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咽癌的护理
一、护理评估
1、评估患者的病情、合作程度及心理承受能力。
2、评估患者口腔及鼻腔粘膜情况。
二、护理措施
1、按肿瘤科一般护理常规。
2、放疗前应给患者洁齿及拔除龋齿和残根,伤口愈合10-14天后方可放疗。
3、保持鼻咽部清洁,鼻咽冲洗每天2次,以增加放疗敏感性。
4、观察口腔粘膜情况,进食前后漱口,保持口腔清洁,预防口腔炎症,吞咽困难不能进食者给予静脉营养。
5、观察鼻咽部有无出血情况,如少量出血可用1%麻黄素棉球填塞,大出血时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保持呼吸道通畅,报告医生并配合处理。
6、心理护理:关心、安慰患者,消除其不良心理。
三、健康指导要点
1、指导患者在放疗期间和放疗结束后3-6个月仍坚持做颈部旋转运动和张口训练,防止颢颌关节功能障碍。
2、指导患者坚持终生行鼻腔冲洗。
3、放疗后3年内禁止拔牙,以防止放射性骨髓炎的发生。
四、注意事项
放疗期间加强照射野皮肤的护理,忌粗暴擦洗。
五、护理记录单记录书写规范
1)病重(病危)患者护理记录至少每天记录一次,病情变化以及护理措施和效果变化随时记录,病情应为护理所能观察的症状、体征的动态变化。记录时间应当具体到分钟。
2)非病重(病危)患者护理记录按要求书写,项目包含日期、时间、观察记录内容、护士签名,分列显示。可对护理所能观察的症状、体征、护理措施和效果记录,要求简洁、规范。
3)护理记录应体现相应的专科护理特点。
①监护室病重(病危)患者护理记录表格内容至少包含监测指标、出入量、用药执行、基础护理、病情观察、护理措施和效果。监测指标至少包含生命体征、瞳孔、意识、仪器参数;出入量应包含每个入出途径的详细记录;用药执行写明药物名称、剂量。
②手术患者要有术后护理情况的记录,包括患者麻醉方式、手术名称、返回病区时间,伤口出血情况、各种管路情况及引流液的性质量等。手术当天及术后按要求书写交接记录,病情变化时随时记录。
③已有压力性损伤的患者应记录损伤部位、分期及大小(长×宽×深)、渗出液情况、处理措施及转归。
④执行输血医嘱后记录输血过程、输血种类、数量以及有无输血反应。
⑤因疾病或治疗而出现某种症状时,记录患者主诉、临床表现、处置及护理措施,观察效果并记录。
4)抢救患者随时记录病情变化,因抢救未能及时书写护理记录的在抢救结束后6h内据实补记,并加以注明。
5)及时打印重病护理记录并签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