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备课活动记录表(定稿)
学校:哈巴河县初级中学
组别 物理备课组 年级 课题 主备人 讨 论 记 录 八年级 质量 彭甜甜 课型 课时 成员 新课 1课时 张琳 彭甜甜 努尔兰 时间 2016。12 地点 新化学实验室 彭甜甜:本节课的引入可以用多媒体展示上节课的探究结果引导学生总结导出物体质量的概念,进行新课。 努尔兰:将质量相同的物体进行比较,得出质量是物质的属性。 张琳:本身对于“质量是否发生变化”这类问题就是一个难点,这节课将质量的概念讲透讲透,多做些典型的练习. 教学 内容 分析 《质量》是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六章《质量与密度》中的第一节,本节内容属于课程标准的科学内容中第一个主题“物质”下的一个二级主题。课程标准要求: (1)初步认识质量的概念,会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 (2)了解物质的属性对科技进步的影响。课本从日常生活常见的现象入手,带领学生走进多彩的物质世界。本节贯穿一个重要的物理量——质量。学习质量的概念和天平的使用,使学生对物质有了进一步的定量认识。在这部分内容的学习中,应该着重让学生亲自经历各种探究过程,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总结规律,学习知识,发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情 分析 八年级学生好奇心较强,并且具备了一定的研究问题的能力,但思维方式还是比较形象,欠缺对问题的深入思考及理性的思维过程.对于托盘天平的使用,动手操作学生基本可以完成,但对于为什么要这样使用还会感到一些疑惑。 教学 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质量的基本概念,知道质量的单位并能正确进行单位换算 (2)知道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而且物体的质量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和位置改变 (3)了解常见的质量测量工具,通过实际操作,初步掌握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观察、比较,形成对质量概念的初步认识 (2)通过观察和操作,学会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并能正确地使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通过对托盘天平的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自觉遵守操作原则的良好习惯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在实现教学目标的过程中,应遵循从感性到理性,从简单到复杂的原则,以符合初中学生的认知规律. 教学重点 质量的概念和属性,托盘天平的使用 教学难点 教学 过程 设计 教学 过程 设计 教学 过程 设计 托盘天平的使用 趣味引入:教师出示橡皮筋、火柴棒、一截车胎、大头针、大螺栓、木块等让学生观察. 思考:能否将这些物体进行分类?你分类的理由是什么? 根据讨论归纳:上述物体可以分为三类: 大头针和大螺栓为一类,它们都是铁制成的; 火柴棒和木块为一类,它们都是木材加工成的; 橡皮筋和车胎为一类,它们都是由橡胶制成的。 根据前面的分类教师讲解:大头针和大螺栓、火柴棒和木块、橡皮筋和车胎,我们都把它们称为物体。构成这些物体的铁、木材、橡胶,我们都把它们称为物质。从上面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出物体是由物质构成的. 结论:一切物体都是物质组成的. 思考:结合上面的几个例子回答,物体含有物质的多少相同吗? 自学指导.快速阅读课文,完成练习册自主学习习题。 自主学习.完成检测.(小组汇报,总结出课的本节主要知识点。) 合作探究。 1、质量 (1)对实物的观察,引入质量的概念 铁钉和铁锤含有铁这种物质的多少不同,桌子和凳子含有木这种物质我多少不同,物理学里为了表示这性质就引入的质量这个物理量。 质量是表示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用符号:“m”表示。 (2)举例说明物体的质量不随它的形状、状态、位置和温度而改变。 2、质量的单位 (1) 国际单位:千克(kg) (2) 其他单位:吨(t);克(g);毫克(mg)。 (3) 进率:1吨=1000千克;1千克=1000克;1克=1000毫克。 看P103表中一些物体的质量。 3、质量的测量——天平 (1) 介绍常用测质量的器具:案称;杆称;台称;电子称;天平 (2) 托盘天平的构造及使用方法 构造:底座;横梁;托盘;平衡螺母;指针;分度盘;游码;标尺 (3) 天平的使用 天平的调节: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零刻线处;调节横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这时横梁平衡. A.把被测物体放在左盘,用镊子向右盘里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直到横梁恢复平衡。 B.这时盘中砝码的总质量加上游码在标尺上所对和刻度值,就等于被测物体的质量。 教师强调: 1、调节平衡螺累母按:指针左偏就向右调;右偏向左调. 2、天平调节平衡后,左右盘不能对调,平衡螺母不能再动。 3、取砝码时一定要用镊子。 4、往盘里加砝码应先估计被测物的质量,再从大到小加砝码,当加到最小一个砝码时太重了,则应改用移游码。 5、游码的读数是读游码的左边所对标尺的刻度值。 (4) 天平使用注意事项: A.不能超过称量(天平的称量=所配砝码总质量+游砝最大读数). B.取砝码要用镊子,并轻拿轻放. C.保持天平干燥、清洁。 4、质量是物体的基本属性 ◆实验探究: (1).用天平称量一块橡皮泥的质量。把橡皮泥捏成其他形状后再称一称,它的质量会改变吗? (2).一块冰放在杯子中,用天平测量其质量。待冰熔化成水后再测量一次,看冰化成水后的质量有没有变化。 (3).用天平称量室温下的铁块质量。把这个铁块放在沸水中煮一段时间,取出擦干再称一称。它的质量会改变吗? (4).科学家发现,地球上的物体被宇航员带到太空后,质量没有变化。 实验总结:物体的质量不会随物体的形状、状态、温度、位置的变化而变化。只要物体中含有物质的多少不变,它的质量就不变,质量是物体的基本属性. 课堂小结: 1、知道质量的初步概念及其单位; 2、 通过实际操作,掌握天平的使用方法。 3、学会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 4、知道质量是物体的基本属性 板书设计: 第一节 质量 1.什么叫质量: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 2.单位:国际单位:千克(kg) 其他单位:吨(t);克(g);毫克(mg) 进率:1000进 二、质量测量 1.实验室测量质量工具:天平 2.天平的使用 (1) 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零刻线处; (2) 调节横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这时横梁平衡。 (3) 物体放在左盘,砝码放在右盘,并调节游码,直到横梁恢复平衡。 (4) 物体质量=砝码总质量+游码读数 三.使用天平注意事项: A.不能超过称量(天平的称量=所配砝码总质量+游砝最大读数)。 B.取砝码要用镊子,并轻拿轻放。 C.保持天平干燥、清洁。 四、质量是物体的基本属性 物体的质量不会随物体的形状、状态、温度、位置的变化而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