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管理主体与管理
客体的关系
•••••
5.1 管理主体与管理客体的统一
5.1.1 管理主体与管理客体之间相互依存(1)管理主体离不开管理客体而存在具体表现为:
第一,管理主体的权威需要管理客体的维持。
•第二,管理客体是管理主体所制定的策略、计划的最终执行者。
•第三,管理客体是管理主体行为的监督者、评价者与调节者。
•第四,管理主体的绩效通过管理客体的行为而实现。
•(2)管理客体离不开管理主体而存在•第一,离开了管理主体,管理客体即失去了自身的存在。
•第二,管理客体离不开管理主体的管理与领导。
•第三,管理主体决定着管理客体存在的性质。
•第四,管理主体的素质特点决定着管理客体的工作效率。
•5.1.2 管理主体与管理客体之间相互联系•(1)管理主体与管理客体的实践关系•(2)心理关系•1)认知关系。•2)情感关系。•(3)价值关系
•首先,管理主体对于管理客体的价值。•其次,管理客体对于管理主体的价值。
•(4)道德关系
•5.1.3 管理主体与管理客体之间相互转化•(1)管理主体与管理客体形式上的相互转化
•首先,管理主体与管理客体的直接置换。•其次,管理主客体之间的相互转化还会表现在同一个人身上。
•第三,即便在特定的组织中,管理活动的层次性也赋予了他们相互转化的性质,即组织中特定的人或群体既具有管理主体的特性,同时也具有管理客体的特性。
•第四,管理主客体的相互转化发生在同一个人身上还表现为组织中的自我管理。•(2)管理主体与管理客体内在属性上的相互转化
•第一,管理能力上的相互渗透。
•第二,管理主客体知识上的相互授受。•第三,管理主客体之间心理上逐步相容与接近。
•5.2 管理主体与管理客体的相互对立•5.2.1 管理主体与管理客体的区别
•(1)管理主体与管理客体在人学意义层面上的区别
•对于管理主体与管理客体而言,他们之间的区别首先表现为人与人之间的区别。•第一,人与人之间的区别表现在生理上。•第二,人与人之间的区别还表现在心理层次上。
•(2)管理主体与管理客体在管理意义层面上的区别
•第一,职位上的区别。
•••••••••第二,职责上的区别。第三,素质上区别。
5.2.2 管理主体与管理客体的对立(1)管理主体与管理客体对立的表现1)管理主客体在管理思维方式上的对立。2)管理主客体在心理上的对立。
3)管理主体与管理客体在职位上的对立。4)管理主体与管理客体利益上的对立。(2)管理主体与管理客体对立的价值
••••••••
5.2.3 管理主体与管理客体的冲突
(1)管理主体与管理客体相互冲突的表现(2)管理主体与管理客体相互冲突的价值5.3 管理主体与管理客体的矛盾统一体——管理组织
5.3.1 管理组织的概念及作用(1)管理组织的概念(2)管理组织的价值
第一,管理组织是管理主客体之间相互联系的形式,并为双方之间的联系提供背景支持。
•第二,管理组织是管理主客体相互转化的载体。
•第三,管理组织是管理主客体对立的前提。•5.3.2 管理组织的设计
•(1)管理组织设计的种类
•管理组织的设计包括如下几种:•1)职能设计。•2)部门设计。
•3)管理跨度与管理层次设计。•4)职权设计。
••••••••
职权设计应当遵循如下原则:第一,集权与分权相统一的原则。第二,责权一致的原则。
第三,职权具体、明确的原则。(2)管理组织设计的历史演进1)古代低水平的组织设计。
2)近现代的科学管理观下的组织设计。3)对科学管理组织设计方式的超越——人力资源理论。
•4)当代的组织设计方式:多种方式的综合。
•5.3.3 未来管理组织中的管理主客体关系•(1)立体网络状管理组织的建立
•(2)立体网络状结构管理组织下管理主客体关系的特征•第一,复杂性。
•第二,灵活变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