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一八事件教案–幼儿园
一、教学目标
1. 2. 3.
让学生了解九一八事件的背景和概况。 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二、教学内容
1. 2. 3.
九一八事件的发生时间、地点和背景。 日本侵略者对中国东北地区的残暴行为。 中华民族的抗日斗争。
三、教学准备
1. 2. 3.
讲台、黑板。
九一八事件的相关图片、视频资料。 教学辅助材料。
四、教学过程
步骤一: 导入环节(5分钟)
1. 教师与学生互动,引发学生对九一八事件的兴趣。
2. 使用相关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图片中的人物、地点、事件等。 步骤二: 九一八事件的背景介绍(10分钟)
1. 教师简要介绍九一八事件的发生时间、地点和背景。
2.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日本侵略者会发动九一八事件? 步骤三: 日本侵略者的残暴行为(20分钟)
1. 教师呈现真实、客观的历史资料,描述日本侵略者对中国东北地区的残暴行为。
2. 教师与学生共同讨论:这些残暴行为对中国儿童和家庭造成了什么样的伤害?
步骤四: 中国人民的抗日斗争(20分钟)
1. 教师介绍中国人民为了抵抗日本侵略者所做出的努力和牺牲。 2. 教师鼓励学生表达对抗日英雄的敬佩之情。 步骤五: 培养自我保护意识(15分钟)
1.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如果遇到危险和侵犯,我们该怎么做才能保护自己?
2. 学生分组讨论并展示他们的思考结果。
步骤六: 总结回顾(10分钟)
1. 教师帮助学生总结九一八事件的重要内容。
2. 教师强调爱国主义和保护自己的重要性,并与学生共同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
五、教学延伸
1. 2.
鼓励学生在家与父母分享所学习的知识,增加父母与孩子的交流。 鼓励学生在课后阅读相关儿童图书,加深对九一八事件的理解。
六、教学评估
1. 2.
教师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度和表现。
学生完成与九一八事件相关的绘画、写作等作业。
七、教学反思
本节课旨在让幼儿园学生初步了解九一八事件,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感和历史意识。通过趣味性的教学方式和真实的历史资料介绍,引发了学生的兴趣和思考。同时,通过鼓励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和展示,增加了课堂的互动性和活跃度。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使用简单明了、符合幼儿认知能力的语言进行讲解,使幼儿理解九一八事件的基本轮廓。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希望能够为幼儿园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奠定基础,激发他们对祖国和历史的热爱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