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什么》教学反思
以谜语导入,提高了学生们的注意力,学习气氛好很多。在歌曲学习过程中,培养孩子聆听音乐的习惯,律动编创融入歌曲的学习中,也能极大提高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最后的创编节奏,让学生用小乐器为歌唱伴奏,边唱歌曲边律动、边伴奏。在巩固歌曲学习的同时,又更深层地理解歌曲的意境,并且使孩子们显得更可爱、更活泼、更富创造性。
全班学生分成小组,并且明确各个小组打击的乐器,熟练之后进行伴奏合作,以及唱歌、律动一起来分工合作。并且分小组合使用沙锤、响板、碰铃等小乐曲为歌曲伴奏,引导他们参与音乐实践活动,这样无形中就让学生理解了音乐,体会了音乐形象,提高合作意识,培养学生间的感情,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使孩子们在音乐实践中实现学生之间相互配合,提高集体荣誉感。并通过展示环节锻炼学生的胆量,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新的教学理念告诉我们,一切的学习方式都应该用符合儿童情趣的方式进行。教学时应注重学生的自主探讨,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注重交流合作,体验共同学习的乐趣。在歌曲教学这一部分,我先让学生充分而完整的聆听歌曲,然后根据歌曲的节奏特点,让学生拍击节奏。这样极大的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解决了歌曲的难点。
鼓励学生探究学习,激发创新求异思维,在本课中也有体现。我充分发挥孩子们的想象力与动手能力,进行探究性与创造性的学习,这不但满足了全体学生想动、好动的欲望,也充分发挥了孩子们的想象力、创造力与动手操作能力。给孩子们营造乐学的教学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