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小知识。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家畜繁殖的影响因素研究

家畜繁殖的影响因素研究

来源:华佗小知识
www.sydkzz.com2018年5月下繁殖育种家畜繁殖的影响因素研究

马成德

(青海省共和县畜牧兽医站,青海共和 813099)

摘 要:随着社会对家畜需求量的不断增长,家畜饲养企业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而要想获得较大的经济效益,关键任务就是要保证家畜繁殖的质量和数量。本文也会针对家畜繁殖过程中所面临的各种影响因素进行详细分析,并对应的提出有效的完善措施,以便为相关人士作为参考借鉴。关键词:家畜繁殖;影响因素;完善措施

家畜在整个繁殖期间,会经历一系列复杂的过程,如:成熟期、发情期、哺乳培育期等,无论是哪个环节,都需要饲养人员对其精心的管理,这样才能避免各种影响因素的产生,进而在保证家畜健康性的基础上,大大提升其繁殖率。因此,在家畜养殖过程中,增强家畜饲养人员的专业技能和管理知识,大力引进先进的繁殖控制技术十分重要。1 影响因素1.1 不孕因素

在家畜繁殖过程中,有少部分家畜自身由于生殖器官发育不完整,所以很难获得怀孕的机会,这种现象从现代临床角度来看,属于先天不孕症状,且该症状在家畜中发生的几率少之又少。针对这种繁殖影响因素,相关饲养人员就要在家畜育种过程中,通调整基因来加以规避。1.2 营养因素

通常,一些饲养人员由于自身缺少科学管理意识,所以在喂养家畜时,也会忽视对饲料的合理选择,使得饲料的蛋白质含量达不到家畜日常供给需求,这种情况一旦长期存在,则势必会降低家畜的抵抗能力和免疫能力,进而会给家畜的健康繁殖带来很大影响。因为家畜在生长过程中,每日应摄取一定的微量元素,若是这种摄取条件不能正常满足,则很容易会给家畜的正常生理状态带来很大的困扰。因此,相关饲养人员必须重视家畜的科学喂养,对其每日的喂养饲料中的营养元素一定要进行合理的搭配,这样才能提高家畜繁殖率,获得相应的繁殖效益。1.3 疾病因素

通常,家畜繁殖疾病主要包括以下两种病症,即非传染疾病和传染性疾病。其中,前者病症包括:阴道炎、子宫内膜炎、输卵管炎以及卵巢炎等疾病;而后者病症则主要是指:滴虫病、布氏杆菌等传染类疾病。无论是哪种家畜疾病,一旦发生,则势必会影响母畜的产仔繁殖,若是在哺乳培育期间,出现管理不当或照料不全面等情况,则还会导致母畜出现生殖类疾病,严重时,甚至会给其生命造成巨大的威胁。1.4 配种操作技术因素

家畜配种是其繁殖过程中,最为重要的环节内容,若是在配种期间,相关技术人员出现违规操作或配种技术不合理等现象,则势必会导致一系列不良问题的发生。例如,在家畜人工授精过程中,如果技术人员未遵守相应的规范操作要求、相关手术器械未进行有效消毒、配种日期不合理、术后检查不严谨等,都会影响到家畜的受胎率,从而使母畜产犊时间大大延长。1.5 管理环境因素

当母畜在发情妊娠期间,饲养人员对其没有进行很好的照料和管理,则长此以往,就会出现流产、失配、生病、流产等不良

问题,因此,做好家畜日常科学管理工作,十分重要,相关饲养人员一定在母畜发情妊娠期间,对其整体生理结构进行合理的分配和设计,对其繁殖情况进行全面严谨的检查,这样才能避免上述问题的发生。另外,环境因素也是影响家畜繁殖的重要因素之一,若是家畜的生活环境较为潮湿、阴冷,则母畜受孕率就会大大降低。同样,如若养殖区域内的空间较为狭小或为卫生条件不合格,则也会影响到家畜的繁殖能力。2 相关应对措施

(1)在家畜繁殖过程中,相关饲养人员 必须具备一定的科学管理意识和专业技能,能够对种畜进行合理的选育,以便为日后提高家畜品种质量创造良好的条件。同时,还要择优选择繁殖能力强的个体,使之组合成优良性的繁殖群体,这样才能有效避免先天不孕问题的发生,提高家畜的繁殖率。

(2)在对家畜进行日常养殖时,要随时关注疫病的出现,采取科学手段对各类家畜疾病进行控制和治疗,以便将那些传染性因素抵制在萌芽中,更好的保证家畜的繁殖能力和免疫能力。

(3)在选择家畜繁殖个体时,要对其整体生理情况进行全面的检查,看其是否具备标准的产仔条件,如:排卵情况、性成熟情况、产仔能力等。同时,还要对家畜繁殖历史进行综合性分析,以便择优入取,保证良种率和繁殖率。

(4)在喂养家畜时,饲养人员必须对所饲养的家畜繁殖繁殖生长需求进行全面的了解,制定科学营养的喂养计划,进而在保证其日常营养元素摄取充足的基础上,最大化提升家畜的抵抗能力和免疫能力,从而使其繁殖率和繁殖效益都能得到有效的增强。

(5)在对家畜进行日常管理时,饲养人员既要保证家畜生活环境的舒适性和清洁性,又要给予家畜充足的运动空间和运动时间,以便使家畜始终保持精力充沛、性欲旺盛。

(6)在配种过程中,相关技术人员一定要掌握先进的配种技术和配种知识,进以严格按照相关技术操作要求来进行具体工作,这样才能在保证家畜受胎率的基础上,提升配种操作的规范性和标准性。例如,在进行人工授精工作时,工作人员不仅要对种畜精液样本进行科学规范的采集和鉴定,而且还要遵守相应的操作规范,对各种手术器械进行有效的消毒,并在家畜术后对其进行严谨的观察,必要时,还要利用激素药物来提高家畜的受胎率,避免出现流产、胚胎死亡等不良现象。3 结语

综上所述,要想保证家畜养殖的质量,获得较大的经济效益,前提条件就是要对家畜繁殖过程进行科学合理的管理和控制,并积极采用各种先进的养殖控制技术,提高饲养人员的专业素质和专业技能,争取做到规范化、科学化的养殖,这样才能避免各种影响因素的发生,提高整体家畜的繁殖率。

参考文献

[1] 陈玉河,赵中兴.家畜繁殖生产的要点[J].养殖技术,2017,

(3):14-15.

[2] 李玉强.提高家畜繁殖力的综合技术措施[J]中兽医学杂志,

2017,(8):22-23.

22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