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小知识。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呼吸道合胞病毒性毛细支气管炎中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的作用和临床意义

呼吸道合胞病毒性毛细支气管炎中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的作用和临床意义

来源:华佗小知识
・检验与临床・ 2012年1月第5O卷第2期 呼吸道合胞病毒性毛细支气管炎中嗜酸性粒细胞 趋化因子的作用和临床意义 袁潮铜 (浙江省湖州市中医院儿内科,浙江湖州313000) 【摘要】目的探讨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在呼吸道合胞病毒性(RSV)毛细支气管炎患儿血、痰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 取来我院就诊的毛细支气管炎患儿48例作为观察组,将观察组患儿按病情程度分为轻、中度和重度毛细支气管炎 两组,其中轻、中度组32例,重度组16例,对照组的研究对象为我院18例无喘息病毒性肺炎患儿。观察组及对照组 患儿血清和痰中的Eotaxin水平测定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结果对治疗前后的轻、中度组及其重度 组患儿的血Eotaxin水平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轻、中度组患儿血清和痰液中的Eotaxin水平比 较,肺炎组患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清中的Eotaxin水平在轻、中度组和重度组中无显著性差异(P> 0.05);与轻、中度组痰中Eotaxin水平比较,重度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恢复期血清中的Eotaxin水平比较, 肺炎组具有统计学意义(t9<0.05)。结论血清和痰中Eotaxin水平在毛细支气管患儿中会显著偏高,因此Eotaxin是 毛细支气管发病的一个重要因素。 [关键词】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毛细支气管炎;呼吸道合胞病毒(RSV);趋化因子;无喘息病毒性肺炎;双抗体夹 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中图分类号】R725.6 、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9701(2012)02—0068—02 The role and significance of eosinophil chemotactic factor in 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 bronchiolitis YUAN Chaogang Department of Pediatrics,Huzhou City Hospital of TCM,Huzhou 3 1 3000,China 【Abstract】0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signiifcance of eosinophil chemokines in respiratory syneytial virus(RSV) bronchiolitis in children hair cells of blood and sputum.Methods All of 48 cases with bronchiolitis in our hospital as observation group,according to severity they were divided into mild,moderate group and severe bronchiolitis group,mild to moderate group had 32 cases,severe group had 16 cases.18 cases of viral pneumonia in children without wheezing in our hospital as control group.Two groups Eotaxin levels in the serum and sputum were measured by double antibody sandwich 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Result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of mild to moderate group and severe group of children with blood Eotaxin levels,the difference was signiifcant(P<O.O1).with mild to moderate rgoups in the serum and sputum levels of Eotaxin compare pneumonia group of children with signiifcant differences fP之0.0 1).Serum Eotaxin levels in mild to moderate group and severe group,there was no signiifcant difference(P>0.05),with mild to moderate group when compared to sputum Eotaxin severe group was no significant diference(p- ̄o.os).The Eotaxin and convalescent serum levels of comparison, the pneumonia roup gwith signiifcant difference fP<0.05).Conclusion Eotaxin levels in serum and sputum in children with bronchil acapillary will be significantly higher,SO the incidence of bronchial capillary Eotaxin is an important factor. ey words]Eosinophil chemotactic factor(Eotaxi n);Bronchiolitis;Respiratory syneytial vius(rRS Viral pneumonia without wheezing;Double——antibody sandwich 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中毛细支气管炎是最常见的一种.它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多发生在2岁以下的婴幼儿群体中,主要的临床表现为呼吸 急促、咳嗽和喘憋等,呼吸道合胞病毒多为其病原体。有关研 究报道,毛细支气管炎发病过程的重要介质是嗜酸性粒细胞 趋化因子。为了研究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在毛细支气管炎 选取自2010年1月~2011年2月来我院就诊的毛细支 气管炎患儿48例作为观察组,其诊断标准参照参考文献『11, 所有的病例均在患病后3 d内就诊,且其在2周内没有使用 过类固醇激素。将观察组患儿按病情程度分为轻、中度组和 重度毛细支气管炎两组。其中轻、中度毛细支气管炎患儿32 发病机制中的作用,笔者对来我院就诊的毛细支气管炎患儿 及其无喘息病毒性肺炎患儿的血清及其痰中的Eotaxin水平 进行检测及比较,现报道如下。 68中国现代医生CHINA MODERN DOCTOR 例,其Lowell评分均在10分以下,男20例,女12例,年龄最 2012年1月第50卷第2期 一 一一 一 一 ・检验与临床・ 小46 d,最大18个月,平均年龄(5.6 ̄3.5)个月。重度患儿16 表1 三组间血和痰液中Eotaxin水平比较( ±s,pg/mk) 例,其Lowell评分均高于10分,男10例,女6例,年龄最小 45 d,最大l7个月,平均年龄(5.5 ̄3.7)个月。恢复组的患者 均为经过5 12 d的治疗后病情缓解的观察组患儿,结果见 表1中的观察组患儿治疗后的数值,其发热及喘息症状消 失,当肺部听诊无哮呜音及湿性哕音时留取诱导痰吸出物。 同时选取我院18例无喘息病毒性肺炎患儿作为对照组,其 中男12例.女6例,年龄最小44 d,最大为16个月,平均年 龄为(5.4 ̄3.8)个月。所有的研究对象均没有喘息史,也具有 正常的家族史,对于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及其慢性肺部疾病的 患儿排除研究范围。 1.2方法 研究中使用的超声雾化器为医用面罩式,直接吸人 0.9%NaC1,保持1 L/min的流量,诱导的时间为20~30 min. 引流在雾化完毕后进行,引流的体位为拍背体位。对患儿 采取常规的口腔护理措施,吸痰的压力调节在50~100 mm Hg 范围内,其使用的一次性吸痰管连接有痰培养容器并对使 用的吸痰管的型号进行选择。将插入口或者鼻腔中的吸痰管 在阻断负压以后左右旋转。以保证吸出的痰液流人无菌培 养容器。痰液要在2 h内进行处理,向适合体积的痰液中加 入0.1%的二硫苏糖醇(DTT),体积约为所取痰液体积的4倍, 后涡旋器涡旋15 S。摇床摇15 min,向其中加入磷酸盐缓 冲液,体积比1:1,震荡5 min后进行离心,时间10 min,790转/ arin,吸取上清液对其中的可溶性物质的浓度进行检测。 1.3 Eotaxin水平测定 上清液保存于一20qC冰箱内.所使用的检测仪器为 EVOLIS酶标仪,由美国BIO—RAD公司生产,所使用的检测 方法为ELISA法。血清中的Eotaxin水平测定也要离心,置 于一20oC冰箱中待测。 1.4统计学方法 数据处理使用的软件为SPSS11.0,计量资料的表示方法 为均数±标准差,三组间的计量资料的处理先采用方差分析, 两组间、及其治疗前后的比较采用t检验,以P<O.05为差异 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对治疗前后的轻、中度组及其重度组患儿的血Eotaxin 水平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73,2.56,P<0.01);与 轻、中度组患儿血清和痰液中的Eotaxin水平比较,肺炎组患 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5,3.61,P<O.O1);血清中的 Eotaxin水平在轻、中度组和重度组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 1.09,P>0.05);与轻、中度组痰中Eotaxin水平比较,重度组差 异无统计学意义(t=1.27,P>0.05)。而与恢复期血清中的 Eotaxin水平比较。肺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6,P< 0.05)。见表1。 3讨论 有报道表明.在正常呼吸道主要是上皮细胞产生 Eotaxin。抗原致敏后,Eotaxin则主要来源于巨噬细胞和嗜酸 性细胞(EOS),此时Eotaxin会大量生成。Eotaxin受体(CCR-3) 对Eotaxin的特殊功能进行介导,CCR3是一个多形性受体, 具有遗传性,由7个跨膜区与G蛋白耦联形成。在炎症过程 中,多种前炎因子都会对Eotaxin的表达产生影响,如TNF、 IL一1B。IL一4、IL一5及其PMA都能够对Eotaxin的表达起到增 加的作用,IL一13、IL~18为最新发现的炎症因子.以上两个因 子也能够对Eotaxin的表达起到明显的促进作用,其中又以 IL—l3对Eotaxin的表达所起到的诱导作用最为强烈嘲 毛支(毛细支气管炎)最基本的特征是气道慢性炎症、 气道高反应性,其主要是由炎性细胞、细胞因子和炎性介质 引起。而在毛支最基本的特征气道慢性炎症和气道高反应 中起重要的核心作用的是EOS,其特异性的趋化因子是 Eotaxin,CCR3可以与Eotaxin结合,可以使EOS向炎症部位 移动起到诱导作用,激活EOS并促使脱颗粒反应发生,许多 有活性的有毒介质存在于微粒体中,这可以使其得到释放, 导致气道上皮细胞出现损伤。从而形成气道高反应性,喘息 反复发作即为其临床表现。本研究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的血 清和痰液中Eotaxin水平比较,治疗前毛支组患儿水平较高。 有研究发现.与鼻咽分泌物中的Eotaxin水平比较,RSV 感染的毛支患儿具有较高的水平,且其明显相关于TNF— alpha[3]。有学者发现,与非RSV感染的毛支比较,在发病机 制中,RSV感染的毛支的发病机制与其更为相似 。虽然现 在还不能完全阐明毛支的具体发病机制,但许多学者仍旧 认为,毛支的发生和哮喘关系密切,哮喘患者可以由毛支患 者发展而来,在国内外的对毛支患者的随访中发现其比例 更高,基本可以达到42%~90%。有研究中对研究对象随访 进行了19年,其结果显示,其哮喘患病率毛支组明显高于 对照组。许多的细胞因子及其炎性物质会在哮喘发作期发 现,但在毛支中其仍旧能够被找到。其发病机制和哮喘具有 相似的地方,但是也应该注意并不是所有的毛支患者多年后 都能发展为哮喘。本研究结果发现,与对照组Eotaxin水平比 较.在恢复期毛支组仍然较高.两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 义,有一部分的毛支患儿会出现反复的喘息,其非常可能是 其原因之一,提示Eotaxin在毛支发病机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综上所述。血清和痰中Eotaxin水平在毛细支气管炎患儿 中会显著偏高,因此Eotaxin是毛细支气管发病的一个重要因素。 『参考文献1 fl1郑淑萍,李晓慧.静脉滴注痰热清佐治重症呼吸道合胞病毒性毛细支 气管炎疗效观察l J1.中国当代医药,2009,16(2o):198—199. 『21邵美娟,王晓微,倪莉,等.呼吸道合胞病毒毛细支气管炎患儿血清 Eotaxin、MCP一1测定的l临床意义Ⅲ.实用医学杂志,2009,25(19): 3233—3234. 【3】邓莉莉,肖启亮,陈叶,等.血清Eotaxin的变化在毛细支气管炎和哮 喘病中的作用和意义『J】.南华大学学报:医学版,2009,37(1):56—58. [4】易阳,钟闻燕,熊建新,等.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在呼吸道合胞病毒 性毛细支气管炎中的作用和意义lJl临床儿科杂志,2011,29(2):136-138. (收稿日期:2011-10—17) CHINA MODERN DOCTOR中国现代医生6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