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国国家的任职年龄要求是年满(  ) A. 25周岁 B. 35周岁 C. 45周岁 D. 55周岁
2.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属于(  )。 A. 组成部门  B. 直属机构    C. 直属事业单位   D. 部委管理的国家局
3.  提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副候选人名单的是(  ) A. 制度
B.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团 C. 人民民主专政制度 D.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4.  目前全国被正式确认并予以公布的少数民族有(  ) A. 53个  B. 54个 C. 55个  D. 56个
5.  国家第二顺位补缺候选人是(  )。 A. 国家副  B. 全国委员长  C. 全国副委员长  D. 总理
1 / 8
6.  每届任期为5年,总理任职年限为(  )。 A. 只能任职一届
B. 连续任职不得超过两届   C. 连续任职不得超过三届   D. 无
7.  中国少数民族中,信仰教的主要有(  )。 A. 藏、蒙古等民族  B. 苗、瑶等民族  C. 裕固、门巴等民族  D. 东乡、撒拉等民族
8.  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决定、委员会主任、审计长、秘书长人选的是(  )。 A. 政治局 B. 处 C. 全国常委会 D. 总理
9.  最晚设立的自治区是自治区,最早设立的则是(  )。 A. 广西自治区  B. 宁夏自治区  C. 自治区  D. 内蒙古自治区
10.  特区行政长官由一个具有广泛代表性的选举委员会选举产生。选举委员会的组成人数是
() A. 600人  B. 700人  C. 800人
2 / 8
D. 1000人
11.  澳门特区行政长官选举委员会的组成人数是(      ) A. 300人  B. 400人 C. 500人  D. 600人
12.  地方性法规与国家部门规章之间对同一事项的规定不一致,不能确定如何适用时,如果认为应当适用部门规章的,应当由 (  )。 A. 全国裁决  B. 地方同级裁决  C. 全国常委会裁决  D. 裁决
13.  在我国所授予的勋章和称号中,具有最高荣誉等级者的授予人是(    )。 A. 总  B. 全国委员长  C. 总理  D. 国家
14.  自治县(旗)可以设立在一般行政地方,也可以设立在民族自治地方。设立自治县最多的省是(  ) A. 黑龙江  B. 青海  C. 云南  D. 四川
15.  我国的省作为一级政区的行政地位基本成形于(  ) A. 唐代  B. 宋代
3 / 8
C. 元代  D. 明代
二、多项选择题(共 10 道试卷,共 20 分。)
1.  在下列少数民族中,目前已没有本民族语言的是(      ) A. 壮族 B. 满族 C. 羌族 D. 苗族 E. 回族 F. 黎族
2.  我国地方的类型主要有(      ) A. 一般地方 B. 城市地方 C. 民族自治地方 D. 省 E. 自治区 F. 市
3.  民族自治地方的基本形式有(      ) A. 以一个民族聚居区为基础建立的民族自治地方
B. 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少数民族聚居区为基础建立的民族自治地方
C. 以一个较大民族聚居区为基础,其中包括级别不同的若干较小规模的其它民族聚居区而建立的民族自治地方
D. 一个民族在多处有聚居区的,建立多个自治地方
E. 以汉族为主,其他少数民族混居其中建立的民族自治地方
4 / 8
F. 因地域太小、人口太少,不宜建立自治地方和设立自治机关的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则设立民族乡,作为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一种补充    4.  民族区域自治原则包括(      ) A. 民族区域自治必须以国家统一为原则
B. 最大限度地满足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自己管理自己内部事务的愿望和要求
C. 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不仅是民族自治,而且还是区域自治,是民族与区域相结合的自治 D. 保障少数民族的合法权利和利益
E. 民族区域自治及其自治机关,必须根据和民族区域自治法的一系列规定享有自治权、行使自治权利
F. 充分调动少数民族地区和公众的积极性,加速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事业的发展   5.  行政监督包括(      ) A. 上级监督  B. 监督 C. 审计监督 D. 监察监督 E. 立法监督 F. 决策监督
6.  我国的城市地方主要有(      ) A. 直辖市 B. 副省级市 C. 地级市 D. 县级市 E. 区 F. 镇
7.  行规的名称通常是以下列名称出现(      )
5 / 8
A. 草案 B. 条例 C. 规定  D. 办法 E. 实施细则 F. 意见
8.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有权罢免国家。罢免案的提出可以是(A.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一个以上的代表团提出  B.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三个以上的代表团提出 C. 30个以上代表联名提出 D. 50个以上代表联名提出  E. 100个以上代表联名提出 F. 十分之一以上的代表联名提出 9.  中国民族的基本原则是(      ) A. 加快少数民族经济发展的原则 B. 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的原则
C. 各民族平等参与国家事务管理的原则 D. 加大少数民族地区改革开放力度的原则 E. 民族区域自治的原则
F. 尊重少数民族宗教信仰自由的原则 10.  的直接权力有(      ) A. 行政立法和制令权
B. 对机构和地方的行政领导权 C. 行政管理权
6 / 8
) D.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和国家预算的编制和执行权  E. 外交权 F. 宣传权
三、判断题(共 5 道试卷,共 25 分。)
1.  中国民族区域自治的地方,既不是“自治”、“自治邦”,也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地方自治。 A. 错误 B. 正确
2.  我国主要的国家机构都是实行明确的首长负责制的机构。 A. 错误 B. 正确
3.  直属机构的设立、撤销或者合并由决定。 A. 错误 B. 正确
4.  在通常居住连续满十五年的特别行政区永久性居民中的中国公民均有权担任特
别行政区的主要。 A. 错误 B. 正确
5.  国家没有法律否决权。 A. 错误 B. 正确
、简答题(共 2 道试卷,共 20 分。) 1.  地级市设置的标准是什么?
一般为市区从事非农业生产的人口25万以上,其中市驻地具有非农业户口的从事非农业生产的人口20万以上;工业总产值20亿元以上;第三产业发达,产值超过第一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比例达35%以上;地方本级预算内财政收入2亿元以上,并已成为若干市县范围内的中心城市。
2.  简述的职权。
7 / 8
的职权属于执行性质的权力。根据规定,拥有广泛、全面、统一领导国家行政活动的直接权力,以及为了保障这种领导得以实现的间接权力。 (1)的直接权力:   行政立法和制令权;对机构和地方的行政领导权;行政管理权;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和国家预算的编制和执行权;外交权。 (2)的间接权力:立法提案权;否决权;戒严权;全国和全国常委会通过立法的形式授予的其它权力。 五、论述题(共 1 道试卷,共 20 分。) 1.  有哪些行政方式?其内容如何?
1、参与立法 的参与立法 第一 表现为享有法律案的提出权。第二 享有委托立法权。第三 有权要求立法机关对有关立法进行解释。第四 有权裁决某些法律问题。除以上方面所享有有法律明确规定的立法参与权外 实际上在国家的立法活动中占有更加重要和突出的地位。  2、行政立法 的行政立法包括两类 一类是制定的法律等级和效力仅次于法律的行规 另一类是所属部门制定的规章。由于行政立法是重要的行政方式 所以所制定的行规以及规章的权威性和效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3、编制和执行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和国家预算 编制和执行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和国家预算是行政机关全面行使行政管理职权的重要方面。    4、直接命令 规定 有权根据和法律、规定行政措施 制定行规、发布决定和命令。    5 收集信息和要求地方报告工作 及时地掌握信息和情报是行政的必要手段之一。收集信息主要通过两种途径进行 其一是通过国家统计局及其设在全国各地的直属调查机构 其二是地方向所作的报告。    6 审计和行政监察 设立直属于总理领导的国家审计署 负责对包括地方在内的行政机构的审计。行政监察是维护行政领导效能的另一种方式。    7 行业管理和部委联系企业1998年的机构改革建立了政企分开的 对企业的管理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这种变化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不再直接管理企业 的“企业”功能弱化。二是企业仍然没有能够完全摆脱的各种各样的控制 对企业的管理在形式上和层次上发生了变化。    8 专项拨款 对地方的专项拨款 是指财政为实施特定的宏观目标而设立的补助地方专项资金。专项拨款是实现宏观导向的重要手段 因此是重要的行政手段。    9 设立派出机构或代表 设立派出机构或代表是加强对地方管理和控制的重要手段 一般运用在宏观和行政执法领域。这种方式在近些年有增加的趋势。    10 垂直管理 计划经济下 对国家事务和地方的管理通常采用直接的、控制的和行政命令的模式 这种模式在机构设置上通常表现为机构对地方机构的垂直管理。
8 /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