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小知识。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与中国外交决策

与中国外交决策

来源:华佗小知识
战略问题专论 与中国外交决策 。 齐建华 是新中国第一代领导人。他既 是一位伟大的家、军事家、战略家,又是 一亡、社会主义必定走向胜利,社会主义制度 终究要代替资本主义制度,是不以人的意志 为转移的客观规律。 位既豪放、庄重,又浪漫、温和的诗人,一 出身、经历,以及特殊的性格,无疑影响了他 个感情深厚的理想主义者。特殊的 他认为帝国主义是现代战争的根源,帝 国主义本性不会改变,反动派也是不会白行 的外交思维,影响了他对外交战略和的 思考与决策,而这也无疑对当时中国的外交 退出历史舞台的,对帝国主义战争,一是不 怕、二是反对。全世界人民的任务是反对帝 战略和决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江泽 民在诞辰一百周年纪念大会上的发 国主义的侵略和压迫,用正义的战争, 反对一切非正义的反战争,争取和维护 持久的世界和平。被压迫民族和人民的革 言中指出:“从近几年来国际风云的变幻中 可以更加清楚、更加深刻地看到,领 导的中国党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坚 持自主,不倦地探索适合自己情况的道 路,以及由此培养起来的自强自立、不依附 于人、不怕鬼、不信邪的精神,对于维护国家 的主权和民族的尊严,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 命斗争是社会主义世界的一部分,要坚 决支持一切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摆脱 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的统治,争取民族 和的斗争。全世界各大洲的人民要联 合起来,所有爱好和平的国家要联合起来。 只要全世界人民共同努力,新的世界大战是 能够制止的。 制度,发挥着多么重大的作用!” 1、远瞩,以伟大家的政治远 见,深刻把握历史发展大趋势,始终对人类 他指出世界将走向进步,而不是走向反 动。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要敢于 斗争,敢于胜利,在战略上藐视敌人,在战术 进步事业充满信心。 是一个无产阶级家,他科学 认识社会的发展规律,对人类的进步事业充 上重视敌人;要从战略上把一切反动派都看 成纸老虎,从战术上把它们看成活的、真的 满必胜的信心,其理论与实践洋溢着的 乐观主义。他坚信,帝国主义必将走向灭 老虎。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弱国能够打败 强国,小国能够打败大国,小国人民只要敢 】1 《中国社会发展战略》2OO9年第3期 于起来斗争,敢于拿起武器,掌握自己国家 的命运,就一定能够战胜大国的侵略。 2、高屋建瓴。以伟大战略家的宏观视野 和深刻洞察,对国际形势提出大思路,制定 大战略。为党和国家指引方向。 对国际形势的清醒认识,对世界发展大 趋势的准确把握是进行外交决策的 出发点和立足点。无论是在新民主主义革 命时期还是在社会主义建设岁月,都 十分重视对国际形势和世界发展大趋势的 把握,总是站在世界的制高点,以一种高屋 建瓴的宏观视野和深刻洞察,对国际形势进 行分析和判断,并据此提出中国外交战略。 建党初期,就指出,第一次世界 大战后,世界上和反两大力量,树 起了“两面大旗”一面是红色的的大旗, 一面是白色的反的大旗,被压迫的阶级 和民族必须站在一边;在中国的进 程中,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实际相 结合,从世界体系认识中国社会,把中国革 命作为世界的一部分,创立了半殖民地 半封建社会形态的理论,形成了新民主主义 的总路线、总策略。抗战期间, 基于对国际形势的判断和国际力量的科学 分析,曾倡导并致力于建立国际反法西斯统 一战线,提出要把中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和 世界的和平阵线相结合,要对国际力量加以 区别,并在区别上建立我们的。 二战后的1946年,美苏关系突变,当时 存在着对国际形势发展比较悲观的估计,民 主阵营甚至在我党内部也存在着惧怕战争、 惧怕美国、不敢斗争的观点和情绪。在这种 情况下,以深刻的洞察力,提出了著 名的“中间地带”理论,为党的国际战略和国 内战略奠定了科学基础。他指出战争危险 虽然存在,但世界民主力量超过世界反动力 量,必须和必能克服战争危险;美苏问国际 1 2 上的妥协,并不要求“各国人民随之进行国 内的妥协” ‘美国和苏联之间隔着极其广 阔的地带,这里有欧亚非洲三洲的许多资本 主义国家和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美国反 动派在没有压服这些国家之前,是谈不到进 攻苏联的。”②与之相联系,1947年底,毛泽 东援引“两大阵营”理论,并根据这个理论以 及当时实际斗争的需要,在1949年初发表 的《论人民民主专政》中正式确立了“一边 倒”的外交方针,并在稍后的《中国人民政治 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被定为国策。 新中国成立之初实行向社会主义阵营 “一边倒”战略,建立和巩固了同以苏联为首 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关系。但是资本主义世 界并非“铁板一块”,社会主义关系中也有不 协调的因素,主要是苏联“还要搞大国沙文 主义那一套”⑧1956年,根据苏伊士运河事 件中表现的世界各种力量的矛盾关系,毛泽 东明确提出了“两类矛盾、三种力量”的观 点④。两类矛盾即帝国主义与帝国主义之 间的矛盾和帝国主义与被压迫民族之间的 矛盾;三种力量是指最大的帝国主义美国、 二等的帝国主义英法以及被压迫民族。随 着世界政治力量的进一步分化改组,1958 年,又明确提出了“两个中间地带”的 论断:亚、非、拉民族主义国家和殖民地半殖 民地国家是第一中间地带,欧洲、加拿大、澳 洲和日本属于第二中间地带。这就为确定 反对最主要的帝国主义,利用资本主义国家 的矛盾,建立国际统一战线战略,为我国进 ①:“关于目前国际形势的几点估计”,《毛泽 东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l19页。 ②:“和美国记者安娜・路易斯・斯特朗的 谈话”,《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93 l194页。 ③《外交文选》,文献出版社1994年l2 月版,第282页。 ④《选集》第五卷,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第 341页。 战略问题专论 一步加强同亚非拉等国家的团结与合作,尤 关系和中日关系的新阶段,从而为世界反霸 斗争和世界政治前途创造了新的发展条件。 我们能在今天的国际环境中着手进行四个 现代化建设,不能不铭记同志的功 绩。” 3、不怕鬼、不信邪。始终把国家、民族和 其是改善和发展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关 系,奠定了理论基础和基础。 6O年代末、7O年代初,世界各种力量 “大动荡、大分化、大改组,苏联霸权主义膨 胀,加强对我国的军事威胁,美苏争霸出现 苏攻美守的态势,此外中国、欧洲等国际力 世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坚持自主原 量和地位在上升,第三世界在兴起。 密切关注国际关系的新变化,适时地调整中 国对外战略,打开中美关系的大门,摆脱了 与苏美同时对抗的局面,开创了中国外交的 新局面。 1974年2月,对国际战略格局 和中国对外战略的深刻变化作出高度概括, 提出了著名的“三个世界”划分的战略思想。 按照各国在国际政治经济关系中的 地位和各国的对外,把世界上的国家分 为三类。其核心是把美苏放在同一档次,提 醒人们需要反对的是两个、而不是一个超级 大国的霸权行径。这在当时令人耳目一新。 基于这种划分和苏攻美守的实际态势,中国 的国际战略是组织统一战线,团结第三世 界,联合第二世界,以对付第一世界;当务之 急是争取利用包括美国在内的力量,集中对 付苏联的威胁。“三个世界”的理论为中国 进一步调整和改善对外关系奠定了理 论基础,也为的国际战略和外交思想 划上了一个的句号。 总之,从积极倡导反法西斯国际统一战 线到提出“中间地带”的形势判断到二战后 初期“两个阵营”思想与“一边倒战略”,从 “两类矛盾”、“三种力量”的分析,到“两个中 间地带”再到“三个世界划分”的理论,其中 无不显示出无与伦比的大智慧和大 思路。对此有高度的评价。他指出, “同志在他的晚年还提出了关于三个 世界划分的战略思想,并且亲自开创了中美 则,反对帝国主义和霸权主义,努力维护世 界和平。 曾提出帝国主义是“纸老虎”的 著名论断,指出“东风压倒西风”的形势概 括。新中国成立后,为了使中国人民能够真 正站立起来,作过两次大的决策,第 一次是“抗美援朝”。一九五。年的新中国 刚刚从战争的废墟中走出来,可谓一穷二 白、两手空空。这样的国情,竟然敢与世界 经济军事最强国一美国及其麾下的联合国 多国兵戎相见,着实体现了的气 魄与智慧。抓住苏联做战略后盾,边 打仗边换装备,三年“抗美援朝”,打出了一 支威名世界的中国人民,也打出了中 华民族的志气。“抗美援朝”战争是年轻的 中国与美国的一次直接的军事较量。打破 了美国不可战胜的神话,巩固和增强了新中 国的、安全和国防力量,显示和提高了 新中国的国威、军威和世界声望。“抗美援 朝”战争是当时东西两大集团对抗的第一次 地区性热战,也是此后4O年全球冷战的开 端。第二次是“抗美援越”。越战前,是美苏 两霸横行霸道、包围着中国的时代,是中国 在两霸的夹缝中讨生活的屈辱时代,是两霸 对中国充满敌意的时代。尤其以苏联为甚, 苏联在中国北方陈兵百万,并威胁随时以核 弹解决中国。那么,如何突破美苏两霸的包 围圈呢?选择了“抗美援越”作为突 破点。“抗美援越”风险极大,利用美 苏之间的矛盾,在战略上以霸制霸,用苏联 1 3 《中国社会发展战略》2O09年第3期 牵制美国,同时反过来用美国牵制苏联。 鉴于“抗美援朝”的经验教训,采 取了一九五四年“抗法援越”的奠边府模式, 其次,在具体的外交实践中则有丰富的 案例。首先是“一夜之间转弯18O 度”,即关于中国乒乓外交”决策中的故事。 1971年3月底,在第31届世界乒乓球锦标 间接参战。美国人是崇拜实力的,如果你没 把它打得口服心服了,如果不是中国在越战 中起着不容漠视的关键作用,尼克松是不会 跑到中国与商谈如何安排国际格局 这样的大问题的。以其高超的政治 赛举行中,美国乒乓球队提出访华,中国外 交部在邀请美国乒乓球队访华的问题上出 现分歧。多数人认为不是不邀请,而是现在 不宜邀请他们。但从全局着想最后 智慧、非凡的的政治胆识和杰出的军事艺 术,先是利用“抗美援朝”契机,壮大了新中 国;后又利用“抗美援越”为突破口,打破了 美苏的围堵,为中国人打出了广阔的生存空 间,维护了世界和平。 4、原则的坚定性与策略的灵活性有机 结合、高度统一,不失时机地进行策略转换。 体现出高度的想象和驾驭形势的能力。 领袖远瞩的政治远见,坚定不 移的信念,是与其得心应手的斗争艺术 和驾驭全局的领导才能分不开的。原 则性与策略的灵活性有机地结合、高度统 一,不失时机地进行策略转换,体现出高度 的想象和驾驭形势的能力。 首先,有一系列策略原则,比如 他指出要取得的胜利必须要制定正确 的和策略,在战略上藐视敌人,在战术 上重视敌人;要从战略上把一切反动派都看 成纸老虎,但从战术上把它们看成活的、真 的老虎。资本主义世界不是铁板一块,要利 用矛盾,争取多数,反对少数,各个击破,针 锋相对,后发制人,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 量,结成最广泛的统一战线。要发展进步势 力,争取中间势力,反对顽固势力,进行有 理、有利、有节的斗争等等。 14 做出决策,导演了乒乓外交的佳事。事后毛 泽东说,决定邀请美国乒乓球队访华,我是 从大局考虑的。这是中美两国人民的心愿。 人民之间的友好往来是势不可挡的。你看 庄则栋与科恩的接触极其自然。他们之间 没有往事纠葛,不存在什么恩恩怨怨。即使 有某种顾虑和猜疑也是长期人为的。中国 人,中国党人到底是不是像人们所宣传 的三头六臂、青面獠牙那样凶神恶煞,可以 请他们来看看嘛。不请,别人怎么好意思来 啊。又没有外交关系,眼见为实嘛。年轻人 容易接受新事物,有一定的代表性,中华人 民共和国到底在这个世界上已经存在了20 多年,还是有吸引力的。 从以上的史实中我们可以看到, 是一个家、战略家、诗人(感情深厚、理 想主义);在中,得到全党的拥护 和全国的爱戴,有着极高的威信。这些无疑 都会影响他对外交战略和具体的思考 与决定,而一位具有如此个性的领袖人物无 疑会对当时中国的外交战略决策产生重大 影响。 (作者系外交学院法语系国家共同体研 究中心研究员)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