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判断(每题1分)
1.条件反射既是生理现象,又是心理现象。 (√ )
2.人们从亮外到暗处,开始时看不见,停一会,才看清楚物体这一 过程是明适应。(×) 3.注意不是的心理过程,但它是一切心理过程的开端。( √)
4.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斯金纳提出的理论是经典型条件反射理论。(×)
5.学生上课时,时而看教材,时而看教师,时而看黑板,这是注意稳定性的表现。 (×)
6.遗传素质是个性发展的自然前提,也决定了个性发展的方向。(×)
7.客观事物引人入胜,使人感兴趣,这是间接兴趣。 (× )
8.人的需要不是一成不变的。 (√)
9.实足年龄超过智力年龄,表明这样的儿童比较聪明。 ( × )
10.气质类型不是一时就能改变的,其实也不需要决定。 (√ )
11.条件反射既是生理现象,又是心理现象。 ( √ )
12.过度学习是越多越好。 ( × )
13.灵感属于无意想象。 ( ×&n bsp;)
14.幻想常使人想入非非,因此,应竭力避免学生产生幻想。( × )
15.思维定势对问题的解决起阻碍作用。 ( × )
16.感觉的适应都会引起感受性的降低。 ( × )
17.注意的不是的心理过程,但它是一切心理过程的开端。( √ )
18.注意的稳定性是指始终把注意指向同一对象或活动。( × )
19.人的很多心理特性如活泼、热情、沉静等都与完成活动任务有关,因此属于能力范畴。 ( × )
20.“有志者,事竞成”就是说人只要有了坚强的意志,万事可成。 ( × )
21.学习动机越强,学习效果随之越高。 ( × )
22.心理发展的顺序是不可逆转的,不可超越的。 ( √ )
23.人的心理现象千变万化,极其复杂无规律可循。(×)
24.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灰辛巳四院涂凸巯质担突岵说男睦怼#
ā粒?br>25.一切条件反射都是在无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形成的。(√ )
26.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既有主观性,也有客观性。(√ )
27.知觉在感觉的基础上形成,是感觉数量的总和。(×)
28.灵感属于无意想象。(×)
29.记忆中的再认容易,回忆难。对客观事物能再认的并不一定能够回忆,而能够回忆的常常能再认。(√ )
30.爱好在兴趣的基础上产生。人们凡是爱好的客观事物就一定感兴趣。(√ )
31.个性中具有核心意义,最显著的标志是气质。(×)
32.学生良好品德形成的最主要标志是道德认识的提高。(×)
33.只要有了人脑与客观现实,就会自然产生人的心理。(×)
34.人脑反映客观现实与镜子折射客观事物一样。(×)
35.一切条件反射都是在无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形成的。(√)
36.人凡是有目的自觉的行动都是意志行动。(×)
37.人在活动中表现出来的粗心与细心都是能力。(×)
38.一个人对某一事物感兴趣,他也对该事物爱好。(×)
39.人对现实的一切态度都表明着一个人的性格。(×)
40.第一信号系统在人们的日?I钪衅鹑的成份就是人的性格。(×)
甲饔谩#ā粒?br>41.个性中最难以改变
42.学生良好品德形成的根本标志是道德意志的形成。(×)
43.人脑是心理的器官,客观现实是心理内容,只要有了人脑和客观现实就会产生心理现象。(×)
44.人心理现象的各个方面是一个多层次、多变化,十分复杂又彼此相互联系的一个有机整体。(√)
45.一切唯物主义者对心理现象的解释都是正确的。 (×)
46.机械识记是一种靠多次重复进行的识论,也就是人们常讲的死记硬背。 (×)
47.注意不是一种的心理过程,但它是一切过程的一开端。(√)
48.思维的特征是直观性和概括性。 (×)
49.尘埃落在皮肤上感觉不到,是因为刺激物的刺激量没有达到绝对感觉阈限。(√)
50.“目瞪口呆,手足失措”。这是心境的表现。 (×)
51.性格具有相对稳定性,为了提高教育、教学效果,教师应该按照学生的性格特征,
采取灵活而有原则性的教育方法。 (√)
52.感?芷骶褪歉芯跗鞴佟?nbsp; (×)
53.前摄抑制是后学习材料对先学习材料的识记和保持的干扰。 (×)
54.幻想常常使人想入非非,所以应引导学生立足现实,不要幻想。(×)
55.注意不是一种的心理活动。 (√)
56.激情是一种消极的情绪状态。 (×)
57.“有志者,事竟成”,这说明,只要有志,没有实现不了的目的。(×)
58.定势对解决问题有阻碍作用,也有推动作用。(√)
59.学习动机越强,学习效率越高。(×)
60.随着年龄的增长,个体心理所发生的变化叫做心理发展。(×)
61.常态心理与变态心理只有程度之分,并无严格界限。(√)
62.人的心理现象千变万化,极其复杂,无规律性可循。(×)
63.条件反射既是生理现象,又是心理现象。 (√)
.只要有了人脑和客观现实,就会产生人的心理。 (×)
65.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既有主观性,又有客观性。 (√)< BR>66.定势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起消极阻碍作用,因此一定要克服。(×)
67.灵感属于无意想象。 (×)
68.情感是情绪的外在表现,情绪是情感的本质内容。 (×)
69.人的一切态度和行为方式都可以反映出一个人的性格。(×)
70.心理发展就是儿童从出生到成年期所发生的一切心理变化。(×)
三、选择题(每题1分)
1.世界上第一个建立心理学实验室的学家是:(B)
A、亚里士多德 B、冯特 C、艾宾浩斯 D、佛洛伊德
2.绝对感受性与绝对感觉阈限成(B)关系。
A、正比 B、反比 C、对数 D、指数
3.动机和兴趣产生的基础是:(C)
A、感知 B、实践 C、需要 D、教育
4.世界上第一套智力测验量表是(B)编制的。
A、韦克斯勒 B、比纳一西蒙 C、巴珊甫洛夫 D、 吉尔福特
5.身体发育的第二个“生长高峰?逼谑侵福ǎ茫?br>A、幼儿期 B、童年期 C、少年期 D、青年初期
6.心理咨询应该(A )。
A、为咨询者保密 B、给家长提供有关情况 C、接纳任何有 查研究 D、公开咨询对象的姓名
7.记忆容量在2-7个项目的记忆是(B)。
A、瞬时记忆 B、短时记忆 C、长时记忆
8.人类思维能力的最高体现是:(C)
A、形象思维 B、抽象思维 C、创造思维
9.“月明星稀,月暗星密”这是属于(A)。
A、感觉适应 B、感觉对比 C、联觉
10.从不同的角度看钟表,它的形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我们仍的,这是形状知觉的(D)。
关咨询对象的调 然认为它是圆
A、选择性 B、理解性 C、整体性 D、恒常性
21.下列现象分别属于哪种心理特性
(1)放在水中的筷子,看上去是弯的,但我们仍然认为是直的,这是 &n bsp; 知觉的( A )。
(2)“窥一斑而知金豹”,这里知觉的(B)。
(3)教师批改作业用红笔,以使学生一目了然,这是知觉的(C )。
(4)在旅游业中,加强导游工作,则为了增加旅客知觉的(D )。
A、选择性 B、理解性 C、整体性 D、恒常性
22.“月明星稀,月暗星密”这是感觉的(A )。
A、对比 B、适应 C、相互作用 D、联觉
23.记忆容量大约是在7±2个组块的记忆是(B)。
A、瞬时记忆 B、短时记忆 C、长时记忆
24.当天识记的外语材料,最好在(A)内进行第一次复习,保持效果较好。
A、24小时内 B、第二天 C、第三天 D、第二周
25.三岁到六七岁幼儿的思维主要是(B)。
A、直观动作思维 B、具体形象思维 C、抽象思维 D、常规思维
26.在教学中,教师引用具体实例说明概念或一般原理,用公式来解答习题,这就是(A)的过程。
A、?咛寤?nbsp; B、系统化 C、概括 D、综合
27.动机产生的基础是(C)。
A、感知 B、实践 C、需要 D、教育
28.照顾学生的气质类型特点,保护儿童的身心健康,教师应多多的关心(D),这种类型的学生。
A、胆汁质、多血质 B、粘液质、抑郁质 C、多血质、 粘液质 D、胆汁质、抑郁质
29.智商在100儿童,他的智商是(B)。
A、有缺陷 B、正常 C、较优 D、超常
30.“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反映了杜甫当时的(B)。
A、激情 B、心境 C、热情 D、应激
31.情感是在人的(A)中产生的。
A、认识过程 B、意志过程 C、个性倾向性 D、个性
32.“富贵不有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这表明了一个人意 志品质的(D)。
A、自觉性 B、果断性 C、自制性 D、坚持性
33.意志力最能体现在( D )中。
A、?氛?nbsp;B、确定目标 C、选择行动方法 D、执行决定
34.身体发育的第二个“生长高峰期”是指(C )。
A、幼儿期 B、童年期 C、少年期 D、青年初期
35.心理咨询应该(A)。
A、为患者保密 B、给家长提供有关情况 C、接纳任何有关 咨询对象的调查 D、公开咨询对象的姓名36.在感知事物时,人叫是热气以 知识经验来理解它,并用语词加以概括,赋予它确它的含义,称为(C)。
A、知觉选择性 B、知觉整体性 C、知觉理解性 D、知觉 性
37.一般地说,学习程度在(C)时,记忆效果最好。
A、100% B、125% C、150% D、200%
38.心境具有(A)的特点。
A、弥散性 B、集中性 C、短暂性 D、突发性
39.智力是以(B)为核心。
A、观察力 B、思维力 C、注意力 D、记忆力
40.对人的性格形成起重要作用的最初?肪骋蛩厥牵ǎ模?br>A、幼儿园 B、学校 C、工作单位 D、家庭
41.“梅梅生律”是(C)的表现形式。
A、无条件反射 B、第一信号系统 C、第三信号系统D、非条件反射
42.“月明星稀,月暗星密”这是感觉的(A)。
A、对比 B、适应 C、相互作用 D、联觉
43.文章的形状部分容易记牢,这是由于(C)。
A、正迁移的作用 B、 摄抑制的影响 C、没有前摄抑制 D、没有贫迁移
44.三岁到六、七岁幼儿的思维主要是(B)。
A、直观动作思维 B、具体形象思维 C、抽象思维 D、通常性思维
45.“举一反三, 触类旁通”属于(A)。
A、迁移 B、定势 C、想象 D、感染
46.世界上第一套智力测验量表是(D)编制的。
A、吉尔福特 B、瑞文 C、韦克斯勒 D、比奈-?髅?br>47.对心理发展起主导作用的是(A)。
A、学校教育 B、遗传 C、社会 D、实践活动
48.身体发育的第二个“高峰期”是指(C)。
A、幼儿期 B、童年期 C、少年期 D、青年初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