.针对慢性乙型肝炎的病理变化探讨中医药治疗 [3]匡萃璋.慢性肝炎辨证治疗的伏气问题[J].中国医药学 [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0,20(12):895 报,1996,11(2):44-47 [19]叶红军,宋玉芳,孟宪明,等.抗氧化剂丹参对慢性肝病 [4]郝建梅,凌蔓芝,杨彩虹.杨震主任医师应用相火论辨治 患者及中毒性肝损伤动物的治疗观察[J].中华消化杂 乙肝的学术思想[J].陕西中医,2005,26(9):27 志,1992,17(2):87 [5]管益红,苏和平.肝藏血在治疗乙肝中的临床意义[J].陕 [20]戚心广,程垣平.丹参赤芍对实验性肝损伤肝细胞保护 西中医,2004,25(1):60 作用的机理研究[J].中西医结合杂志,1991,11(2):102 [6]陈文柯.慢性乙肝的中医辨证论治[J].实用中医内科杂 [21]马红,王宝恩,陈翌阳,等.黄芪对免疫损伤性肝纤维化 志,2003(06):469—470 大鼠的治疗作用[J].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1997,7 [7]金实.龙柴汤治疗慢性乙性肝炎的临床运用体会[J].南 (1):32 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6(1):55—57 [22]欧阳雁玲,张明升.黄芪注射液对大鼠肝损伤的保护作 [8]汤乃康.解毒化瘀法治疗慢性乙型肝炎125例[J].河南 用[J].山西临床医药杂志,2002,11(6):403 中医,2005(11)):37—38 [23]许晓冬,张剑.慢性乙肝细胞免疫状态与辨证分型探讨 [9]栗广辉,王菊红.乙肝益气活血汤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临床 [J].北京中医,.2001(2):63 观察[J].吉林中医药,2005(11):29—20 (收稿日期:2006—09—06编辑:李海洋) (上接第90页) —54 [27]董杰德,夏洪印.中草药和铬对心肌细胞生长代谢及其 [30]韩煜,范英昌.心复康对实验性心肌梗死大鼠心肌细胞 抗病毒的实验研究[J].中国病毒学,1995,10(2):104— 缺血性损伤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J].中国中医科技, 110 1998,5(3):163—165 [28]金政,李相伍,金美善,等.蒲公英对体外培养心肌细胞 [31]邱幸生,沈剑刚.益气通络丹抗缺氧再给氧心肌细胞凋 保护作用的研究[J].中国中医药科技,2001,8(5):284 亡的实验研究[J].中国中医药科技,2000,7(4):213— [29]李圣仓,方泰惠.脉络宁注射液对体外培养乳鼠心肌细 214 (收稿日期:2006—10—23编辑:李海洋) 胞的保护作用[J].浙江中医学院学报,2000,24(2):53 9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