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二  园艺作物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
一、目的  通过参观学习中山植物园或农科院种质资源圃,了解掌握园艺作物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和研究的方法。
二、说明  园艺作物种质资源是新品种选育工作中所采用的材料,包括野生类型、半野生类型、栽培类型以及人工创造的育种材料。
种质资源是育种工作的基础。不同的资源有不同的用途。正确地选择和适当地利用种质资源对创造新品种具有决定性的意义。育种的成就取得很大程度上决定于所收集种质资源的丰富程度,研究是否深入,优良性是否得到充分利用。因此,提高育种的水平和效能,必须首先进行种质资源的调查、收集、保存,这是育种工作的首要任务之一。
种质资源收集时,要根据研究的目的,对象和要求,来决定收集的种类和数量,必须严格执行检疫制度。收集工作必须细致周到,清楚,做好登记核对工作,尽量避免材料的重复和遗漏。
目前种质资源保存的方法有下列三种:1、种植保存法;2、离体保存法;3、种子保存法。
种植保存法,即种质资源圃,是目前的主要保存方法,可以分级分类建立。种质资源圃的建立要考虑到下列几个因素:要适合于所收集材料的生长发育,生态条件具有一定的地区代表性,栽培经验比较丰富,交通较方便、资源圃的材料分类可采用综合类法或植物学分类法,保存的量以便于保存,研究和节省土地为原则。
三、参观内容和要求
1.参观中山植物园或农科院果树种质资源存圃,了解种质资源收集的方法及收集时的注意事项,保存圃应怎样建立?材料如何分类?保存的数量怎样确定?识别果树种质资源。
2.听专业人员介绍果树种质资源的研究方法和利用价值。
四、作业
1.园艺作物种质资源在育种中的作用如何?
2.描述在参观中所识别的种质资源的主要形态特征、植物学分类和综合分类的类别,有何特殊利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