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小知识。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年长患者与青年患者中医四诊信息的差异性研究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年长患者与青年患者中医四诊信息的差异性研究

来源:华佗小知识
・2652・ ・中医・中西医结合研究・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年长患者与青年患者中医四诊信息的 差异性研究 刘志斌,金艳涛,陈秀敏 【摘要】 目的探讨老年与青年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患者中医四诊信息的差异性。方法 通过分析中医临床 科研信息一体化平台中的艾滋病患者首诊病例资料,以年龄将患者分为年长组(>150岁)及青年组(≤44岁),采用 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纳入分析2 675例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患者资料。两组患者超过10%的症状 中,年长组患者乏力[56.O%(884/1 579)比47.7%(523/1 096)]、头晕[16.O%(253/1 579)比9.1%(100/ 1 096)]、食欲不振[26.6%(420/1 579)比22.1%(242/1 096)]、四肢困重[13.1%(207/1 579)比9.8% (107/1 096)]和消瘦[56.0%(184/1 579)比8.8%(96/1 096)]症状较青年组多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年长组中苔白[68.3%(1 078/1 579)比64.6%(708/1 096)]及脉沉[24.8%(392/1 579)比19.4% (213/1 096)]多于青年组,脉滑[10.6%(167/1 579)比13.6%(149/1 096)]出现频率低于青年组,差异有统计 学意义(P<0.05)。结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年长患者与青年患者中医四诊信息存在一定差异性,有必要进一步 对其开展系统研究。 【关键词】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年长患者;中医四诊信息;舌象;脉象 【中图分类号】R 512.91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7—9572.2013.08.033 刘志斌,金艳涛,陈秀敏.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年长患者与青年患者中医四诊信息的差异性研究[J].中国全 科医学,2013,16(8):2652—2654.[www.chinagp.net] DLf ̄erence of the TCM Four Diagnostic Informatiom between Older and Youth HIV/AIDS Patients L/U Zhi—bin JlN Yah—tao,CHEN Xiu—rain.AIDS Treatment and Research Center ofthe First Afifliated Hospital of Henan University of TCM, Zhengzhou 45000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diference of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CM)four diagnostic infor- mations between older and youth HIV/AIDS patients.Methods Using the SPSS 19.0 software to analysis the diferences of the TCM characteristics of the older(age >t50 years)and youth(age≤44 years)HIV/AIDS patients,which collected from the platform of integrate the TCM clinical and scientific research information.Results Among the TCM symptom which occurrence rate more than 10%in 1 579 cases,the occurrence of fatigue[56.0%(884/1 579)vs.47.7%(523/1 096)],dizzy (16.0%(253/1 579)vs.9.1%(100/1 096)],poor appetite[26.6%(420/1 579)vs.22.1%(242/1 096)],four limbs kunzhong[13.1%(207/1 579)vs.9.8%(107/1 096)],and emaciation[56.O%(184/1 579)vs.8.8%(96/ 1 096)]were more in older group than youth rgoup(P<0.05),and the fever occurrence more in youth rgoup.The white tongue fur[68.3%(1 078/1 579)vs.64.6%(708/1 096)]and sunken pulse[24.8%(392/1 579)vs.19.4%(213/1 096)] were more occurrence in older patients,and slippery pulse[10.6%(167/1 579)vs.13.6%(149/1 096)]was more occur- rence in youth patients(P<0.05).Conclusion There were some differences of TCM four diagnostic infomrations between ol。 der and youth HIV/AIDS patients,it need a further study to confirm. 【Key words】 Acquired immunodeifciency syndrome;Older patients;Four diagnostic ifnormation of TCM;Tongue presentations;Pulse presentations 基金项目:国家“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科技重大专项“十--H”计划课题(2009ZX10005—019);国家中 医药管理局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项目(国中医药发[2009]30号) 作者单位:450000河南省郑州市,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艾滋病临床研究中心 通讯作者:陈秀敏,450000河南省郑州市,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艾滋病l临床研究中心;E—mial:chenxiumin717@126.conr ・2653・ 临床中医症状是中医工作者认识疾病、辨识证候和评价疗 表1两组患者常见症状比较(n(%)] Table 1 Comparison of common symptoms between two groups 效的重要依据…,从艾滋病中医症状特点人手研究本病可望 逐步揭开中医关于本病的诸多关键问题,因此为研究者所关 注 。“十一五”期间,课题组参与实施了中国中医科学院 症状 ( 魏)( )( =合2计675) 值 P值 主持的“中医药防治艾滋病、病毒性肝炎等疾病临床科研一 体化技术平台体系构建及应用研究”课题,纳入了大样本的 艾滋病患者临床诊疗信息资料。现利用该平台,尝试分析总结 艾滋病患者临床中医四诊信息特征,将有关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分析数据源于2010年1月—2011年12月国 家“十一五”重大专项“中医药防治艾滋病、病毒性肝炎等 疾病临床科研一体化技术平台体系构建及应用研究”课题组 河南中心负责纳入的河南、湖北、安徽三省份病例资料信息。 1.2研究方法分析平台中患者的首次病程记录所涉及的基 本信息及中医四诊信息。其中: (1)基本信息包括:性别、 民族、年龄、婚姻状况、职业及感染途径等。(2)中医四诊 信息包括:全身症状、头面症状、饮食症状、二便症状、舌 象、脉象及其他已记录的症状。剔除年龄<18岁的患者病例 资料。依据WHO标准,以年龄将患者分为年长组(≥5O岁) 及青年组(≤44岁)。 本次研究所使用数据的后台导出由中国中医科学院课题责 任单位工作人员完成。 1.3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9.0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全部 患者常见中医症状及舌脉的分布频数。对超过10%的症状按 照年龄分组,比较不同年龄组间患者症状的差异性采用 检 验。以尸<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一般信息本次纳入分析2 675例在属地观察门诊首次 就诊的资料。其年长组1 579例,青年组1 096例。年长组患 者平均年龄为(56 4-5)岁;其中男716人,女863人;主要 感染途径为有偿献血,共1 514例,占95,88%。青年组平均 年龄为(36 4-3)岁;其中男608人,女488人;主要感染途 径为有偿献血,共1 022例,占93.25%。 2.2两组患者常见症状比较两组患者常见的症状比较结果 显示,在超过10%的症状中,年长组患者乏力、头晕、食欲 不振、四肢困重和消瘦较青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1)。 2.3两组患者常见舌脉频率比较两组患者相比,年长组中 自苔及沉脉多于青年组,滑脉出现频率低于青年组,差异均有 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讨论 艾滋病是由人免疫缺陷病毒感染导致被感染者免疫功能缺 陷为主要特征的一种慢性传染性疾病。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 (HAART)虽然被推荐作为本病首选治疗方法,但是诸如耐性 药性、毒副作用以及依从性等问题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其疗效进 表2两组患者常见舌脉频率比较结果[n(%)] Table 2 Comparison of the signs of tongue and pulse frequency between two groups 一步提高。与此同时,补充与替代疗法作为治疗本病的一种选 择,越来越多的得到了关注。利用中医药治疗艾滋病及其并发 症在过去的30年中也有了很大的进展,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特别是由主导的中医药治疗艾滋病的关键技术在“十一 五”以来持续得到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的重点资助,并有望获 得突破 。 针对年长患者开展的艾滋病中医药特点研究并不多见,而 ・2654・ 伴随着HAART治疗的深入,患者的生存时间明显的延长,超 32(6):751—752. 过50岁感染者的人群有增高趋势 。老年艾滋病患者人群在 扩大,他们面临着与年龄增加相关的社会、心理及生理变化所 带来的新挑战。多种因素导致此类人群的早期诊断滞后、误诊 增加、并发症增多、疾病进展快于青年人群 一 ,使得与艾滋 病相关问题更复杂。针对此人群开展相关研究正逐渐成为艾滋 病研究的一个热点。 3 陈秀敏,刘志斌,丁红云,等.服用抗反转录病毒药物治疗艾滋 病合并贫血患者的中医症状体征特点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 2012,15(6):1888—1890. 4谢世平,许前磊,陈建设,等.艾滋病中医证候研究的实践与思 考[C],中华中医药学会防治艾滋病分会第八次年会,厦门, 2011.北京:中华中医药学会,2012. 5黑发欣,王璐,秦倩倩,等.中国50岁以上人群艾滋病疫情特点 及流行因素分析[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11,32(5):526— 527. 6 Smih RD,Deltpeeh VC,Brown AE,et a1.HIV transmission and high 目前,艾滋病的中医药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中医证候、疗 效评价、治疗方案、有效制剂筛选及能力建设等方面 。基 于临床症状的规范化研究是中医认识和治疗艾滋病的立足点和 出发点,对本病的中医常见症状开展规范研究,明确本病的症 状分布特征、临床证候特点与本病的中医治疗效果评价密切相 关。在既往的研究中,研究者采用了有限样本的病历回顾、横 断面调查及队列方法开展艾滋病及并发症的常见症状分布研 究,受病历样本代表性,所得结论受到一定制约。相比之 下,基于临床诊疗病例的数据挖掘,如果纳入的观察样本足够 大,临床诊疗行为规范,病历资料收集记录完整翔实,则会形 成本病较为全面的系统认知及诊疗策略。 Fates of late diagnoses among adults aged 50 years and over[J].AIDS, 2010,24(13):2109—2115. 7 Grabar S。Weiss L,Costagliola D.HIV infection in older patients in the HAART era[J].J Antimicrobial Chemotherapy,2006,57(1):4 —7. 8卢杰.艾滋病相关综合征中医药治疗现状[J].河北医药,2010, 32(24):3545. 9李琳琳,杨永利,施学忠,等.HIV/AIDS患者中医四诊信息的主 成分分析[J].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07,42(4):679— 682. 既往的研究表明,艾滋病患者的临床四诊信息具有一定特 点,虽然不同的研究纳入的病例资料基本特征有所差异,但是 患者的较为常见症状体征有疲乏、头晕、气短、胸闷、腹泻、 消瘦、易感冒、痞满、失眠、舌质淡红、苔白及沉、细、弱脉 等 。 。此次纳入的大样本分析的资料结果提示患者主要有 乏力、头晕、不寐、食欲不振、四肢困重、消瘦、大便稀溏、 容易感冒、食少、发热、舌淡红、舌淡白、苔白、苔薄、苔 黄、苔腻、脉细、脉沉、脉弱及滑为多见,结果与既往研究相 1O刘志斌,杨冀平.210例HIV感染者/AIDS患者中医四诊信息分 布特点[J].中国全科医学,2010,13(6):1810—1812. 矿。’。‘。。。。。‘。。。’。’。‘。。。。。‘。’。’。’。。。‘。’。’。’。’ 6本文链接: Q ? 2012年1月13日,印发了《中国遏制与防i i治艾滋病“十二五”行动计划》,提出到2015年底,重5 2点地区和重点人群艾滋病疫情快速上升的势头得到基本? 似。同时本研究发现,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年长患者与青年 患者中医四诊信息存在一定差异性,主要体现在年长患者乏 力、头晕、食欲不振、四肢困重、消瘦、白苔、沉脉多于青年 j遏制,艾滋病新发感染数比2010年减少25%,艾滋病病6 6死率下降30%,存活的感染者和病人数控制在120万左2 Y右。特别指出累计接受中医药治疗的人数比2010年增加i A组,青年组发热及滑脉的频率高于年长组。 总之,艾滋病是一种复杂疾病,患者临床表现复杂多变, 年长患者和青年患者的临床四诊信息存在一定差异性,而随着 临床实践和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针对年长患者的关注和研 究必将陆续开展,有关年长患者的中医四诊信息、证候分布、 诊疗规范等关键问题将有望陆续得到突破。 志谢:本文数据来源于国家“十一五”科技重大专项 “中医药防治艾滋病、病毒性肝炎等疾病临床科研一体化技术 平台体系构建及应用研究”课题。在此向所有参与该课题艾 滋病研究的工作者致谢! 参考文献 1刘保延,张启明.构建中医临床科研信息一体化平台需要解决的 症状规范问题[J].中医杂志,2011,52(20):1714—1716. 2刘志斌,陈秀敏,金艳涛,等.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艾滋病致 血液毒性反应中医证候分析[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 6 70%;指出要加大科研力度,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9 2卫生、科技、食品药品监管、中医药等部门要尽快落实 “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和“重大新6 2药创制”国家重大专项的“十二五”实施方案,为艾滋 病综合防治提供科技支撑。本文在国家“十一五”重大a 5专项“中医药防治艾滋病、病毒性肝炎等疾病临床科研Q 体化技术平台体系构建及应用研究”课题研究的基础i 6上,基于临床症状的规范化研究,深入挖掘艾滋病患者9 2临床诊疗信息资料 明确了艾滋痛不同年龄患者的症状 一i分布特征、临床证候特点,对艾滋病患者中医防治工作5 6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o.6.o.<>.o.<>.o.o.o.<>.o.o.o.<>.c>.<>.c>.<>.o.o2 .o・ (收稿日期:2013—04—22;修回日期:2013—07—24) (本文编辑:邢煜)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