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小知识。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从脾胃元气论探讨香砂六君子汤化裁治疗萎缩性胃炎术后虚劳

从脾胃元气论探讨香砂六君子汤化裁治疗萎缩性胃炎术后虚劳

来源:华佗小知识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从脾胃元气论探讨香砂六君子汤化裁治疗萎缩性胃炎术后虚劳

作者:成映霞 周语平 段永强 王强

来源:《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9年第01期

摘要:慢性萎缩性胃炎病程迁延,以中老年人群罹患为多,且部分患者选择手术治疗后常易伴发胃脘痞满、纳呆少食、神疲乏力、消瘦失眠等诸多杂症。本文认为其病固有脾胃虚弱,术后伤及脾胃元气,从而衍生虚劳,临床遵“脾胃元气论”理论要旨,以香砂六君子汤化裁治疗术后虚劳,取得显著疗效。

关键词:萎缩性胃炎术后;虚劳;脾胃元气论;香砂六君子汤

中图分类号:R259.7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04(2019)01-0110-03 DOI:10.3969/j.issn.1005-5304.2019.01.025

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CAG)发病缓慢而病程迁延,且以中老年人群罹患为多,尤其伴有不典型增生和肠上皮化生者,有些患者虽手术治疗,但术后常易伴发胃脘痞满、纳呆少食、神疲乏力、消瘦失眠等症。笔者认为,本病乃固有脾胃虚弱,术后更易伤及脾胃元气而衍生虚劳,基于李东垣“脾胃元气论”要旨,临床以痞证及术后虚劳论治,以香砂六君子汤化裁治疗,取得满意疗效,兹介绍如下。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260519、81760830);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

(1610RJZA063);甘肃省中医药管理局基金项目(GZK-2014-73);甘肃省中医方药挖掘与创新转化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ZYFYZH-KJ-2016-006) 1; 理论依据

“脾胃元气论”是李东垣脾胃学说的中心内容,强调脾胃功能强弱与元气盈亏密切相关,如《脾胃论·脾胃虚则九窍不通论》云:“真气又名元气,乃先身生之精气也,非胃氣不能滋之。”反之,脾胃虚弱,气血乏源,日久损伤脾肾,元气亦伤,变生诸症;诚如《脾胃论·脾胃虚实传变论》“脾胃之气既伤,而元气亦不能充,而诸病之所由生也”;而且以东垣观点而论,脾(胃)为中土,其病每无定体,临证尚需考虑心、肺、肝、肾四脏的有余不足,或补或泻,都须以脾胃为重点,此理论要旨源于《素问·六节脏象论篇》“至而不至,此谓不及,则所胜妄行,而所生受病,所不胜薄之”五行生克理论,也成为李东垣辨证用药的理论基础,其制方用药法度以甘温补益、升阳益气为重,强调补脾胃气之不足,促脾胃气之升发。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CAG常见症状包括呃逆嗳气、食欲不振、脘腹胀满等。多为脾胃素虚,外邪乘袭,致脾之清阳不升,胃之浊阴不降,纳运失调,升降失司,中焦气机窒塞而发为痞证;病位主要在脾与胃,以虚实错杂多见,但脾胃虚弱既是痞证内在病因,亦是其形成的主要病机,诚如《杂病源流犀烛》云:“痞满,脾病也,本由脾气虚,及气郁不能运行,心下痞塞……”说明脾胃虚弱、气机失调是痞证的基本病机。特别是伴不典型增生和肠上皮化生患者,术后常出现纳呆少食、神疲乏力、或腹胀胁痛、或消瘦贫血、或怔忡失眠、二便失调等。笔者认为,CAG术后虚劳有其特殊的发病机制:①久病体质虚弱而渐生虚劳。CAG发病缓慢,病程迁延,患者体质多为脾胃虚弱,气血失调。因为脾主运化,脾胃乃气血生化之源;患者常存在胃动力和消化吸收减弱,日久纳食减少,气血生化无源,五脏失养,病程迁延而易生虚劳。②病起于过用而伤正。患者或饮食失节,或喜食腌制品,或嗜食烈酒浓茶,或因饥饱失常等伤及脾胃,即《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篇》云:“太过者暴,不及者徐,暴者为病甚,徐者为病持。”又过用抑杀幽门螺杆菌药物,加重脾胃损伤。③术后伤及元气。脾胃互为表里,胃主受纳腐熟而降浊,脾主运化散精而升清,二者纳运结合,升降相因,燥湿相济,共为气血生化之源。手术不但使胃腑功能受限,且易发残胃胃炎,加之术后患者摄食量减少,日久营养失衡,气血虚弱,五脏失养,形体消瘦。④身心同病。部分患者对CAG认识存有误区,心生恐惧,致彻夜难眠,或焦虑抑郁,日久情志内伤而影响脏腑气机。总之,CAG术后虚劳以脾胃虚弱为主,气血失调为变,日久五脏受累为转归,故治疗应以补益脾胃元气为重。 2; 香砂六君子汤功效与组方分析

香砂六君子汤出自《古今名医方论》,主治因脾胃虚弱,湿浊内生,气机阻滞而生“痞满”。方中人参补中益气、健脾养胃;白术健脾燥湿;茯苓健脾渗湿;白术、茯苓合用能增强健脾除湿功能,促进脾胃运化;木香、砂仁芳香健脾和胃、理气消痞止痛;陈皮、半夏燥湿化痰、理气降逆;甘草调胃和中,具有补脾和胃、缓急止痛、调和诸药之功。诚如柯琴释云:“经曰:壮者气行则愈,怯者着而为病。盖人在气交之中,因气而生,而生气总以胃气为本,若脾胃一有不和,则气便着滞,或痞闷哕呕,或生痰留饮,因而不思饮食,肌肉消瘦,诸证蜂起而形消气息矣。四君子气分之总方也,人参致冲和之气,白术培中宫,茯苓清治节,甘草调五脏,胃气既治,病安从来,然拨乱反正又不能无为而治,必举行气之品以辅之。则补者不至泥而不行,故加陈皮以利肺金之逆气,半夏以疏脾土之湿气,而痰饮可除也,加木香以行三焦之滞气,缩砂以通脾肾之元气,而膹郁可开也,四君得四辅则功力倍宣,四辅奉四君则元气大振,相得而益彰矣。” 3; 典型病例

患者,男,58岁,2017年3月7日就诊。2016年9月20日,患者因“胃窦萎缩性胃炎,胃底疣状息肉”及“(胃窦)黏膜萎缩重度,不典型上皮增生和肠化重度,局部伴高级别上皮内瘤变”而行手术治疗。此后时有胃脘胀满不适,稍食不當则胃中嘈杂,纳呆少食,嗳气频作,神疲乏力,体质量逐渐下降,虽服多种保健品和胃动力药物维持治疗,但近1年来诸症加重。2017年3月3日外院胃镜示“残胃胃炎”。近期消瘦明显,胃脘胀满,神疲乏力,不耐劳作更甚。刻下:患者面色青黄而黯,皱纹明显,胃脘痞满,纳呆少食,不耐生冷食物,嗜睡但夜寐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不实,熟睡只有2~3 h,神疲乏力,形体消瘦,早晨及傍晚恶风怕凉,腰以下发凉而喜暖,时有下肢关节冷痛,大便干、二三日一行,舌体瘦薄、色淡黯红,苔薄白、中有局部剥落,脉沉细无力。中医诊断:虚劳(萎缩性胃炎术后),证属脾胃虚弱,气血虚滞兼阳虚有寒。治以补益脾胃、理气养血、温阳通络为主。方以香砂六君子汤化裁:生晒参10 g,白术60 g,茯苓12 g,姜半夏10 g,陈皮18 g,木香(后下)10 g,砂仁(后下)10 g,黄芪150 g,仙鹤草20 g,当归30 g,柴胡3 g,炙甘草8 g,生姜6片,大枣(擘)6枚。7剂,每日1剂,水煎2次,共取汁500 mL,分早晚饭后1 h温服。另嘱第3次煎药取汁,于每晚睡前兑热水浴足15~25 min。忌生冷刺激之品,调畅情志保持愉悦。

2017年3月14日二诊:精神转佳,恶风怕凉明显减轻,夜寐3~4 h,仍纳呆少食,不耐生冷食物,腰以下发凉而喜暖,时有下肢关节冷痛,大便调、一二日一行,舌淡黯红,苔薄白、中有局部剥落,脉沉细、稍显无力。守方加制附片(先煎)10 g、生地黄18 g,继服7剂,余同前。

2017年3月21日三诊:精神日渐转佳,无恶风怕凉,夜寐4~6 h,纳食渐有增加,偶有腰发凉及下肢关节冷痛,舌脉同前。守方改制附片(先煎)15 g、桂枝30 g,继服7剂,余同前。

2017年3月28日四诊:药后夜寐安稳,精神佳,能料理家务,纳可,腰部发凉及下肢关节冷痛明显减轻,舌、苔同前,脉沉细有力。守方随证稍有加减继服3月余,体质量增加,心情渐好,面色转佳。改以香砂六君丸、人参归脾丸和逍遥丸善后。

按:本案乃术后脾胃受伐,元气既虚,又脾胃升降失司,运化失调,气血生化不足,形体失养,故见面色青黄而黯、皱纹明显;胃脘痞满、纳呆少食、不耐生冷食物者,提示脾胃虚弱兼有中焦气滞;嗜睡但夜寐不实、神疲乏力、形体消瘦、恶风怕凉、腰以下发凉及下肢关节冷痛、大便干、舌淡黯红、苔薄白且有局部剥落、脉沉细无力等虚劳诸症,更是因脾胃虚弱,生化无源而气血虚弱所致,所谓“内伤脾胃,百病由生”;且因脾胃虚弱,导致生化不足,元气受累,肾气渐亏,气化温煦失司的病机衍生;而夜寐欠佳,乃脾胃虚弱,阴血亏虚,阴不敛阳,神无所归,诚如《脾胃论·脾胃虚实传变论》云:“脾胃之气既伤,而元气亦不能充,而诸病之所由生也。”据此,辨证为脾胃虚弱、气血虚滞兼阳虚有寒之证,治以补益脾胃、理气养血、温阳通络为主,以香砂六君子汤加味化裁。方中人参(生晒参)、白术、茯苓、炙甘草为四君之用而补益脾胃,大剂量白术不但具有健脾之功,更能益气通便;大剂量黄芪配伍当归、生姜寓含当归补血汤之义,并有药对“黄芪-仙鹤草”配伍,共奏峻补中气、益气养血之功;陈皮、木香、砂仁味辛性温,理气而行气,以奏“气行则血行”而温经通滞;少量柴胡提升中阳之气;生姜、大枣养血而缓中。鉴于患者病情迁延且为术后诸症加重,脾胃虚弱而元气受累,肾气渐亏,故于二诊方中加制附片以求“少火生气”;加生地黄一则滋阴润肠而通便,二则滋补阴液以充阴血,三则以应“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之旨。

二诊、三诊时,患者精神转佳,夜寐渐安,大便转调,说明脾胃之气渐复,气血渐充,阴阳调和;仍有腰发凉及下肢关节冷痛、脉沉细稍显无力,提示阳气虽复,但虚寒内生,经络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不通,故守方加重制附片、桂枝以壮元阳之气而温阳通络,即《内经》强调“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及张景岳所倡“人之大宝,只此一息真阳”的重要性。取效后守方继服3月余,后改用香砂六君丸、人参归脾丸和逍遥丸配伍服用以健脾益气、疏肝健脾而缓治稳效。 (收稿日期:2017-10-08)

(修回日期:2018-09-09;编辑:梅智胜)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