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 内蒙古石油化工 2009年第7期 创新西北地区上游油田企业人才引进和稳定机制 王士敏,吕圣仕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西北油田分公司,乌鲁木齐830013) 摘要:中石化集团上游企业西北油田分公司规模效益快速发展的同时,积极创新人才引进和稳定 的机制,建立了具有竞争力的薪酬,优质优价引进人才,制定稳定人才配套福利待遇,实施助学订单 资助培养在校优等生,建立中长期激励机制,改进人才成长激励措施,创新改进用工机制,实现了人才引 进和人力资源的有效开发与使用。 关键词:创新;人才引进;稳定;机制 1背景 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对于扩大内需,推动国民 经济持续增长,促进东西部地区经济协调发展和最 终实现,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和巩 固边防,都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而 东部越来越强的人才吸引战略,使西部地区显得力 不从心。上个世纪8O年代以来,西部地区人才流出 是流入的两倍以上,特别是中青年骨干大量外流,调 往沿海及内地,大学毕业生返回率低。西部地区人才 总量不足,每万人中人才数量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数。 虽然西部地区采取了一系列吸引人才的举措,但西 部人才流失的状况并没有根本改变。而西北油田分 公司(西北油田)是中石化在西北地区的上游油田企 业,按照“油公司”管理模式和建设要求,在经过上世 纪80"-"90年代艰苦创业,伴随3O年国家改革开放的 步伐,经过几代西北石油人的奋斗,在本世纪初,在 塔里木盆地取得了连续4年原油年产量以5O万吨以 上的速度快速增长,1O年间产量上升了12倍,2008 年原油年产量达到600万吨,天然气年产达到12.7 亿方,跨入全国陆上十大油田之列,成为国内发展速 度最快的油田之一,并逐渐成长为中石化重要的能 源战略接替基地,是国内陆上典型的“油公司”模式 建设发展的增长型油田企业 西北油田在维吾尔自治区巴音郭楞蒙古自 治州轮台县设有前线生产指挥基地,机关和科研院 所设在首府乌鲁木齐市,主要从事油气勘探、开发与 原油天然气销售业务;勘探区块主要分布在的 塔里木、准噶尔、吐哈、伊犁、塔城等盆地和青海省的 柴达木、共和、库木库里盆地及甘肃省的敦煌盆地。 共拥有油气勘查区块73个油气勘查区块总面积 3.1为减轻偏磨可以引进连续抽油杆生产方式。 3.2将常规防蜡、防偏磨、防腐蚀产品进行改进,以 适用于小套管生产方式。 强调固井条件许可的重要性和加强新技术、新工具 的引进。 2.5因小套管井内径较小,严重影响后续生产和措 施施工,目前临南油田小套管固井都采取尾管悬挂 的方式,悬挂部位在1000m左右。通过尾管悬挂从 而可以保留上部1000m套管大直径,从而有利于各 种管柱的下入,尤其是临南油田措施管柱近3000m, 上部必然要加大外径,同时如果提液可以下入 57ram以上的泵组生产,解决了上部管柱易卡的难 题。但是不容忽视的问题是上部大套管能保证正常 生产多长时间,即上部套管是否会在短期内再次套 破,如果发生套破再次上大修,必然浪费人力物力, 因此加强小套管井特殊生产方式的研究意义重大。 3结论及建议 3.3针对小套管井连续加药装置能否进行改进,或 采取其他加药措施如:缓蚀剂吞吐技术。 3.4加强措施作业配套工具的研究和引进,保证小 套管井生产的连续性。 3.5加强与固井公司的施工协商,避免出现二次固 井,避免出现长井段钻塞。 [参考文献] [1] 张绍槐,罗平亚.保护储集层技术.北京:石油 工业出版社,1993. [2] 张琪,万仁溥.采油工程方案设计.北京:石油 工业出版社,2002. 收稿日期:20o9一O1—2O 作者简介:王士敏(1961一),男,四川剑阁人。毕业于西南石油学院石油物探专业、工学学士,美国休斯敦大学EMBA硕 士,高级工程师。 2009年第7期 王士敏等 创新西北地区上游油田企业人才引进和稳定机制85 达28.27万平方公里。2008年是西北油田的规模效 益快速增长年,当年完成三级石油地质储量4.18亿 吨、天然气储量230亿方,其中探明石油地质储量1. 30亿吨、控制石油地质储量1.38亿吨、预测石油地 质储量1.49亿吨。新增石油可采储量1687万吨,储 量替代率281 。实现当年油气收入205.3亿元,实 现利润109.7亿元,上缴税费77亿元,油气收入首次 向生产一线和专业技术岗位人员倾斜,力争满 足油田发展建设对人才引进的需求和队伍稳定的要 求。然而,如何在科学合理有效控制用工总量的基础 上,创新人才引进和人才稳定机制,仍然是人力资源 管理所要面对的严肃课题。 3创新西北油田人才引进和稳定机制 中国的,有着广袤的疆土,也有着浩瀚无际 突破200亿元、利润首次突破100亿元大关。 2西北油田职工队伍与人才结构分析 人力资源作为企业的第一资源,在管理和建设 发展方面,紧紧围绕“油公司”模式通过不断地人力 资源管理创新和实践,发展形成了“油公司”模式下 的经营管理、专业技术、技能操作“三支队伍”,企业 正式职工人数3380名,其中,经营管理人员达到 1532人,占45。3 ;专业技术人员927人,占27.5 9/6; 技能操作队伍人员921人,占27.2 。“三支队伍”比 例为:1.66 t 1.O1:1。其中硕士及以上学历占5. 4 ;大学本科学历占41.5 ;大学专科学历占21. 2%;中专学历占2.3 ;高中及以下学历占29.6 9,6。 队伍中其中教授级、高级任职资格人数达12 。每年 吸引近200名以上国内石油高等院校本科以上学历 毕业生到油田创业,新分毕业生离职率则不到2 。 油田规模效益大踏步前进的同时,西北油田正 式职工队伍近几年发展在数量增幅有效控制,通过 引进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应届毕业生及引进骨干专业 中青年人才,新增人员素质增幅显著。同时,随着油 田建设规模的快速扩大和油气产量不断攀升,用工 总量随着用工单元的迅速增加而增大,其他形式的 用工与规模也不断发展,用工量达6OOO'--"7000人, 多种业务工种通过其他形式用工队伍投入到西北油 田的勘探开发与油田建设中,并且发挥了不可替代 的作用。也是西北油田解决用工需求矛盾的重要措 施。 随着生产经营管理规模不断扩大,相当一部分 专业技术人员转岗到经营管理队伍中。净增的大学 毕业生实际上转化到经营管理和专业技术“两支”队 伍的增幅上。近几年“三支队伍”中经营管理人员和 专业技术队伍呈渐增趋势,技能操作队伍呈递减状 态,人员总量呈小幅度增长;增人渠道主要是新分毕 业生,整体“三支队伍”高学历、年轻化人员比重加 大,人员队伍结构趋向年轻化,油田人力资源质量正 沿着“油公司”模式建设要求健康发展,人力资本升 值潜力明显增大。 但是,上百名同龄高学历人员批量参加工作,基 本上同步转正定级、职称评审直至退休,期间肯定涉 及岗位、成长机会、职务变动、晋升等竞争性问题,难 免有急于“追求从政”的思想;虽然西北油田制定有 的沙漠,塔河油田就蕴藏在南疆塔里木盆地的荒漠 之下,倘如没有这黑黑的石油,成千上万的热血青年 又怎会钟情于大漠,投身于塔河创业?如何克服和战 胜西北地区油气盆地的地理环境、工作环境、生活环 境等与东部油田相比的弱势,吸引更多的石油专业 人才到西北油田,油气勘探和油田开发建设者们认 识到人才引进和稳定机制是关键。 3.1 建立具有竞争力的薪酬,优质优价引进人 才 西北油田在横向比较中国石化系统上游油田企 业和中国石油在同行业单位薪酬待遇的基础 上,首先制定出引进到西北油田的人才,岗位工资均 在其原单位享有职级的基础上高套专业技术岗位一 级。对于愿意暂时借聘到西北油田创业的石油勘探 技术研究骨干人员或确有石油勘探开发研究专长并 为生产、科研事业发挥积极作用的高级人才,工资及 人事关系可保留在原单位,实施现岗位收入加不低 于ioo元/天的赴疆工作补贴的薪酬办法,同时,为 鼓励东部油田和石油勘探院所输送高级人才,西北 油田每年以的高额技术服务费用补贴人才所在单 位。 3.2配套福利待遇稳定人才 生活福利待遇方面,西北油田规定了引进高级 专业人才按职级分别享受大于100平方米标准的住 房,油田集资建房时考虑优先解决;如其购买商品 房,以每平方米不低于市场价按住房面积标准给予 一次性安家补助。对临时租住房的,按规定享受 住房补贴或按照规定报销其租住房费用。 解决两地分居方面,对引进的人才,西北油田按 积极解决调入并安排其配偶(主要是符合调入 条件的),可一同调入西北油田驻乌鲁木齐市单位工 作,其未成年子女享受西北油田职工子女入学、入托 。对于引进西部现场工作借聘人才,享受每年2 "-3次、每次20"--30天左右的探亲休假待遇,同时享 受与油田职工同等待遇的培训、职称评审、职级晋 升、疗养、带薪年休假等福利,同时享受在疆一定额 度的医疗补助费用。 3.3 实施助学订单资助培养在校优等生 西北油田为吸引和引进高等学府在校优等学生 毕业后到西北油田创业,对在校石油地质、石油物探 内蒙古石油化工 的油气勘探类主干专业的学生,采取在校助学方式, 2009年第7期 对愿意与企业签订毕业后分配意向协议书的学生, 资助学费使其完成学业;对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 分别按年级确定不同标准分别视情况可给予1.O~ 2.0万元/年的助学补助费用。 3。4建立中长期激励机制 级技能人才的培养选拔、建库,侧重于主干工种技师 及以上职业技能资格人才;建立“三支队伍”领军人 才专家库,为“三支队伍”持续有效建设和向高层次 人才培养和发展提供组织保证。从市场引进紧缺人 才,加强东西部油田文化交流和融合,注重从东到西 为加快人才引进和重点项目人才调配工作,适 应油气勘探大突破和油气开发上台阶的需要。紧紧 引入管理新经验、专业新技术、操作新技能,对阶段 性较强的工作以及易于用实际工作量计酬的岗位业 务,探索“代运行”队伍等业务外包承揽形式;对重大 依靠集团公司统筹协调和调配支持,采取引进人才 科研课题项目研究,充分利用油田分公司博士后科 与引进智力相结合的方式,从系统内外吸纳引进油 研工作站,市场中的科研院所资源,或以项目、成果、 r习勘探开发紧缺、急需的高层次专业技术和经营管 技术合作、兼职、讲学、咨询等形式,扩大和加强课题 理人才,高技能操作人才,研究制定加强人才引进工 研究。注意学习和借鉴国内外成功企业人力资源工 作的措施,保证骨干人员及时到位。同时,为鼓 作先进经验,努力提高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水平,推 励借聘引进在油田从事勘探研究工作的科研人才长 动西北油田人力资源管理水平跃上新台阶。 期稳定:注西北油田贡献力量,在集团公司大力支持 目前,西北油田统一思想,转变观念,全面创新 下。考虑提出对到油田科研一线工作的科研人才,每 推进人才引进和稳定机制,加大宣传和贯彻力 年按本人年度工资收入的]/lz,即1个月工资收入 度,让全体人员牢固地树立“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 给予中长期激励;从第6年起可按本人年度工资收 和人力资源开发投入是收益最大的投入的人才观。 入的1/6,即2个月工资收入给予中长期激励。为鼓 围绕人才引进作为企业改革发展的主目标主任务, 励人才扎根西部多做贡献和可持续工作的效果,在 将人力引进和激励机制纳入整体规划,坚持做到“一 西部连续工作不满5年的不享有此项激励。中 把手”抓“第一资源”,“一把手”抓人才,层层建立和 长期激励收入记入个人账户,完成科研工作返回东 落实人力资源工作目标责任制。同时,积极探索以企 部原率位时西北油田一次性给予支付。通过不断创 业文化为导向的人力资源管理,企业文化是以企业 新人才引进与稳定机制,构筑起适应西北油田特点 在长期生产经营过程中逐步形成与发展的带有本企 薪酬福利体系,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劳动、 业特征的企业经营哲学,即以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 尊重企业文化建设的环境氛围,为调动各类人员的 为核心所生成的外化的企业经营规范、道德和行为 积极性和创造性提供保障。 准则、人文习惯和传统的有机统一。促进人力资源的 3。5 采取有效的人才成长激励措施 有效管理,实现人才引进和油田企业整体上人力资 积极建立经营管理、专业技术、技能操作“三支 源的有效开发和使用。 队伍”专家库,经营管理专家库侧重经济管理、人力 [参考文献] 资源管理、法律事务、企业管理、党政工团等综合型、 E1]李维平:人才资源预测与规划技术,1998,(2). 复合型管理人才储备;专业技术专家库侧重在专业 [2] 李啸尘.新人力资源管理[M].北京:石油工业 捷水领城、学术领域、科研一线、专业技术管理有突 出版社,1999,(9). 出业纱的学术技术带头人或领军人才;技能操作高 [3] 浙江社会科学,1999,(6). Innovating the Mechanism About Person with Ability Fetching in and Leveling offTo Oil Field Advanced Position of Northwest Area WANG Shi—min,LV Sheng—shi (SINOPEC Northwest 0il Field,URUMQI 830013 China) Abstract:The Northwest Oil Field,developing swiftness of motion of SIN0PEC advanced position corporation,is nOW actively innovating the mechanism about person with ability fetching in and leveling off,improving salary standard,fetching in person with ability with high salary,establishing deals and weals implementing the plan to imburse the whiz kid,building the inspiriting mechanism for suffer--long times improving on the inspiriting measure,innovating using manpower fashion more,having realizated person with ability fetching in and manpower resource empolder and using in effect. Key Words:Innovate;Person with ability fetching in;level off;Mechanis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