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统计年报数据审核事项及常见疑问和解答
(一) 基本说明
1、 请各位将自己的群名片改为“单位简称+姓名”,以便回答和管理,谢谢。
操作方式:选中该界面的右面的“群成员”中自己的头像->鼠标右键->选中“修改我的群名片”,修改格式:单位简称+姓名。谢谢合作。
2、 数据填报步骤
安装填报系统->数据录入/修改->数据检查与审核->报表打印(一式两份)->数据备份(可用
于数据上交)->报送材料。
电子数据备份操作:在非系统盘新建一个文件夹,标明单位名称以便辨认,在“数据处理”界面,点击‘数据备份/恢复”,然后选中数据备份(可用于数据上交),选择开始建立的文件夹的路径位置。导出来的电子数据压缩成1个文件,并标明单位名称。
数据审核无误的单位将纸质报表一式两份(封面和课题表分别盖章)、dbf格式电子数据一份于2011年2月29日前交给统计中心。
3、可能碰到的问题:
(1) 填报系统安装程序、附有指标解释的样表:在中国科技统计网http://www.sts.org.cn/(主页)->统计业务->统计软件页面下选择对应的资料进行下载。
(2) 统计资料(国家的培训资料、新版的国民经济行业代码GB/T 4754—2011)下载:在中国科技统计网http://www.sts.org.cn/(主页)->统计业务->统计资料页面下选择对应的资料进行下载。
(3) 安装填报系统:选广东省,广州市地域行政代码前4位是4401。填表的过程中参照以下行政区划代码。
表1 广州(4401)各区行政区划代码表
行政区划代码 440103 440104 440105 440106 440111 440112 440113 440114 440115 440116 广州各区 荔湾区 越秀区 海珠区 天河区 白云区 黄埔区 番禺区 花都区 南沙区 萝岗区 440183 440184 增城市 从化市 (4) 数据录入:注意在“全部科技机构”的下拉框根据本单位的填报任务报表类型选择,如选“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机构”、“R&D活动调查单位”等。 (5) 数据审核要点: 1)平衡检查 2)课题活动类型
结合课题项目的目的、研究内容和成果来判断。 课题活动类型判断:
2.1“XX方法的研究”、“XX产品(技术)的研究开发”、“XX技术的应用研究”、“XX品种的选育(繁殖)”、“种质资源库的建设”、“XX生态环境研究”、“XX分子形态、基因的研究”、“XX机理(活性)研究”、“XX影响机制的研究”都判为前3类。 2.2为企业开展的以收费为目的环境评价、工程设计、(土地、海洋)调查、(土地、水利)规划、产品(检测、认证、校准、计量、质量鉴定)等属于科技服务5类。在上述各领域的技术服务当中,对方法、技术、标准的研究属于R&D,或对已有的技术、方法、设备参数进行实质性的改进试验属于R&D活动3类。
2.3不以盈利为目的、或是国家某项大项目中的一项子课题,类似于“XX资源调查”,“XX数据收集”等课题可以归入第1或第2类。 2.4农产品的引种和区域试验属于4类。 2.5成熟技术应用于生产前的试验属于4类。 2.6可以是3或4类的课题:
2.6.1 XX(产品、技术)的研究(研制)与示范(产业化、推广)
建议将该课题处于前两年研发阶段归入第3类,处于最后一年实际应用阶段才归入第4类或5类。
2.6.2 XX工程中心、XX实验室的建设经费原则是按其实际功能划入3或4类(尽量归在3类)。主要功能以科学研究为目的的归入3类,科技成果产业化的归入4类。 2.6.3 有科研内容的技术改造类课题(项目)归入3类,并名称具体化。
3)科技活动经费、R&D经费、课题经费、课题人员工作量、R&D人员工作量指标是审核重点 3.1课题表是否完整:课题表是否包含单位自主立项、主管单位下达、与企业合作、国家各级、各部门立项当年在研的全部课题(项目)。 3.2课题经费支出和课题人员工作量:以课题人均费用判断课题经费和课题人员工作量是否核算合理。人均课题经费少于5万元时要核实是人员工作量折算得太多,还是经费核算不全面。
3.3科技活动经费支出:除各类科技课题(项目)经费支出外,还包括了用于支撑科研活动正常开展,但实际列支在非科研口径下的人员费用、仪器设备使用费、材料费、房屋、水、电办公消耗等等日常支出等,这些支出在财务管理上往往被统一列支在生产经营或其他(工程设计、技术检测、认证、监测、医疗、技术评价等技术性服务支出)当中。
建议:表4的科技活动支出除直接的科研项目支出外,把非项目形式的科技经费按课题人员工作量占从业人员比重从本单位对应的支出中分摊。
如果所填的科技活动经费远远小于总支出*课题人员占从业人员比重,则科技活动经费可能没有包括非课题形式的经费。如:有财政拨款的单位可能没有将该项经费框算进来;有生产经营、设计、检测、认证、鉴定、医疗、成果推广等技术性服务收入支出的单位没有将与此共用的人员费用、仪器设备、材料、房屋、水、电办公消耗等日常支出按一定比例分摊到科技活动经费支出。
3.4 R&D经常费(编码为RD210, R&D活动单位的R&D经常费RD210=RD200-RD220):R&D经常费除R&D课题经费外,还包括为支撑R&D活动正常开展,列支在其它口径下的经费,与科技活动经费支出类同。
建议:用R&D课题人员占全部课题人员的比重(或R&D人员工作量占科技活动人员比重)去分摊非课题(项目)形式的R&D经费支出。
3.5 R&D基本建设费(以下简称R&D基建):除直接以R&D活动为目的基建外,还包括与办公、测试、检验等共用的基建。共用的基建用R&D课题人员占全部课题人员的比重(或R&D人员工作量占科技活动人员比重)去分摊得到R&D基建。
4)课题的社会经济目标和服务的行业代码检查,按照系统提示的代码修正。
操作方法:数据检查与审核->辅助人工对课题某些属性逻辑审核->社会经济目标/服务行业,尽量按系统输出的建议修改课题的社会经济目标和服务行业代码。
(二)常见问题和回答:
1. 在网上填报还是在个人电脑上填报?
答:国家科技机构年报或国家项目统计任务在中国统计网(http://www.sts.org.cn/tjyw/index.asp?Page=1)下载填录系统软件,在个人电脑上安装后录入、检查、导出上报数据;省级工程中心和专业镇统计须在省科技厅的网上系统上填报(http://kj.sts.gd.cn/nstat/login.aspx)。
2. 没有系统安装光盘,怎么填电子数据?
答:登陆“中国科技统计网” http://www.sts.org.cn/tjyw/index.asp?Page=1下载录入系统,在个人电脑上安装,然后录入数据、用系统的平衡检查功能检查数据是否有错误。 中国科技统计网主页->统计业务->统计软件->填报系统),填报系统的具体操作另外见群共享培训PPT。
3. 请问机构代码是什么?
答:7位代码。见任务清单,或者询问工作人员。 4. 收件人姓名写谁?还有电话?
答:关德文、刘爱华,或者统计中心任何一位工作人员也行,联系电话83491580,83574146。 5. 调查表封面的机构负责人(签章)或填表人(签章)需本人签字吗?还是可以打印? 答:不必手签,可以打印。
6. 表格封面单位负责人除了要签名外,电子版也要输入吗? 答:要输入名字,可以不手签,直接打印。
7. 提交的除两份打印并盖章的纸质材料外,还需要提交什么? 答:电子版dbf格式数据备份1份。 8. 填好的数据如何备份?
答:在非系统盘新建一个文件夹,标明单位名称,保存数据后,在“数据处理”界面,有一项‘数据备份/恢复”点击,然后选中数据备份(可用于数据上交),选择开始建立的文件夹的路径位置。
9. 统计报表怎么上交?是发电子版就行了么?
答:通过填报系统的数据检查功能,数据没有错误后打印一式两份纸质材料并导出上报数据的电子版,电子数据发邮件或者用U盘带到广州生产力促进中心,按通知要求交材料。
10. 课题表,可以复印上交吗?
答:可以复印,A4或者A3的课题表均可。
11. 课题表用A4纸打印上交可以吗?可以不用手填的A3课题表?
答:可以用A4纸打印上交,也可以手填。打印的课题表没有填表人信息和盖章的标识,请大家直接在课题表的左上角盖单位章,如果课题表不止一页请盖骑缝章。
12. 课题表是与年报表装订在一起还是分开?
答:订在一起。课题表和封面要分别盖公章,没有课题的单位也要把盖章的空白课题表附在后面。
13. 纸质表可以用快递吗? 答:可以。
14. 去年填报导出的文件可以在今年的系统中导入吗?
答:不可以。如确实需要上年的数据做参考,可以向统计中心的工作人员索取。 15. 我在电脑A输入了部分统计数据,如何把数据导入电脑B?
答:从电脑A中“数据备份/恢复”出电子数据放在一个新文件夹,然后把数据拷到电脑B,从电脑B安装好系统,用“数据/调查名单追加”导入文件夹数据。
16. 填完出现:机构代码的4,5两位不为定义的地域码:11? 答:请联系工作人员解答。
17. 数据检查如果有问题,怎样打印“以文本方式看检查结果”?怎样把里面的内容打印出
来?
答:选中错误或警告的提示文本,用键盘快捷键ctrl+c的方法复制,再在word文档里ctrl+v粘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