锥压抱紧式防松螺母技术条件
(暂行)
铁道部运输局
2011年10月
锥压抱紧式防松螺母
1 范围
本技术条件规定了锥压抱紧式防松螺母的型式、组成、标记、材料、技术要求、检验规则、试验方法、标志与包装。
本技术条件适用于电气化铁道接触网零部件系统螺纹副紧固装置中的锥压抱紧式防松螺母。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技术条件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技术条件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
GB/T196-2003 普通螺纹 基本尺寸(直径1~600mm) GB/T197-2003 普通螺纹 公差与配合(直径1~355mm) GB/T11841996 形状和位置公差 未注公差值 GB/T12202007 不锈钢棒 GB/T61702000 1型六角螺母
TB/T2073 电气化铁道接触网零部件通用技术条件 TB/T2074 电气化铁道接触网零部件试验方法 3 结构型式及标记
3.1 结构型式
3.1.1 锥压抱紧式防松螺母的结构及主要外形尺寸
锥压抱紧式防松螺母由主螺母及锁紧螺母组成。其结构及主要外形尺寸见图1。
主螺母锁紧螺母
图1. 锥压抱紧式防松螺母
3.1.2 锥压抱紧式防松螺母的规格型号
锥压抱紧式防松螺母的规格型号见表1。
表1 锥压抱紧式防松螺母规格型号 型号 M10a M10b M10c M12a M12b M12c 公称直径M (mm) M10 M10 M10 M12 M12 M12 H (mm) 18 15 12 20 17 14 h (mm) 7.5 4.5 2 8 5 3
3.2 标记示例
公称直径为M10、H=18mm、h=7.5mm的锥压抱紧式防松螺母:
M10a型锥压抱紧式防松螺母 Q/ZBSD(M10a)—2011
4 材 料
锥压抱紧式防松螺母中主螺母及锁紧螺母的材质均按GB/T12202007,采用牌号为12Cr18Ni9的不锈 钢制造。
5 技术要求
5.1 锥压抱紧式防松螺母的通用技术要求应符合GB/T61702000及TB/T2073的规定。 5.2 制造工艺
5.2.1 主螺母及锁紧螺母加工的原材料为经冷拔成形的六角空心管。
5.2.2 主螺母及锁紧螺母的螺纹应符合GB/T196-2003和GB/T197-2003中6H、6g的规定。 5.2.3 主螺母及锁紧螺母应经去毛刺和清洁干燥处理,保证表面光洁,不得有飞边、毛刺。 5.3 性能要求
5.3.1 主螺母及锁紧螺母的机械性能均按GB/T3098.15-2000,性能等级为A2-70级。 5.3.2 紧固力矩
主螺母及锁紧螺母的安装紧固力矩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 2 锥压抱紧式防松螺母安装紧固力矩 型号 M10a M10b M10c M12a M12b M12c 公称直径M (mm) M10 M10 M10 M12 M12 M12 主螺母 (N.m) 30 30 30 50 50 50 锁紧螺母 (N.m) 50 50 50 70 70 70 A (mm) 16 16 16 18 18 18 B (mm) 18.1 18.1 18.1 20.4 20.4 20.4 参考重量 (kg) 5.3.3 主螺母和锁紧螺母按表2的要求联合作用紧固安装后,主螺母静态(振动试验前)松开力矩值应大于表2中规定的主螺母安装紧固力矩值。
6 检验规则与试验方法 6.1 检验规则
6.1.1 锥压抱紧式防松螺母的检验规则按TB/T2073的规定执行。
6.1.2 经正弦波振动试验后,主螺母在与锁紧螺母联合作用状态下主螺母的松开力矩值应不小于表2中规定的主螺母安装紧固力矩值的95%。
6.1.3 经正弦波振动试验后,锁紧螺母的松开力矩值应不小于表2中规定的锁紧螺母安装紧固力矩值的70%。
6.1.4 经横向振动试验后,螺纹副紧固装置中螺栓的轴力下降值应不大于螺栓按表2中规定的紧固力矩紧固时轴力值的25%。
6.1.5 经振动试验后,螺母不应出现裂纹、变形等现象。 6.1.6 在全部项目试验中,螺纹不应出现“咬死”现象。
6.2 试验方法
锥压抱紧式防松螺母的试验方法按TB/T2074的规定执行。 7 标志与包装
7.1 标志
7.1.1 锥压抱紧式防松螺母的标记应符合GB/T3098.15-2000的有关规定。
7.1.2 在主螺母与锁紧螺母上明显易见而又不降低零件性能的地方,用永久性凹字的方法,清晰地标出制造厂的代号和产品型号。 7.2 包装
锥压抱紧式防松螺母的包装应符合TB/T2073的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