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小知识。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让课堂“活”起来 让学生“动”起来

让课堂“活”起来 让学生“动”起来

来源:华佗小知识


让课堂“活”起来 让学生“动”起来

自从实行新课程改革以来,特别是在落实新课改理念上,我深刻地体会到,凡是在课堂上能积极主动地参与获取知识过程的学生,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浓厚,求知愿望强烈,数学素质会得很快的发展。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尽量地发挥自己的引领作用,在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教学全过程。让课堂上真正“活”起来;让学生真正“动”起来。

首先,要发挥教师的引领作用,让学生愿意主动参与学习。作为教师思想深处要有新课改的理念,改变旧的传统观念,不要让学生围饶自己的指挥棒转,而是不但要提供学生思考的问题,更应该创设悬念情境,使学生置身于情境之中,让学生思索,产生联想,主动提出问题,产生主动参与的需求。学生一般都具有好奇、好问的探究心理,创设问题情境能够使学生迅速地抑制到兴奋,而且还会使学生把知识的学习当作一种自我的需要,能引起学生内部认知矛盾的冲突,使学生在疑中生奇,疑中生趣,不断的激起学习的欲望。

其次是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有主动参与的兴趣。新教材中有许多让学生拼一拼,折一折,剪一剪,量一量,画一画,想一想,说一说,试一试,做一做,给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动手,动脑,动口的机会,提高他们主动参与学习的兴趣。可以充分利用一些教具、模型,通过一些生动有趣的、学生喜欢的演示来刺激学生的多种器官,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参与,使学生在愉快的情境中进一步加深理解;也可以在教学中给合教学内容适时开展一些游戏,通过让学生动手、动脑、动口,多种器官处于一种积极活动状态,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在活动中既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课堂气氛也得到升华,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再有创设轻松美好的教学氛围,让学生有主动参与学习的热情。教师与学生要平等,以饱满的热情、良好的情绪和真诚的微笑面对每一个学生,让学生感到老师平易近人、和蔼可亲,从而乐于与教师交往,主动参与学习。要努力缩短师生的心理距离。教师除了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体验到平等、民主、理解、亲情和爱护外,还应在课外主动找学生谈心,询问学生学习和生活等情况。这样,学生会把老师当作知心朋友,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逐渐拉近,学生就会放下心理“包袱”清除心理障碍,全身投入到民主和谐的课堂上,主动参与的热情进一步得到升华。

总而言之,在数学的教学中,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主体精神,已经成为素质教育中课堂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把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作为主线进行教学,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使新课正走进教学课堂。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