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练习题二
第四章 多组分系统热力学及其在溶液中的应用 练习二
1. 恒温、恒压下,形成理想溶液混合物时:V mix Δ0; H mix Δ0; U mix Δ0;
mix ΔS 0。(填 > ,< , =)
2. 冰的熔点随压力 _____ 而升高;正交硫的熔点随压力的 _____ 而降低。
3. 摩尔分数为 0.5 的甲醇水溶液在 293.15 K 和 p 下,每摩尔溶液的体积为2.83×10-5 m 3?mol -1,甲醇的偏摩尔体积为 3.95×10-5 m 3?mol -1,把 1 mol 甲醇加入上述大量溶液中,
体积增加 ____ m 3,加入 1 mol 水体积又增加 ____ m 3。
4. 298 K 时,A 和B 两种气体,分别在某一溶剂中溶解达平衡时相应的亨利系数分别为k A 和k B 。且已知k A >k B , 当A 和B 同时溶解在该溶剂中达平衡时,发现A 和B 的平衡分压相同。则溶液中二者的浓度c A c B 。
5. 液体A 和B 可形成理想液体混合物。在外压为101 325 Pa 时,该混合物于温度T 沸腾,该温度下p 为40 kPa ,p 为120 kPa, 则在此平衡状态下,液相组成为x ?A ?
B B = ; x A = 。
6. 在溶质为挥发性的理想溶液中,温度T 时,平衡气相和液相中,溶剂A 的组成为y A =0.,x A =0.85,纯A 的蒸气压为50 kPa,则溶质B 的亨利系数为________________。
7. 某气体的状态方程为:pV m = RT + Bp ,f 为逸度。其ln(f /p )的表示式为 _____________ , 逸度系数γ表示式为 _____________ 。
8. 高压混合气体各组分的逸度可表示为 f B = f B *x B (即 Lewis Randall 规则),
其中,f B 表示 ____________ ,f B *表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9. 2 mol 氢气由20p ,300 K 进行等温膨胀,终态压力为p 。已知终态的逸度与始态的逸度之比f 2/f 1=0.050 58,则终态与始态的化学势之差值为____________________。
10. 298 K 下,有两瓶N 2,O 2理想混合气体,第一瓶中N 2的分压为0.5p ,第二瓶中N 2的分压为2p ,则μ(Ⅰ)____ μ(Ⅱ),两者差值为____________。
11. 293.15 K 时,将压力为101.325 kPa 的 1 mol 气态NH 3溶解在大量的n (NH 3):n (H 2O)=1:21的溶液中。已知此溶液NH 3的平衡蒸气分压为 3.6 kPa ,则溶解过程的为 sol m ΔG 。
12. 气体的标准状态是指定某压力(如101 325 kPa )所处的真实状态,此结论 。 气体在标准态时的逸度为指定的某压力(如101 325 kPa ),并符合理想气体行为,此结
论 。
(填正确或错误)
13. 逸度等于101 325 Pa 的状态就是气体的标准态。此结论 。 气体的标准态就是逸度为101 325 Pa ,且符合理想气体行为的状态,此结论 。 (填正确或错误)
14. 稀溶液中,当溶质用物质的量分数x B 表示浓度时,其化学势的表达式为 其中第一项化学势μB *的物理意义是: 。
15. 非理想气体的化学势表达式为μB = , 其中标准态的物理意义是: 。
16. 混合理想气体中组分B 的化学势表达式μB 为 ,其中标准态的物理意义为: 。
17. 298 K, p 下,1 mol 甲苯与1 mol 苯混合形成理想溶液,混合过程的Δmix H = _____ ,Δmix S = _________ 。
18. 在300 K 时,从大量等物质的量的C 2H 4Br 2和C 3H 6Br 2理想液体混合物中分离出 1 mol 纯C 2H 4Br 2所需作的最小功为 ___________ 。
19. 选择“>”、“<”、“=”中的一个填入下列空格: 苯和甲苯在恒温恒压条件下,混合形成理想液体混合物,其Δmix H _____ 0 ,
Δmix S ____ 0。
20. 形成正偏差的溶液,异种分子间的引力 同类分子间的引力,使分子逸出液面倾向 ,实际蒸气压 拉乌尔定律计算值,且mix ΔH 0 , mix ΔV 0。
21. 稀溶液中,当溶质的浓度用物质的量浓度c 表示时,其化学势的表达式为: ,其中第一项的化学势(T ,p )的物理意义是: Δμ 。
22. 稀溶液中溶剂A 的化学势表达式为: , 其中第一项的化学势的物理意义是: ?A μ。
23. 硝化纤维丙酮溶液的浓度为 1 g ?dm -3,27℃时,测得渗透压为 0.56×10-3 p ,则硝化纤维的摩尔质量为 __________ 。
24. 已知在p 下,纯水的凝固点为273.15 K,在100 g 水中溶入0.5 g 溶质A(M A =500 g ?mol -1),溶液凝固点降低了0.019 K,上述溶液中再加入0.4 g 溶质B(M B =200 g ?mol ),设平衡固相为纯冰,A,B 与水不形成固溶体,估计溶液最后的凝固点(较纯水)降低_________ 。
-1
25. 纯溶剂中加溶质后,会使溶液的蒸气压下降,沸点升高,凝固点降低。这种说法只有在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前提下才是正确的。
26. 25 °C 下,1g 蔗糖溶液溶于1 kg 水中。此液的渗透压为: 。 已知M r (C 12H 22O 11)=342.3。
27. 1kg 水中分别加入相同数量(0.01mol)的溶质:葡萄糖 ,NaCl 和乙醇溶液后,相应
凝固点为T f (水)
,T f (糖),T f (NaCl) ,T f (乙)。试将其冰点的值从高到低排列:
28. 1kg 水中分别加入相同数量(0.01mol)的溶质:葡萄糖, NaCl, CaCl 2和乙醇溶液。相
应的沸点为T b (水)
,T b (糖),T b (NaCl) , T b (CaCl 2) , T b (乙)。试将其沸点的次序由高到低排列: 。
29. 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势若表示成 μB =μB *(T ,p ) + RT ln a B ,其中a B =γB c B /c ;其标准态是 B
_________ 。
30. 288 K 时,1 mol 氢氧化钠溶在4.559 mol 水中所形成的溶液的蒸气压为596.5 Pa,在该温度下纯水的蒸气压为1705 Pa,该溶液中水的活度为____________,水在溶液中和纯水中的化学势之差为____________,以纯水为参考态。
31. 溶质B 的活度可作如下两种选择: (1) (2) B B 1lim x a x →=B B 'B 0
B lim x a x =→若溶液上方的蒸气看作理想气体,在同一温度T 时则两种活度的比值a B /a 'B =______,两种活度系数的比值γB x /γ'=___________。
B x
32. 由两种液体所形成的溶液中,每组分的蒸气压对拉乌尔定律产生不大的正偏差,如果浓度用摩尔分数表示.当选取纯液体为参考态时,则组分的活度_______于1。当选取组分在极稀溶液中服从亨利定律为参考态时,则组分的活度_______于1。
33. 所谓正偏差溶液是指在不同分子间的引力弱于同类分子间的引力,故分子逸出液面
的倾向增加,此时p A ____p A
*x A , Δmix V ____0 , ΔG ____0。( 填 > , =, < )
34. 298 K 时,纯水的蒸气压为3.43 Pa,某溶液中水的摩尔分数x 1=0.98,与溶液呈平衡的气相中水的分压为 3.07 kPa 。以298 K ,p 的纯水为标准态,则该溶液中水的活度系数
2
H O γ ,(填 <, =, >),水对Raoult 定律产生____偏差。 35.
在298 K 时,0.10 mol ?dm -3氨的氯仿(1)溶液上,氨的蒸气压为4433 Pa,0.050 mol ?dm -3氨的水(2)溶液上,氨的蒸气压为886.6 Pa,则氨在水和氯仿两液体间的分配系数K 为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