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智库
教育界/ JIAOYUJIE
▲2021年第50期(总第474期)
在小学中高年级语文教学中渗透
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
张 燕
【摘要】小学是学生的思想启蒙阶段,在这一时期,教师不仅需要教授学生科学文化知识,还需要从思想品德、心理健康教育等方面对其进行引导。语文学科具有人文特性,对培养学生的思想素质具有较大的优势,而心理健康教育不仅能为小学中高年级语文教学带来更多活力,还能有效培养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素养。当前,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仍处于尝试阶段,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和个人素质,陶冶学生的情操,教师需要总结相关教学经验,并制订高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案。
【关键词】小学中高年级;语文教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策略
作者简介:张燕(1972.10—),女,南京市银城小学,中学高级教师,本科学历,2015年被评为南京市名校长,2014年被评为江苏省优秀教育工作者。
一、前言
教师不仅要给学生传授知识,还要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配合教师的管理工作,营造良好的班级秩序,从而更好地集中精力投入学习活动中。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很有必要的[1],当前,一些家长过于宠爱和保护孩子,导致学生在心理健康方面存在一些问题,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校及教师的管理工作。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还应在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综合素质。教师在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需要结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产生心理认同感,从而主动学习。
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目前,很多小学语文教师忽视了“以学生为主体”的基本教学原则,未能突出学生在语文课堂上的自主性。一些教师虽然认识到培养学生心理健康意识的必要性,但也只是在教学中生硬地灌输相关理论知识[2],这样的教学对学生而言缺乏吸引力,不利于学生真正2理解相关的心理健康知识,难以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对此,教师应充分考虑班级学生的现状,结合学生对心理健康知识的接受能力及兴趣点,打破由教师主导的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上有更多自主权,从而深入理解心理健康知识[3]。此外,一些教师采取的教学评价手段较为单一,评价范围较窄,过于关注学生的考试成绩,忽略了学生的心理健康情况,这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是极为不利的。由此可见,当前阶段,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中高年级语文课堂中的渗透效果有待提高,需要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以实现更好的教育培养目标。
三、在小学中高年级语文教学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优势
(一)教材中包含与心理健康契合的内容,有利于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小学中高年级语文教材中有很多与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相契合的内容,教师可以利用这些内容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心理健康教育知识,从而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奠定良好基础[4]。语文教师应深入研读教材,结合不同课文的思想主题设
Copyright©博看网 www.bookan.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2021年第50期(总第474期)管理智库
计具体的教学方案,将心理健康教育与语文知识结合起来。这样,学生一方面可以深入钻研语文教材内容,深入理解所学知识;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参与语文学习活动来充分领悟心理健康知识,实现心理健康教育思想的良好渗透。
(二)语文学科的课时量充足,师生互动交流的机会较多
首先,小学中高年级语文在课时量安排上比较充足,这为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开展提供了有力保障[5]。教师可以在语文日常教学中渗透与心理健康教育有关的思想,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使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形成初步认识。其次,语文学科的特性有利于师生交流。教师可以借助师生交流,向学生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理念。这样的方式更容易被学生接受,不会给学生带来额外的学习负担[6]。单一的课堂教学难以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教师只有从心理层面和学生沟通,才能带给学生积极的影响。因此,教师应把握每次和学生交流的机会,真正将心理健康教育知识融入话语中,循序渐进地促进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价值观念[7]。四、在小学中高年级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策略
(一)借助新课导入环节调动学生的求知欲
为了更好地在语文课堂上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可以借助新课导入环节调动学生的求知欲[8]。教师可以利用新课导入环节,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教学内容上,然后利用提问和讨论的方式,引导学生展开思考,为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奠定基础,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接受相关教育内容[9]。教师应对新课导入环节进行优化,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促进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
例如,在教学《金色的鱼钩》时,教师可以出示提前制作好的课件,让学生先感受老红军战士忠于和舍己为人的高尚品质。随后,教师为学生介绍课文的写作背景,让学生深入体会作者的真实情感。此时,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展开讨论。针对同一个问题,学生可能会有各种不同的观点。教师可以让学生有序发言,引导学生深入挖掘课文的内容,并在其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知识。
(二)与学生建立良好的沟通途径
要想在语文课堂上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应建立良好的沟通途径,引导学生在课堂上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10]。只有这样,教师才能更好地掌握学生的心理变化情况,发现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从而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然而一些学生畏惧教师,不敢和教师倾诉自己的真实想法,甚至不愿与教师正面接触[11]。一些教师在教学方面过于严厉,采取了十分严肃的教学管理手段,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拉大了师生之间的距离。这样一来,教师很难清晰地掌握学生的实际心理状态,无法为学生提供更多心理方面的帮助[12]。为了避免这一问题出现,教师应在教学中保持耐心,采取更有亲和力的教学管理方式,主动关心学生,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关爱,从而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学生只有在心理上认可教师,才会主动与教师交流,从而构建良好的师生沟通渠道[13]。教师还需要注意,应及时更新知识储备,了解学生的兴趣点,确保与学生有“共同语言”。总之,只有学生愿意主动向教师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教师才能顺利地在小学语文课堂上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三)采取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手段
为了制订科学的心理健康指导策略,教师应提升自身心理健康教育水平,确保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现阶段,一些教师和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并不重视,没有对此形成清晰的认识[14]。因此,教师应结合自身教学经验,借助网络平台挖掘更多教育资源,向学生介绍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比如,教师可以围绕心理健康知识组织学生开展演讲比赛,让学生在自主收集心理健康知识的过程中,认识到良好心理素养对自身成长的重要意义。教师可以设计一些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心理调查问卷,让学生以匿名的形式提交,确保问卷的真实有效。同时,教师也可以利用问卷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心理健康情况,从而有针对性地制订教学策略,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语文教学中。在语文课堂上,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观察自身心理变化情况,重视心理健康问题,并让学生认识到,遇到问题应及时向教师或家长寻求帮助[15]。同时,这一过程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还能够有效解决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四)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为了确保学生在课堂上保持稳定的心理状态,教师应积极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从不同角度对学生进行心理干预。这样不仅不会增加学生的心理负担,还能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营造轻松活泼的课堂氛围,确保学生以积极的状态进行学习和交流。教师可以利用班级角落区域张贴名人事迹,引导学生阅读,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受到名人事迹的影响,提高其抗挫折、抗压力的能力。教师还可以设计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在活跃班级氛围的同时,使学生保持愉悦的心情,以积极的心态面对接下来的学习和生活,进而提高学生的心理素养。
3Copyright©博看网 www.bookan.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教育界/ JIAOYUJIE
管理智库
教育界/ JIAOYUJIE
▲2021年第50期(总第474期)
(五)开展课外阅读活动响学生,使语文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更加灵语文学科涉及多方面知识,教师仅靠课堂教学时活、自然,从而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间,难以让学生深入了解更多知识。因此,教师可以
【参考文献】引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开展更多丰富有趣的活动。比
如,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阅读更多书籍,[1] 李海霞.小学语文班主任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在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同时,开阔学生视野,帮助学策略研究[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1(05):生积累更多知识。此外,在阅读过程中,学生能够与67-68.文章及作者产生情感共鸣,从而提高自身的共情能[2] 贾立威.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渗力。小学阶段的学生知识面较窄,在挑选书籍时存在透与应用研究[J].知识窗,2020(12):125.一定的局限性[16]。因此,教师可以结合心理健康教[3] 杨生芳.心理健康教育与小学语文教学育的需要,依据学生的实际特点和兴趣点,为其推荐的融合[J].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20(24):适合的书籍,在提高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同时,在潜112-113.移默化中教育学生,使学生接受心理健康教育,促进[4] 沈梦兰.悉心浇灌,静候花开:论心理健康教学生健康成长。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J].当代家庭教育,2020
(六)开展写作训练,在写作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36):160-161.写作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作者的个人情感和思[5] 白晓晶.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融入学生心理健想观念。在语文课堂上开展写作训练,不仅可以锻炼康教育的策略探究[J].中华活页文选,2020(12):学生的写作能力,还可以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10-11.生的思想道德品质。为了在写作教学中更好地渗透心[6] 张昌生.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理健康教育,教师应尽量选择具有深刻内涵的作文主教育[J].西部素质教育,2020,6(06):85-86.题,引导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积极思考,拓展其写作[7] 王克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深度。每一次写作练习活动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分析、方法及效果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40):53.评价学生的作文,指出他们在思想上的误区,帮助学[8] 杨胜伟.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生纠正自身错误的观念,提高学生的思想意识,从而心理健康教育[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16取得理想的心理健康教育效果。(02):150.
(七)积极鼓励学生,帮助学生树立自信[9] 李韦鹃,王德强.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传统教学理念下,一些教师采取过于严厉的批康教育的方法及效果研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9,评式教育手段,容易打击学生的自信心,不利于学5(03):88.生的健康成长。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采取鼓励性教[10] 张淑清.浅谈语文教学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育手段,包容学生存在的小错误,引导学生主动改的优势与策略[J].学周刊,2018(26):41-42.正自身缺点,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教师应采取先[11] 王永科.心理健康教育在农村小学语文课堂进的教育理念,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身的不足之处,教学中的渗透与有效性研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鼓励学生及时改正错误,弥补自身不足,进而使其2018,15(03):147.取得更大进步。鼓励性教学手段能够消除学生的自[12] 刘晓丽.童心之花绽放语文课堂:浅谈小学卑心理,使学生正确认识自己,从而树立自信心,语文课堂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J].名师在线,2016实现健康成长。(10):11-12.
[13] 张大方.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与措施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6(S1):480.五、结语
[14] 杨亚文.关于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综上所述,小学中高年级语文教师应抓住时机,
康教育的研究[J].学周刊,2016(07):60.充分结合语文学科特点,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渗透心理
[15] 曾珍.小学语文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探健康教育,使学生通过语文学习,培养积极进取、乐
索[J].当代教育论坛(学科教育研究),2008(04):于助人、不畏困难的优秀品质。同时,教师应利用语
90-91.文教学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促进学生全面
[16] 任亚萍.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发展。但在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切记不
方法分析[J].科技资讯,2020,18(12):219,221.可操之过急,应找到适合的教学方法,潜移默化地影
4Copyright©博看网 www.bookan.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