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罨稚 咒 EW{;URRICULU RESEARC秘 让天生浪漫的语文诗意地栖息在新课标中 浅谈现代学校文化观照下教学文化对语文教师的诉求 高寿德。,谢小红 (1.江苏省姜堰市三水学校;2.江苏省姜堰市第二中学;江苏姜堰225500) 摘要:语文课程目标的设计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出发,着眼于 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课程的内容注重加强和学生生活,时代发展的联系;课程的实施,充分注意 本学科的特点,注意变革学习方式、教学方式和评价方式,注意增强课程的综合性和选择性。可见。在 现代学校文化观照下教学文化对语文教师的诉求则“更上一层楼”。 关键词:职业角色;职业训练;职业心理;职业目标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2)03_-0016一O3 当前的语文教育转型是在基础教育课程整体改革中进 教师的诉求则“更上一层楼”。 行的,各门课程的目标都是围绕提高学生整体素质的总目 一、教师职业角色的多样化 标,并根据本学科在素质教育中可能承担的任务而确定 韩愈在《师说》里说:“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 的。语文课程目标的设计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 也。”教师的职责就是给学生传递知识解决疑惑。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出发,着眼于学生语文素养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学的唯一武器就是教师的“三寸 的全面提高。课程的内容注重加强和学生生活,时代发展 不滥之舌”,所谓课堂就是教师的滔滔不绝,学生的埋头 的联系;课程的实施,充分注意本学科的特点,注意变革 苦记,教师和学生之间是直接的传递——接受关系。然而随 学习方式、教学方式和评价方式,注意增强课程的综合性 着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兴起,信息技术和网络的 和选择性。可见,在现代学校文化观照下教学文化对语文 发展及其在教学中的应用,讲授已不是唯一的教学方法, 学内容吸引学生。教学内容的丰富性不但有利于激发学生 季节,爱春之情油然而生。丰富的教学内容可以锻炼学生 的学习兴趣,还有利于养成学生的语文素养,形成语文能 的迁移能力。根据认知规律,使补充的后学习对象与前学 力。教材是条船,我们的目的是要驾驶着它航行大海,为 习对象产生正迁移。前、后学习对象保持信息的联系与结 此在课堂教学中,要尽可能地满足学生对知识的渴望,在 构的一致。这样就使增补的教学内容与课文的教学内容达 吃透课本的基础上,补充与课本内容相关的课外阅读,扩 到互相辉映,水融的和谐状态,促使学生对所学得的 大学生阅读量,激发其对问题的思考,以期达到课堂教学 知识能够重组和扩大,培养分析、判断、类推的能力。 内容丰富多彩,趣味盎然的和谐境界。如在教学朱自清的 高效的语文课堂是教师与学生共度的生命历程,共创 《春》时,学生被文章的优美语言和作者饱含激情、乐观 的人生体验,是充满智慧,充满灵性,充满韵味的课堂, 向上的感情感染了,此时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搜集古今中 是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交往、学会审美的场 外有关描摹春天的诗文:孟浩然《春晓》以声写春,描写 所。好的语文教师是导演,充分利用教材,创设情境,以 了春光、春风、春雨,表达了诗人对春光的喜爱之情。杜 自己幽默风趣、亲切大方的教学语言吸引学生;是火把, 甫《春夜喜雨》以静写春天,细致人微的描写,表现了诗 用博爱的教学情感点燃学生;是魔术师,用艺术的教学方 人的愉快心情。杜甫《绝句二首》(其一)描写春天阳光 式悦纳学生;是智慧大师,用丰富的教学内容吸引学生, 照射下美丽如画的江山。自居易《忆江南》作者以色写春 以自己的教学思想影响学生。让教育体现出应有的尊严、 天。这些诗文大大丰富了教学内容,使课堂教学容量增 散发出生命的活力;让教师感受教育生活的幸福,让学生 加,同时也让学生感性地认识到,春天历来是人们歌咏赞 尽享成长和发展的快乐。 ■ 美的对象,春天在人们心目中,是值得永远向往、盼望的 0 教师审业发展 … 一 教师不再是信息的唯一来源,教师也从“舌耕者”“茶 壶”这样的角色转变为“乐队指挥”“导演”。 教师是无论如何也难把课堂变得有滋有味的。反之,若一 个语文教师在课堂上能出口成章,旁征博引,妙语连珠, 收放自如,那么,这样的课堂不管是预设也好,生成也 教师的作用不在于本身作为资源,而在于创设情境, 合理调动和协调学生的活动,组合各种教学资源,发挥各 自的优势,达到教学最优化的目的。教师的作用越来越切 入教学的核心:引发并促进学生的学习活动。因而教师扮 演的角色也是多样化,具有多重性的。 1.设计者:设置教学目标、开发学习资源、规划学习过 罢,无疑都会是一堂好课。 作为一个合格的语文教师,应该既是“专家”又是 “杂家”。 “专”是指作为语文教师脑海中最起码要存储几百首 诗词,几百篇古文,几百部中外近现代的著名作品的印 程、选择教学策略和设计测查方法。 2.促进者: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习动机与提供学习支 架,逐渐放手让学生学习。 3.管理者:进行班级和教学管理、组织课堂教学、处理 教学中的偶发事件以及与家长和同事交流。 4.帮助者:帮助学生解决困难,解答学生的疑问以及处 理学生人际与心理问题。 5.反思者和研究者:反思和评价自己的教学,发现和分 析存在的问题,提出并实践解决方案,总结经验和行动研 究的结果。 “全美教师队伍”(All—USA Teacher Team)是《今日 美国》主办的年度优秀教师和优秀教师集体评选项目,他 们评出的优秀教师具有如下共同特征: “工作激情及感召 力”、“工作方法创新”、“获得经费资助”、“发表研 究成果”、 “学生学业成绩提升”、 “学生学业竞赛获 奖”。 著名学者利斯根先生曾提出的“洋葱模型”为理想教 师的特征提供了一个整体框架。在这个模型中,最外层环 境和第二层教师的行为是能够直接观察到的。第 层能力 是知识、技能和态度的综合体。第四层教师的信念决定了 个体内部注意力的分配,从而影响能力的转移。第五层职 业身份指个体如何界定自我、看待自己的(职业)身份。 第六层使命属于哲学和精神层面。在这个模型中,里圈和 外圈的因素是相互影响的。外层因素影响里层因素,反过 来,里层因素也影响外层因素。洋葱模型巾的各个因素类 似于原子核中的电子,越是外层的因素越不稳定,越容易 改变和塑造,越是里层的因素越稳定,越难于培养。 二、教师职业训练的专业化 人们常说“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自己则需一桶 水”。教师是“先知先学”之师,教学即是把自己早已存 储的知识之水灌输给学生。然而随着教师职业专业化的发 展,教师光有一桶水是远远不能满足现代化教学需求的。 教师自身需要不断地学习补充能量,要像河流一样有源 头,像蓄电池一样可以不断充电。一般来说,新课标下, 一位好的语文教师要拥有富庶的知识素养、过硬的专业技 能和可贵的专业精神。 1.知识素养。“腹有诗书气自华”,试想,一个自身语 言都贫瘠干涸,安于就事论事,墨守陈规照本宣科的语文 迹,存储自己所钟爱、崇拜甚至痴迷的文学作家,尤其是 擅长古典文学。历经几百年的大浪淘沙,流传于今的古代 文学,无论是章法、语句的锤炼还是文意的蕴含,均堪为 后人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源泉。试近代名人,哪 一个不具有深厚的文学功底?这对于他们清晰、严密地构 建思想体系,准确、生动的表情达意,起着不可替代的作 用。 “杂”足指教师知识构建巾对各方面的知识最好都能 有所了解,如音乐、美术、天文、地理等。同时还要能不 断的汲取新的知识,新的动态,特别是学生喜爱的一些青 少年作家如韩寒、郭敬明、满舟等,我们可以不喜欢,但 是我们必须有所了解,否则与学生会形成“知识上的代 沟”,进而演变为情感上的代沟,最终将影响到课堂上的 沟通。 2.专业技能。教师的教学技能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 一定的专业知识和经验顺利完成某种教学任务的活动方 式。它可以分为教学认知能力、教学操作能力和教学监控 能力三个方面。 (1)教学认知能力,指教师对所教学科的定理法则和 概念等的概括水平,以及对所教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自己所 使用的教学策略的理解水平。 (2)教学操作能力,指教师在教学中使用策略的水 平。具体包括制定教学目标的策略、编制教学计划的策 略、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选择没计教学材料和教学技 术、课堂管理策略、教学效果评价策略等。教师综合应用 各种策略解决各种问题和冲突的能力常常表现为教育机 智,这是教师面临复杂的教育情境时所表现出来的机敏、 迅速而准确的判断和反应能力,它源于教师敏锐的观察、 灵活的思维和果敢的意志,也源于他教育经验和知识的积 累以及对学生的了解和关爱。 (3)教学监控能力,指教师为了保证教学达到预期的 目的而在教学的全过程中,将教学活动本身作为意识对 象,不断地对其进行积极主动的计划、检查、评价、反 馈、控制和调节的能力。 在教学能力结构巾,教学认知能力是基础,教学操作 能力是教学能力的集中体现,而教学监控能力是关键。 3.专业情意。教师的专业情意日益受到人们重视。它涉 及态度、价值观、信念、兴趣和自我意识等方面的内容。 彩谭柞 EW《:{1R鼗 { 麓 嚣SEAt/CII (1)专业信念:教学效能感一般指教师对于自己影响 学生的学习活动和学习结果的能力的一种主观判断。分为 主要有个体干预与组织十预两种途径。个体干预的目的是 通过改变个体自身的某些特点来增强适应工作环境的能 两个成分:一般教育效能感和个人教学效能感。前者指教 师对教与学的关系,对教育在学生发展中的作用等问题的 一力。个体干预的主要方法有:放松训练、认知压力管理、 时间管理、社交训练、压力管理和态度改变等。职业倦怠 是一种“职业病”,它同组织的特点、职业特点的关系更 加密切。组织干预的思路是通过消减过度工作时间、降低 工作负荷、明确工作任务、积极沟通与反馈、建立有效的 社会支持系统来防止和缓解职业枯竭。 四、教师职业目标的专家化 般看法与判断,后者指教师对自己的教学效果的认知和 评价。 (2)专业情感:情感投入是成为好教师的关键。一个 好的教师必须挚爱自己的职业,对教学抱以极大的热情, 才可能积极地投入到教学工作中去。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 情感投入主要有以下三方面:①对学生的责任感。②为人 师表,不断自我提高。③与学生间的友好信赖关系。“亲 其师,信其道”。这就要求教师关注学生,理解学生,了 解每个学生的兴趣、需要、学习风格、能力水平等,开放 地进行交流,在学生面前表现真实的自己。 (3)专业性向:教师的专业性向是指教师成功进行教 学工作所具有的人格特征,或者说适合教学工作的个性倾 向。 教师的个性是影响教学有效性的重要因素。大自然里 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同样世界上也没有两个个性绝 对相同的语文教师。即使年龄、学历相同,但是每个人的 性格、气质、才情、特长等总是有千差万别的,所以不同 教师的语文课也该是千差万别的,不能按照一个模式去套 用,每个教师该找出自己的个人特色,凸显在语文教学 中。 教无定论,教师就应该在充分了解自身特点的前提 下,想方设法使自己的课堂凸显个人语文特色。能创新的 创新,能幽默的幽默,能煽情的煽情,什么都不能的尽量 真诚,也一样可以打动人。总之,语文教师在处理教材、 组织教学活动、选择教学手段、运用教学语言以及教师的 仪表风度等各方面都应尽量显示出其个人审美风貌。 三、教师职业心理的健康化 有一幅名为“生活在鱼缸中的教师”的漫画,就充分 揭示了现下教师承受着层层压力:教师就像生活在一个鱼 缸中,公众有权力了解,学校领导有权力了解,学生感到 好奇希望了解,他们的一言一行时刻备受关注。随着教师 专业化进程的加快,教师的压力也越来越大,教师的心理 健康问题提上日程。美国教育协会麦克古瑞也曾感慨 道: “职业倦怠的感受正打击着无数具有爱心和理想、并 且乐于奉献的教师,使他们逐渐放弃自己的专业工作,这 个重大的疾病正在折磨着教学职业,如果不能及时有效地 纠正,那么就会达到流行的程度。” 教师是职业倦怠感的高发人群。职业倦怠会给教师个 人带来生理及心理上的疾患,影响其与他人的人际关系, 导致家庭危机和职业危机,与此同时,也会对学生健康心 理的塑造带来消极的影响。因此,教师要会合理地预防、 应对职业倦怠,维护自己心理健康状况。职业倦怠的干预 人们往往赋予教师崇高的赞誉“天底下最光荣的职 业”、“红烛”、“绿叶”,无限地拔高教师的地位,把 教师当成“神”。高赞誉也意味着高期待、高要求,希望 或者要求教师像蜡烛一样“燃烧自己,照亮别人”,像春 蚕那样悲壮,“到死丝方尽”。 其实,教师也是一个平凡的人,也像学生一样需要成 长和发展。当前,对教师职业较为准确的比喻为“火 箭”。这意味着教师在把学生送到目的地之时,自己也拔 高了一层,实现了师生共同成长的双赢。作为教师,我们 要学会成长和发展,通过观摩和分析对优秀教师的课堂教 学活动,进行教学决策,教学反思,行动研究等多种手 段,尽快提高教师素质,缩短新手型教师成长的周期,使 自己尽快成长为专家型教师。 语文,是天生浪漫的文化载体。睿智的思想,高尚的 情感,灵动的才智,无不栖于根深叶茂的语文之树,它生 生不息地传承着人类文明,它涤荡污浊,提精炼粹,陶冶 身心,汇聚了浪漫又传送着浪漫的语文,呼唤浪漫的情 怀。 . 浪漫是感同身受黯然的低眉,是情到真处开怀的大 笑;浪漫是与青春一同上路,比梦想走得更远;浪漫是用 爱成就理想,用心托举希望;浪漫是一种永远年轻的生命 的记号,是一个与浩渺时空中的一些人、一些事相遇的过 程……让我们每位语文教师从自身做起,苦练内功和外 功,让天生浪漫的语文诗意地栖息在新课标中。 参考文献: 【1】于漪.现代教师学概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247 -255. [2】张华.课程与教学论【M】.上海:上海教育m版社,1998:457. [3】伊兰・K・麦克伊万.培养造就优秀教师[m1.北京:北京师 范大学出版社,2007. 【4】陈琦.教育心理学[MI.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5】潘友刚,钱立群.教育学【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