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师实验培训心得体会
上龛中学 张懿德
4月25日,县教研室、县教育装备办公室联合举办的小学科学教师实验培训,在实验小学举行。我有幸参加了这次培训。经过两天的培训学习,两位主讲老师精彩的论述,深刻的讲解,我认为此次培训为我们打开了一扇科学实验教学新的天地,尤其是对科学实验与科学课堂教学的有效融合上、有了更进一步的提升。现将本人的培训学习心得总结如下:
这次培训,我真正体会到了科学教师举备严谨的科学态度的重要性。科学就是要有严谨的态度,只有教师的态度严谨了,才会影响到学生,学生才会有严谨的态度。
科学教师必须把实践实验和教学相结合的重要性。比如“摆长怎样影响摆的次数”实验,在前面的实验中,学生已经知道摆的快慢与摆的幅度和摆锤重量无关,与摆绳长度有关。当验证摆绳相同,摆锤长度不同的摆,摆动快慢不同时,想到与重物的重心有关后,在木片上固定金属圆片来确定重心,这位老师在木片上钻眼来固定金属圆片,这是一种改进;再如“热在金属条中的传递”实验,以往都是在金属条上粘火柴的方法,这次培训中的老师用蜡环来做实验,效果也非常明显。从实验中把教学和实验相结合才能达到更好的效果。
科学课要明确教学目标、实验目标,只有对上述两个目标分析透彻,科学系统、合理的找到他们内在联系,才能将实验教学和课堂教学有效的融合,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一体的课堂教学。
注重课前准备的充分和实验操作的规范。充分的课前准备,能让学生通过不同的实验
来认识要研究的问题,能用更多形式的展示要探究的结果;而在重视学生的观察、实验、思维等实践活动中,老师要适时的引导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的规范性,在学生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的同时,也能降低实验危险系数和提高实验效果,可谓是一举多得。
科学学科与其他学科相比,更具有开放性和生成性,这就对任课的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一名科学老师,必须具有渊博的科学知识,熟练的实验操作技能,良好的思维品质,从学生层面看,小学生对科学充满好奇,是学生喜欢的学科之一。因为各种各样的活动材料,都深深地吸引着学生,他们兴趣盎然、跃跃欲试。
总之,通过这次培训,我学到了很多,也看到了自己在教学中的不足,使我深深体会到要上好实验课,实验前教师必须要做好充足的准备,教师的演示、示范,一定要规范,实验时的细节问题一定要注意,才能保证实验的顺利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