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 王江萍 语文  年级/册  填写时间 教材版本 7月26日 人教版 二年级 课题名称 第二单元 6《千人糕》 本课定为:学生了解“千人糕〞的制作过程;通过了解制作过程的不易,使学生明白在生活中要养成难点名称  从知识角度分析为什么难 难点分析 从学生角度分析为什么难  难点教学方法  勤俭节约的习惯。 如何让学生理解千人糕的制作过程。具有一定的难度。 学生从来没有制作过千人糕,因为这对于二年级学生的情感经验和生活经验比拟难。 1.通过情境诵读和想象,感悟劳动人民的辛苦和不易。 体会粮食的来之不易。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导入  一、复习检查 1、抽读生字卡片。 2、给以下生字加上音节。 锅 重 吗 厂 制 劳 碾 二、精读课文 1、精读课文第1自然段。 〔1〕指名读课文。 〔2〕师介绍“重阳节〞的来历和有关知识。 〔3〕比拟句子,指导朗读。 A 出示:这不就是普通的糕吗?怎么说是千人糕呢? 知识讲解 B 讨论:这两句话是什么句式?两句话表达的意思有什么不同?谁能把第一句话换个说法? 〔两句话后面都是问好,但第一句话并不表示疑问,它可以改说成:这是普通的糕。第二句话表示的〔难点突破〕 是疑问。〕 C 指导读句子。 第一句要用肯定的语气读,第二句要读出疑问的语气。 D 指名试读,齐读。 2、精读第二自然段。 〔1〕指名读2、3两个自然段。 这两个自然段主要告诉我们什么? 〔2〕自由读第二自然段。 A 妈妈一共说了几句话? B 指名读妈妈说的第二句话,妈妈这句话告诉我们什么? C 指导读妈妈说的第一句话。 “怎么不是?〞什么意思?我们应该怎样读?〔用肯定的语气〕  D 指名读妈妈说的第三句话。 指名读句子,这句话后面用的是什么标点符号?我们应该怎样读? 〔这句话后面是感慨号,要读出感慨的语气〕 e 小结第2自然段。 这段话告诉我们,做糕需要米粉,米粉来得不容易。 〔3〕指名读第三自然段。 A 我们蒸糕需要哪些东西? 〔板书:锅、煤、布〕 B 锅、煤、布是怎么来的? C 除了课文中提到的人外,还有哪些人的劳动? D 指导朗读. 提醒学生要用谈心的语气读,速度要不快不慢,最后一句话要读出感慨的语调,“还〞要重读。 齐读第三自然段。 E 小结第三自然段。 3、精读第四自然段。 〔1〕默读第四自然段。 〔2〕出示句子: 哪怕是一块普普通通的米糕,也是成千上万人劳动的成果呀! A 比拟词语:普通 普普通通 〔普普通通比普通程度上要深些,在上面的句子中强调了米糕的普通〕 B 指名说说这句话的意思。 〔一块普通的糕,都要经过成千上万人的劳动,那么,一个不平凡的东西不更是如此吗?看来,世界上任何一样东西都要许多人共同劳动,才能创造出来。〕  1、练习说话。 以你生活中的任何一样东西为例,学习课文的表达方式,说说这东西也是成千上万人共同劳动出课堂练习 〔难点稳固〕 来 2、给下面句子加上适宜的标点。 1.农民种稻子需要种子    农具    肥料    水 2.米糕做好了    还得要人包装    送货    销售   这些又需要很多人的劳动  这是一篇哲理小故事,让我们懂得了我们的生活丰富多彩,我们需要的东西五花八门,而这一切需要小结 许许多多的人共同努力,互相协作,才能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