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CN201998397U*
(10)授权公告号 CN 201998397 U(45)授权公告日 2011.10.05
(12)实用新型专利
(21)申请号 201020674907.3(22)申请日 2010.12.22
(73)专利权人深圳市立品塑胶模具制品有限公
司
地址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光明新区公明办
事处楼村社区滨海明珠工业园厂房第3栋A座一楼(72)发明人梁祖强(51)Int.Cl.
B29C 45/33(2006.01)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2 页 附图 3 页
(54)实用新型名称
内缩抽芯模具(57)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内缩抽芯模具,包括拉杆、动力装置和内缩抽芯装置,所述拉杆一端与动力装置固定连接,该内缩抽芯装置包括摆动块A、摆动块B、摆动座、推打块、连接杆、行位芯,所述连接杆一端与行位芯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摆动座固定连接,推打块固定套接于连接杆且该推打块底部与拉杆连接,所述摆动块A和摆动块B嵌于摆动座。本实用新型所涉内缩抽芯机构,结构简单,只需经过一次脱模便能使产品完全脱扣。核心组件内缩抽芯装置利用注塑和脱模时径向端面尺寸的变化,实现产品与模具分离,保证了脱模时产品结构不被破坏,提高了产品的成品率。CN 201998397 UCN 201998397 UCN 201998401 U
权 利 要 求 书
1/1页
1.一种内缩抽芯模具,包括拉杆(9)、动力装置(10),所述拉杆(9)一端与所述动力装置(10)固定连接,
其特征在于:还设有内缩抽芯装置,该内缩抽芯装置包括摆动块A(1)、摆动块B(2)、摆动座(3)、推打块(4)、连接杆(5)、行位芯(6),所述连接杆(5)一端与所述行位芯(6)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摆动座(3)固定连接,所述推打块(4)固定套接于所述连接杆(5)且该推打块(4)底部与所述拉杆(9)连接,所述摆动块A(1)和摆动块B(2)嵌于所述摆动座(3)。
2.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缩抽芯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摆动块A(1)和摆动块B(2)底部均设有摆动块座子镶件(11)。
3.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缩抽芯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摆动块A(1)和摆动块B(2)底部均设有摆动销(12)。
4.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缩抽芯模具,其特征在于:还设有行位座(8),所述拉杆(9)穿过所述行位座(8)。
5.依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内缩抽芯模具,其特征在于:还设有固定套(7),所述固定套(7)内壁紧贴所述摆动座(3)外表面并套住所述摆动座(3),所述固定套(7)嵌于所述行位座(8)上部。
2
CN 201998397 UCN 201998401 U
说 明 书内缩抽芯模具
1/2页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内缩抽芯模具涉及的是一种用于管道产品周圈扣脱扣模具或用于需要周圈脱扣的产品模具。
[0001]
背景技术
目前生产中空管材、空腹管材过程中采用的抽芯装置,脱模时靠巨大的拉力或夹
力将产品和模具分离,常常导致产品的成品率低;或者脱模时化整为零,将产品逐部分与模具脱离,这样常常需要多次脱模才能使产品完全脱扣,导致工序时间延长,脱模精度差,制约了产品的生产效率和生产质量。
[0002]
实用新型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内缩抽芯模具,只需要经过一次脱模,产品便能同模具实现分离;同时,内缩抽芯装置利用力学原理,便于模具从成形硬化后的产品中抽出。[0004]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内缩抽芯模具,包括拉杆、动力装置,所述拉杆一端与所述动力装置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还设有内缩抽芯装置,该内缩抽芯装置包括摆动块A、摆动块B、摆动座、推打块、连接杆、行位芯,所述连接杆一端与所述行位芯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摆动座固定连接,所述推打块固定套接于所述连接杆且该推打块底部与所述拉杆连接,所述摆动块A和摆动块B嵌于所述摆动座。[0005] 本实用新型所涉内缩抽芯模具还设有行位座,所述拉杆穿过该行位座。在摆动座的外表面套设有用于防止摆动块撞击模仁的固定套,该固定套下端嵌入该行位座。[0006] 在摆动块A、摆动块B的底部均设有摆动销和摆动块座子镶件,所述摆动块A、摆动块B通过摆动销、摆动块座子镶件和摆动座相连。注塑时,摆动块A、摆动块B被推打块撑开,模具径向端面尺寸达到最大值。脱模时,动力装置带动拉杆移动推打块,当推打块移动至摆动块A、摆动块B勾脚时,摆动块A、摆动块B由于推打块的作用力沿着摆动销向内缩进,此时模具径向端面尺寸最小,从而可以方便地将模具从产品内腔中抽出,克服了传统模具脱模时将产品和模具分离时所使用的巨大拉力或夹力将产品损坏的缺陷。[0007] 本实用新型所涉内缩抽芯模具,只需经过一次脱模便能使产品完全脱扣。组件内缩抽芯装置利用注塑和脱模时径向端面尺寸的变化,实现产品与模具的完美分离,保证了脱模时产品结构不被破坏,提高了产品的成品率。并且,采用这种结构的内缩抽芯模具,结构简单且易于组装,使用更安全,即使内缩不到位也不会撞坏模具。附图说明
[0008]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0009]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0]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组件摆动块B的局部结构示意图。[0011] 图3为本实用新型注塑状态整体结构纵剖图。
3
CN 201998397 UCN 201998401 U[0012]
说 明 书
2/2页
图4为本实用新型注塑状态径向端面剖视图。[0013] 图5为本实用新型脱模状态整体结构纵剖图。[0014] 图6为本实用新型脱模状态径向端面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内缩抽芯模具,包括摆动块A1、摆动块B2、摆动座3、推打块4、连接杆5、行位芯6、行位座8、拉杆9、动力装置10。所述连接杆5一端与行位芯6固定连接,另一端与述摆动座3固定连接,推打块4固定套接于连接杆5,摆动块A1和摆动块B2嵌于摆动座3;拉杆9穿过行位座8一端与推打块4相连,另一端与动力装置10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核心部件内缩抽芯装置由摆动块A1、摆动块B2、摆动座3、推打块4、连接杆5构成。
[0016] 本实用新型还在摆动座外周围上设有固定套7,固定套7内壁紧贴摆动座3外表面并套住摆动座3,固定套7嵌于行位座8上部。该固定套7主要是防止摆动块A1、摆动块B2撞击模仁。
[0017]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动力装置10为油缸。本实用新型所涉内缩抽芯模具只设有一个行位座8,以便缩短产品的脱模收机距离。[0018]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在摆动块A1、摆动块B2的底部设有摆动销12,和摆动块座子镶件11,摆动块A1、摆动块B2通过摆动销12与摆动座3连接。[0019] 脱模时,当所述推打块4移动至摆动块A1、摆动块B2勾脚时,摆动块A1、摆动块B2由于推打块4的作用力沿着摆动销12向内缩进。[0020] 如图3所示,在注塑状态时,推打块4置顶,摆动块A1、摆动块B2被推打块4撑开,模具径向端面尺寸最大,如图4所示。此时,可进行模具外表面的产品13浇注或敷设。[0021] 如图5所示,在脱模状态,随着动力装置10后移,牵动拉杆9带着推打块4后移。当推打块4移动至摆动块A1、摆动块B2勾脚时,摆动块A1、摆动块B2由于推打块4的作用力沿着摆动销12向内缩进。模具径向端面尺寸最小,如图6所示,从而可以方便地将模具从产品内腔中抽出。随着动力装置10的继续后移,拉杆9带动整个行位座8后退,脱离产品13。
[0022]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流程为:注塑时,推打块置顶,摆动块A、摆动块B被推打块撑开,此时模具径向端面尺寸达到最大值,可进行模具外表面的工件浇注或敷设。注塑后,产品内表面与内缩抽芯模具的行位芯外表面、摆动块A外表面、摆动块B外表面贴合在一起。待产品材料硬化后,油缸带动拉杆移动推打块,当推打块移动至摆动块A、摆动块B勾脚时,摆动块A、摆动块B由于推打块的作用力沿着摆动销向内缩进,此时模具径向端面尺寸最小,从而可以方便地将模具从产品内腔中抽出,克服了传统模具脱模时将产品和模具分离时所使用的巨大拉力或夹力将产品损坏的缺陷。随着油缸的继续后移,拉杆带动整个行位座和内缩抽芯装置后退,产品脱离内缩抽芯模具。[0023] 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具体实施方式,凡依据本实用新型申请的权利要求书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简单、等效变换,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4
CN 201998397 UCN 201998401 U
说 明 书 附 图
1/3页
图1
图2
5
CN 201998397 UCN 201998401 U
说 明 书 附 图
2/3页
图3
图4
6
CN 201998397 UCN 201998401 U
说 明 书 附 图
3/3页
图5
图6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