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本题共16个小题,共42分) 1.计算(﹣3)×2的结果是( ) A.5
B.﹣5 C.6
2
3
3
D.﹣6
2
2.计算(﹣a)+(﹣a)的结果是( ) A.﹣2a B.0
5
C.2a D.﹣2a
56
3.2017年1月,某公司新开发了一款智能手机,该手机的磁卡芯片直径为0.000001米,这个数据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
A.1×10﹣4米 B.1×10﹣5米 C.1×10﹣6米 D.1×10﹣7米 4.如图,在菱形ABCD中,∠DAC=25°,则∠B=( )
A.120° B.130° C.140° D.150°
5.如图,数轴上有A,B,C,D四个点,其中到原点距离相等的两个点是( )
A.点B与点D 6.若a﹣b=﹣A.
2
2
B.点A与点C C.点A与点D D.点B与点C
,a+b=﹣,则a﹣b的值为( )
D.4
B.﹣ C.2
7.若式子+(k﹣1)0有意义,则一次函数y=(1﹣k)x+k﹣1的图象可能是( )
A. B. C. D.
8.在一个不透明的布袋中,红色、黑色、白色的玻璃球共有60个,除颜色外其它完全相同,小明通过多次摸球试验后发现其中摸到红色,黑色球的概率稳定在15%和40%,则口袋中白色球的个数很可能是( ) A.25 B.26 C.29 D.27
1
9.小明买书需用34元钱,付款时恰好用了1元和5元的纸币共10张,设所用的1元纸币为x张,根据题意,下面所列方程正确的是( )
A.x+10(x﹣50)=34 B.x+5(10﹣x)=34 C.x+5(x﹣10)=34 D.5x+(10﹣x)=34 10.小明拿来n个形状大小完全相同的正方体木块,整齐地摆放在桌上,其三视图如图所示,则n的值是( )
A.7 B.8 C.9 D.10
11.如图,在已知的△ABC中,按以下步骤作图:①分别以B,C为圆心,以大于BC的长为半径作弧,两弧相交于两点M,N;②作直线MN交AB于点D,连接CD,若CD=AC,∠B=25°,则∠ACB的度数为( )
A.105° B.100° C.95° D.90°
,它的对角线OB与双曲线
相交于D且OB:OD=5:
12.如图,已知矩形OABC面积为3,则k=( )
A.6 B.12 C.24 D.36
13.如图,AB是⊙O的直径,DC是弦,若∠COB=68°,则∠BDC的度数等于( )
A.30° B.32° C.34° D.45°
14.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E、F分别是AB、AD的中点,若EF=4,BC=10,CD=6,则tanC
2
等于( )
A. B. C. D.
15.加工爆米花时,爆开且不糊的粒数占加工总粒数的百分比称为“可食用率”,在特定条件下,可食用率p与加工时间t(单位:分钟)满足函数关系p=at+bt﹣2(a,b是常数),如图记录了三次实验的数据,根据上述函数模型和实验数据,可得到最佳加工时间为( )
2
A.3.75分钟 B.4.00分钟 C.4.15分钟 D.4.25分钟
16.如图,直角三角形纸片的两直角边长分别为6、8,按如图那样折叠,使点A与点B重合,折痕为DE,则S△BCE:S△BDE等于( )
A.2:5 B.14:25 C.16:25 D.4:21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 17.若分式
的值为0,则x的值为 .
18.若x是整数,且满足不等式组,则x= .
19.如图,直线l:y=x,点A1坐标为(0,1),过点A1作y轴的垂线交直线l于点B1,
以原点O为圆心,OB1长为半径画弧交y轴于点A2,再过点A2作y轴的垂线交直线l于点B2,以原点O为圆心,OB2长为半径画弧交y轴于点A3,…,照此做法进行下去,点A2017的坐标
3
为( , ).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7小题,共69分
20.老师在黑板上写了一个正确的演算过程,随后用手掌捂住了一部分多项式,形式如下:
+(a﹣3b)=2a+5b
(1)求所捂的多项式; (2)当a=﹣2,b=
时,求所捂的多项式的值.
2
2
2
21.2014年,河北宣传部主办“河北节约之星”活动,表彰节水先进典型,宣传部号召全社会以节水先进典型为榜样,牢固树立节约用水理念,争做节俭美德的传承者,节约用水的践行者.小鹏想了解某小区住户月均用水情况,随机调查了该小区部分住户,并将调查数据绘制成如图所示的频数分布直方图(不完整)和如下的频数分布表.
月均用水量x(吨)
0<x≤4 4<x≤8 8<x≤12 12<x≤16 16<x≤20 20<x≤24
频数(户)
12 32 b 20 8 4
频率 a 0.32 c 0.2 0.08 0.04
(1)求a,b,c的值,并将如图所示的频数分布直方图补充完整; (2)求月均用水量超过12吨的住户占所调查总住户的百分比;
(3)若该小区有1000住户,根据所调查的数据,该小区月均用水量没有超过8吨的住户有多少?
4
22.如图,在▱ABCD中,已知AD>AB.
(1)实践与操作:作∠BAD的平分线交BC于点E,在AD上截取AF=AB,连接EF;(要求:尺规作图,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
(2)猜想并证明:猜想四边形ABEF的形状,并给予证明.
23.如图,正方形ABCD内接于⊙O,M为(1)求证:BM=CM; (2)当⊙O的半径为2时,求
的长.
中点,连接BM,CM.
24.如图,长为120km的某段线路AB上有甲、乙两车,分别从南站A和北站B同时出发相向而行,到达B,A后立刻返回到出发站停止,速度均为40km/h,设甲车,乙车据南站A的路程分别为y甲,y乙(km)行驶时间为t(h).
(1)图2已画出y甲与t的函数图象,其中a= ,b= ,c= . (2)分别写出0≤t≤3及3<t≤6时,y乙与时间t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3)在图2中补画y乙与t之间的函数图象,并观察图象得出在整个行驶过程中两车相遇的次数.
5
25.已知,抛物线y=ax+bx+c(a≠0)经过原点,顶点为A(h,k)(h≠0). (1)当h=1,k=2时,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2)若抛物线y=tx2(t≠0)也经过A点,求a与t之间的关系式; (3)当点A在抛物线y=x2﹣x上,且﹣2≤h<1时,求a的取值范围.
26.如图1,在△ABC中,∠ACB=90°,BC=2,∠A=30°,点E,F分别是线段BC,AC的中点,连结EF.
(1)线段BE与AF的位置关系是 ,
= .
2
(2)如图2,当△CEF绕点C顺时针旋转a时(0°<a<180°),连结AF,BE,(1)中的结论是否仍然成立.如果成立,请证明;如果不成立,请说明理由.
(3)如图3,当△CEF绕点C顺时针旋转a时(0°<a<180°),延长FC交AB于点D,如果AD=6﹣2
,求旋转角a的度数.
6
2017年河北省中考数学模拟试卷
参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本题共16个小题,共42分) 1.计算(﹣3)×2的结果是( ) A.5
B.﹣5 C.6
D.﹣6
【考点】有理数的乘法.
【分析】根据有理数乘法法则,求出(﹣3)×2的结果是多少即可. 【解答】解:∵(﹣3)×2=﹣6, ∴(﹣3)×2的结果是﹣6. 故选:D.
2.计算(﹣a)+(﹣a)的结果是( ) A.﹣2a5 B.0
C.2a5 D.﹣2a6
2
3
3
2
【考点】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
【分析】利用幂的乘方运算法则化简,进而利用合并同类项法则计算得出答案. 【解答】解:(﹣a2)3+(﹣a3)2 =﹣a6+a6 =0. 故选:B.
3.2017年1月,某公司新开发了一款智能手机,该手机的磁卡芯片直径为0.000001米,这个数据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
A.1×10﹣4米 B.1×10﹣5米 C.1×10﹣6米 D.1×10﹣7米 【考点】科学记数法—表示较小的数.
【分析】绝对值小于1的正数也可以利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一般形式为a×10﹣n,与较大数的科学记数法不同的是其所使用的是负指数幂,指数由原数左边起第一个不为零的数字前面的0的个数所决定.
【解答】解:0.000001=1×10﹣6,
7
故选:C.
4.如图,在菱形ABCD中,∠DAC=25°,则∠B=( )
A.120° B.130° C.140° D.150°
【考点】菱形的性质.
【分析】由菱形ABCD中,AC为角平分线,求出∠DAB的度数,再利用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即可求出∠B的度数.
【解答】解:∵在菱形ABCD中,∠DAC=25°, ∴∠DAB=2∠DAC=50°,AD∥BC, ∴∠DAB+∠B=180°, ∴∠B=130°, 故选B.
5.如图,数轴上有A,B,C,D四个点,其中到原点距离相等的两个点是( )
A.点B与点D 【考点】数轴.
【分析】根据数轴上表示数a的点与表示数﹣a的点到原点的距离相等,即可解答. 【解答】解:由数轴可得:点A表示的数为﹣2,点D表示的数为2, 根据数轴上表示数a的点与表示数﹣a的点到原点的距离相等, ∴点A与点D到原点的距离相等, 故选:C.
6.若a2﹣b2=﹣
,a+b=﹣,则a﹣b的值为( ) B.点A与点C
C.点A与点D
D.点B与点C
8
A. B.﹣ C.2 D.4
【考点】平方差公式.
【分析】已知第一个等式左边利用平方差公式化简,将第二个等式代入计算即可求出a﹣b的值.
【解答】解:∵a2﹣b2=(a+b)(a﹣b)=﹣∴a﹣b=, 故选A 7.若式子
+(k﹣1)0有意义,则一次函数y=(1﹣k)x+k﹣1的图象可能是( )
,a+b=﹣,
A. B. C. D.
【考点】一次函数的图象;零指数幂;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
【分析】先求出k的取值范围,再判断出1﹣k及k﹣1的符号,进而可得出结论. 【解答】解:∵式子∴
+(k﹣1)有意义,
0
,解得k>1,
∴1﹣k<0,k﹣1>0,
∴一次函数y=(1﹣k)x+k﹣1的图象过一、二、四象限. 故选C.
8.在一个不透明的布袋中,红色、黑色、白色的玻璃球共有60个,除颜色外其它完全相同,小明通过多次摸球试验后发现其中摸到红色,黑色球的概率稳定在15%和40%,则口袋中白色球的个数很可能是( ) A.25 B.26 C.29 D.27 【考点】模拟实验.
【分析】先由频率之和为1计算出白球的频率,再由数据总数×频率=频数计算白球的个数. 【解答】解:∵摸到红色球、黑色球的频率稳定在15%和40%, ∴摸到白球的频率为1﹣15%﹣40%=45%,
9
故口袋中白色球的个数可能是60×45%=27个. 故选D.
9.小明买书需用34元钱,付款时恰好用了1元和5元的纸币共10张,设所用的1元纸币为x张,根据题意,下面所列方程正确的是( )
A.x+10(x﹣50)=34 B.x+5(10﹣x)=34 C.x+5(x﹣10)=34 D.5x+(10﹣x)=34 【考点】由实际问题抽象出一元一次方程.
【分析】设所用的1元纸币为x张,则5元的纸币(10﹣x)张,根据题意可得等量关系:1元纸币x张的面值+5元纸币(10﹣x)张的面值=34元钱,根据等量关系可得方程. 【解答】解:设所用的1元纸币为x张,根据题意得: x+5(10﹣x)=34, 故选B.
10.小明拿来n个形状大小完全相同的正方体木块,整齐地摆放在桌上,其三视图如图所示,则n的值是( )
A.7 B.8 C.9 D.10
【考点】由三视图判断几何体.
【分析】可以根据画三视图的方法,发挥空间想象能力,分别得到每一行小正方体的个数,相加即可.
【解答】解:综合三视图,第一行第1列有1个,
第一行第2列有2个,第二行第1列有1个,第二行第2列有3个, 一共有1+2+1+3=7(个). 故选A.
11.如图,在已知的△ABC中,按以下步骤作图:①分别以B,C为圆心,以大于BC的长为半径作弧,两弧相交于两点M,N;②作直线MN交AB于点D,连接CD,若CD=AC,∠B=25°,
10
则∠ACB的度数为( )
A.105° B.100° C.95° D.90°
【考点】作图—基本作图;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分析】利用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得出DC=BD,再利用三角形外角的性质以及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得出即可.
【解答】解:由题意可得:MN垂直平分BC, 则DC=BD,
故∠DCB=∠DBC=25°, 则∠CDA=25°+25°=50°, ∵CD=AC,
∴∠A=∠CDA=50°,
∴∠ACB=180°﹣50°﹣25°=105°. 故选A.
12.如图,已知矩形OABC面积为3,则k=( )
,它的对角线OB与双曲线
相交于D且OB:OD=5:
A.6 B.12 C.24 D.36
【考点】反比例函数系数k的几何意义.
【分析】先找到点的坐标,然后再利用矩形面积公式计算,确定k的值. 【解答】解:由题意,设点D的坐标为(xD,yD), 则点B的坐标为(xD, yD),
11
矩形OABC的面积=|xD×yD|=∵图象在第一象限, ∴k=xD•yD=12. 故选B.
,
13.如图,AB是⊙O的直径,DC是弦,若∠COB=68°,则∠BDC的度数等于( )
A.30° B.32° C.34° D.45° 【考点】圆周角定理.
【分析】直接利用圆周角定理求解即可求得答案.注意在同圆或等圆中,同弧或等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都等于这条弧所对的圆心角的一半. 【解答】解:∵∠COB=68°, ∴∠BDC=∠COB=34°. 故选C.
14.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E、F分别是AB、AD的中点,若EF=4,BC=10,CD=6,则tanC等于( )
A. B. C. D.
【考点】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勾股定理的逆定理;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
【分析】连接BD,根据中位线的性质得出EF∥BD,且EF=BD,进而利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得出△BDC是直角三角形,求解即可. 【解答】解:连接BD, ∵E、F分别是AB、AD的中点,
12
∴EF∥BD,且EF=BD, ∵EF=4, ∴BD=8,
∵BD=8,BC=10,CD=6, ∴8+6=10,即BD+CD=BC,
∴△BDC是直角三角形,且∠BDC=90°, ∴tanC=
==,
2
2
2
2
2
2
故选:A.
15.加工爆米花时,爆开且不糊的粒数占加工总粒数的百分比称为“可食用率”,在特定条件下,可食用率p与加工时间t(单位:分钟)满足函数关系p=at2+bt﹣2(a,b是常数),如图记录了三次实验的数据,根据上述函数模型和实验数据,可得到最佳加工时间为( )
A.3.75分钟 B.4.00分钟 C.4.15分钟 D.4.25分钟 【考点】二次函数的应用.
【分析】根据题目数据求出函数解析式,根据二次函数的性质可得.
【解答】解:根据题意,将(3,0.7)、(4,0.8)、(5,0.5)代入p=at2+bt+c, 得:
,
解得:
13
,
即p=﹣0.2t+1.5t﹣2, 当t=﹣故选:A.
16.如图,直角三角形纸片的两直角边长分别为6、8,按如图那样折叠,使点A与点B重合,折痕为DE,则S△BCE:S△BDE等于( )
=3.75时,p取得最大值,
2
A.2:5 B.14:25 C.16:25 D.4:21 【考点】翻折变换(折叠问题).
【分析】在Rt△BEC中利用勾股定理计算出AB=10,根据折叠的性质得到AD=BD=5,EA=EB,设AE=x,则BE=x,EC=8﹣x,在Rt△BEC中根据勾股定理计算出x=利用三角形面积公式计算出S△BCE=BC•CE=×6×=出ED=
=
,则EC=8﹣
=,
,在Rt△BED中利用勾股定理计算
=
,然
,利用三角形面积公式计算出S△BDE=BD•DE=×5×
后求出两面积的比.
【解答】解:在Rt△BAC中,BC=6,AC=8, ∴AB=
=10,
∵把△ABC沿DE使A与B重合, ∴AD=BD,EA=EB, ∴BD=AB=5,
设AE=x,则BE=x,EC=8﹣x,
在Rt△BEC中,∵BE2=EC2+BC2,即x2=(8﹣x)2+62, ∴x=
,
=,
∴EC=8﹣x=8﹣
14
∴S△BCE=BC•CE=×6×=,
在Rt△BED中,∵BE2=ED2+BD2, ∴ED=
=
, =
,
∴S△BDE=BD•DE=×5×∴S△BCE:S△BDE=故选B.
:
=14:25.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 17.若分式
的值为0,则x的值为 4 .
【考点】分式的值为零的条件.
【分析】直接利用分式的值为零则其分子为零,进而得出答案. 【解答】解:∵分式∴3x﹣12=0, 解得:x=4. 故答案为:4.
18.若x是整数,且满足不等式组【考点】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整数解.
【分析】分别解两个不等式得到x>2和x<,从而得到不等式组的解为2<x<,然后找出此范围内的整数即可. 【解答】解:解①得x>2, 解②得x<,
所以不等式组的解为2<x<, 所以整数x的值为3.
15
的值为0,
,则x= 3 .
,
故答案为3.
19.如图,直线l:y=
x,点A1坐标为(0,1),过点A1作y轴的垂线交直线l于点B1,
以原点O为圆心,OB1长为半径画弧交y轴于点A2,再过点A2作y轴的垂线交直线l于点B2,以原点O为圆心,OB2长为半径画弧交y轴于点A3,…,照此做法进行下去,点A2017的坐标为( 0 , 2
2016
).
【考点】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规律型:点的坐标.
【分析】首先计算出OA1,A1B1的长,进而得到tan∠B1OA1的值,然后再利用三角函数值计算出OA2、OA3、…进而得到点An(0,2n﹣1),进而得到答案. 【解答】解:由A1坐标为(0,1),可知OA1=1, 把y=1代入直线y=
x中,得x=
,即A1B1=
,
tan∠B1OA1==,所以,∠B1OA1=60°,
则OA2=OB1=OA1÷cos60°=2OA1=2, OA3=2OA2=22,OA4=2OA3=23, 故点An(0,2
n﹣1
).
因此A2017的坐标为(0,22016) 故答案为:0,22016.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7小题,共69分
20.老师在黑板上写了一个正确的演算过程,随后用手掌捂住了一部分多项式,形式如下:
+(a﹣3b)2=2a2+5b2
(1)求所捂的多项式;
16
(2)当a=﹣2,b=时,求所捂的多项式的值.
【考点】整式的混合运算—化简求值.
【分析】(1)根据题意列出关系式,去括号合并即可得到结果; (2)将a与b的值代入计算即可求出多项式的值.
【解答】解:(1)原式=(2a2+5b2)﹣(a﹣3b)2=2a2+5b2﹣a2+6ab﹣9b2=a2+6ab﹣4b2; (2)当a=﹣2,b=
21.2014年,河北宣传部主办“河北节约之星”活动,表彰节水先进典型,宣传部号召全社会以节水先进典型为榜样,牢固树立节约用水理念,争做节俭美德的传承者,节约用水的践行者.小鹏想了解某小区住户月均用水情况,随机调查了该小区部分住户,并将调查数据绘制成如图所示的频数分布直方图(不完整)和如下的频数分布表.
月均用水量x(吨)
0<x≤4 4<x≤8 8<x≤12 12<x≤16 16<x≤20 20<x≤24
频数(户)
12 32 b 20 8 4
频率 a 0.32 c 0.2 0.08 0.04
时,原式=4﹣12
﹣20=﹣16﹣12
.
(1)求a,b,c的值,并将如图所示的频数分布直方图补充完整; (2)求月均用水量超过12吨的住户占所调查总住户的百分比;
(3)若该小区有1000住户,根据所调查的数据,该小区月均用水量没有超过8吨的住户有多少?
【考点】频数(率)分布直方图;用样本估计总体;频数(率)分布表.
【分析】(1)根据4<x≤8的频数和频率求出总数,再用0<x≤4的频数乘以总数求出a,
17
用总数减去其它月均用水量求出8<x≤12的频数,即b的值,用B的值除以总数即可求出c,从而补全统计图;
(2)把月均用水量超过12吨的住户的频率加起来即可得出答案;
(3)用该小区的住户乘以月均用水量没有超过8吨的百分比即可得出答案. 【解答】解:(1)根据题意得:则a=
=0.12;
=100(吨),
b=100﹣12﹣32﹣20﹣8﹣4=24; c=
=0.24;
补图如下:
(2)月均用水量超过12吨的住户占所调查总住户的百分比是:0.2+0.08+0.04=0.32=32%;
(3)根据题意得:
1000×(0.12+0.32)=440(户),
答:该小区月均用水量没有超过8吨的住户有440户.
22.如图,在▱ABCD中,已知AD>AB.
(1)实践与操作:作∠BAD的平分线交BC于点E,在AD上截取AF=AB,连接EF;(要求:尺规作图,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
(2)猜想并证明:猜想四边形ABEF的形状,并给予证明.
18
【考点】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作图—基本作图.
【分析】(1)由角平分线的作法容易得出结果,在AD上截取AF=AB,连接EF;画出图形即可;
(2)由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和角平分线得出∠BAE=∠AEB,证出BE=AB,由(1)得:AF=AB,得出BE=AF,即可得出结论. 【解答】解:(1)如图所示: (2)四边形ABEF是菱形;理由如下: ∵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AD∥BC, ∴∠DAE=∠AEB, ∵AE平分∠BAD, ∴∠BAE=∠DAE, ∴∠BAE=∠AEB, ∴BE=AB,
由(1)得:AF=AB, ∴BE=AF, 又∵BE∥AF,
∴四边形ABEF是平行四边形, ∵AF=AB,
∴四边形ABEF是菱形.
23.如图,正方形ABCD内接于⊙O,M为中点,连接BM,CM.
(1)求证:BM=CM; (2)当⊙O的半径为2时,求
的长.
19
【考点】圆内接四边形的性质;正方形的性质.
【分析】(1)根据圆心距、弦、弧之间的关系定理解答即可; (2)根据弧长公式计算.
【解答】(1)证明:∵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 ∴AB=CD, ∴
=
, 中点, , =
+
,即
=
,
∵M为∴∴
=+
∴BM=CM;
(2)解:∵⊙O的半径为2, ∴⊙O的周长为4π, ∵∴∴
24.如图,长为120km的某段线路AB上有甲、乙两车,分别从南站A和北站B同时出发相向而行,到达B,A后立刻返回到出发站停止,速度均为40km/h,设甲车,乙车据南站A的路程分别为y甲,y乙(km)行驶时间为t(h).
(1)图2已画出y甲与t的函数图象,其中a= 120 ,b= 3 ,c= 6 . (2)分别写出0≤t≤3及3<t≤6时,y乙与时间t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3)在图2中补画y乙与t之间的函数图象,并观察图象得出在整个行驶过程中两车相遇的次数.
==
=+
==
, ,
的长=××4π=×4π=π.
20
【考点】一次函数的应用.
【分析】(1)根据题意和函数图象可以得到a、b、c的值;
(2)根据题意和(1)中的答案可以分别求得当0≤t≤3及3<t≤6时,y乙与时间t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3)根据题意可以画出相应的函数图象,根据函数图象可以得到在整个行驶过程中两车相遇的次数.
【解答】解:(1)由题意可和函数图象可得, a=120,b=120÷40=3,c=2×3=6, 故答案为:120,3,6;
(2)当0≤t≤3时,设y乙与时间t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y乙=kt+b,
,得
,
即当0≤t≤3时,y乙与时间t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y乙=﹣40t+120; 当3<t≤6时,设y乙与时间t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y乙=mt+n,
,得
,
即当3<t≤6时,y乙与时间t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y乙=40t﹣120; (3)y乙与t之间的函数图象如右图2所示, 由图象可知,整个行驶过程中两车相遇次数为2.
21
25.已知,抛物线y=ax+bx+c(a≠0)经过原点,顶点为A(h,k)(h≠0). (1)当h=1,k=2时,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2)若抛物线y=tx2(t≠0)也经过A点,求a与t之间的关系式; (3)当点A在抛物线y=x2﹣x上,且﹣2≤h<1时,求a的取值范围. 【考点】二次函数综合题.
【分析】(1)用顶点式解决这个问题,设抛物线为y=a(x﹣1)2+2,原点代入即可. (2)设抛物线为y=ax+bx,则h=﹣
2
22
,b=﹣2ah代入抛物线解析式,求出k(用a、h表
示),又抛物线y=tx也经过A(h,k),求出k,列出方程即可解决. (3)根据条件列出关于a的不等式即可解决问题.
【解答】解:(1)∵顶点为A(1,2),设抛物线为y=a(x﹣1)2+2, ∵抛物线经过原点, ∴0=a(0﹣1)2+2, ∴a=﹣2,
∴抛物线解析式为y=﹣2x2+4x. (2)∵抛物线经过原点, ∴设抛物线为y=ax+bx, ∵h=﹣
,
2
∴b=﹣2ah, ∴y=ax2﹣2ahx, ∵顶点A(h,k), ∴k=ah2﹣2ah2=﹣ah2,
22
抛物线y=tx也经过A(h,k), ∴k=th, ∴th=ah﹣2ah, ∴t=﹣a,
(3)∵点A在抛物线y=x2﹣x上, ∴k=h﹣h,又k=ah﹣2ah, ∴h=
,
2
2
2
2
2
2
2
2
∵﹣2≤h<1, ∴﹣2≤
<1,
①当1+a>0时,即a>﹣1时,,解得a>0,
②当1+a<0时,即a<﹣1时,解得a≤﹣,
综上所述,a的取值范围a>0或a≤﹣.
26.如图1,在△ABC中,∠ACB=90°,BC=2,∠A=30°,点E,F分别是线段BC,AC的中点,连结EF.
(1)线段BE与AF的位置关系是 互相垂直 ,
=
.
(2)如图2,当△CEF绕点C顺时针旋转a时(0°<a<180°),连结AF,BE,(1)中的结论是否仍然成立.如果成立,请证明;如果不成立,请说明理由.
(3)如图3,当△CEF绕点C顺时针旋转a时(0°<a<180°),延长FC交AB于点D,如果AD=6﹣2
,求旋转角a的度数.
23
【考点】几何变换综合题.
【分析】(1)结合已知角度以及利用锐角三角函数关系求出AB的长,进而得出答案; (2)利用已知得出△BEC∽△AFC,进而得出∠1=∠2,即可得出答案; (3)过点D作DH⊥BC于H,则DB=4﹣(6﹣2﹣
)=2
﹣2,进而得出BH=
﹣1,DH=3
,求出CH=BH,得出∠DCA=45°,进而得出答案.
【解答】解:(1)如图1,线段BE与AF的位置关系是互相垂直; ∵∠ACB=90°,BC=2,∠A=30°, ∴AC=2
,
∵点E,F分别是线段BC,AC的中点, ∴
=
;
;
故答案为:互相垂直;
(2)(1)中结论仍然成立.
证明:如图2,∵点E,F分别是线段BC,AC的中点, ∴EC=BC,FC=AC, ∴
=
=,
∵∠BCE=∠ACF=α, ∴△BEC∽△AFC, ∴
=
=
=
,
∴∠1=∠2,
延长BE交AC于点O,交AF于点M
24
∵∠BOC=∠AOM,∠1=∠2 ∴∠BCO=∠AMO=90° ∴BE⊥AF;
(3)如图3,∵∠ACB=90°,BC=2,∠A=30° ∴AB=4,∠B=60° 过点D作DH⊥BC于H ∴DB=4﹣(6﹣2)=2
﹣2, ∴BH=
﹣1,DH=3﹣
,
又∵CH=2﹣(﹣1)=3﹣
,
∴CH=DH,
∴∠HCD=45°, ∴∠DCA=45°,
∴α=180°﹣45°=135°.
25
2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