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内容
教材2页 用数数的方式表示物体的数量。 教学提示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数数已经积累了一些感性经验。教学时充分利用情境图,和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动手操作,动嘴描述,体会数是数(shǔ)出来的,理解知识的发展过程。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在计数动物数量的活动中,初步了解学生对数数的理解情况,以及认数情况。
过程与方法:认识情境图中动物或物品的过程中,能把自己数的结果表达出来,使学生初步学会数数的基本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热爱动物的情感。 重点、难点
重点:初步掌握数数的方法。
难点:能正确数出情境图中事物的个数。 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主题图、图片、课件。 学具准备:数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师:同学们,现在你们已经是小学生了。在今后的日子里你们要和老师一起学习很多的数学知识。数学知识能帮我们解决生活中的好多问题呢!你们有信心学好数学吗?
生:有。
师:数数是学习数学的基础,你会数数吗? 生1:会数数。
生2:我都能数到100呢!
师:你们真了不起。我们能不能一起大声的从1数到10。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从1数到10。(板书:数一数)
生:1、 2、 3、 4、 5、 6、 7、 8、 9、 10。
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提供情节,了解学生数数的情况。引起学生探究新知的欲望,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探求新知,用数数的方式描述物品的数量。
(一)师:你们有喜欢的小动物吗?最喜欢什么小动物呢? 学生交流各自最喜欢的小动物的名称。 生:小兔子、小猴子、长颈鹿、斑马……
师:你们说的这些小动物,老师也都特别喜欢。于是老师今天带领同学们一起参观动物园,看看这些我们喜欢的超级可爱的小动物。
课件出示情境图。
师:这只是动物园的一个美丽的小角落,在这里谁能说说你最喜欢的小动物有没有在里面?还有哪些小动物或者是物品?
(小组同学交流,最后汇报)
师:你能再分别数一数每种动物或每种物品的各有多少吗?
(教师在学生随意说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按数目从小到大的顺序数出图中的事物的个数)
(二)数出数量是“1”的事物。
师:同学们仔细看看,图中里有几只小猴子? 生:图中有1只小猴子。
师:回答问题真完整,你真棒!一只小猴子,就可以用数字“1”表示。
(在图的右边对应贴出数字卡片1;同时请同学们出示各自的数字“1”卡片) 师:同学们仔细看看,图中还有什么也可以用数字“1”来表示? 生1:1个小喷泉。 生2:1座小亭子。 生3:1条小鱼。 生4:1个兔博士。 生5:1个男孩。 生6:1只小象。 ……
师:图中有象妈妈和爸爸以及小象,但是小象只有1只,你们观察可要认真呀!这些物品的数量均可以用数字“1”来表示。
设计意图:一方面帮助学生梳理语言,培养学生说完整话的好习惯;另一方面引导学生根据同一动物的不同颜色、大小和位置说出其他数字。
(三)数出其他数量的事物。
师:同学们再数数看,数量是“2”的东西都有什么?
(给学生充分的交流时间,指着示意图说说描述不清的给予指导) ......
(配合学生回答,依次贴出教科书2~3页上的各图片及对应的数字卡片。数数量是3以上的动物或物品时,可以让学生说说是怎么知道其数量的。学生可能会回答“看出来的”或“数出来的”。教师可以让数出来的学生到前面给大家数数看。数完后,可以让全班同学发表意见,说说他数得对不对。)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总结数数的方法,数数的时候,应该从左往右或从右往左,按顺序一个一个地用笔点着数就不容易漏数或多数并适时渗透学生热爱动物,要与动物做朋友的情感。
三、巩固知新。
1.认读1~10各数。
你会准确并快速地读出1~10各数吗?
(教师先领读并同桌互相读一读;再打乱顺序出示数字卡片让学生以小组比赛的形式认读) 设计意图:一方面了解学生认识这10个数的实际情况,另一方面在多次认读中,激发学生主动认数的积极性以及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2.数身边的数。
这幅图上这么多事物都能用数来表示,那么我们周围或生活中有没有可以用这些数来表示的事物呢?
(给学生充分的交流时间,指着示意图说说描述不清的并给予指导) 生1:我有2只手。 生2:教室有4扇窗户。 生3:我的铅笔盒里有6只铅笔。 ......
设计意图:借助多媒体的优势,让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背景下并结合课上学习的知识以及数数方法,一方面能更好地提高教学效率,理解知识的发展过程;另一方面给学生充分观察、思考的时间逐步探索出用数字表示事物的方法,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3.课后延伸。
下课后数一数校园里的事物,看看有多少。放学后,再数数路上看到的或回家后家里的一些事物,把你的发现告诉同学、老师或爸爸、妈妈、爷爷、奶奶。
设计意图:由浅入深,对比练习,发展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能力,发展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达标反馈。 1.连一连。
2.看数圈图。
答案:
五、课堂小结。
师:今天我们数了非常可爱的小动物们的数量以及其他一些事物的数量,你学到了哪些数学知识?
不要求学生描述得特别准确,只要意思对就可以。最后,师生进行概括。
1.数数的方法:数数的时候,应该从左往右或从右往左,按顺序一个一个地用笔点着数就不容易漏数或多数。
2.有几个事物,我们就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其中同一种动物,我们还可以根据动物的不同颜色、大小和位置说出其他数。如情境图中有“4只小白兔”“1只小蓝兔”......。
3.图中小朋友在和小兔子们快乐地玩耍,所以我们也要向图中的小朋友们学习---热爱小动物,要与小动物交朋友。
六、布置作业。 1.正确分配奖品。
2.把四条腿的动物圈一圈。
3.先数一数,再涂一涂。把4个气球的那串涂上红色,5个的图上黄色,6个的图上蓝色。
答案:
板书设计
数一数
一只小猴子,就可以用数字“1”表示。 有几个事物,就可以用数字“几”表示。
数数的方法:数数的时候,应该从左往右或从右往左,按顺序一个一个地用笔点着数就不容易漏数或多数。
教学资料包
一、教学精彩片段。 (一)播放《1--10数字儿歌》
师:同学们,通过刚才的数字歌,你都听到了哪些数字?你也能从1数到10吗?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从1数到10。(板书:数一数)
(二)请6名同学拿起准备好的小兔的头饰(1只小蓝兔头饰,1只小绿兔头饰,4只小白兔头饰)戴在头上并站在前面。
师:我们比一比哪组的同学能快速地说出小兔子的数量,并说一说可以用哪个数字来表示。
生1:1只小蓝兔可以用数字“1”来表示。 生2:1只小绿兔也是用数字“1”来表示。
生3:1只小兔子站起来了,也是用数字“1”来表示。 生4:4只小白兔。可以用数字“4”来表示。 生5:共有6只小兔子,可以用数字“6”来表示。 ......
设计意图:通过同学们现场表演的形式,一方面考查了学生的反应能力,另一方面直观地演示给同学们可以把同一种动物按不同颜色、大小和位置说出其他数,加深了学生用数字表示物品个数的理解。使课堂气氛活跃起来,引起学生继续学习的欲望。
二、教学资源包。
数物体个数的方法
1、数数时,从1开始数,按照一定的顺序(从左往右、从上往下)点数,数到最后一个物体是几,就是这种物体的总个数。如:1、 2、 3、 4、 5、 6、 7,数到最后一个是7,这一堆物体的数量就是7。
数物体个数的方法有很多:可以1个1个地数,2个2个数,还可以5个5个地数,10个10个地数......
三、资料链接。
(一) 古人计数方法有哪些
古时候人们计数的方法有结绳计数,筹码计数(每个筹码代表1,或10,或100等,以此类推)和算盘计数,实物计数,结绳计数,刻道计数等。原始社会的计数方法,说明当时是如何用小石子检查放牧归来的羊的只数;用结绳的方法来统计猎物的个数;用在木头上刻道的方法记录捕鱼的数量等等。
(二)民谣: 十字歌
一字壹字像扁担,张飞刘备请先生,三请茅楼诸葛亮,三战吕布虎牢关; 二字壹字桥扛长,当初好汉杨六郎,杨五上山做和尚,乱箭射死杨七郎;(桥扛- 花桥,用两根杠两人抬行) 三字壹字阶座层,山东买马识贤人,三婆良剑薛仁贵,马失土泥李世民; 四字壹字象皮箱,江中搭渡王天章,落江遇着李存孝,铁竹篙挜弯没主张, 五字壹字两平平,十八寡妇进南蛮,拍里南蛮十八座,曹操兵马下江南, 六字壹字头顶当,赵匡胤买剑斩郑纲,郑纲马背约反皇城,幼妃太死半路当;
七字壹字七连连,李铁做细烂脚田,吕洞宾出门爱吃酒,刘海自细喜钓蝉;(李 铁指李铁拐,刘海戏金蟾) 八字壹字八拚邦,贤帝得道五行山,脚踏龟蛇手拿剑,身穿黄袍八卦衫;
九字壹字九挠脚,歹庭找柴转回家,日日赶去当街卖,五十四岁老人中探花。 十字壹字假拦搓,东海洗汤是哪吒,拍死龙王三太子,抽筋剥皮转回家。 注:
1、该首民谣把“一到十“字形”用生活中常见事物来比喻,并兼以点出历史人物故事。为朏头五十年代少儿最爱吟唱的福州话民谣。(朏头宝禅女士遗稿) 2、阶座层,福州话,指像阶梯似的一层层。 3、象皮箱,指这字像皮箱样子。 4、两平平,上下都是平直的,平平的。
5、头顶当,福州话。指头顶当中(意指头顶当中多一点)。 6、七连连,福州话,指向上跷起。 7、八拚邦,福州话。指扒得开。 8、九挠脚,福州话,指跷起一脚。 9、假拦搓,福州话,指垂直交叉。
第6课时 解决问题(一) 教学内容
冀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23—24页。
教学提示
学生已具备按比例分配解决实际问题的你能力。本课时主要是运用所学知识做出不同的配制方案,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获得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进一步发展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将数学知识学习与体验、情感态度、能力等融合起来,从而整体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教学目标
1.经历综合运用比和比例等知识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过程。
2.能运用所学知识做出不同的什锦糖配制方案,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经历与他人交流配制方案的过程,对配制什锦糖问题有自己的想法和建议;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意识,同时逐步形成积极的学习情感,让学生学会评价自我、欣赏他人,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重点、难点
重点
运用所学知识做出不同的配制方案,能说明方案的合理性。 难点
正确分析数量关系,灵活解决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课件播放超市糖果专柜前顾客选购糖果的情境)
师:这是超市糖果专柜前顾客选购糖果的情境,现在我们也作为一名顾客到超市去购买糖好吗?
生:好的。
设计意图:创设一个现实的生活情境,把学生的学习活动同现实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体验到生活是数学的源泉,了解了数学的价值,增强了应用数学的意识。
二、探究新知 (课件出示下图)
师:同学们,超市标出了以上几种糖果及其单价,你们想买哪种糖?
生l:我爱吃奶糖,我买奶糖。 生2:我买酥糖,因为它最便宜。 生3:我买巧克力糖。
师:如果我们任选其中三种,配成什锦糖,可选哪三种糖果呢? 生l:我选水果糖、巧克力糖和酥糖配成什锦糖。 生2:我选水果糖、巧克力糖和奶糖配成什锦糖。 生3:还可选巧克力糖、酥糖和奶糖配制什锦糖。
师:同学们做出了三种不同的配制什锦糖方案,很棒!如果我对配制的什锦糖中各种糖果的比例和什锦糖的总量提出要求,你们能帮老师去采购吗?
生:能。
师:现在就帮老师去采购吧!(课件出示例题的条件和问题)
问题:从四种糖果中任选三种,按2:3:5配成什锦糖50千克。每种糖果各需要多少千克?每千克什锦糖多少钱?
(读题,了解数学信息和有关要求,制定采购方案并交流方案)
生1:选用奶糖、酥糖和巧克力糖三种,奶糖、酥糖和巧克力糖的质量的比是2:3:5。 生2:也选用这三种糖,不同的是,巧克力糖、酥糖和奶糖的质量的比是2:3:5。 师:很好,虽然他们二人所选的糖相同,但是各种糖所占的比例;是不同的,所配制的什锦糖也是不同的。其他同学还有不同的配制方案吗?
生3:我选的是……
设计意图:交流学生的配制方案,给学生充分展示个性化方案的机会,使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师:同学们制定的方案都很合理,老师很满意,下面就请同学们按自己制定的方案算一算,每种糖各需多少千克?每千克什锦糖多少钱?(学生计算,教师巡视,班内交流计算的过程和结果)(投影学生的设计方案及计算过。)
2+3+5=10 奶糖:50×
2=lO(千克) 24×10=240(元) 10 酥糖:50×
3=15(千克) 10×15=150(元) 105=25(千克) 18×25=450(元) 10 巧克力糖:50×
每千克什锦糖:(240+150+450)÷50=16.8(元) 师:同学们,他的解答正确吗? 生:正确。
师:请同学们在小组内互相交流一下自己的解答过程,有困难的同学请小组内同学帮助他一起解决吧!(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方案和计算过程,教师巡视,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解决问题)
设计意图:通过探索性的学习活动,使每个学生处于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状态中,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最大限度地拓宽学生的思维。
师:根据自己的配制方案和计算结果,小组内讨论怎样配制什锦糖价格最高?怎样配制最低?
(小组讨论,全班交流,教师归纳总结) 师生共同总结:
配制什锦糖时,价格贵的占的比例大,什锦糖的价格就高;反过来,价格便宜的占的比例大,什锦糖的价格就低。
设计意图: 让学生自主探索,使每个学生都参与其中,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四)达标反馈 1.练一练,第1题
2.妈妈去水果店买水果,已知橘子5元/千克,香蕉6元/千克,苹果4元/千克,葡萄7元/千克,柚子9元/千克。妈妈想任取其中三种搭配成果篮,三种水果的质量比是1:2:3,水果篮的质量是6千克。每种水果各需多少千克?每个水果篮多少元?(至少写出三种搭配方案)
3.一种什锦糖是由奶糖、水果糖和酥糖按照1:4:5混合成的。要配制这样的什锦糖400千克,需要奶糖、水果糖和酥糖各多少千克?
4.一种什锦糖是由奶糖、水果糖和酥糖按照3:5:2混合配制成的。现要配制这样的什锦糖200千克,其中每种什锦糖的价格如下:
奶糖15元/kg 水果糖10元/kg 酥糖12元/kg 你认为什锦糖定价为多少元比较合适?
5. 实验小学把栽280棵树的任务,按照六年级三个班的人数分配给各班。一班有47人,二班有45人,三班有48人。三个班各左栽树多少棵?
答案:
1. 单价最低的配制方案:20千克巧克力糖,30千克水果糖,50千克酥糖;单价最高的配制方案:20千克水果糖,30千克巧克力糖,50千克奶糖。
2.因为任选三种水果的质量比为1:2:3,且果篮的质量是6千克。所以所选三种水果的质量分别为1千克,2千克,3千克。
第一种:橘子1千克,香蕉2千克,苹果3千克。 则:5+6×2+4×3=29(元) 第二种:香蕉1千克,苹果2千克,葡萄3千克。 则:6+4×2+7×3=35(元) 第三种:香蕉1千克,苹果2千克,柚子3千克。 则:6+4×2+9×3=41(元) 3.奶糖:40千克 水果糖:160千克 酥糖:200千克 4.11.9元/千克
5.解答:①三个班的总人数: 47+45+48=140(人)
②一班应栽的棵数: 280×
47=94(棵) 14045=90(棵) 14048=96(棵) 140 ③二班应栽的棵数: 280×
④三班应栽的棵数: 280×
答:一班、二班、三班分别栽树94棵、90棵、96棵。
(五)课堂小结
说一说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设计意图:经过上面的教学活动,学生所获得的知识往往是零散的、不完整的,让学生对本课的知识进行归纳小结,便于学生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真正的掌握知识。另外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这样能提高学生学习的效果。
(六)布置作业
1. 从下面的水果中任意选三种,按三种水果质量比1:3:4配成果篮,每个果篮中的水果重4千克。至少写出三种配果篮的方案,并计算每种果篮的价钱。
苹果 火龙果 葡萄 橙子 8元/千克 17元/千克 20元/千克 6元/千克
2. 丽华超市选用两种价格分别是每千克10元和每千克18元的糖果混合成什锦糖出售,为了使这种什锦糖的价格为每千克15元,要配制100千克什锦糖,这两种糖果各需要多少千克?
3. 一个长方体的棱长总和是48厘米,它的长、宽、高之比是3:2:1,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
答案:
1. 提示:4种水果中任取三种配成果篮,在不考虑三种水果质量比的前提下可做出:(1)葡萄、火龙果和苹果;(2)苹果、火龙果和橙子;(3)火龙果、葡萄和橙子;(4)苹果,葡萄和橙子四种方案。若考虑三种水果所占比例情况,在以上四种方案的每一方案中又可做出6种不同的搭配方案。
解答: 方案1 选葡萄、火龙果和苹果 1+3+4=8 葡萄:4×
1=0.5(千克) 20×0.5=lO(元) 83=1.5(千克) 17×1.5=25.5(元) 8 火龙果:4×
苹果:4×
4=2(千克) 8×2=16(元) 8 每个果篮的价钱:10+25.5+16=51.5(元) 方案2 选苹果、火龙果和橙子
1+3+4=8 苹果:4×
1=0.5(千克) 8×0.5=4(元) 8 火龙果:4×
3=1.5(千克) 17×1.5=25.5(元) 8 橙子:4×
4=2<千克) 6×2=12(元) 8 每个果篮的价钱:4+25.5+12=41.5(元) 方案3 选火龙果、葡萄和橙子 1十3十4=8 火龙果:4×
1=0.5(千克) 17×0.5=8.5(元) 8 葡萄:4×
3=1.5(千克) 20×1.5=30(元) 84=2(千克) 6×2=12(元) 8 橙子:4×
每个果篮的价格是:8.5+30+12=50.5(元)
2. 设需要每千克l0元的糖果χ千克,则需要每千克18元的糖果(100一χ)千克,根据题意得
10χ+18(100一χ)=15×100 χ=37.5
100—37.5=62.5(千克)
答:需要每千克10元的糖果37.5千克,则需要每千克18元的糖果62.5千克。 3.提示:根据长方体的特征,12条棱分为互相平行的3纽,每组4条棱的长度相等,6个面都是长方形(特殊情况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相对的面的面积相等。 已知一个长方体的棱长总和是48厘米,它的长、宽、高之比是3:2:l,首先根据按比例分配的方法分别求出长、宽、高,再根据长方体的表面积公式和体积公式解答。
解答:3+2+1=6 48÷4×
32 48÷4× 66 =12×
32 =12× 66 =6(厘米) =4(厘米) 48÷4×
1 (6×4+6×2+4×2)×2=(24+12+8)X2 6 =12×
1 =44×2 6 =2(厘米) =88(平方厘米) 6×4×2=48(立方厘米)
答: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是88平方厘米,体积是48立方厘米。
板书设计
解决问题(一) 2+3+5=10 奶糖:50×2=lO(千克) 24×10=240(元) 10 酥糖:50×3=15(千克) 10×15=150(元) 105=25(千克) 18×25=450(元) 10 巧克力糖:50× 每千克什锦糖:(240+150+450)÷50=16.8(元) 教学资料包
(一)教学精彩片段
师:同学们,昨天老师要求大家调查生活中哪些地方应用到比的知识,请给大家讲一讲,另外还要说一说你每是怎样获得这些知识的(生汇报,师适当摘录,板书) 生甲:冲调多美滋配方奶粉的一般情况,奶粉和水的比为1:7。 生乙:地球上的淡水含量与地球上水总量的比为3:100。 生丙:安利洗涤剂与水的正常比为1:8。
生丁:市场上出售的一种咖啡奶,咖啡和奶的比为2:9。
师:同学们从咖啡奶的这个比中,你可以知道哪些知识呢?思考一下,看谁得到的知识多。 设计意图:
(二) 数学资源
从下面的水果中任意选三种,按三种水果质量比1:3:4配成果篮,每个果篮中的水果重4千克。至少写出三种配果篮的方案,并计算每种果篮的价钱。
8元/千克 17元/千克 20元/千克 6元/千克
解析: 4种水果中任取三种配成果篮,在不考虑三种水果质量比的前提下可做出:(1)葡萄、火龙果和苹果;(2)苹果、火龙果和橙子;(3)火龙果、葡萄和橙子;(4)苹果,葡萄和橙子四种方案。
若考虑三种水果所占比例情况,在以上四种方案的每一方案中又可做出6种不同的搭配方案。
答案: 方案1 选葡萄、火龙果和苹果
1+3+4=8 葡萄:4×
苹 果 火龙果 葡 萄 橙 子 1=0.5(千克) 20×0.5=lO(元) 83=1.5(千克) 17×1.5=25.5(元) 8 火龙果:4×
苹果:4×
4=2(千克) 8×2=16(元) 8 每个果篮的价钱:10+25.5+16=51.5(元) 方案2 苹果、火龙果和橙子 1+3+4=8 苹果:4×
1=0.5(千克) 8×0.5=4(元) 8 火龙果:4×
3=1.5(千克) 17×1.5=25.5(元) 8 橙子:4×
4=2(千克) 6×2=12(元) 8 每个果篮的价钱:4+25.5+12=41.5(元) 方案3 选火龙果、葡萄和橙子 1+3+4=8 火龙果:4×
1=0.5(千克) 17×0.5=8.5(元) 8 葡萄:4×
3=1.5(千克) 20×1.5=30(元) 84=2(千克) 6×2=12(元) 8 橙子:4×
每个果篮的价铭.8.5+30+12=50.5(元)
点拨 搭配果篮不仅要注意选取不同的水果,同时还要注意每个果篮的价钱。
三、资料链接
知识拓展阅读
什锦糖
什锦糖原先指老年人爱吃的杂糖,现在也指多种口味水果软糖混合起来的软糖。 一种什锦糖是由奶糖、水果糖和酥糖按照3:5:2混合成的。要配制这样的什锦糖500千克,需要奶糖、水果糖和酥糖各多少千克?
(答案:奶糖:150千克 水果糖:250千克 酥糖:100千克)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