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小知识。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南广电子有限公司新产品开发管理制度

南广电子有限公司新产品开发管理制度

来源:华佗小知识
南广电子有限公司

新产品开发管理制度

1.目的

为加强新产品开发管理工作,加快产品更新换代的速度,以新产品促发展,特制定本制度。

2.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新产品开发、旧产品改良、产品更新换代等。 3.职责范围

为保证新产品开发工作的有效进行,本企业特成立新产品开发委员会,全面负责新产品开发工作。新产品开发委员会的构成及职责如下表所示。

新产品开发委员会各岗位职责

序号 委员会成岗位职责 员 1 主任委员1.负责新产品开发工作相关事宜 (副总经2.负责新产品开发会议召开及主持开发会议 理担任) 3.负责对其它委员的指派 4.新产品全部投资及利润分析方案的拟定及呈报 2 执行秘书 1.拟订开发时间规划和产品开发计划 2.协助主任委员从事开发会议联络及记录 3.协助主任委员对新产品开发工作进度追踪 4.提供开发所需的材料及物品 3 销售管理1.从事有关市场调查 委员 2.提出相关产品现有生产厂家及市场方面的信息 3.提出新产品未来市场需求潜力报告 4.根据市场调查资料及成本分析资料,拟定销售价格、销售渠道及销售预测 5.编制企划、广告费用预算 4 生产技术1.负责新产品有关设备,原物料策划工作 委员 2.负责新产品试制及生产包装设计技术问题 3.负责新产品样品试验及品质检查 4.提供新产品有关成本分析及生产能量、设备投资资料 5 税务委员 提供新产品在税务上的有关资料等。主要包括:是否属于奖励投资项目,营利事业所得税最低百分率多少;配合税务办理各项手续,处理其它有关税务问题

4.市场调研

4.1调查研究内容。新产品开发前首先应进行可行性分析,新产品开发委员会必须从产品的市场需求、技术现状、发展趋势及资源效

益四个重要方面分析论证及科学预测。 4.2调研对象。

4.2.1调查国内市场以及国际重点市场的技术现状和改进要求。 4.2.2以国内同类产品市场占有率在前三名的产品以及国际名牌产品为对象,调查同类产品的质量、价格及使用情况。

4.2.3广泛收集国内外有关情报和专利,然后进行新产品开发可行性分析研究。 4.3可行性分析。

4.3.1论证该产品的技术开发方向和动向。 4.3.2论证市场动态及发展该产品具备的技术优势。

4.3.3论证该产品开发所具备的资源条件和可行性(含物资、设备、能源外购、外协配套设备等因素)。 4.3.4初步论证新产品经济效益。

4.3.5编制该产品批量投产的“可行性分析报告”。 5.新产品试制与鉴定

5.1新产品开发经过市场调研后,确定新产品试制计划及实施方案,产品试制方案由产品研发部门具体实施。操作步骤如下表所示。

新产品试制步骤

事项 具体操作 执行部门(人员) 样品试根据设计图纸、工艺文件和少数必要产品研发部 制 的工装,由试制车间试制出一件或多件样品,然后按要求进行实验,借以检验产品结构、性能和设计图的工艺性,考核图样和设计文件的质量等 小批试在样品试制的基础上进行,其主要目以研发部门为制 的是考核产品的工艺性,检验全部工主,由工艺科负艺文件和工艺设备,并进一步校正和责工艺文件和工审验设计图纸 装设计,部分试制工作扩展到生产车间 试制总对试制考核情况进行总结,并按有关产品研发部 结 标准要求编制下列文件:试制总结、试验报告、试运行报告

5.2新产品鉴定。 5.2.1鉴定要求。

——在完成样品试制和小批试制的全部工作后,产品研发部按项目管理级别申请鉴定。

——鉴定分为样品试制后的样品鉴定和小批试制后的小批试制鉴定,不准超越阶段进行,经过批准,样品试制和小批试制鉴定可以合并进行,但必须具备两种鉴定所应有的技术文件、资料和条件。 5.2.2鉴定作业。

——按鉴定大纲完成样品或小批试制产品的各项测试。

——按鉴定大纲备齐完整成套的图样和设计文件要求。具体包括:

鉴定应具备的图样及设计文件、正常生产应具备的图样及设计文件(新产品定型后,正常投产时,制造、验收和管理用成套资料)、随产品出厂应具备的图样及设计文件。

5.2.3组织技术鉴定,履行技术鉴定书签字手续,其技术鉴定的内容如下。

——样品鉴定结论内容:审查样品试制结果、设计结构和图样的合理性、工艺性,以及特种材料解决的可能性等,确定能否投入小批试制;明确样品应改进的事项,搞好试制评价。

——小批试制鉴定结论内容:审查产品的可靠性,审查生产工艺、工装与产品测试设备,审查各种技术资料的完备及可靠性,以及资源供应外购、外协定点、定型情况等,确定产品能否投入批量生产;明确产品制造应改进的事项,搞好产品生产工程评价。

5.2.4各阶段应具备的技术文件及审批程序按照产品图样、设计文件、工艺文件的完整性原则和有关的审批程序办理。 6.新产品移交投产的管理

6.1新产品的开发都必须具备批准的设计任务书(或建议书),由设计部门进行技术设计,工作图设计经批准、审核、会签后进行样试。样试图标记为“S”,批试图标记为“A”,批生产图标记为“B”。A和B的标记必须由主任委员组织召开会议确定。

6.2每一项新产品要力求结构可靠,技术先进,具有良好的工艺性。

6.3产品的主要参数、型式、尺寸、基本结构应采用国家标准或

国际同类产品的先进标准,在充分满足使用需要的基础上,做到标准化、系列化和通用化。

6.4每一项新产品都必须经过样品试制和小批试制后方可成批生产,样试和小批试制的产品必须经过严格的检测,具有完整的试制和检测报告。部分新产品还必须具有运行报告。样式、批试均由总工程师主持召集有关单位进行鉴定,并确定是否投产。个别工艺上变化很小的新品,经工艺部门同意,可以不进行批试,在样品试制后,直接办理成批投产的手续。

6.5新产品移交生产线由新产品开发委员会组织,主任委员主持召开有设计、试制、计划、生产,技术、工艺、全质办、检查、标准化、技术档案、生产车间等各有关部门参加的鉴定会,多方面听取意见,对新产品从技术、经济上作出评价,确认设计合理性,工艺规程、工艺装备没有问题后,提出是否可以正式移交生产线及移交时间的意见。

6.6批准移交生产线的新产品,必须有产品技术标准、工艺规程、产品装配图、零件图、工装图以及其它有关的技术资料。

6.7移交生产线的新产品必须填写“新产品移交生产线鉴定验收表”,并经各方签字。 7.新产品开发周期规定

7.1对于简单产品,包括工厂已具有成熟制造和应用技术的产品以及由旧有型号发展出来的变型产品,允许直接从技术设计或工作图设计开始,开发周期定为1~2个月。

7.2从大专院校或有关科研设计机构移植过来的,经过试验考验的产品,必须索取全部论证、设计和工艺(含工装)的技术资料,并应重新调查分析论证,对于这类产品,开发周期定为2~4个月。 7.3属于对老产品在性能和结构原理上有大的改变的研究以及新的类别产品的开发,开发周期一般规定为6~7个月,最长为一年(特别情况不得超过一年半时间),具体程序周期规定如下。

7.3.1调研论证和决策周期:一般产品1个月;复杂产品1.5个月。

7.3.2产品设计周期(含技术任务书、技术设计和工作图设计):1~2个月。

7.3.3工艺(含工装制造)周期。 ——样品试制:l~2个月(含样品鉴定)。 ——批量试制:2~3.5个月。

——产品鉴定和移交生产周期:1个月。 8.技术资料管理

8.1图纸幅面和制图要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企业标准要求。 8.2成套图册编号要有序,蓝图与实物相符;工装图、产品图等编号应与已有的编号有连贯性。

8.3产品图应按会签审批程序签字。总装图必须经总工程师审查批准。工艺工装图纸资料由工艺科编制和设计,全部底图应移交技术档案室签收归档。

8.4验收前一个月应将图纸、资料送验收部门审阅。

8.5技术资料的验收汇总由研发部门负责。 9.新产品证

9.1新产品证书由总经办负责办理。

9.2研发部门负责提供的有关技术资料和文件。 9.3在新产品鉴定后一个月内,总经办负责办理完新产品证书的报批手续。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