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小知识。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利用波形分析技术半定量预测塔中碳酸盐岩储层

利用波形分析技术半定量预测塔中碳酸盐岩储层

来源:华佗小知识
第22卷第1期 岩性油气藏 Vo1.22 No.1 2010年3月 LITH0L0GIC RESERV0IRS Mar.2010 文章编号:1673—8926(2010)01—0101—03 利用波形分析技术半定量预测塔中碳酸盐岩储层 孙勤华,刘晓梅,刘建新,张继娟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西北分院) 摘要:针对塔中地区碳酸盐岩储层类型多、非均质性强的特点,利用地震波形变化特征,半定量地识别 和预测了优质储层的分布。文章论述了该技术的基本原理、实现过程以及关键参数选择的原则。通过井一 震标定建立了储层段地震响应的模式,分析了不同品质储层的地震波形特征;利用自组织神经网络逐道 进行了目的层段地震道波形聚类:结合钻井标定最终实现了碳酸盐岩储层的半定量化评价。根据预测结 果部署了2口井,钻探结果与预测结果吻合较好。 关键词:波形分析;半定量预测;自组织神经网络;碳酸盐岩储层;塔中地区 中图分类号:TE349 文献标识码:A 0 引言 碳酸盐岩储层量化预测对该类储层勘探开发 意义重大。由于碳酸盐岩储集体以孔、缝、洞不同组 合形式出现,因而其地质体空间结构复杂,地震响 应规律呈多解性。以往采用基于地震属性、地震反 演、地震正演等地震储层预测技术预测碳酸盐岩储 层分布,只能达到定性预测的程度 l ̄ 。笔者利用波 形分析技术对未知区域进行储层预测。可以达到储 频率(Hz) 层半定量预测的目的。 图1一类储层地震频谱图 1 波形分析的应用基础及原理 Fig.1 Seismicfrequency spectrogramof thefirsttype reservoir 1.1波形分析的应用基础 塔中地区32口井的岩心、测井、测试资料分析 表明,储层的储集类型多样,具体类型有洞穴型、孔 洞型、裂缝型、孑L洞一裂缝型。不同品质的储层对应 不同的地震波形。根据塔中地区碳酸盐岩储层分类 标准,一类储层对应礁滩复合体沉积,储层物性好, 基质孔发育,以孔洞一裂缝型为主,在地震剖面上呈 三峰双谷、双峰双谷波形响应,主频25 Hz左右(图 1).储层段与上覆盖层之间反射系数为0.45。如tzA 井良里塔格组颗粒灰岩段对应的地震波形呈三峰 图2 tzA井对应地震响应 双谷状(图2),岩心、测井和钻井资料显示该段储 Fig.2 Seismic response of tzA well 集性能良好,为一类储层。钻井资料显示该段钻具 放空1.5 rrl,用5 mm油嘴求产,日产油231.5 m3.气 收稿日期:2009—07—16:修回日期:2009一l1—23  ・作者简介:孙勤华,1980年生,男,工程师,硕士,主要从事碳酸盐岩储层地震预测研究工作。地址:(730020)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雁儿湾路 535号。电话:(0931)8686059。E—marl:sunqinhua98@tom.corn 102 岩性油气藏 第22卷第1期 17 471 m 。钻井资料与试采资料均验证了波形预测 结果正确 二类储层对应粒屑滩沉积,储层物性较好,发 育一定的基质孔,以小型孔洞层为主,在地震剖面 上呈低频弱振幅,主频在24 Hz左右(图3),储层段 与上覆盖层之间反射系数为0.05。如tzB井目的层 段呈低频弱振幅式波形的地震响应(图4)。岩心、 成像测井资料均显示有少量的孔洞和裂缝发育,并 且裂缝大部分被方解石充填,产能低,综合评价为 频率(Hz) 二类储层。 图5三类储层地震频谱图 Fig.5 Seismic frequency spectrogram of the third type reservoir T2750 T2770 T2790 T28l0 频率(Hz) 图3二类储层地震频谱图 Fig.3 Seismic frequency spectrogram of the second type reservoir 图6 tzC井对应地震响应 Fig.6 Seismic response of tzC well T2990 T3010 T3030 T3050 行某一时窗范围内地震数据的对比,细致刻画地震 波形的横向变化,从而得到地震异常体的平面分布 规律。神经网络技术通过对实际地震道进行训练, 并模拟人脑思维方式来识别不同目标的波形特征。 并与其它相似的波形进行对比和判别。首先,通过 神经网络算法多次迭代合成地震道;然后,将合成 地震道与实际地震数据进行对比,通过自适应试验 和误差处理,改变合成地震道,使合成地震道与实 图4 tzB井对应地震响应 Fig.4 Seismic response of tzB well 际地震道的相关性更好 ^6] 根据波形分类结果形成离散的“地震相”。对其 三类储层对应泥晶灰岩沉积.储层物性差,地震 进行平面归类处理,得到平面地震相图。通过已知 波形呈中高频强振幅状,在地震剖面上呈低频弱振 钻井地质信息标定,对波形分类结果进行综合地质 幅,主频在38 Hz左右(图5),储层段与上覆盖层之 解释,最终得出与地震异常体平面分布相对应的地 间反射系数为0.35。如tzC井(图6),岩心、成像测井 质相图。这种方法可以克服常规“相面”法所带来的 资料均显示无储层发育,测试为干层。该区不同品质 主观随意性。实现地震相研究的半定量化_7]。 储层对应不同的地震波形.这是利用地震波形预测 碳酸盐岩储层的重要前提[¨]。 2波形分析实现步骤 1.2波形分析原理 2.1井一震标定和地震层位解释 波形分析技术使用神经网络技术对地震波形 在合成记录基础上作井一震标定,使深度域信 进行分类处理,即根据地震道的波形特征.逐道进 息与时间域信息实现匹配,并在构造认识指导下进 2010年 行层位解释。 孙勤华等:利用波形分析技术半定量预测塔中碳酸盐岩储层 103 2.2神经网络训练数据选择 以地震层位为基准。按沿层时窗切取地震数据 来训练网络。等厚时窗最好是大于半个相位,并且 小于150 ms,太大的时窗会包含过多的波形,给解 释带来困难[8-10] 2.3利用神经网络进行波形聚类 在训练样本选择完成的基础上,采用自组织神 经网络模式识别来实现地震相划分。自组织神经网 络是一种具有自学习功能的神经网络,由2层组成。 输入层中神经元在一维空间中排列,而输出层的神 经元可以是的,并且输出节点与邻域的其它节 点广泛互连。神经网络在地震层段内对实际地震道 进行训练,构建合成地震道,然后与实际地震数据 进行对比,通过自适应试验和误差处理,在模型道 和实际地震道之间寻找更好的相关。 应用神经网络进行训练学习.得到合成记录道 (模型道)。一般情况下,分类数(研究层段内地震道 的种类数)应取决于所要研究的目标和对数据的了 解程度。 2.4波形平面图地质解释 对地震波形分类结果进行平面归类处理.将相 同类型的波形用同一种颜色显示,相近类型的波形 用相近的颜色显示:通过波形分类图上颜色的分布, 来评估地震波形的区域分布情况:将实际地震道与 地震相进行对比,认识地震波形横向变化的内涵:通 过与构造、岩相、钻井、测井等资料进行对比、标定, 对地震波形变化作出合理的地质解释;结合区域沉 积相带分析,对整个地震相图作出综合性的地质解 释,最终得到储层分布规律。 3 实例应用 以塔中某井区作为研究区域。区内I井是一口 高产工业油气井,其储层属于礁滩复合体沉积,储集 类型为孔洞一裂缝型,日产油312.5 m3,气1 485.5 m。。 Ⅱ井储层属于泥晶灰岩沉积,储层物性差,无产 能。利用上述方法对研究区目的层进行了波形聚类 分析,并结合已钻井进行标定,预测出一类优质 储层面积为1.87 km ,呈东南向分布(图7,红色区 域)。根据预测结果在一类储层发育区内部署了Ⅲ 井和Ⅳ井,Ⅲ井日产油481.1 m3.气550 m :IV井日 产油281.1 m3.气1 260 m3水120.5 m 。与预测结果 相吻合。 图7利用波形分析技术预测不同类型储层平面分布图 Fig.7 Diferent reservoir distribu 0n pre ̄cted by wave ̄rm analysis 4 结论 不同品质碳酸盐岩储层的地震波形不同,利用 地震波形能够半定量地预测碳酸盐岩储层的分布。 采用不同的野外采集参数及不同的处理流程得到 的地震数据,存在能量、极性等差异,因此,波形分 析技术仅适合于对同期采集和处理的地震资料进 行储层预测。 参考文献: [1] 杨子川,李宗杰,窦慧嫒.储层的地震识别模式分析及定量预 测技术初探[J].石油物探,2007,46(4):370—377. [2] 张进铎.碳酸盐岩储集层体积定量化估算技术[J].石油勘探与 开发,2004,31(4):87—88. [3]胡九珍,冉启贵,刘树根,等.塔里木盆地东部地区寒武系一奥 陶系沉积相分析[J].岩性油气藏,2009,21(2):70—74. [4] 张永升.波形分析方法在碳酸盐岩储层预测中的应用[J].石油 物探,2004,43(2):135—138. [5] 肖盈,贺振华,黄德济.碳酸盐岩礁滩相储层地震波场数值模 拟[J].岩性油气藏,2009,21(1):99—101. [6] 刘军迎,雍学善,高建虎.模型正演技术在碳酸盐岩油气藏地 震资料解释中的应用[J].岩性油气藏,2007,19(1):109—112. [7]袁国芬.塔河油田碳酸盐岩储层地球物理响应特征[J].石油物 探,2003,42(3):318—321. [8]赵力民,郎晓玲,金凤鸣,等.波形分类技术在隐蔽油藏预测中 的应用[J].石油勘探与开发,2001,28(6):53—55. [9]赵力民,彭苏萍,郎晓玲,等.利用stratim ̄波形研究冀中探区 大王庄地区岩性油藏[J].石油学报,2002,23(4):33—36. [10]殷积峰,李军.波形分类技术在川东生物礁气藏预测中的应用 [J].石油物探,2007,46(1):53—57. (下转第108页) 108 岩性油气藏 第22卷 第l期 参考文献: 邓宏文.王洪亮.李熙醋.层序地层基准面的识别、对比技术及 『1]李明.岩性地层油气藏地球物理勘探方法与应用[M].北京:石 应用[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1996,17(3):177—183. 油工业出版社.2005:35—40. 杨国臣。于炳松.隐蔽油气圈闭勘探之发展现状[J].岩性油气 『2]贾承造,赵文智,邹才能,等.岩性地层油气藏勘探研究的两项 藏,2008,20(3):6—11. 核心技术fJ].石油勘探与开发,2004,31(3):3-9. 安鸿伟.李正文.李仁甫,等.稀疏脉冲波阻抗反演在YX油田 『3]周海民,董月霞,刘蕴华,等.断陷盆地油气勘探理论与实践—— 开发中的应用[J].石油物探,2002,41(1):56—6O. 以渤海湾盆地南堡凹陷为例[M].东营:石油大学出版社,2001: 张厚福.徐兆辉.从油气藏研究的历史论地层一岩性油气藏勘探 19—23. [J].岩性油气藏,2008,20(1):114—123. f41邓宏文.美国层序地层研究中的新学派——高分辨率层序地层 庞雄奇,陈冬霞,张俊.隐蔽油气藏的概念与分类及其在实际应 学[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1995,16(2):89-97. 用中需要注意的问题[J].岩性油气藏,2007,19(1):1—8. Application of sequence constrained reservoir predicting techniques to lithological reservoirs exploration in Gaoliu area HU Ming—qing,LIU Shao—feng (State KeyLaboratoryofGeologicalProcesses andMineralResources,China UniversiO,ofGeosciences,Beijing 100083,China) Abstract:Based on the hJ gh resolution sequence stratigraphy and the seismic reservoir prediction techniques,a method of the lithological reservoirs exploration is proposed and then applied to Gaoliu area.The divided solution of sequence and the sequence stratigraphical framework are established by the study of high—resolution sequence stratigraphy based on hi【gh level cycle as reference leve1.The Dongying Formation is divided into one long。term level cycle and four medium.term level cycles.Using the seismic reservoir inversion technique which is constrained by the high.resolution sequence stratigraphic framework.twenty eight individual sand bodies in the four sequences are identiifed,which provides favorable evidence for the lithological reservoir exploration. Key words:lithologic reservoirs;high resolution sequence stratirgaphic rfamework;seismic reservoir prediction; Dongying Formation;Gaoliu area (编辑 于惠宇) (上接第103页) Applying waveform analysis to semi—quantitatively predict carbonate reservoir in Tazhong area SUN Qin—hua,LIU Xiao-mei,LIU Jian—xin,ZHANG li-juan (Research Institute ofPetroleum Exploration nad Development-Northwest,PetroChina,Lanzhou 730020,China) Abstract:The carbonate reservoir is characterized by various types and strong inhomogeneity.Seismic waveform variation characteristic is used to semi—quantitatively identify and predict the distribution of high—quality reservoir.The basic principle,realization process and the key parameters of this technology are analyzed.The seismic response pattern is established in reservoir z0lie by well—seismic calibration,and the seismic waveforlTl characteristics of different reservoirs are analyzed.Seismic trace waveform of traget zone is classiifed by means of self-organizing neural network. The semi.quantitatively evaluation of carbonate reservoir is ifnally carried out.According to the prediction,two wells have been drilled.and the drilling result is consistent with the prediction result. Key words:waveform analysis;semi—quantitative prediction;self-organizing neural network;carbonate reservoir; Tazhong area (编辑 于惠宇)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