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期总第177期 浙江水利科技 No.5 Total No.177 2011年9月 Zhejiang Hydrotechnics September 2011 城南水电站闸下水毁修复设计与试验研究 周文妍’,鲍倩。 (1.浙江广川工程咨询有限公司,浙江杭州 310020; 2.浙江省水利河口研究院,浙江杭州310020) 摘要:城南水电站位于攀枝花市米易县境内的安宁河上,工程建成运行几年后,闸下护坦、海漫以及防 冲槽等全部被毁坏,消力池底板以下被淘空。结合该工程闸下消力池布置的设计,通过多方案的比较和水工模 型试验验证,提出降低护坦高程以形成二级消力池,从而缩短海漫和护坦长度的方案。 关键词:泄洪闸;消力池;消能;护坦 中图分类号:33/65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701X(2011)o5.OO28.04 1工程概况 城南水电站位于攀枝花市米易县境内的安宁河上,坝 址上距米易县城O.8 km,下距攀枝花市78 km。电站装机容 量2x 8.5 MW,水库正常蓄水位1 079.5 m,相应库容130 万In3,工程任务为发电和旅游,无供水、防洪等其它综合 利用要求。根据GB 50201---94《防洪标准》和SL 252--2 ̄100 《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规定,该电站为Ⅳ等 小(1)型工程。永久性主要建筑物按4级设计,次要及I临 时性建筑物按5级设计。挡水、泄水建筑物及河床式发电 厂房均采用相同的洪水标准,以30 a一遇洪水设计,100 a 图1工程平面布置图 一遇洪水校核,相应的洪峰流量分别为3 360,4 060皿】3/s。 泄洪闸位于左岸主河道,宽163 m,布置13孔。孔口 净宽10 m,中墩厚2.0 in,缝墩厚2×1.5 111,闸室每2孔设 2水毁情况 一分缝,故每段宽25 m;闸室段长22 m,上游侧设置12 m 工程建成运行几年后,设消力池的4孔泄洪闸段,消 宽的交通桥,闸门布设于闸室下游侧;闸室设平板工作闸 力池以下护坦、海漫及防冲槽等全部被毁坏,消力池底板 门和平板检修闸门各1道。闸底板顶高程1 072.50 m,底板 以下被淘空,最大冲深11.00 1'11,至高程1 061.0 m左右; 底高程1 070.50m,板厚2m,最大闸高8.5m,闸前混凝土 防渗铺盖长5.5 m,下设全封闭厚0.6 nl的混凝土垂直防渗 不设消力池的其它闸段,护坦下游建筑物全部被冲毁,现 有消力池、护坦段混凝土已存在开裂沉降等破坏现象。 墙;闸后设15 m长的混凝土护坦(其中7—1O号闸后设消 力池,池长15 m,池深1 m),在其末端设混凝土齿墙,后 3修复方案设计及方案比较 接22 m长的海漫,海漫采用钢筋混凝土网格石笼与铅丝石 笼相结合的方式,钢筋混凝土网格石笼厚0.6 m,长13.6 根据水毁工程现场情况,结合水工模型试验提出3个 m,铅丝石笼长为4.4 130_,海漫末端设大块石齿墙,齿墙深 修复方案,各方案的工程结构设计及水工模型试验结果 4 m0 如下: 冲沙闸紧靠电站进水口左侧即泄洪闸的右侧布置,宽 3.1修复方案1 13 m,设1孔,孔口净宽10 m,2边墩厚1.5 m。闸底板顶 3.1.1工程布置及结构设计 高程1 072 m,底板底高程l 070 nl,最大闸高9 111",闸后设 维持原布置不变,消力池段0+034.50~0+037.00/n 15 111_长的混凝土消力池,池深0.5 m,其余同泄洪闸。工程 范围内设混凝土齿槽,齿槽采用1:1的斜坡开挖至1 068.5 平面布置见图1。 m,槽底宽50 cnl。全段底板采用C20钢筋混凝土浇筑,内 设有PVC排水管(孔径15 cm,间距2.0 m,梅花型排列), 底板下设置10 em厚的C10混凝土垫层。根据水毁情况采用 收稿日期:2011-03.19 环氧砂浆对消力池及其两侧的护坦底板裂缝进行修补,并 作者简介:周文妍(1978一),女,工程师,大学本科,主要 对底板基础淘空处采用C15混凝土进行充填。 从事水利水电工程设计工作。 因0+037.00 m下游已完全被洪水毁坏,因此设计采用 ・28・ 总第177期・浙江水利科技・2011年第5期 35 m长的海漫,海漫末端设17 m的防冲槽。海漫采用1:50 1 In。防冲槽内回填直径80~100 em的大块石,回填总方量 的坡度,起点高程1 072.5 m,终点高程1 071_8 m;海漫段 为1.1万In3,总投资约100万元。海漫与防冲槽的混凝土 底板厚1 in,采用C20钢筋混凝土浇筑,前端设有混凝土齿 底板下均设置1层10锄厚的CIO混凝土垫层,基础冲毁处 槽,槽深2 m,槽底宽50 em,坡度1:1。海漫末端0+ 采用10≥2.2 g/em ̄,相对密度d≥O.75的砂卵石碾压回填至 072.O0 0+084.O0 m防冲槽底部为混凝土底板,底板厚 底板底高程。修复方案1的消力池段工程剖面布置见图2。 黼:目十 &: 鼢m. 号为km+m,募素鸢者cm r≥2.2 g3/cm,I 鼬>o.75 图2修复方案1工程布置剖面图 3.1.2水工模型试验成果 3.2修复方案2 试验表明一级消力池池深不够,且池长不足,当闸门 3.2.1工程布置及结构设计 开度>1 m时,水流出闸后在消力池内均形成远驱水跃,在 泄洪闸的不设消力池段结构布置同修复方案1。 坎上呈现挑流状态,砸击护坦,消力坎后水流不稳定,水 对7一l0号孔闸下消力池进行改造:改造后的消力池 面波动剧烈。 池长28.0 m,池深2 m,上游侧采用1:4.0的斜坡(水平段 为了观测消力池后护坦末端河床的冲刷情况,验证修 长8 In)与50锄长的平段衔接,其顶高程1 072.5 m;中游 复方案1的消能效果,进行了局部动床冲刷试验。动床范 为19 m长的水平段,底板顶高程1 070.5 m;下游侧为消力 围为海漫末端0+072.O0~0+170.O0 m。河道底高程为 池尾坎,尾坎高程1 072.5 m,坎厚50 em。消力池段0+ 1 070.50 m,消力池至海漫段按不可冲的刚性材料考虑,动 022.O0—0+047.50 m的底板底高程为1 069.5 m,0+047.50 床冲刷区内桩号0+072.O0~0+089.O0 m断面按设计要求 ~0+050.O0 m范围设混凝土齿槽,齿槽采用1:1的斜坡开 回填大块石(用3~4 em的碎石模拟)。 挖至1 067.5 m,槽底宽50锄。全段底板采用C20钢筋混凝 泄洪闸分别开启1.0,2.0,3.0 m的1个冲刷试验周期 土浇筑。桩号0+050.O0 m后接钢筋混凝土护坦,护坦总长 后(约合原型7.5 h),防冲槽内的大块石已基本被冲光, 28 Ill,从0+050.O0~0+050.50 m段底板厚2 m,顶高程 防冲槽末端冲刷坑最深点位于0+088.O0 m附近,最深点高 1 072.5 m,其后以1:4的斜坡(水平段长16 m)将护坦顶高 程约1 063.8 m。此时防冲槽末端0+084.O0m断面处最低点 程降至1 068.5 m,再接l1.5 m长的水平段至0+078.O0 m 冲刷至约1 065.3 m,混凝土齿槽末端已经被水流淘空。因 处;护坦底板厚1 m,采用C20钢筋混凝土浇筑,末端设有 此,该方案有待改进。混凝土齿槽末端冲刷后地形见图2。 垂直混凝土齿墙,齿墙深6.5 m,墙底高程为1062.O0 Il'l。 消力池及护坦底板内设有PVC排水管(孔径15 cm,间距 2.0 m,梅花型排列,末端包无纺布),底板下设置10 eill厚 的CIO混凝土垫层。修复方案2的消力池段工程剖面布置 见图3。 图2修复方案1冲刷7.5 h后冲刷坑形态图 ・29・ 总第177期・浙江水利科技・201 1年第5期 啊:目¨{l:^釉m。#锄km+m, 女舶cm 。 一 ~~、一 PVc捧水管(孔径1 O cm) ~— 、~一… …… 间巨2.O t,梅花形捧列) , f , … … 一… … . … 6 50 ! 显j薹±垫星星19 c- 克填c1。混凝土 目壤l蒙 !笾! . ’。;t : 一,… 0 ̄、 — …一~ 盥 、 s Q52。 、 : 图3修复方案2工程布置剖面图 3.2.2水工模型试验成果 3.3.1工程布置及结构设计 当闸门开度1.0 in时,一级池内水跃不是很稳定,水 桩号0+037 m以前均保持现状,其结构修补方案同修 流左右摆动,在右侧形成狭长的回流区。其原因主要是流 量小,池内水深大,并且左右闸墩厚度不均。当闸门开度 / LⅢ 恤 复方案l。桩号0+037.O0 m后接钢筋混凝土护坦,护坦总 长53 m,顶高程1 072.5/n,从0+037.O0—0+037.50 m底 >1.0 In时,一级消力池内形成完整和稳定的水跃,略呈淹 板厚2 m,其后以1:4的斜坡(水平段长16 111)将护坦顶高 没,护坦下游断面上泥沙起动,河床开始受到冲刷。水流 程降至1 068.5 m,再接36.5 nl长的水平段至0+090.O0 nl。 过坎后在下游护坦段内形成水跃,跃后水流平稳,消能 护坦底板厚1 nl,采用C20钢筋混凝土浇筑,末端设有垂直 充分。 混凝土齿墙,齿墙深6.5 Ill,墙底高程为1 062.O0 m。消力 泄洪闸分别开启1.0,2.0,3.0,4.0 m的1个冲刷试验 池及护坦底板内设有PVC排水管(孔径15 cm,间距2.0m, 周期后,护坦下游最大冲深点位于桩号O+086.75 m处,最 梅花型排列,末端包无纺布),底板下设置10 cm厚的CIO 深点高程约为1 065.2 m。 混凝土垫层。修复方案3消力池段工程剖面布置见图4。 3.3修复方案3 I I高囊 : Pvc排水管(孔径10 cm 间臣2.0 n,梅花形捧列) r≯2.2 g3/cm.I 宣童>0.7/ 5 / 图4修复方案3工程布置剖面图 3.3.2水工模型试验成果 产生水跃,跃首位于0+045.20 m断面,跃尾位于O+ 总体来看,各工况水流流态比较相似,水流出闸后为 055.50m断面;0+080.O0 m断面流速分布较均匀。当闸门 急流,呈远驱水跃,消能任务落到一级池后的护坦上。虽 开度2.0 m时,水流出闸后为急流,在护坦段内产生水跃, 然水流过挑坎后在护坦段内形成二次水跃消能,但是二级 跃首位于O+053.70 m断面,且两侧主流压缩各l,2孔;护 池内的水流流态同修复方案2相比,流速较大,消能效果 坦段内水跃跃尾位于0+062.50 m断面。此时护坦下游地形 略差。闸门各开度时泄流情况如下: 最大冲深点高程约1 065.3 m。当闸门开度3.0 m时,水流 当闸门开度1.0 m时,水流在一级池内产生水跃,跃 在下游护坦段内跃首位于0+058.30m断面,跃尾位于0+ 首位于0+031.10 m断面,水流过一级池后在下游护坦段内 064.60m断面;护坦末端0+090.O0 m处主流宽约38.50 m, ・3O・ 总第177期・浙江水利科技・2011年第5期 以及护坦底板。 此时护坦下游最大冲深点高程约1 064.7 m。当闸门开度 4.0 m时,水流在下游护坦段内跃首位于0+058.30 m断面, 主流压缩至33.25 m;护坦段内水跃跃尾位于0+065.30 ITI 断面。 通过理论计算和水工模型试验,比较了3个修复方案, 结合工程现场施工难度,最后推荐维持一级池不变同时降 低护坦高程,形成二次水跃的消能方式(方案3),并建议 海漫末端进行垂直防护,以减轻河道冲刷,确保护坦和海 漫的安全。另外,为了确保工程安全运行,应制定合适的 闸门调度原则:尽量利用设置消力池的4孔泄洪闸多泄洪, 经过1个冲刷试验周期后,护坦下游最大冲深点位于0 +1l8.O0 m附近,最深点高程约1 063.0 m,相比修复方案2 冲刷略严重。但是由于修复方案3与修复方案2相比节省 大量工程投资,若拆除水毁的消力池、护坦及消力池两侧 在满足下游河道安全的前提下,再利用其余闸孔泄洪。成 的导墙,在工程实施过程中不仅存在较大的施工难度,而 果对类似工程具有参考价值。 且将危及泄洪闸主体工程安全。经综合考虑后最终推荐采 用修复方案3,即保留现有的一级池布置,降低护坦段高程 参考文献i 进行消能的方案。 [1]鲍倩,包中进.城南水电站消能防冲修复水工模型试验研究报 告[R].杭州:浙江省水利河口研究院,2010. 4结语 [2]孙江南.葛洲坝大江电厂尾水护担冲抗成因及修复设计[j]. 人民长江,1999(30):21—22. 经水工模型试验验证,工程水毁的主要原因是由于现 [3]李炜.水利计算手册[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状一级消力池池深不够且池长不足,导致出闸水流消能不 20o6. 充分。当闸门开度>l m时,水流出闸后在消力池尾坎上呈 [4]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工模型试验[M].2版.北京:水利 现挑流状态,砸击护坦;且消力坎后水流不稳定,水面波 电力出版社。1985. 动剧烈,对下游河道地形产生严重冲刷,进而淘刷消力池 (责任编辑郎忘忧) (上接第仃页) 段的实际进行了详细地计算分析和实践应用。分析得出, 4.4保障性分析 运河引配水量需求与入河污水量、水质状况以及钱塘江水 虽然钱塘江水资源总量丰富,水资源保障能力较强, 质状况密切相关,同时也受到钱塘江可利用水量的。 但随着流域用水需求的不断增长,用水矛盾已经凸显,即 运河要实现水环境功能区目标要求,必须进一步加大引配 将投入运行的浙东引水以及将要实施的浙北引水工程建成 水量,计算得出了2009,2020年引配水的目标需求量,为 后供求矛盾将更加突出。2009年杭州市区总供水量39亿 引配水工作的开展指明了方向。引配水需要大量的优质水 刀n3,目前钱塘江河口多年平均径流量347亿m3,可利用水 资源,钱塘江流域随着各地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的加大, 量(径流量2o%)69亿m3,枯水期钱塘江河口水资源量为 水资源保障能力不断下降,引配水作为生态环境用水的形 216亿 ,可利用水量仅54亿m3(径流量25%)№],因此 式之一,优先程度不高,用水量必将受到。因此,按 即使运河从钱塘江引配水的设施能力进一步加强,所需要 照“多管齐下、综合治理”的要求,努力推进运河水环境 的水资源保障能力依然有限,在满足工、农业以及生活用 的改善和提高,实现资源利用和环境改善效益的最大化。 水后,无法提供足量的水资源用于引配水。本文仅从水量 参考文献: 角度分析了运河引配水对于水资源的需求,而未充分考虑 运河水系河道水域的蓄水能力、水位变化、通航等因 [1]阮仁良.平原河网地区水资源调度改善水质的理论与实践 素,这些因素也可能造成引配水量的。从以上分析可 [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O06. 见,运河杭州段通过引配水一定程度上可以有效改善水环 [2]谢法权.杭州市陆地水域调查汇总报告[R].杭州:杭州市水 境,但单一的引配水措施无法全部满足运河水质达到功能 文水资源监测总站,2008. 区目标,必须同步加强污水治理,减少污水排人运河量, [3]陈珊萍.2009年杭州市环境统计年鉴[R].杭州:杭州市环境 从而提高引配水的实施成效。 保护局。2010. [4]鲍跃鹏.2009年杭州市水资源公报[R].杭州:杭州市林业水 5结语 利局,2ol0. [5]俞建军.浙江省水功能区水环境功能区划分方案[R].杭州: 运河杭州段引配水工作开展10 a来,水环境改善成效 浙江省水利厅,浙江省环保局,2004. 十分明显,但对于水量的具体需求仍然不够清晰。本文从 [6]刘光裕.钱塘江河口水资源配置规划报告[R].杭州:浙江省 引配水改善水环境的主要机理即稀释作用人手,提出了引 水文勘测局,20 . 配水量与水质改善关系的基本计算方法,并结合运河杭州 (责任编辑屠福河) ・ 3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