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让孩子成为自主探究学习的主人
作者:张丽娟
来源:《新教育时代·学生版》2018年第28期
在日常活动中,教师对幼儿的探究支持多是“活动有余,思维不足”,仅仅停留在幼儿操作过程,忽视了幼儿的思维过程,缺乏科学的支持策略。很多时候,教师着急“填空”,而疏于“留白”,也就是说,教师总是在热切的导入知识给幼儿,却没有给幼儿失误的机会、主动思考的空间和总结、归纳的平台。
跟随幼儿的探究,伴随着幼儿问题的提出与解决,我们提出了“幼儿探究四步法”流程,即:发现问题——猜想假设——尝试方案——分享回顾对,每个环节进行有针对性的支持,敢于让幼儿犯错,鼓励幼儿有不同的观点,支持幼儿尝试不同的想法,让幼儿在动手、动脑中构建知识和技能。 一、发现问题
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提问是幼儿探究的起点与归宿,贯穿于探究的整个过程。因为没有问题就不会产生探究的兴趣,也不会有解决问题的需要,更不会有探究的持续推进。幼儿的探究是“发现问题——猜想假设——尝试方案——分享回顾——发现新问题”这样一个不断循环反复又螺旋上升的过程,在这样的过程中引发深层次的探究,进而去分析问题,最终以到达问题解决。
虽然幼儿是天生的科学家,但由于他们生活经验及科学知识的不足,面对一些现象时,提不出问题。这时就需要从幼儿观察的兴趣点,联系幼儿的生活实际或针对幼儿身边发生的现象来创设问题探究的情境引发幼儿提问。 (一)注意点
1.对幼儿的兴趣点和关注点进行教育价值的判断,即顺应——生成途径; 2.创设既有教价值又能引起幼儿兴趣的情境,即预成——转化途径。 (二)关键性提问 ①已经知道了什么? ②我们想会发生什么? ③我们发现了什么?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④我们的问题是什么? …… 二、猜想假设
猜想假设是探究的重要环节,是幼儿主动建构知识的前提,是幼儿真正动脑深入思考解决问题的一个重要过程。面对问题,教师就要引导孩子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充分调动孩子的原有经验,分析和预想事物及现场的成因,给孩子一个机会表达他们的想法和意图,培养孩子的学习主动性,让孩子成为学习的主人。当幼儿进行计划时,教师要引导孩子围绕找到的问题,使用行动(拿起画笔)、手势(指向某处)或是语言(我准备把磁铁换个方向)来表达他们的计划。对于小班的孩子,教师可以为他们提供一些选择,中大班的孩子则可以进行“要怎么做”和“怎么做”的具体思考。
心理学研究表明:任何一件事情至少有三种及三种以上的解决办法,美国“创造力之父”保罗.托伦斯在研究中发现,3-5岁是孩子创造性解决问题能力的高速发展时期。因此,教师还要鼓励幼儿要尽可能提出多样化的解决方案,培养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当而幼儿看到一个问题原来可以有这么多种解决方法的时候,不仅能锻炼孩子的思维能力,更是帮助孩子增长解决问题的能力。当幼儿提出多种解决方案之后,教师要引导幼儿想象一下每种方案可能会带来的后果。这种对方案后果的想象能帮助幼儿做选择,同时也是锻炼孩子的同理心、换位思考、逻辑思考的能力,对幼儿的有序探究打下基础。 (一)注意点
①鼓励幼儿运用自己的原有经验进行充分的猜想和假设,提出自己对观察和实验的想法和做法;
②鼓励幼儿对问题的答案进行推测,并尽可能用不同的方式记录下来; (二)关键性提问 ①你打算怎么办? ②为什么这么想? ③先做什么,再做什么? ④还有其他的解决方法吗? ⑤这些方法的后果会怎样?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⑥你决定怎么做? …… 三、尝试方案
《指南》中指出:“支持和鼓励幼儿在探究的过程中积极动手动脑寻找答案和解决问题。”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单靠间接经验是远远不够的,必须通过幼儿的亲身体验、操作和探究才能获得。幼儿的探究学习是其自主建构经验的过程,而幼儿建构新经验的过程绝不是一蹴而就的,是在不断试错、验证的过程中慢慢建立起来的。因此,教师要提供大块时间让幼儿将自己的计划付诸与实践,鼓励幼儿亲自动手进行验证。 (一)注意点
①教师要鼓励和指导孩子用适宜的方式记录活动主要过程和关键步骤,如:图画、符号、表格、简单的文字、照片等;
②记录可以有个人、小组和集体等不同的形式,不要让记录成为孩子们的负担,记录是为了支持孩子们的探究和发现;
③当幼儿在活动中遇到困难时,教师通过语言的暗示、提醒、经验的补充、材料的支持,现场的示范等支持探究;
④要适当质疑,把幼儿思维引向多元,鼓励幼儿运用不同的经验和方式尝试问题的解决。 (二)关键性提问 ①你遇到了什么问题? ②你现在有什么需要帮助的吗? ③你可以看看别的小朋友是怎样做的? ④你还可以尝试其他的方法。 …… 四、分享回顾
回顾是幼儿进行科学思考的过程,是重现探究过程、探究经验及探究计划的链接,能有效培养幼儿概括能力、表达能力、分享能力、合作能力和进一步计划的能力。在交流和分享中,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幼儿合作学习,共同建构把个体的有益经验变为集体的共有经验,能引发更为积极的、有价值的互动,同时幼儿也学会梳理、归纳,操作中获得相关经验,能促成知识迁移和新经验生成, (一)注意点
①教师要引导幼儿通过同伴分享、小组分享、集中分享等方式对探究过程和结果进行交流;
②交流和分享的内容可以是孩子的亲身经历和感受,孩子的问题和困惑,自己的探究与发现等;
③教师要让每个幼儿都表达自己的观点,无论他的观点正确与否;
④教师要引导幼儿把最后的结论和自己最初的想法作对比,从而改进原有的想法。 (二)关键性问题 ①你刚才是怎么做? ②结果怎么样?
③这次活动你有什么新的发现?和你原来想的一样吗?为什么? ④下次遇到同样的情况,你会怎么做? ……
在“幼儿探究四步法”流程中,要坚持“支持幼儿探究四原则”——幼儿在前,教师在后;猜想在前,操作在后;探索在前,指导在后;交流在前,结论在后,从而培养幼儿尊重事实、敢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及逻辑思辨能力、创新能力、动手能力、表达能力等内在综合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