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小知识。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瑞士银行

瑞士银行

来源:华佗小知识
避税天堂的消沉

——瑞士银行公开私人客户信息

自20世纪以来,世界经济以人们所不可预料的速度发展着。任何高速发展的事物都不会一帆风顺,事物一旦发展到一定阶段都会产生一些或大或小的问题。经济的快速发展,伴随着金融泡沫,大量投机商们用他们赶超时代的机智的大脑席卷着世界的财富。随之而来的,是财富的后期操作问题。如何将财富安全地保存、逃避的高额税收成为富人们所关心的问题,甚至国家也出于自身的利益考虑开始卷入这个大圈之中。而一些有着法律保护客户财产保密性的国家则成为这类人们的首选财富存储地。瑞士则是其中最为著名的国家。

我们经常在美剧或者是英剧中看到金融大佬们将他们那些不是那么“干净”的资产存入瑞士银行的户头,而要调查这些账户则因为涉及外交等诸多敏感话题而存在诸多障碍,有些甚至让调查不了了之,而这些人则逃脱了法律的制裁。我们甚至有了条件反射:如果一个人被查到在瑞士有个户头,则理所当然地认为这个人在干些不能为人知的勾当。当然这也有些受电视剧的影响,但不得不承认,这种行为存在的普遍性。

然而如今,这些大佬们则不再能如此随心所欲了。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5月6日在法国巴黎总部宣布,包括瑞士和新加坡在内,47个国家当天共同签署一份宣言,同意银行间自动共享与税务相关的海外账户信息。在全球金融危机与各式税务丑闻之后,瑞士的加入,对于各国联合打击逃税将是一个重大的推进。 银行作为一国货币体系的制定机构,其不能将自己视为普通银行,要从国家整体出发,从整个国民经济的运行角度出发,这就要求央行将自己置于全球央行体系之中,甚至是全球之中。现在世界正在缩小,正在由一个球体慢慢变为一个平面。《世界是平的》一书中说过:“当世界变得平坦,并且你也感到这种压力时,你应该挖掘自己的潜力迎接挑战,而不是修各种保护墙。”不管是由于外界的压力,还是出于对自身发展的考虑,各国银行开放交换客户信息都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趋势。

客户信息保密性向来是瑞士银行业体系的金子招牌,此番举措,或是迫于外界压力,或是出于自身考虑,不可否认的是,对世界金融秩序已经反腐工作十分有益。瑞士银行的外界压力主要来自于欧美彻查偷税漏税步步紧逼,大批小型银行

破产或是处在破产边缘——这在私人银行集聚的日内瓦体现尤为明显。虽然瑞士此举对于各国联合打击逃税将是一个重大的推进,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首先,对瑞士自身而言,丧失了保密性这块金字招牌后,是否会存在资金大量外逃从而对瑞士国家经济的根基产生影响呢?我认为,虽然瑞士掌管着近2.2万亿私人账户,但其中并非全部来自海外。其次,来自于海外的资金大部分是出于投资或者其他等清白的目的,只有那些害怕调查的账户才会转移资产。再次,如此大量的资金要在短时间内转移也绝非易事,要经过一段时间的国度,相信瑞士银行体系会想出应对之策。

其次,瑞士对“黑金”关闭天堂的大门,“黑金”是否会大量流向对私人账户有严密保护的国家诸如巴拿马、迪拜等,使其成为又一个“黑金天堂”呢?我认为瑞士此举虽然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资金外流至有保密性的国家,但是瑞士保密性的金字招牌是有深厚的历史积淀的,对于诸如巴拿马、迪拜等国家,账户户主们存在信任问题,从而降低了其转移的可能性。其次,账户公开仅对于国家之间而言,保密性还是有一定保障的。

对于瑞士来说,此次加入银行间自动共享与税务相关的海外账户信息计划,自身也保有了一定的底线。银行间信息的交换更多的是官方行为,各国签署协议交换相关信息。如果通过正常的信息交换还不能掌握完备的信息,则需通过官方认可的机构向瑞士方面提出要求,双方进一步协商得到结果。因此在具体操作过程中,信息的公开性程度还有待商榷。

总而言之,瑞士此举为世界其他存在保密性的国家敲响了警钟。在经济全球化大潮蓬勃发展的今天,想独善其身将会越来越艰难。不明财产转移难度的增加,则有利于反腐的实施。未来的世界将会是一个更小、更透明的世界。

金融1104 1303110128

王一航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