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一2007年9月第45卷第13期 ・临床研究・ 成批热水泥烧伤83例 王光华 (河南省巩义市中医院烧伤科,河南巩义451200) [摘要]目的分析总结成批热水泥烧伤的救治经验。方法回顾83例成批热水泥烧伤病人的治疗并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本组83例成批热水泥烧伤病A. ̄eL性损伤发生率为32%,痊愈率96%,无明显瘢痕占40%,轻度瘢痕增生占44%,严重瘢 痕增生占16%。结论成批热水泥烧伤病人吸入性损伤发生率较高,愈合后瘢痕增生率也较高,应加强此类病人的救治研究 及预防。 [关键词]热水泥烧伤;创面愈合;瘢痕增生 [中图分类号]R6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01(2007)13—55—02 烧制水泥时熟料垮塌喷窑常导致热水泥烧伤,且常为多人 成批烧伤,此类烧伤事发突然,伤员聚集,常伴有吸入性损伤,为 生时常有数人在场,容易造成数人的成批烧伤事件,且吸人性损 伤发生率达30%,病人病情复杂,因此应加强成批热水泥烧伤救 治疗造成一定困难。现对我科1998~2006年救治的8批83例 成批热水泥烧伤病人总结如下。 治工作的总结。首先,医院应制定成批烧伤病人的处理预案,以 保证在最短时间内迅速到达现场。进入抢救状态,提高抢救成功 1材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率。成批烧伤病人入院后的救治组织工作,医院在了解病人受伤 地点、时间、受伤人数及受伤后初步处理等情况后,立即建立由 主管院长、医务科以及外科、麻醉科、护理部、总务科、药剂科、设 男83例,女0例;18~50岁78例,50岁以上5例;烧伤面 备科等主任组成的抢救组织,包括医疗抢救组、特殊护理组、后 勤保障组。医疗抢救组由烧伤科全体医师及其他有关专科抽调 的年轻力强的医师十余人组成。特殊护理组由烧伤科全体护士 积10%以下27例,10%~30%35例,30%~50%15例,50%以上 6例;烧伤部位:头面部68例,四肢74例,躯干34例;浅Ⅱ度烧 伤36例,深Ⅱ度烧伤53例,Ⅲ度烧伤41例;合并吸人性损伤, 轻度18例,中度6例,重度3例。 1.2治疗 及其他病区抽调的护士近20人组成。每2~3名医师和2~4名 护士组成一个抢救小组,负责1~2名同病室气管切开病人或特 重度烧伤病人的治疗及护理,或3~4名中、重度烧伤病人的治 入院后根据成批烧伤病人处理预案,迅速组织医护人员、后 勤保障人员、医院相关领导,成立抢救组织,安排物品供应,同时 梳理病人的严重程度,及时处理中度以上烧伤病人,并根据医护 疗及护理。同时,需要多学科专业医护人员参与,共同制定统一 的救治方案,以达到多学科协调的综合治疗。医疗及护理由烧伤 科主任及护士长负总责,检查、指导、协调及处理各抢救小组的 人员业务水平安排处理相应的病人,严格落实首诊负责责任。对 于每个病人迅速清理病人鼻腔、口腔中积存的水泥料,持续高流 量吸氧,建立静脉输液通道。根据病人伤情制定输液计划,并观 察体温、脉搏、呼吸,留置尿管,观察尿量,根据病人吸人性损伤 程度给予气管切开、超声雾化吸入、吸痰、气管冲洗。雾化液配 制:生理盐水100mL、氨茶碱20mg、糜蛋白酶4000U、庆大霉素8 抢救工作,并根据病人病情安排手术等。主管院长负责医务科、 护理部、总务科、药剂科、设备科的协调工作,包括人员安排、药 品及设备供应、病人生活安排及物品供应等。主管院长及职能科 室主任每天查房一次,协调抢救工作中的各种问题。 水泥熟料垮塌喷窑时粉尘脱离窑口的瞬间温度达2000%, 附着于皮肤或吸入呼吸道可直接造成热烧伤。水泥熟料中含硅 万U;气道冲洗液配制:5%碳酸氢钠100 mL、糜蛋白酶4000U、庆 酸钙、硅酸二钙等成分,与皮肤汗腺及气道中的水分发生水合反 应,可迅速形成胶体保温层使损伤加重。水合反应生成的氢氧化 钙酸碱度为10~13,对皮肤及气道黏膜有一定腐蚀作用。可见, 热水泥烧伤是由热力、胶体保温膜层、碱腐蚀作用叠加所致的一 类特殊烧伤。因此,正确评估伤情、明确吸人性损伤程度、尽早气 管切开、及早行气道灌洗是抢救成功的关键。同时,要迅速清理 大霉素8万U,流动消毒液冲洗烧伤创面。对于Ⅲ度烧伤创面外 涂磺胺嘧啶银混悬液,在伤后2—3d即开始安排病人的切削痂 植皮术或四肢切痂微粒皮移植术。对于深Ⅱ度烧伤以下创面用 银锌霜外涂包扎。 2结果 本组病人治疗痊愈80例,死亡3例,其中死于吸人性损伤1 气道中积存的残余水泥熟料,以减轻水泥熟料对气道黏膜的损 伤,结合临床表现来诊断吸人性损伤伤情。凡由头面部烧伤,鼻 毛烧焦,声音嘶哑,呼吸不平稳,双肺听诊有干哮鸣音,血氧饱和 度95%的病人,在输液抗休克、抗感染的同时,将氨茶碱0.25只和 地塞米松40mg加入液体中静脉输入,并鼓励病人用力咳嗽,协 助叩背排痰。如果病人呼吸困难,双肺听诊出现湿口音,血氧饱 和度<90%,即应气管切开,最佳时机在伤后16h内,对减轻继发 CHINA MODERN DOCTOR中一曩代医生55 例,肾功能衰竭2例。15d以内痊愈25例,15~30d痊愈47例, 30d以上痊愈11例。手术41例。出院后半年随访69例中无明显 瘢痕27例,轻度瘢痕增生31例,严重瘢痕增生11例。 3讨论 烧制水泥时熟料窑垮塌在立窑水泥厂经常发生,且事故发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临床研究・ 一 2007年9月第45卷第13期 性缺氧,避免造成多脏器损害,提高抢救成功率非常关键。同时, 应保持气道湿化,定时进行超声雾化吸入,气管内抗生素液灌 洗,以保持呼吸道通畅。 则上先选择高敏感广谱抗生素进行早期突击治疗,再根据气道 分泌物及创面分泌物细菌培养结果调整用窄谱抗生素的降阶梯 疗法,在病人而不准确的抗生素不但不能抑制细菌,反易启动细 菌的耐药机制,当改用其他抗生素时,药物易被致病菌泵出。 重视合理的营养支持:早期胃肠道喂养能在一定程度上改 善烧伤后早期胃肠道缺血缺氧的状态,减少肠源性内毒素移位 及某些炎症介质释放,是防治MODS的主要措施之一,对大面积 烧伤后肾功能还有较好的保护作用【I,21。病人中后期给予富含蛋白 质、维生素、矿物质等的食物,并加强胃肠道功能的保护,可采用 少食多餐的方式。对于胃肠功能较差的病人和烧伤面积极大的 病人可静脉给予白蛋白、脂肪乳等,以避免病人出现营养不良, 否则将影响病人恢复,甚至降低病人抗病力或出现肠系膜上动 脉综合征,导致病人死亡刚。 综上所述,对于成批热水泥烧伤病人,我们的经验是首先要 有组织保障,制定处理预案,人、材、物的保证;其次要加强休克 的纠正、呼吸道的通畅、创面的及时处理及手术;此外,抗生素的 烧伤病人早期损害的实质是缺血缺氧性损害,其基本发病 原因是血液灌流不足和失控的炎性反应,而补液是纠正烧伤早 期缺血损害的根本措施,因此液体复苏是成批烧伤病人抢救成 功的关键。及时为病人行股静脉、锁骨下静脉穿刺及大隐静脉切 开输液,并根据病人的烧伤面积及深度制定较准确的输液计划, 对烦躁的病人应适当进行,以保证输液计划的落实。当病人 合并有吸入性损伤时,其肺毛细血管基底膜选择性、通透性改 变,容易导致肺间质和肺泡水肿。此外,由于肺组织血液灌注不 足,造成组织细胞不同程度损伤,复苏过程中缺血再灌注也可造 成肺组织的再损伤,因此能够针对性的经深静脉置管快速补液 恢复有效血容量,同时适当的增加胶体输入量,并加快伤后2~ 3h补液,力争在补液2h内基本纠正休克,应维持接近生理情况 的血流动力变化和氧的供应,恢复接近正常值的血PH、乳酸、BE 值,使病人不发生乏氧代谢。 积极进行创面处理:经积极的抗休克治疗,当病人生命体征 基本平稳,即应应用流动消毒液冲洗烧伤创面,以确保创面避免 因热水泥对创面的继续损害。对于Ⅲ度烧伤创面外涂磺胺嘧啶 银混悬液,在伤后2~3d即开始安排病人的切削痂植皮术或四 肢切痂微粒皮移植术。对于Ⅲ度烧伤面积不大的病人,在手术时 应尽可能应用大块皮片移植。对于Ⅲ度烧伤面积较大的病人,在 关节部位、面部应尽可能应用大块皮片移植或网状皮片移植,以 恢复功能部位功能及外观。对于深Ⅱ度烧伤以下创面用银锌霜 外涂包扎,并根据病人病情2~3d进行敷料更换,以避免创面感 染等情况发生。 烧伤感染的防治:由于热水泥烧伤病人烧伤面积大、烧伤深 度深、创面污染严重、早期还存在肠源性感染的危险性,因此原 合理应用、营养的充分摄入均是成批热水泥烧伤病人救治成功 的不可或缺的条件。同时,还要加强相关基础研究及设备更新、 人员培训等工作。 [参考文献] 【1】杨宗城.加强早期治疗预防烧伤并发症叨.中华烧伤杂志,2004,2O(3): 132-133. f2】肖光夏.防治烧伤感染还需要新理念新措施叨.中华烧伤杂志,2005, 21(2):83—84. 【3】于益鹏,毛跃,李罗珠,等.成批烧伤在基层医院的组织救治叨.中华烧 伤杂志,2001,17(4】:245. f4】姜自清,谢正华,严彩虹,等.救治大面积热水泥烧伤合并吸人性损伤 42例叨.中华烧伤杂志,2004,20(3):180—181. (收稿El期:2007-05—30) (上接第52页) 对主要为严重腹部脏器损伤,先行剖腹手术,术前行胸腔闭式引 流,以缓解肺压迫,观察胸部情况,并准备好随时剖胸手术;(3) 胸腹损伤均严重者,我们先行开胸,止住胸内出血后立即开膈探 查腹腔,必要时断肋弓行胸腹联合切口,缺点是手术创伤大,由 15emH20)【固。除呼吸机治疗外,输液量,早期足量短程使用皮 质激素,早期应用血管扩张剂,给予脱水、利尿等综合治疗,可明 显提高ARDS治愈率。 [参考文献] 【1】孟毅,羊庚生,王向阳,等.不同致伤原因重症胸外伤的临床特点及救 治叨.创伤外科杂志,2004,6(1):16—18. f2】张晓明,殷桂林,张殿堂,等.338例严重胸外伤的救治叨.中华创伤杂 志,2001,17(4):242—243. 于体位和切口位置等原因可能会影响腹腔内探查。本组6例左 胸腹联合伤,4例先行剖胸,后开膈行脾切除、胃胰尾修补;2例 术前B超示“肝破裂”者,先行胸腔闭式引流然后剖腹手术,再行 剖胸手术。术后均治愈出院。 3.4 ARDS的治疗 重症胸外伤合并ARDS的发病率为3%~10%,死亡率 53.O%~73.1%目。本组9例,治愈6例,死亡3例。积极纠正休 克、改善缺氧、适当控制晶体液输注、避免大量地输注库存血、短 期应用大剂量糖皮质激素等,可减少ARDS的发生。如ARDS诊 断明确,即给予机械通气辅助呼吸。模式采用小潮气量 (6mlJkg);容许性高碳酸血症(PaCO2100~200mmHg);选择最佳 PEEP,根据患者动脉氧分压或氧饱和度,将PEEP从低水平(3~ 5emH20)渐增至最佳PEEP水平(控制在10emH20,一般不超过 56中■现代医生CHINA MODERN DOCTOR f3】王俊生.严重胸外伤合并多发伤206例诊治体会【『l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05,15(3):462--463. f4】王向阳,孟毅,杨侃,等.重症胸外伤286例救治体会叨.西南国防医 药,2006,16(2):178—179. 【5】樊勇军,冷新.131例多发伤合并重型胸外伤的救治分析叨.现代医药 卫生,2006,22(12):1828—1829. f6】崔青松,金明根.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治疗现状叨.吉林 医学,2006,27(1):96—98,100. (收稿El期:2007-0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