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小知识。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太阳、地球和月球》测试卷附参(典型题)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太阳、地球和月球》测试卷附参(典型题)

来源:华佗小知识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太阳、地球和月

球》测试卷

一.选择题(共5题,共10分)

1.地球与月球最大的不同之处是地球有( )。

A.丰富的水资源 B.丰富的矿物质 C.高大的山脉 2.一个重600牛顿的人,到了月球上后,他的重力大约是( )。 A.60牛顿 B.100牛顿 C.600牛顿 3.一天中,物体在阳光下影子方向的变化规律是( )。 A.东-北-西 B.西-北-东 C.西-南-东 4.我们经常在月亮的边上看到一颗亮星是( )。 A.金星 B.水星 C.火星 5.农历上半月的月相变化规律是( )。

A.从新月到满月 B.从满月到新月 C.从新月到满月再到新月

二.填空题(共7题,共26分)

1.我们可以用( )的方法量化比较陆地和海洋的面积。

2.1519年,航海家( )带领船队朝着一个方向航行,3年后,他的船队又回到了出发地。根据这个事实,人们接受了( )的观点。 3.下面各图所示的是日食的三种类型,其中①是( ),②是

( ),③是( )。

4.唐朝著名诗人李白在《古朗月行》中有这样的诗句:“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通过这句诗我们知道,在李白小时候的眼中,月亮的颜色是( )。

5.农历上半月的月相变化规律是( ),下图的月相出现在农历

( )[填“上半月”或“下半月”],大约是农历( )[填

“二十三”或“初八”]。

6.( )是唯一适合我们居住的星球,( )是地球唯一的一颗天然卫星。

7.一般情况下,月亮上被照亮的部分总是月球面积的( )。 三.判断题(共5题,共10分)

1.用手电筒照射一球形物体,得到该物体的投影是方形的。( ) 2.地球是月球的卫星。( )

3.月食时,人们观察到地球投射在月球的影子总是圆形的。( ) 4.“月有阴晴圆缺”中的“圆缺”指月相变化。( )

5.现在大多数科学家认为环形山主要是陨石撞击形成的。( ) 四.连线题(共1题,共4分)

1.将下面的星星与其所在的星座用线连起来。 天津四 天蝎座 织女星 天鹅座

牛郎星 天琴座 心宿二 天鹰座 五.简答题(共3题,共16分)

1.为什么太阳和月球的大小看上去差不多呢?

2.先往一个大的塑料盆中装2厘米厚的沙子。再从20厘米高的地方向塑料盆中扔一些大小不一的玻璃弹珠,然后取出玻璃弹珠,观察玻璃弹珠下落形成的坑的形状。再把沙子弄平,从50厘米高的地方向塑料盆中扔一些大小不一的玻璃弹珠,然后取出玻璃弹珠,观察玻璃弹珠下落形成的坑的形状。

你认为从多少厘米高的地方向塑料盆中扔玻璃弹珠,玻璃弹珠下落的速度更快?

3.请说一说制作海报的主要流程。 六.材料题(共1题,共5分)

1.很多同学都听过这首诗:“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意思是人们住在地球上,不知不觉中一日已行了八万里路(1里=500米)。你知道其中的道理吗?原来地球一直在自转,而地球赤道的周长是40091千米(约8万里),所以一个人即使原地不动,每天也运动了几万千米,是不是很神奇?假如你以每小时4千米的速度,每天行走8小时,当你绕行赤道一圈后,你的年龄应该是多少?

七.综合题(共3题,共26分)

1.如图,在手电筒的照射下,白墙壁上留下了圆柱体的影子。

1.图中的手电筒称为( )。

A.光源 B.电源 C.灯源

2.白墙壁上出现的影子的形状是( )。

A.圆形 B.长方形 C.椭圆形

3.物体的影子在( )的一面。

A.向光 B.背光 C.无法判断

4.如果将圆柱体旋转 90°,使圆形面正对着手电筒,那么影子的形状是

( )。

A.圆形 B.长方形 C.椭圆形

5.如果想让物体的影子变大,你有什么办法?(画图表示)

2.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方案,证明地球是球形的。 3.观察月相,记录你最近观察到的两次月相。

农历: 农历:

一.选择题 1.A 2.B 3.B 4.A 5.A 二.填空题 1.数格子

2.麦哲伦;地球是球形 3.日环食;日偏食;日全食 4.白色

5.亮面在右,由缺变圆;下半月;二十三 6.地球;月球 7.一半 三.判断题 1.× 2.× 3.√ 4.√ 5.√

四.连线题 1.如下:

五.简答题

1.当一个距离我们比较远的物体与我们之间的距离越大,我们看到的该物体越小。太阳与地球之间的距离大约为15000万千米,月球与地球之间的距离大约为38万千米,虽然太阳的体积更大,但由于太阳距离我们地球太过遥远,导致太阳和月球的大小在我们看来是差不多的。

2.从50厘米高的地方向塑料盆中扔玻璃弹珠,玻璃弹珠下落的速度更快。 3.确定资料来源,判断资料的科学性,比较资料,选用资料。 六.材料题

1.一天行走的距离是32千米,走完40091千米需要1252.84375天,约是3年。因此以这个速度绕行赤道一圈后,年龄约是现在的年龄加上3岁。 七.综合题 1.A;C;B;A;

2.材料:地球仪、纸做的小船、火柴棒。步骤:(1)在纸做的小船上插一根火柴棒当作桅杆。

(2)让船在地球仪上模拟航行。

(3)观察船进港时,发现先看见船只的杆,再看见船身;观察船出港时,发现船只的船身先消失,然后杆才消失。

3.农历十五;农历初七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