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交底记录
2007年8月5日 工程名称 工程工序名称 龙瑞路(龙吴路~规划滨江路)道路 新建工程 井点降水 工程部位名称 通-6
雨污水管道 交底内容:  一、 地面平整后,应按平面布置放出井管槽位置,槽宽0.6~0.8米。 二、 打井点时,吊起冲,对准扎位,垂直贴理土面。 三、 启动高压泵将高压水位压入冲中嘴口喷出。 四、 扶持冲的操作人员应摆动冲作圆圈状搅动,使地面形成孔后逐渐下沉,轻型井点,冲孔位置不得小于30cm,喷射井点冲孔径不得小于40cm。         技术负责人  项目负责人   班组长        技术交底记录
2007年8月5日 工程名称 工程工序名称 龙瑞路(龙吴路~规划滨江路)道路 新建工程 开槽埋管 工程部位名称 通-6
雨污水管道 交底内容: 一、 挖土深度至2m,必须撑头挡支撑,以后采用8吨履带挖土机挖土。人工配合修边,支撑采用铁撑柱,支撑的水平间距不大于3m,垂直距离不大于2m,在管顶净距离0.2m处时设置最后一道支撑。 二、 为确保沟槽稳定,在挖至沟槽底时,距离沟底30cm处设置一道临时支撑,待基础完工后,在排管前拆除。 三、 机械挖土要严格控制标高,挖至槽底标高30cm时,应停止机械挖土,采用人工挖土,然后休整槽底,清除淤泥和碎土,若有超挖和遇障碍物清除后,采用砾石填实,不得用土回填。 四、 机械挖时要有专人指挥,有人维护施工现场安全和施工机械运转范围的围护标志。    技术负责人  项目负责人  班组长
技术交底记录
2007年8月5日 工程名称 工程工序名称 龙瑞路(龙吴路~规划滨江路)道路 新建工程 沟槽基础 工程部位名称 通-6
雨污水管道 交底内容: 一、 基础施工必须复核高程,样板的标高一般在底部每隔4m左右钉一只样桩,度用样尺检查顶高程,以控制挖土面,垫层面和基础面。 二、 基础的底层土应人工挖除,修整槽底清除和碎石,如有超挖,应用砾石砂或旧料填实,不得用土回填。 三、 管道基础的砾石砂垫层厚度为10cm,应按规定的沟槽宽度满槽铺筑,摊平,拍平。 四、 混凝土应用拍板或平板振动器拍平,振实。         技术负责人  项目负责人  班组长        技术交底记录
2007年8月5日 工程名称 工程工序名称 龙瑞路(龙吴路~规划滨江路)道路 新建工程 管道铺设 工程部位名称 通-6
雨污水管道 交底内容: 一、 排管前应复核高程样板,清扫基础表面的淤泥,杂物和积水。 二、 根据高程样板上空出的管道中心线位置,先在两端排出二节管节,标高和中心位置均应符合要求。 三、 四、 排管从下游开始向上游拓,承口向上,插口向下。 管节合拢时要用手拉葫芦拉紧就位,管节前要将检查合格的橡胶圈表面涂刷851防水涂料,套入管节的插口槽内。 五、 用水平尺校正坡度,用管道直线校正管中心位置,每排二节用高程样板复核一次管内底高程。     技术负责人  项目负责人  班组长
技术交底记录
2007年8月5日 工程名称 工程工序名称 龙瑞路(龙吴路~规划滨江路)道路 新建工程 管道坞膀 工程部位名称 通-6
雨污水管道 交底内容: 一、 管道坞膀采用中粗砂回填,本工程钢筋混凝土管回填至胸腔平,UPVC管回填至管外顶以上30cm平,中粗砂容重不得小于16kn/m3。 二、 黄砂坞膀不可一次回填到设计标高,应分层回填,回填时应适当洒水,振实,拍平,分层厚度30cm。    技术负责人  项目负责人  班组长
技术交底记录
2007年8月5日 工程名称 工程工序名称 龙瑞路(龙吴路~规划滨江路)道路 新建工程 管道膀水 工程部位名称 通-6
雨污水管道 交底内容: 一、 将准备磅水的管道两端封堵,下游封墙的上侧应埋一根Ф25mm的铁管作为进口,上游靠近封墙管顶设一个气孔。 二、 把磅筒置于下游管道上方,使磅筒口到管顶的高度等于磅水水头,用橡皮管边接磅筒与下游封墙上的进水口铁管。 三、 向磅筒内加水,待上游出气孔有水喷出时,用木塞塞住该孔。 四、 正式磅水时,应仔细检查每个接缝和沟管的渗漏情况,并作好记录,若磅水不合格,应进行修补复磅,直至磅水合格为止。 五、 磅水检验合格,方可拆除封墙。  技术负责人  项目负责人  班组长
技术交底记录
2007年8月5日 工程名称 工程工序名称 龙瑞路(龙吴路~规划滨江路)道路 新建工程 沟槽复土 工程部位名称 通-6
雨污水管道 交底内容: 一、 在管顶以上50cm内不得回填大于10cm的石块,砖块等,回填时槽内无积水,无回填淤泥。 二、 回填必须分层整平,每层铺筑厚度为30cm(松土)用夯实工具夯实。   技术负责人  项目负责人  班组长
技术交底记录
2007年8月5日 工程名称 工程工序名称 龙瑞路(龙吴路~规划滨江路)道路 新建工程 窨井砌筑 工程部位名称 通-6
雨污水管道 交底内容: 一、 打扫冲洗基础表面,清除杂物,检查沟管是否稳定,方向和标高是否符合设计,砖材必须浇水湿润,砌筑浆标号应符合设计要求。 二、 砌砖应做到墙面平直,边角整齐,宽度一致,井体不走样,砖缝饱满无通缝。 三、 粉刷采用1:2水泥砂浆进行墙体抹面,抹面应分二道工序进行,厚度为15cm。 四、 窨井渡槽用砖砌筑,流槽高度应为管径的二分之一,两肩略向中间落水。 五、 盖板必须保持清洁,下面下面不得搞错,安装前必须全砖墙顶部,先铺筑1:2水泥砂浆厚25mm,盖板的接缝用1:2水泥砂浆嵌实,勾成凸缝。    技术负责人  项目负责人  班组长
技术交底记录
2007年8月5日 工程名称 工程工序名称 龙瑞路(龙吴路~规划滨江路)道路 新建工程 路基 工程部位名称 通-6
道路 交底内容: 一、 挖土应由边到中,当开挖至接近路基设计顶面时,应根据土质情况注意预留碾压沉落高度,路基若有超挖,应用与挖方相同的土壤填补,并压实至规定要求的密实度。 二、 在水稻田地段修筑填土路基时,应先挖纵横明沟,疏干积水挖掉淤泥和清除稻根及腐植土,压实后填筑土方。 三、 压路机碾压时,应遵循先轻后重,先稳后振,先慢后快,先路边后路中,先高后低,以及轮迹要重叠等原则,且碾压轮应超过两施工段的接缝,碾压时应顺道路中心方向进行,弯道及路口园角处应边开边借,碾压速度均匀,轮迹重叠,压路机碾压不到的部位,应采用小型机夯实或人工夯实,认真循夯实。     技术负责人  项目负责人  班组长
技术交底记录
2007年8月5日 工程名称 工程工序名称 龙瑞路(龙吴路~规划滨江路)道路 新建工程 砾石砂垫层 工程部位名称 通-6
道路 交底内容: 一、 路槽质量检验合格后应及时铺筑,砂砾摊铺后及时报碾压。 二、 应用平地机或其它机械进行摊铺,摊铺的砂砾应做配分布均匀一致,无明显耗料分离现象,严禁用四齿耗拉平堆料,造成粗细料局部集中,若有大空隙之外应用细粒料填实。 三、 厚度松铺系数由实践确定,一般可先用1.2~1.3之间的松铺系数,试压,为有利于砂砾压实,基表面宜湿润如须洒水时,应注意洒水均匀和适量,防止沧软土基。 四、 碾压应用双轮压路机,自路边向路中,碾压轮迹应重叠,重叠宽度长30cm碾压速度一般不超过30m/min。     技术负责人  项目负责人  班组长
技术交底记录
2007年8月5日 工程名称 工程工序名称 龙瑞路(龙吴路~规划滨江路)道路 新建工程 三渣基层 工程部位名称 通-6
道路 交底内容: 一、 三渣基层摊铺前应对垫层或路基的质量进行复验,符合分项工程,质量要求后,才能进行三渣摊铺。 二、 运到工地的混合料应及时摊铺及时碾压,若由于施工条件所限不能及时摊铺时,在工地的堆放时间不得超过2天。 三、 混合料摊铺应控制好松铺厚度,松铺系数由现场试铺决定一般为(1.2~1.4)混合料摊铺以宁高勿低,宁铲勿补为原则切忌薄层加铺,以免产生脱壳。 四、 三渣基层施工安排宜尽量减少纵横向接缝,适宜的压实厚度为15~20cm,最大为25cm,大于25cm的三渣基层应分层施工,下层压实后应早摊铺上层。 五、 先轻后重,自路边向路中碾压。 六、 三渣基层碾压完毕后即应开始湿治养生,特别在施工后二星期内使三渣层表面保持湿泊,但不得以水柱直接冲向路表面。 技术负责人  项目负责人  班组长        技术交底记录
2007年8月5日 工程名称 工程工序名称 龙瑞路(龙吴路~规划滨江路)道路 新建工程 侧平石 工程部位名称 通-6
道路 交底内容: 一、 平石结构底层面低于路面结构面标高,根据设计图放线开挖基槽平夯实槽底摊铺垫层。 二、 核对道路中心线无误后,依次丈量出路面喧界进行放线放样。 三、 根据施工图确定出侧平石平面位置和顶面标高放出施工线,进出口斜坡处的侧石,一般比平石高出2cm,相邻侧石按接缝必须平齐,缝宽1cm检查无误后及时坞膀。 四、 平石与侧应错缝对中相接,平石接缝宽1cm,与侧石之间的缝隙小于1cm。 五、 灌缝水泥砂浆抗压温度应>10mpa,灌缝必须饱满嵌实,勾缝宜平缝或凹缝为宜。    技术负责人  项目负责人  班组长
技术交底记录
2007年8月5日 工程名称 工程工序名称 龙瑞路(龙吴路~规划滨江路)道路 新建工程 沥青砼面层 工程部位名称 通-6
道路  交底内容: 一、 沥青混凝土铺筑气温不宜低于10度C,运到工地的沥青料应保持足够的温度,运到工地后的沥青砼应及时摊铺。 二、 沥青砼摊铺前,对下层的沥青碎石层应进行清扫。 三、 摊铺前应检查工程范围内的窨井,消防栓等是否已达到固定的图纸要求标高。 四、 摊铺时应尽可能能全路幅摊铺。 五、 压路机宜有自动漏水设备,防止混合料粘结。 六、 压路机碾压自路边向路中。 七、 施工完毕后的沥青摊铺层应平整坚实,粗细均匀。  技术负责人  项目负责人  班组长
技术交底记录
2007年8月5日 工程名称 工程工序名称 龙瑞路(龙吴路~规划滨江路)道路 新建工程 彩色人行道板 工程部位名称 通-6
道路 交底内容: 一、 对进入施工现场的彩色人行道板进行检查,彩色人行道板必须表面光洁,色彩均匀,纹理清晰和棱角整齐。 二、 彩色人行道板下,宜采用刚性(或半刚性)基层及水泥砂浆粘结层,基层和粘层的材料厚度,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三、 道板的铺筑必须放定位线,板底必须完全坐实,上下层结成整体,相邻板块紧粘,表面平整,线条挺刮。 四、 人行道的曲线段道板铺砌可分直铺法和扇形法二种,铺板后形成的楔形空缺及边,角空缺,分别采用各相应要求施工。   技术负责人  项目负责人  班组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