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杂志76
Cardiovascular Disease Journal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2017 年 9月 C 第 5 卷第 27 期Sep. C 2017 Vol. 5 No. 27
心脉隆合用二丁酰环磷腺苷钙治疗慢性心衰的临床观察
冯雪娟,李志强*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蒙医中医医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10)
【摘要】目的 探究心脉隆合用二丁酰环磷腺苷钙治疗慢性心衰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3月25日至2017年3月25日我院收治的慢性心衰患者66例作为研究对象,知情同意后随机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各33例。参照组患者采用二丁酰环磷腺苷钙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心脉隆合用二丁酰环磷腺苷钙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相关心功能指标如LVEF、HR、CO恢复明显优于参照组,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7.0%,参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7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疗,采用心脉隆合用二丁酰环磷腺苷钙治疗效果得到了验证,明显改善了患者的心功能,提高其治疗效果,改善其预后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中借鉴使用。
【关键词】心脉隆;二丁酰环磷腺苷钙;慢性心衰
【中图分类号】R54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7.27.76.02
慢性心衰是临床中常见的心脏疾患,研究发现心脉隆合用二丁酰环磷腺苷钙治疗慢性心衰已经得到了临床认证。本次研究为了进一步探究心脉隆合用二丁酰环磷腺苷钙治疗慢性心衰的临床效果,对我院收治的66例慢性心衰患者进行回顾性的研究分析,现报道如下。
治疗有效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3月25日至2017年3月25日我院收治的慢性心衰患者66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在入组前均知情同意,并自愿加入研究,依据就诊顺序将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各33例。在研究组男18例,女15例;年龄48~79岁,年龄均值(68.52±3.46)岁。在参照组男19例,女14例;年龄在46~79岁,年龄均值(68.42±3.36)岁。两组患者除治疗方式不同外,在一般研究资料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采用强心、利尿、ACEI、醛固酮拮抗剂等病因治疗,必要时适量给予酯类药物治疗。
参照组在以上治疗基础上采用二丁酰环磷腺苷钙治疗,二丁酰环磷腺苷钙(上海第一生化药业有限公司; 20 mg;国药准字H310229),用法为:将40 mg二丁酰环磷腺苷钙注射液与250 mL 5%的葡萄糖溶液充分混匀后进行静脉滴注,1次/d。
研究组采用心脉隆合用二丁酰环磷腺苷钙治疗。二丁酰环磷腺苷钙(上海第一生化药业有限公司;20 mg;国药准字H310229),用法为:将40 mg二丁酰环磷腺苷钙注射液与250 mL 5%的葡萄糖溶液充分混匀后进行静脉滴注,1次/d。心脉隆注射液(云南藤药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2 ml:100 mg;国药准字Z20060443),用法为:采用5 mg/kg体重的比例进行,与200 mL 5%的葡萄糖溶液充分混合后进行静脉滴注,2次/d。
1.3 评价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相关的心功能指标的变化情况,相关的心功能指标有LVEF、HR、CO等,以及患者的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相关心功能指标的对比分析
研究组患者的相关心功能指标如LVEF、HR、CO恢复明显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相关心功能指标的
对比分析(x±s)
心功能指标LVEFHRCO
时间
研究组
参照组30.58±2.4241.25±3.59
t
P
治疗前31.36±2.58治疗后49.52±3.46
0.3695>0.059.0845
<0.05>0.05<0.05
治疗前97.65±12.2596.58±11.750.4852治疗后73.25±7.58治疗前治疗后
3.67±0.545.26±0.36
82.36±8.623.58±0.534.35±0.31
4.3470
0.82>0.057.7794
<0.05
2.2 两组患者治疗有效情况的对比
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7.0%,参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7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有效情况的对比分析 [n(%)]
分组研究组参照组x2P
例数3333--显效21(63.4)13(39.4)
有效11(33.3)13(39.4)
无效1(3.0)7(21.2)
有效率32(97.0)26(78.8)5.1207<0.05
3 讨 论
慢性心衰是各种心血管疾病发展到后期的均会发生的
并发症,其主要是多种因素引起心肌损害,导致患者的心脏射血功能受损,进而出现的一系列临床症状和体征[1]。其
通讯作者:李志强
2017 年 9月 C 第 5 卷第 27 期Sep. C 2017 Vol. 5 No. 27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杂志Cardiovascular Disease Journal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77
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
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研究
许漫丽1,张 阳2
(1.吉林春市九台区中医院内科,吉林 长春 130500 ; 2.吉林春市九台区人民医院电诊科,吉林 长春 130500)
【摘要】目的 探析在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中联合应用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对临床效果与安全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于2016年04月到2017年05月接收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34例对照组与36例实验组。对照组单纯应用阿司匹林进行治疗,实验组联合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实验组总有效率远远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联合应用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对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疗效令人十分满意,且能够有效减少不良反应,安全高效,在临床上有推广与应用的 价值。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氯吡格雷;阿司匹林;临床效果;并发症发生率
【中图分类号】R54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7.27.77.02
急性心肌梗死主要是由冠状动脉发生急性的、持续性的缺氧缺血而导致的心肌坏死,患者主要临床症状表现为心律失常、急性循环功能障碍、胸骨后疼痛、心力衰竭等,严重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1]。本文探析在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中联合应用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对临床效果与安全性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2 治疗方法
患者均接受常规溶栓治疗,对照组应用阿司匹林(生产厂家: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国药准字:J20130078;规格:100 mg/s),首日口服3 s,次日起减少到1 s,每天服用1次即可。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氯吡格雷进行(生产厂家:乐普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23115;规格:75 mg/s)治疗,首日服用300 mg,次日起每天服用75 mg,1次/d。两组患者的用药疗程为4周。
1.3 疗效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的疗效与不良反应发生率。显效,患者临床症状完全消失,肌酸激酶同工酶峰值出现,ST-T移向等电位线;有效:患者临床症状明显好转,ST-T下移0.06~0.2 mv; 无效:患者临床症状改善不明显或者持续恶化。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处理,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于2016年04月到2017年05月接收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均符合WHO规定的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标准[2]。
随机患者分为34例对照组与36例实验组。对照组男20例,女14例,年龄38~63岁,平均年龄(50.36±7.76)岁。实验组男21例,女15例,年龄37~岁,平均年龄(51.29±7.45)岁。经过统计学比较,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上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病死率较高,对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严重的威胁。因此应该积极治疗慢性心衰患者,目前临床中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主要原则就是消除患者的致病因素,减缓心室重构的变化,缓解其临床症状和体征。
心脉隆注射液能够益气活血、通阳利水。而二丁酰环磷腺苷钙是一种临床中管饭应用的核苷酸类衍生物,能够激活蛋白激酶进而发挥生物学活性[2]。本次研究结果与以上理论相一致。
综上所述,采用心脉隆合用二丁酰环磷腺苷钙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借鉴使用。
参考文献
[1] [2]
马利平,秦延军.二丁酰环磷腺苷钙联合参附注射液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疗效观察[J].河北医药,2015,37(02):196-198.
南 静.二丁酰环磷腺苷钙对慢性心力衰竭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5,10(05):165-166.
本文编辑:刘帅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