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历史课堂有效提问的原则 238000巢湖市第三中学安徽巢湖晋成 【摘要】有效的课堂提问不仅能提高 是雅典民主政治的基本特征、实质和历史作 学生注意力,从而激发他们的思考、回答的 教学效果,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 用,热点是当前民主政治改革和世界文化的 积极性。一般可以采用有趣的表达方式或者 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本文从课堂提问的民主 多元化发展,所以教师在教授这一课时要围 和学生熟悉的事物相联系来增加问题的趣昧 性、针对性、准确性、渐进性等原则分析如 绕这些方面来提问。其次,由于不同层次的 性。如“宋朝商业有哪些新发展?”这一问 何进行有效提问。 学生在学习心理和知识水平方面存在一定差 题可以让学生边观察《清明上河图》边思考, 【关键词】历史课堂;有效提问;原则 异,所以提问要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心 通过观图他们会发现宋朝的商业活动突破了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课堂提问尤其是有 效的课堂提问被越来越多的教师重视。那我 们为什么要重视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呢? 笔者认为出于三个方面的缘由:首先, 为了贯彻新课改的精神。新课改的目标是要 改变教师满堂灌输、学生死记硬背的不良教 学现象,培养思维活跃、富有创新能力和意 识的人才。其次,为了改善当前课堂提问无 效或低效的现象,提高教学效果。虽然在新 课改指导思想下,大多数教师重视课堂提问, 但是还存在一些问题,如提问过于随意、过 于简单或复杂、没有注意层次性、用词不当等。 这样的提问就容易导致课堂气氛不活跃,学 生不愿主动回答,就算有学生回答也多是照 本宣科。而有效的提问不仅有利于组织教学 还有利于加深学生对历史问题的认识,从而 提高教学效果。再次,为了学生的主体性发 展。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主体性。 所以教师最重要的任务是培养学生掌握学习 的能力。而有效的课堂提问能对于培养学生 思考、解决问题等学习方面的能力会起 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二、有效提问的原则 既然有效的课堂提问不仅能提高教学效 果,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 学习的能力。那么如何使课堂提问有效呢? 笔者认为有效提问应该遵循以下原则: (一)民主性原则 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是引导 者。教师要多和学生沟通,要平等地对待每 一位学生,让学生觉得师生的地位是平等的, 都是学习活动的参与者;教师不要总保持严 肃的面孔,要多点微笑多一点肢体语言,让 学生感到温暖;教师对于学生的回答点评以 鼓励、肯定、表扬为主,从而创造一种平等、 宽松、民主的氛围。这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和主动性就被调动起来,他们就会积极主动 的参与教学活动。 (二)针对性原则 课堂提问要根据教学的实际需求,围绕 教学目的,针对重难点和学生学习特征进行 提问。首先,由于受到教学时间和大纲 的约束。所以提问要围绕教学内容,从重难 点人手,避免乱问、滥问,通过问题的提出 和解决来突破重难点,从而使学生牢牢的掌 握重要的知识点。如《古代希腊民主政治》 一课,其重点是古希腊民主政治产生的历史 条件以及伯力克里改革的内容和作用,难点 理特征和原有的知识水平进行,并且所提问 题要指向学生的潜在水平到现实水平的最近 发展区,做到关注不同层次的学生。对于历 史事实、概念等低层次认识问题,如…斯 大林模式’的内容有哪些?”可以让学习比 较困难的学生回答;而综合理解、概括评价 类的高层次认知问题,如“谈谈你如何认识‘斯 大林模式’的历史功过?”应该让比较优秀 的学生来回答。这样有针对性的提问能照顾 到不同层次的学生,从而使每位学生都有所 收获。 (三)准确性原则 课堂提问的范围和用词要准确,切忌模 糊不清,以免影响学生的思考和回答。这要 求教师准确理解和把握大纲、教材和知识点, 精心设计问题。如“第一次工业开始和 发展到新阶段的标志分别是什么?”中的“开 始”“新阶段”两个词的运用,使得该问题 具有准确性,这能够锻炼学生思维的周密性。 若为“第一次工业的标志是什么?”, 那么问题就含糊不清,学生便难以作出精确 的回答。 (四)渐进性原则 课堂提问应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引导 学生一步一步的深入思考。如果基本上都是 过于简单的问题,那就无法激起学生思考的 积极性;但如果第一个问题就难度过大,又 会使学生思考的积极性受打击。例如: “谈 谈你如何认识‘斯大林模式’的历史功过?” 这个问题难度较大,教师则可以把题目分解 为三个小问题: …斯大林模式’实行时的 国内外环境如何?”、…斯大林模式’的 内容有哪些?”、…斯大林模式’实行后 苏联取得了哪些成就以及出现了哪些问题?” 然后再启发学生思考。 (五)经验性原则 现行的历史教材内容和当下的政治、经 济、文化生活联系紧密,所以提问时要注意 和学生的生活经验联系,有助于改变死读书 读死书的弊端,并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如“谈谈互联网对青少年的影响”,由于几 乎每个学生都接触过网络,所以这个问题完 全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体会去回答。不但 解决了问题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还能起到 教育作用。 (六)趣味性原则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任何一个优秀教师, 他必然是一个善于激起学生对自己课程感兴 趣,确立课程吸引力的教师”。在课堂提问 时如果把问题设计得新鲜有趣就很容易吸引 时空的。这样的提问使学生感到新鲜有 趣,就会激起思维的火花,在趣味盎然的氛 围中轻轻松松的掌握知识。 (七)开放性原则 开放性问题的特点是答案没有一个具体 的标准,只要有理有据即可。这种情况下学 生只能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理解 去思考、归纳和总结。这样的问题能引导学 生去思考,去发现,去探索,经过长期的锻 炼能开阔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得 到培养。甚至对于一些非开放性问题,教师 也应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只要回 答的有理有据,就应当肯定。但是教师在设 计开放性问题时要注意问题内容应该是学生 所熟悉的、利用现有的高中阶段的知识能够 解决的。 (八)即时点拨、评价原则 在学生回答问题思路受阻时教师要及时 点拨,这样学生的思路就会豁然开朗,从而 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学生回答完了,教师要 及时给予简短而确切的评价。学生回答正确 时要肯定;回答得不完全正确时,肯定正确 的部分,再指出错误之处并纠正;回答完全 错时,也不要打击学生,可以肯定学生能积 极思考、回答问题的态度。这样能增强学生 的自信心,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让他们积极 参与教学活动,从而使他们真正成为课堂的 主人。 三、结语 课堂提问是日常教学活动中一种常用的 有效的教学手段。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主体性,笔者认为广大教 师有必要探讨如何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并付诸实践。本文结合笔者自己的教学实践 体会,对历史课堂有效提问的原则进行了分 析,总结了一些看法。由于笔者的水平和经 验有限,对这一问题的研究仍有许多不足, 还有待更进一步的完善。 参考文献: [1]齐健.《走进高中历史教学现场》.首 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2]刘晓明.《学习理论与有效教学》.东 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 历史课程标准》.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4]叶小兵.《历史老师的提问》.《历史 教学》.天津古籍出版社,2005年l1期。 作者简介: 晋成(1982~),男,安徽全椒县人, 中学二级教师。 99都市家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