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水县第一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化学 班级__________   座号_____   姓名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 类推的思维方法在化学学习与研究中常会产生错误的结论。因此类推出的结论最终要经过实践的检验才能知道其正确与否。下列几种类推结论中正确的是
A.金属镁失火不能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则金属钠失火也不能用二氧化碳灭火 B.碳酸钠的溶解度比碳酸氢钠的大,所以碳酸钙的溶解度也比碳酸氢钙的大 C.铁可以置换出硫酸铜溶液中的铜,所以钠也可以置换出氯化铜溶液中的铜 D.铁制器皿在潮湿的空气中迅速生锈,所以家庭用的铝制品也要经过防腐蚀处理 2. 对于药品的使用和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OTC表示处方药,R表示非处方药           B.毒品就是有毒的药品
C.我国明代医学家李时珍所著的医学名著是《神农本草经》 D.麻黄碱是国际奥委会严格禁止使用的兴奋剂
3. 下列物质不属于“城市空气质量日报”报道的是(     )
A、二氧化硫      B、氮氧化物     C、二氧化碳   D、悬浮颗粒
4. 有一包白色粉末,由BaCl2、K2SO4、CaCO3、NaOH、CuSO4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为了探究它的成份,进行了如下实验: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BaCl2,CaCO3一定存在,NaOH可能存在 B.K2SO4、CuSO4一定不存在
C.K2SO4、NaOH、CaCO3、BaCl2一定存在,K2SO4可能存在 D.C为单一溶质溶液
5. 已知下列分子或离子在酸性条件下都能氧化KI,H2O2→H2O  IO3﹣→I2  MnO4﹣→Mn2+  自身发生如下变化:HNO2→NO如果分别用等物质的量的这些物质氧化足量的KI,得到I2最多的是(     ) A.H2O2 B.IO3﹣ C.MnO4﹣ D.HNO2 6.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将SO2通入Ba(NO3)2溶液中,产生沉淀,此沉淀是BaSO3
B.在稀硫酸中加入铜粉,铜粉不溶解;再加入KNO3固体,铜粉仍不溶解
第 1 页,共 9 页
C.向AlCl3溶液中滴加氨水,产生白色沉淀: 再加入过量NaHSO4解
D.在Fe(OH)3 胶体中加入稀盐酸,可观察到红褐色胶体变为7. 甲醇燃料电池体积小巧、洁净环保、理论比能量高,已在便备、汽车等领域应用。某型甲醇燃料电池的总反应式为2CH4O+3O2=2CO2↑+4H2O,如图是该燃料电池的示意图。下列说  A.燃料电池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B.a是甲醇,b是氧气
C.质子从M电极区穿过交换膜移向N电极区   D.负极反应:CH4O — 6e-+H2O=CO2↑+6H+ 8.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油脂、煤油和汽油都属于油类,具有相同的组成 B、油脂是天然的高分子化合物 C、油脂是高级脂肪酸与甘油所生成的酯 D、人体内的脂肪有保持体温的作用 9. 下列单质或化合物性质的描述正确的是
A.食品包装中常放入有硅胶和铁粉的小袋,防止食物受潮和氧化变质 B.硅酸可以由SiO2和水反应直接制得
C.SiO2既能和 NaOH 溶液反应又能和氢氟酸反应,所以是两性氧化物 D.在水,酸溶液和碱溶液中,硅酸均难溶
10.用四种溶液进行实验,下表中“操作及现象”与“溶液”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选项 A B C D 操作及现象 通入CO2,溶液变浑浊 通入CO2,溶液变浑浊 通入CO2,溶液变浑浊,再加入品红溶液,红色褪去 通入CO2,溶液变浑浊,继续通CO2至过量,浑浊消失,再加入足量NaOH 溶液,又变浑浊 溶液 溶液,沉淀溶棕黄色溶液 携式通讯设法错误的是
饱和Na2CO3溶液 CaC12溶液 Ca(C1O)2溶液 澄清石灰水 11.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正确的是(     ) A.钠与水反应:Na+2H2O=Na++2OH﹣+H2↑
B.Fe Cl3溶液中加入足量的氨水:Fe3++3OH﹣=Fe (OH)3↓ C.钠与CuSO4溶液反应:2Na+Cu2+=Cu+2Na+
第 2 页,共 9 页
D.用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HCO3﹣+H+=CO2↑+H2O
12.下列是某学生自己总结的一些规律,其中正确的是(     ) A.氧化物不可能是还原产物,只可能是氧化产物
B.一种元素可能有多种氧化物,但同种化合价只对应一种氧化物 C.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的浓度大
D.有些化学反应不属于化合、分解、置换、复分解等类型中的任何一种
13. 球墨铸铁中含有一种铁碳化合物X。实验小组为测定化合物X的组成设计实验如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固体2是氧化铁
B.X的化学式可以表示为Fe3C2
C.溶液甲加热、蒸发、灼烧也可得到24.0g固体 D.X与足量的热浓反应有NO2和CO2生成
14.X、Y、Z是三种常见元素的单质,甲乙是两种常见的化合物,这些单质和化合物之间存在如图所示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Y、Z都是非金属单质 B.X、Y、Z中至少有一种是金属单质
C.如果X、Y都为非金属单质,则Z必为金属单质 D.如果X、Y都为金属单质,则Z必为非金属单质 15.下列说法不符合事实的是(     )
A.苯酚的水溶液呈酸性,说明苯环对羟基有影响,使得羟基变得活泼 B.甲苯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说明苯环活化了侧链上的甲基 C.苯酚和浓溴水发生反应产生沉淀,说明苯环对酚羟基产生影响
D.甲苯和浓、浓硫酸发生反应,说明侧链上的甲基活化了苯环的邻、对位
16.溶质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ρ=1.84 g/mL),取10 mL该硫酸与a mL水混合,配制成溶质量分数为49%的硫酸(ρ=1.40 g/mL),其物质的量浓度为b mol/L,则a、b分别为(     ) A.a>10 b=9.2    B.a>10 b<9.2 C.a=10 b=9.2    D.a<10 b>9.2
第 3 页,共 9 页
17.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A. B. C. D. 目的 比较Mg、Al的金属性 鉴别MgCl2和 AlCl3溶液 证明苯环对羟基活性的影响 比较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实验方案 将去除氧化膜的镁条、铝片分别放入沸水中 将过量稀氨水分别滴入MgCl2和 AlCl3溶液中 分别向苯和苯酚溶液中滴加饱和溴水 将不同浓度的KMnO4溶液、稀H2SO4与同浓度的H2C2O4溶液混合 18.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酸雨是指PH<7的雨水,酸雨长时间放置,酸性变强 B.用排空气法收集NO
C.用加热浓氨水的方法可以快速制氨气,经氯化钙干燥后得到纯净的氨气 D.2NH3+Cl2=6HCl+N2,因此可以用浓氨水检验氯气的管道是否漏气 19.自然界的硫循环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大量石油等化石燃料的燃烧导致了酸雨的形成 B.土壤或水体中的SO42-部分来自于降水 C.火山喷发不会增加大气中SO2的含量 D.含硫有机物和含硫无机物可相互转化
20.向含Fe2+、I−、Br−的溶液中通入过量的氯气,溶液中四种粒子的物质的量变化如图所示,已知b−a=5,线段Ⅳ表示一种含氧酸,且Ⅰ和Ⅳ表示的物质中含有相同的元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第 4 页,共 9 页
A.线段Ⅱ表示Br−的变化情况 B.原溶液中n(FeI2)∶n(FeBr2)=3∶1 C.根据图象无法计算a的值 D.线段Ⅳ表示
的变化情况
二、填空题
21.饮用水中含有砷会导致砷中毒,水体中溶解的砷主要以As(Ⅲ)亚砷酸盐和As(Ⅴ)砷酸盐形式存在。 (1)砷与磷为同一主族元素,磷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 (2)根据元素周期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酸性: H2SO4>H3PO4>H3AsO4         b.原子半径:S>P>As      c.非金属性:S>P>As
(3)关于地下水中砷的来源有多种假设,其中一种认为是富含砷的黄铁矿(FeS2)被氧化为Fe(OH)3,同
﹣时生成SO24,导致砷脱离矿体进入地下水。FeS2被O2氧化的离子方程式为      。
(4)去除水体中的砷,可先将As(Ⅲ)转化为As(Ⅴ),选用NaClO可实现该转化。研究NaClO投加量对As(Ⅲ)氧化率的影响得到如下结果:
As 70 ( 60  Ⅲ)50  氧40  化30
率% 20
10
0
NaClO投加量  mg/L     已知:投料前水样pH= 5.81,0.1mol/L NaClO溶液pH=10.5,溶液中起氧化作用的物质是次氯酸。产生800   1 000   1 200   1 400   1 600 此结果的原因是      。
(5)强阴离子交换柱可以吸附以阴离子形态存在的As(Ⅴ)达到去除As的目的。  已知:一定条件下,As(Ⅴ)的存在形式如下表所示:
pH 2~7 7~11  < 2
﹣H3AsO4 H2AsO﹣HAsO2存在形式 4 3      pH=6
化亚砷酸(H3AsO3)的离子方程式是      。
22.有机物G是一种“β-兴奋剂”,其合成路线如下:
11~14
﹣3﹣HAsO24、AsO4
时,NaClO氧
第 5 页,共 9 页
已知:
(1)写出化合物E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所有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①红外光谱显示含有三种官能团,其中无氧官能团与E相同,不含甲基
②1H—NMR谱显示分子中含有苯环,且苯环上只有一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 ③苯环上只有4个取代基,能发生银镜反应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化合物B生成C的反应为取代反应     B.1mol化合物D最多与4molH2发生加成反应 C.化合物D生成E的条件为浓氯水/铁屑    D.化合物G的分子式为C17H14Cl2NO3
(3)写出E+F→G的化学方程式                                                 23.有机物的结构可用“键线式”简化表示. (1)物质X:CH3CH=CHCH3可表示为
(4)根据题中信息,设计以苯和CH3COCl为原料制备F的合成路线(用流程图表示,其他无机试剂任选)
X可以与溴水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X可以发生加聚反应,其产物分子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种有机物Y的键线式如图所示①Y的分子式为___________;
②有机物Z是Y的同分异构体,且属于芳香族化合物,则Z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硫酸是极其重要的化工原料,在工业、农业、医药、军事等领域应用广泛。工业上通常用接触法制硫酸,
第 6 页,共 9 页
主要原料是硫铁矿和空气。接触法制硫酸的生产过程大致可 分为三个阶段:二氧化硫的制取和净化;二氧化硫转化为三氧化硫;三氧化硫的吸收和硫酸的生成。为了防止环境污染并对尾气进行综合利用,硫酸厂常用氨水吸收尾气的 SO2、SO3 等气体,再向吸收液中加入浓硫酸,以制取高浓度的 SO2 及(NH4)2SO4和NH4HSO4固体。为了测定测定上述(NH4)2SO4和NH4HSO4固体混合物的组成,现称取该样品四份,分别 加入相同浓度的 NaOH 溶液 50.00 mL,加热至 120℃左右,使氨气全部逸出[(NH4)2SO4和NH4HSO4的分解温度均高于 200℃],测得有关实验数据如下(标准状况):
(1)由 1 组数据直接推测:1.81 g 样品进行同样实验时,生成氨气的体积(标准状况)为         L。 (2)试计算该混合物中(NH4)2SO4和NH4HSO4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3)求所用 NaOH 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
第 7 页,共 9 页
惠水县第一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化学(参) 一、选择题
题号 答案 题号 答案 1 A 11 D 2 D 12 D 3 C 13 B 4 B 14 D 5 B 15 D 6 C 16 B 7 B 17 A 8 D 18 D 9 A 19 C 10 B 20 D 二、填空题 21.
(1)       (2分) (2)a  c(2分) (3)4FeS2+15O2 +14H2O
4Fe(OH)3 +8SO4
2−
+16H+(2分)
(4)起氧化作用的物质是次氯酸,NaClO溶液为碱性,当加入量大时,溶液碱性增强,NaClO溶液浓度增大,水解程度降低,次氯酸不易生成,所以As(Ⅲ)氧化率降低。(2分) (5)HClO+H3AsO3
22.
(1)4分
(2)CD   2分
(3)
                                                              
+ + H2O
2分
(4)   CH3COCl
H2AsO4−+Cl-+2H+(2分,写ClO-参与反应的1分)
HCN H+ 第 8 页,共 9 页
2分
23.CH3CH=CHCH3+Br2→CH3CHBrCHBrCH3
C8H8
24.(1)0.448 (2)1︰2 (3)3mol·L-1
第 9 页,共 9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