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试述我国智能车库发展现状与前景
作者:黄业华 王春雷
来源:《科学与信息化》2019年第27期
摘 要 随着我国汽车保有量的不断增加,城市停车用地与车主停车难的问题日益尖锐,已经严重制约了城市基础建设以及城市交通的发展。伴随着智能车库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完善,智能车库将有效的解决这类矛盾。本文就我国智能车库行业的发展背景及现状进行研究,并指出智能车库行业的发展前景与方向。
关键词 立体车库;市场现状;发展前景;智能化 1 智能车库发展背景
随着中国汽车保有量不断增长,尤其在人口稠密地区,车主停车的问题与城市停车区数量不足问题的矛盾日益尖锐起来,停车困难麻烦严重阻碍着城市交通的便捷发展。然而智能车库凭借其众多的优势,逐渐成为解决城市停车困难的最有效途径、最合理、最科学的途径。针对不同的地理位置与公共场合开发设计出了各种符合市场需求的智能车库系列产品,并且逐渐积累了大量的宝贵经验与教训。可是,我们国家在智能车库行业的起步晚于其他国家,又因为各个企业之间的实力有限并且参差不齐,无法及时的与时俱进的增加自身能力,同时就目前而言市场需求并不高。因此,中国的智能车库产品技术相对落后很多,制造成本较贵,这些都不利于我国智能车库的普及。
现如今,由于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城市的土地资源变得非常紧张,停车困难已经成为社会的一大日益突现的问题,亟待解决。所以我们需要了解智能车库的发展现状,追溯国内国外与之有关的生产制造、研发技术的研究,总结该行业较为发达成熟的相关国家与企业的经验和技术,积极分析市场形势和开拓市场需求。合理科学的预测智能车库的发展前景是推动立体车库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任务[1]。 2 智能车库发展现状
在应用场景方面,中國的智能车库主要用于住宅社区,公共设施和自用单元,主要基于住宅停车设施。这一比例甚至超过了一半之多,而公共设施和单用户使用率大约为18%。2017年,住宅区新建住宅立体车库项目数量为1,566个,泊位数量为482,020个,增长18.5%。城市公共配套车库项目为779个,泊位291,858个;单位自用车库项目为485个,泊位87,765个。
在分布区域方面,在大型、中型和小型城市智能车库的使用中,二线城市分布使用的最高,一线城市相比较少。2017年,中国拥有561个机械车库,已建成的车库总数超过145,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600个。泊位总数超过341万,位居世界第一。一线、三线、四线城市分别占比为22%、14%和12%。
中国的汽车保有量已经上升到了世界第二位,汽车数量的极速增长带来了停车泊位的极度需求。截至2017年8月底,我国机动车数量为3.05亿辆,其中6个城市超过310万辆。24个城市的汽车超过220万辆,49个城市的汽车超过110万辆。
与汽车保有量的增加相比,中国停车位比例极低,泊车车位数量上的差距超过了5100万。根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大城市的汽车和停车位平均比例约为1∶0.7,中小城市约为1∶0.5,与发达国家1∶1.4,与中国相比,中国的泊车位数量比例严重偏低,全国停车位数量超过5100万。根据“2016年停车产业发展”,2016年北京的停车位数量少了360万辆,甚至超过了上海全市的汽车数量。在深圳停车的难度与北京相当,但上海的停车位更为紧张,几乎达到了1:6[2]。
2016年,中国国有建设用地供应面积为518,500公顷,同比下降2.8个百分点。其中,工矿库存用地120,800公顷,同比下降3.1%;房地产用地11.85万公顷,同比下降11.3%;基础设施和其他用途用地为2,700公顷,同比增长0.3%。全国土地流转面积218,200公顷,同比下降4.9%。建设用地集约化的需求强烈。
与传统停车场相比,智能车库施工周期短,投入成本低,空间的使用率高,占地面积少,并且在停车效率和智能方面同样具有诸多的优势。比如,智能停车库占地面积大约只要传统平面停车场的1 / 2--1 / 25。但是,空间利用率要高出75%以上。传统的停车场停放50辆车大约需要1,850平方米,而智能停车库仅需55平方米。即1.1平方米便可停放一辆车。
现如今,结合我国实际需求,对城市的商业区、住宅区、办公区、特殊用地等多种地区,采用因地制宜的方法,科学合理的设计出了各种各具特色、功能不同的库型,以此来满足各种需求。就目前而言,我国主要使用的智能立体车库有以下几种型号。
升降横移式:整机特点:有效利用空间,数倍的增加空间利用率。不仅能快速方便地存取车辆,还具有独特的横梁设计和车辆通达性。采用PLC控制,自动化程度高。环保节能,低噪音。人机操作界面较好,可选配各种操作方式,操作简单[3]。
垂直循环式车库:整机特点:省地:一个大型垂直循环机械停车库可以在58平方米土地面积上建造,轻松存放30辆汽车或20辆面包车。方便:使用PLC自动调整汽车,按一下按钮即可进入汽车。迅速:调车时间短,取车快速。灵活:它可以设置在地面或半地,也可以单独安装或在建筑物中安装,也可以多种组合安装。经济:它可以为购买土地节省大量资金,这有利于合理规划和优化设计。省电:一般不需要强制性通风,也不需要大面积照明,功耗仅为传统地下车库的30%。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垂直升降式车库:整机特点:占地面积小,容量大,高层设计平均可达一平方米一台车的空间。它可以同时提供多个停车位,存取时间短。智能化程度高,可预留进入汽车和空车位。可以利用车库形状的空隙来绿化,使车库成为一个立体的绿色体,有利于美化城市和环境。智能化控制,操作简单方便[4]。
另外还有简易升降式车库、平面移动式、巷道堆垛式车库等多种型号,极大地满足了市场上对智能车库的各种需求。 3 智能车库发展前景
的大力支持下,该行业正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在打破现有模式的同时,新的市场结构将继续升级。国内智能车库产业的崛起将势在必行,行业的发展极有可能呈现下列变化: 3.1 行业的集中程度可能会先下降然后上升,核心制造商主导市场
由于的催化作用,短期智能车库行业的集中度势必会下降很多,然而随着行业的逐步,市场竞争继续加剧,根据丛林法则,小企业呗淘汰,大制造商成为市场领炮者,行业将呈现高度集中的市场格局。占据主要客户资源,如房地产开发商和,以及更多具有优惠的领头公司,势必更加了解市场的动态。 3.2 “产品+运营”模式打通产业链条
随着房地产热潮的逐渐褪去,原有房地产投资方主导的行业格局正在不断受到冲击,又伴随行业技术壁垒下降,导致大量中小企业进入,在这种背景下,制造商那些单一主要业务的生产商的转型压力正在增加。除了高端制造水平需要不断地提高外,具有雄厚技术实力和资金实力的核心制造商也将进入后端运营领域。“产品+运营”整个产业链布局不仅符合当前形势,也是核心厂商提升市场地位,打造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3.3 高端化、智能化是长期趋势
结合日本高端电梯市场日益增长的比例,以及中国目前引导的停车产业化方向,社会资本以PPP模式在的大力引导下建立公共停车场。在繁华市中心地段,空间利用率非常之高的高端垂直起重设备有望开辟市场,使得智能车库占比大幅度提升。目前,在利用最广的居民小区里,简易的低端产品暂时还能满足基本的停车需求,所以这部分将会是潜在的市场,毕竟我国汽车的保有量将会不断增加。
3.4 住宅建设比例下降,公共基础建设不断增加。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公共基础建设是的受益者。从出台的意见可以反映出有意引导社会资本进入智能停车场的建设和实际运营中来,通过公司债券融资以及专项资金等方式相结合,为智能停车场的建设提供相对应甚至是相当充足的资金支持。
作为社会公共基础建设的供应者,必然会增加公共基础建设来支持需求的比例。智能车库行业极有可能成为其中的一个受益者。但是公共基础建设方面产品的采购招标是高门槛高规格高质量的,因此,只有拥有技术和财务实力以及核心客户等综合资源的大型制造商才会更具竞争力。
在同样的受益下,智能车库的自用需求也将得到改善。在总的新形势下,智能车库行业将会转型升级,对于公共建设的支持比例将会大大提高,使智能车库行业成为其中的受益者。虽然社区配套车库设施的市场份额将会下降,但规模总量却在不断增长。 4 我国智能车库的发展方向
智能车库是一个集仓储物流、机电一体化、物业管理、车辆诱导等较为综合性的新时代行业。它是为了解决随着汽车保有量快速增长所带来的“停车难”现象而出现的。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和保有量的不断增加,立体车库的发展逐渐呈现如下的发展趋势: 4.1 智能车库的建设趋于大型化
在国内人口稠密的一二线城市,其中一种典型的“城市病”就是停车困难,该矛盾已经严重制约了城市商业区、办公区、住宅区的竞争力,抑制了汽车的消费,影响了交通通畅度。之所以中小型的停车场已经无法满足本地的停车需要,是因为在这些地区人口及车流极其密集。为此,必然要建设一些大型的智能停车场来满足需求,一般可以提供1100至11000个车位。如此之多的泊位数,传统的普通的车库该如何解决,又要采用什么样的产品和技术呢?而采用仓储式平面移动类立体车库便可以有效解决。大型的仓储式平面移动类立体车库停车解决方案采用可旋转的机器人,避免了倒车入库或出库的麻烦,并且采用多机器人加多个升降机交叉作业加多个出入口,提高了存取车效率,缩短了出入口的等待时间。 4.2 愈加满足需求的智能化
近年来,从生活中的家电到各种数码产品,智能化的浪潮滚滚而来。从智能手机、智能电视到智慧城市,以及現如今智能车库的发展无不是深受智能化技术发展的影响与推动。在科技的迅猛发展下,越来越多的立体车库利用智能立体车库管理系统采用非接触式智能IC卡作为车辆出入停车场的凭证,以先进的图像对比功能实时监控出入场车辆,以超大的LED显示屏引导车主寻找其所分配的车库车位,以稳定的通讯和强大的数据库管理每一辆车及车位信息,以先进的电子地图实时监控现场车辆停放的动态信息;完全解决了现有停车场存在的安全隐患问题,提高了立体停车库的智能化水平。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4.3 符合市场的家庭化
越来越多的家庭拥有了汽车,甚至许多家庭拥有2部及两部以上的汽车。虽然现在还停留一户一个车位的做法,但是已经无法满足收入高的那一部分家庭的需求了。家用智能车库的市场正处于快速起步成长阶段,前景必然广阔。在欧美一些国家已经进入后工业化时代,大部分家庭都拥有2部以上汽车,家庭立体车库已经成为很成熟的市场。 5 结束语
智能车库的技术日趋成熟,但在推广使用上仍需要不断努力。智能车库的发展前景良好,存在很大的发展空间,相信通过不断地努力探索,智能车库将会为人们生活带来巨大的改变。 参考文献
[1] 张争.立体车库的发展现状和前景分析[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6,(12):478. [2] 宋秋红,安丰贞,方铀,等.城市立体车库的现状及展望[J].城市公用事业,2012,(05):17-20.
[3] 胡增荣.立体车库的种类及其应用[J].科技经济市场,2011,(04):24-26.
[4] 贺拥军,杨承超,周绪红,等.立体车库的结构形式及应用与发展[J].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2009,(04):30-34. 作者简介
黄业华(1969-),男,江苏溧阳人;学历:本科,高级经济师,研究方向:电梯控制与制造。
王春雷(1971-),男,江苏溧阳人;学历:大专,工程师,研究方向:电梯控制与制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