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的监察御史是⼏品官,为啥权利那么⼤??
监察御史是明朝正七品的⾔官,⾪属于都察院,正七品。其主要职责是察纠内外百司之官邪,或露章⾯劾,或封章奏劾。也就是说这是⼀个监察系统的官职,类似于现在的中纪委第⼋纪检监察室的。
明清废御史台设都察院,通常与建⾔,设都御史、副都御史、监察御史。监察御史分道负责,因⽽分别冠以某某道地名。《新唐书·百官志三》:“监察御史⼗五⼈,正⼋品下。掌分察百僚,巡按州县,狱讼、军戎、祭祀、营作、太府出纳皆莅焉;知朝堂左右厢及百司纲⽬。”扩展资料:
明代监察御史的职权:
监察御史的⼀项重要任务就是奉赦巡按地⽅。御史出巡,是代天⼦巡狩,是皇帝的代表和化⾝,也是皇帝权⼒的延伸. 因此巡按御史的职掌也是⾮常繁重的。由于监察御史出巡当差分为专差和按差两⼤类,故两类御史职责不尽相同,现就两类出巡御史的职权分述如下:⼀是清军,御史巡视到各处清点⼈数,防⽌各级军官的谎报空缺;
⼆是提督学校,提学御史有权直接任⽤和罢免有关⼈员⽽不受其它官吏的⼲预,对师⽣的待遇及学校的维修等事项也有督促检查的权⼒;
三是巡盐,总理盐课、盐法,及严禁私⼈贩运、销售私盐;
四是巡茶马,督理陕西各茶马司,收贮官茶,与少数民族进⾏交易。并禁⽌官豪势要及军民之家贩卖私茶,私⾃进⼊番境交易; 五是巡漕,巡查漕运。
六是巡关,巡视⼭海关、居庸关、紫荆关等重要的边关地区;七是攒运,督理南粮北调,监运粮⽶,并监理⼭东济宁以南的河道;⼋是印马,对民间孳牧种马,差御史同该管寺丞查点印烙,三年⼀差;九是屯⽥,清查京畿及边境地区屯⽥事宜;
⼗是监军,师⾏则监督,记录功过。除此⼗项专差任务外,还有临时杂差,如遣御史恤军、赈灾、提督捕盗、查理兵马钱粮等差。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监察御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