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小知识。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一种锁紧组合螺母[实用新型专利]

一种锁紧组合螺母[实用新型专利]

来源:华佗小知识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CN 211174946 U(45)授权公告日 2020.08.04

(21)申请号 201921835466.8(22)申请日 2019.10.29

(73)专利权人 武钢资源集团有限公司

地址 430080 湖北省武汉市青山区建设六

路107号(72)发明人 邓承仁 

(74)专利代理机构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

公司 42104

代理人 赵龙骧(51)Int.Cl.

F16B 37/00(2006.01)F16B 39/284(2006.01)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2页

CN 211174946 U(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锁紧组合螺母(57)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螺母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锁紧组合螺母。本实用新型的锁紧组合螺母,包括第一螺母和第二螺母,第一螺母包括第一螺母本

第一螺体以及设置第一螺母本体下端的收缩部,

母本体的螺纹内壁与收缩部的螺纹内壁同轴且内径大小相同,收缩部外壁的中部具有周向凹槽,下部具有下周向环,收缩部的侧壁开有沿其轴向的缩口;第二螺母包括第二螺母本体以及设置在第二螺母本体上端的锁紧部,锁紧部的内腔与第二螺母本体的内腔相连通,锁紧部内壁的中部具有与周向凹槽卡扣配合的周向凸起,锁紧部内壁的下部具有用于夹紧下周向环的锥形环,锥形环的内径从上至下逐渐减小。本实用新型所的锁紧组合螺母能够在螺杆的任意位置锁紧,且不易发生松动。

CN 211174946 U

权 利 要 求 书

1/1页

1.一种锁紧组合螺母,包括第一螺母(100)和第二螺母(2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螺母(100)包括第一螺母本体(110)以及设置第一螺母本体(110)下端的收缩部(120),所述第一螺母本体的螺纹内壁(111)与收缩部(120)的螺纹内壁同轴且内径大小相同,所述收缩部(120)外壁的中部具有周向凹槽(122),所述收缩部(120)外壁的下部具有下周向环(123),所述收缩部(120)的侧壁开有沿其轴向的缩口(125);

所述第二螺母(200)包括第二螺母本体(210)以及设置在第二螺母本体(210)上端的锁紧部(220),所述锁紧部(220)的内腔与第二螺母本体(210)的内腔相连通,所述锁紧部(220)的内壁中部具有与周向凹槽(122)卡扣配合的周向凸起(222),所述锁紧部(220)的下部具有用于夹紧下周向环(123)的锥形环(223),所述锥形环(223)的内径从上至下逐渐减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锁紧组合螺母,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螺母(100)的收缩部(120)还包括第一导向环(124),所述第一导向环(124)为下周向环(123)的下端向内倒角形成;相对应地,所述第二螺母(200)的锁紧部(220)还包括与下周向环(123)间隙配合的第二导向环(221),所述第二导向环(221)的内壁为竖直布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锁紧组合螺母,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缩部(120)还包括设置在周向凹槽(122)顶端的上周向环(121),所述上周向环(121)与下周向环(123)同轴且内径和外径均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锁紧组合螺母,其特征在于,所述周向凹槽(122)的凹陷形状和周向凸起(222)的凸起形状均为半圆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锁紧组合螺母,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部(220)还包括设置在锥形环(223)的底端内沿的内环(230),所述锥形环(223)通过内环(230)与第二螺母本体的螺纹内壁(211)过渡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锁紧组合螺母,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螺母本体的螺纹内壁(111)的螺纹方向和内径大小均与第二螺母本体的螺纹内壁(211)的螺纹方向和内径大小相同。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锁紧组合螺母,其特征在于,所述锥形环(223)的顶端的内径与下周向环(123)的外径相等。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锁紧组合螺母,其特征在于,所述缩口(125)共设有四个,四个所述缩口(125)沿收缩部(120)的周向均匀布置。

2

CN 211174946 U

说 明 书一种锁紧组合螺母

1/3页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螺母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锁紧组合螺母。

背景技术

[0002]现有的螺母防松技术中,通常采用螺纹变形的方式产生预紧力,在零件长期使用过程中,经常发生螺母从螺杆上松动脱离的现象,尤其在特殊环境下的机械设备中,普通的螺母均不能满足防松动的要求,给生产使用带来安全隐患。发明内容

[0003]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锁紧组合螺母,能够在螺杆的任意位置锁紧,且不易发生松动。[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锁紧组合螺母,包括第一螺母和第二螺母,所述第一螺母包括第一螺母本体以及设置第一螺母本体下端的收缩部,所述第一螺母本体的螺纹内壁与收缩部的螺纹内壁同轴且内径大小相同,所述收缩部外壁的中部具有周向凹槽,所述收缩部外壁的下部具有下周向环,所述收缩部的侧壁开有沿其轴向的缩口;[0005]所述第二螺母包括第二螺母本体以及设置在第二螺母本体上端的锁紧部,所述锁紧部的内腔与第二螺母本体的内腔相连通,所述锁紧部内壁的中部具有与周向凹槽卡扣配合的周向凸起,所述锁紧部内壁的下部具有用于夹紧下周向环的锥形环,所述锥形环的内径从上至下逐渐减小。[0006]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一螺母的收缩部还包括第一导向环,所述第一导向环为下周向环的下端向内倒角形成;相对应地,所述第二螺母的锁紧部还包括与下周向环间隙配合的第二导向环,所述第二导向环的内壁为竖直布置。[0007]作为优选,所述收缩部还包括设置在周向凹槽顶端的上周向环,所述上周向环与下周向环同轴且内径和外径均相同。[0008]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周向凹槽的凹陷形状和周向凸起的凸起形状均为半圆形。[0009]作为优选方案,所述锁紧部还包括设置在锥形环的底端内沿的内环,所述锥形环通过内环与第二螺母本体的螺纹内壁过渡连接。[0010]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一螺母本体的螺纹内壁的螺纹方向和内径大小均与第二螺母本体的螺纹内壁的螺纹方向和内径大小相同。[0011]作为优选方案,所述锥形环的顶端内径与下周向环的外径相等。[0012]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与现有的螺母相比,本实用新型的锁紧组合螺母通过第一螺母的收缩部和第二螺母的锁紧部配合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组合螺母在螺杆的任意位置与螺杆锁紧,具体地说,通过收缩部的下周向环伸入锁紧部的锥形环中,下周向环受锥形环的挤压发生弹性变形内缩,下周向环的内螺纹与螺杆由间隙配合变成过盈配合,从而与螺杆锁紧,而且收缩部的周向凹槽与锁紧部的周向凸起配合,使第一螺母的收缩部和第二螺母的锁紧部卡扣连接,不易发生松动。

3

CN 211174946 U

说 明 书

2/3页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第一螺母10的立体结构示意图;[0014]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

[0015]图3为第二螺母20的立体结构示意图;[0016]图4为图3为B-B剖视图;[0017]图中各部件标号如下:第一螺母100、第一螺母本体110、第一螺母本体的螺纹内壁111、收缩部120、上周向环121、周向凹槽122、下周向环123、第一导向环124、缩口125;第二螺母200、第二螺母本体210、第二螺母本体的螺纹内壁211、锁紧部220、第二导向环221、周向凸起222、锥形环223、内环230。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为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以下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例对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说明。

[0019]实施例

[0020]请参阅图1和图3,本实施例的锁紧组合螺母,包括第一螺母100和第二螺母200。[0021]结合图1和图2所示,第一螺母100包括第一螺母本体110以及沿第一螺母本体110的内壁向下延伸而出的收缩部120,因此,第一螺母本体的螺纹内壁111与收缩部120的螺纹内壁连通为一体,第一螺母本体110为六角螺母,其外壁为六边形;收缩部120的外壁上具有从上之下依次相连的上周向环121,周向凹槽122,下周向环123,第一导向环124;其中,上周向环121和下周向环123同轴且外径内径均相同,周向凹槽122的凹陷形状为半圆形;下周向环123的下端向内倒角形成第一导向环124,方便第一螺母100进入第二螺母200中。结合图1,收缩部120的侧壁上开有沿其轴向的缩口125,缩口125沿收缩部120的底端一直延伸到收缩部120的顶端,缩口125共设有四个,四个缩口125沿收缩部120的周向均匀布置。[0022]结合图3和图4,第二螺母200包括第二螺母本体210以及设置在第二螺母本体210上端的锁紧部220,第二螺母本体210为六角螺母,外壁为六边形。锁紧部220的外壁与第二螺母本体210的外壁一体齐平,锁紧部220的内壁具有从上至下依次相连的第二导向环221、周向凸起222、锥形环223,第二导向环221的内壁为竖直布置且内径与第一螺母100的下周向环123的外径相同,周向凸起222的内壁向外凸出,且凸出的形状为半圆形,与第一螺母100的周向凹槽122相卡扣配合,锥形环223的内壁向轴线方向倾斜设置,锥形环223的内径从上至下逐渐减小,且上端内径与第一螺母100下周向环123的外径相同,锥形环223的底端内沿通过内环230与第二螺母本体的螺纹内壁211过渡连接。[0023]第一螺母本体的螺纹内壁111的螺纹方向和内径大小均与第二螺母本体的螺纹内壁211的螺纹方向和内径大小相同,保证其能够同时旋入一根螺杆上。[0024]本实施例的锁紧组合螺母的使用过程为,首先将第二螺母200旋到螺杆上且停留在需锁紧的位置,再将第一螺母100旋入到螺杆上且位于第二螺母200的上方,直至第一螺母100的收缩部120的底端面和第二螺母200的锁紧部220的顶端面接触,用扳手将第二螺母200固定,再用另一扳手旋转第一螺母100,第一螺母100收缩部120的第一导向环124伸入第二螺母200锁紧部220的第二导向环221中,随着第一螺母100不断旋入,第一螺母100收缩部120的下周向环123依次经过第二螺母200锁紧部220的第二导向环221、受周向凸起222的挤

4

CN 211174946 U

说 明 书

3/3页

压内缩而滑过周向凸起222,最后到达锥形环223,由于锥形环223的内壁为倾斜坡形,因此进一步向下旋第一螺母100过程中,周向凸起222与周向凹槽122卡扣配合将第一螺母100和第二螺母200固定牢固,与此同时,下周向环123受锥形环223的内壁挤压发生弹性变形往内缩,下周向环123的内壁与螺杆过盈配合,将螺杆锁死。

[0025]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5

CN 211174946 U

说 明 书 附 图

1/2页

图1

图2

6

CN 211174946 U

说 明 书 附 图

2/2页

图3

图4

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