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2006年第3期 农 机 使 用 与 维 修 45 农机化对提高大豆产量的作用 黑龙江省呼J-5 ̄--.z-卡乡农机站宋学章 呼玛县位于北纬51。高寒地区,年积温平均在1900— 作业均可,整地质量达到耙深在12—15em,地表平整无杂物, 21O%左右,属第五积温带。主要种植大豆、小麦、马铃薯, 达到待播状态。 大豆种植面积占80%以上。土地多属于山岗丘陵地,土层较 ⑧机具准备。(1)使用20Ps四轮与其配套的能一次性完 薄,并由于多年使用较传统的平翻和耙茬作业,土壤较为板 成开沟施肥、精量点播、覆灭埋土、等作业的两条垄大豆 结,平年产量不高,遇到早、涝、低温、早冻等自然灾害,严重 覆膜机效果较好,每天可作业3hII12左右。(2)对机具按说明 影响大豆的产量,甚至个别地块绝产。 书要求安装、保养、调试,并按农艺要求将播肥量、播种量、垄 因受气温偏低和地理的影响,大豆平均亩产在1 15kg左 距及地膜覆盖时宽度、压紧度、深浅等调整好,并实地试验达 右徘徊,单产量一直上不去。近几年推广运用农机深松浅翻 到合格状态。 新技术,大豆产量略有提高,2004年至2005年通过在示范区 ④地膜选择。厚度O.o8mm、宽度75—80em的地膜为 内运用深松浅翻相结合的新技术,增产效果非常明显。 宜,每公顷用量5Ok左右。 一、农机化深松浅翻技术的实施 ⑤品种选择。要选大豆品种质量好、丰产性强、比当地 1,作用 成熟期晚熟5 10天的品种,增产效果好。种子需精选,纯 ①深松作用能打破犁底层,疏松耕层以下土壤,改善土 度、净度、发芽率达 98%以上。 壤板结现状,形成土壤水库,提高其蓄水保墒能力。 ⑥科学施肥,应用测土配方平衡施肥技术,一般每公顷 ②通过深松保持土壤上肥下瘦的基础,适应作物生长。 施尿素15k、二铵11Okg、钾肥40 ,因地制宜科学施肥。将 ③深松能营造土壤颗粒合理的空气密度,从而提高地 化肥作为底肥深施或侧施.距种子6—8em为主。 温,促进农作物的光合作用。 ⑦试播期选择。大豆覆灭后生长条件得到改善。出苗 ④通过浅翻作业能使地表土壤达到翻垡碎土,晒土提 时问缩短要根据当地终霜期确定播种期,既要避开冻害又不 温,灭茬灭草作用。 要影响大豆的生长期.一般地温稳定在7~8 ̄E时为宜。 ⑤运用深松浅翻综合技术,减少了机车作业次数,减少 ⑧播种密度。覆膜后大豆生长非常茂盛,播种宜稀不宜 了土地碾压次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起到节本增效作用。 密,每公顷保苗株数32~34万株为宜,播前种子用种衣剂包 ⑥提高作物产量8%一10%左右。 衣处理。 2.机具的配套选择 ⑨田问作业。实施大豆行间播种覆膜时,开垄要直、地 我们通常选用以下两种配套机具: 头要齐、匀速运行、合垄均匀、埋膜要严实。勤检查播肥、播 ①东方红一802拖拉机配套的ILIt一435型深松浅翻犁, 种、覆膜质量,发现故障及时排除。避免大风天作业,以免影 其工作幅宽1.4m、四铧、深松深度3O一40ear,浅翻14—20era, 响覆膜质量。 工作效率O.6 Ol8 /h。 3.田间管理 ②lOOPs拖拉机配套翻转式深松浅翻犁:it ̄'gs一535型, ①药剂灭草。最好在播前1~2天封闭灭草,效果很好。 工作幅宽1.75m、五铧、深松深度35—40em,浅翻深度15— 还可以在播后苗前期喷洒除草剂封闭灭草。 02ear,工作效率1誊O一1.2hm ̄/h。 ②中耕。在苗期用机引中耕机将没覆膜的行间实施中 3.实施技术要求 耕灭草培土一遍,如苗跟有草可人工拔草。 ①配套的动力机车技术状态良好,动力足。 ③页面施肥。在大豆初花期和结荚期用机引喷雾器喷 ②机具要按说明书要求安装调试,注油保养。 施叶面肥各一遍,以促进作物增产早熟。 ③深松深度在35em左右,浅翻深度18em左右。 ④起膜。在大豆封垄前(约7月末8月初时)可用机引 ④开垄直,不重不漏,扣垡严,碎土好,整地平。 专用起膜机或人工作业。 ⑤要求连片作业,充分发挥机械化作用。与80Ps拖拉机 4.机械收获 配套的机具配套每班次完成6l 以上面积,与lOOPs拖拉机 在大豆叶片落掉,籽粒丰圆时,及时组织联合收割机收 配套的机具每班次完成lOhmz以上面积。 获,避免炸荚落粒损失。 ⑥土地深松作业建立三年轮耕深松一次的耕作制度为宜。 三、效益分析 =、农机化大豆行间覆膜技术的实施 1.增加收入。应用深松浅翻与大豆行间覆膜综合技术, 1.实施农机化大豆行间覆膜新技术的作用 比常规种植每公顷增产750kg左右,增产38%。按2005年大 ①增温作用。地膜覆盖后,阳光透过地膜使地温升高, 豆销价2.2o元,kg计,75okg×2.20元,kg:1650元。同时节省 并通过土粒的传导作用使耕层地温逐渐升高,将热量储存在 管理费120元,hl ,节省种子费l;0元,l ,增收节支1910元。 土壤中,同时由于地膜阻隔,减少膜内、外热量的交换,提高 2.费用 实施大豆行间覆膜技术比平常种植大豆增加 了土壤的热容量。据测,通过地膜覆盖使土壤增温2℃左右, 地膜费50 X 8.5元/kg=425元,起膜雇工200元/hm-',合计 可增积温150℃左右。 625元。 ②保墒作用。地膜覆盖切断了土壤水分与大气的直接 3.实际效益。1910—625=1285元。运用深松浅翻与大 交换,控制土壤水分向地表大量蒸发,由于膜下温度较高,土 豆行间覆膜综合技术比正常的作业方式平均增收1285元, 壤热递度差异大,导致深层水分向土壤表层聚集,使耕层土 hm2。 壤含水量提高,增加土壤保墒、提墒和稳定土壤水分的效能。 四、结论 ③养分作用。地膜覆盖改变土壤物理性状,促进微生物 1.深松浅翻技术主要是打破犁底层,改进土质结构,提 活动,加速有机质的分解,从而增加土壤的自给态养分,同时 高土壤的蓄水、保墒、渗水排涝能力。 由于地温的升高,使施入土壤的化肥分解能力增强,提高了 2.大豆行间覆膜技术主要是增加地温,提高作物的光合 化肥的利用率。 作用,促进土壤吸水、蓄水、保墒能力及土壤的养分物理作 ④减少机械进地次数,减缓雨水冲刷,使土壤保持较好 用。 的松软状态。降低成本,增加产量,起到节本增效作用。 3.上述两项技术的运用,大幅度增加大豆单产,有广泛 2 技术要求 推广价值。尤其适合在年积温较低和少雨干旱的地区,能更 ①选地。最好选用秋季实施深松浅翻过的较平整土地, 有效发挥其作用。 无石块。 4.农机化深松浅翻与大豆行间攫膜技术运用的推广,增 ②整地。在深松浅翻作业的基础上,运用耙、耢或旋耕 加了农民的收入,促进了农业发展。 (o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