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O1O.12 据《光明日报》报道,中山大学青藏高原特色资源科学工作站的冬虫夏草研究获得重 大进展,育种大棚和全天候牧虫工程试验地内蝠蛾幼虫最高密度达2l1头/IIl2,释放蝠蛾成 虫后的孕育工程试验地内冬虫夏草密度达l1株/m。。 “中山大学青藏高原特色资源科学工作站”自2006年8月在林芝地区海拔4156m的 高寒地带成立以来,开展了冬虫夏草适生地气象、土壤、植物、微生物、昆虫群落、冬虫夏草 菌的生物学等多学科的研究,已取得1O多项重大突破,获授权中国发明专利12项。 目 昔毫孺jr 叠重嗣目 据国际在线报道,由中国科研人员培育出的3个兰花新品种,已在英国皇家园艺协会 成功登录,并获得了兰花新品种登记证书。这3个兰花新品种是由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 培育的,其中两个属蝴蝶兰,另外一个属火焰兰。 目I 据《科技日报》报道,国家林业局新批准国际竹藤网络中心成立绿色经济研究中心、 竹藤资源与环境研究中心、竹藤生物质新材料研究中心、竹藤资源化学利用研究中心、基 因科学与基因产业化研究中心和热带森林植物种质资源实验中心。该6研究机构将加强 竹藤生物质新材料,竹藤资源化学利用、基因科学与基因产业化以及热带森林植物种质 资源等方面的研究、开发与利用,充分挖掘竹藤等生物资源利用的潜力。 江苏省农科院园艺所专家利用“江苏省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资金”立项,开展抗病优质 新品种选育,选育出草莓新品种“宁玉”,品质优,抗炭疽病能力强,耐贮运,有望解决草莓 种苗供应紧缺难题。 据《光明日报》报道,中文大学、华大基因研究院、农业部、中国科学院等单位合 作的“大豆回家’颂目,在大豆基因组研究取得重大突破。该研究首次对野生大豆和栽培 大豆全基因组进行了大规模遗传多态性分析,为全球大豆的遗传学研究提供了非常有价 值的资源,为大豆种质资源保护和分子育种带来新的科学启示。 研究人员运用新一代测序技术对17株野生大豆和l4株栽培大豆进行了全基因组重 测序,总共发现了630多万个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建立了高密度的分子标记图谱。同时 分别对野生大豆和栽培大豆进行组装,从而鉴定出了l8万多个两种大豆中获得和缺失变 异,得到了在栽培大豆中获得以及丢失的基因。 口.臼.四 者服 纂 。。。元伶。款汇至本社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