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质激素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应用 抑制了嗜中性粒细胞凋亡,这可能就是糖 荐应用吸入糖皮质激素(800~1200/ 张清艳 冯华山 齐华 皮质激素对COPD和支气管哮喘产生不 日),治疗6周到3个月,治疗后FEV。增 130400吉林省榆树市医院呼吸内科 同治疗作用的原因之一。而临床上伴有 加200ml,且较基础值上升15%视为有 136201辽源市西安区第二人民医院。 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的COPD患者对糖皮 效。通过皮质激素可逆性试验可以发现 质激素产生良好的疗效,亦反证了这一理 最有可能对长期使用吸入糖皮质激素有 136200辽源市中心医院呼吸内科 论。虽然糖皮质激素对大部分稳定期的 反应的病人。这对有针对性的研究治疗 COPD患者治疗无效,但对治疗急性发作 和提高疗效具有较大的意义。 期的COPD却疗效显著,并已用于COPD 稳定期COPD患者吸入糖皮质激素 急性发作的治疗中。2001年由美国心、 有争议。一些研究报道,COPD吸入糖皮 肺、血液研究所和世界卫生组织发表的 质激素短期内肺功能可得到改善,而另一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 些研究认为肺功能无明显改善。主要问 具有气流受限特征的肺疾病,是气道慢性 COPD全球创议,也建议COPD急性加重 题是大多数研究的病例较少,治疗时间较 炎症性疾病,从而为COPD应用糖皮质激 期应给予短期的糖皮质激素治疗。迄今 为止,虽然对急性加重期的COPD的病理 短,难以取得可信的结论。为此,近年来 素提供依据。 研究不多,但已有研究表明,COPD急性 国际上有几项较大规模的较长期的研究, 目前对于COPD稳定期患者是否应 加重的患者,其痰和支气管活检标本中有 如EUROSCOP、CSOLDEC、Copenhagen和 用皮质激素治疗还存在着一些争议。Jef- 明显的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的增加,这可能 Lung health Study I/等。以上研究结果表 f 对哮喘和COPD患者的气道炎症进行 是糖皮质激素治疗COPD急性加重期疗 明,稳定期COPD患者长期吸入糖皮质激 了比较,发现参与哮喘炎症的粒细胞主要 效显著的原因之一所在。 素可以减少COPD急性加重的发作次数, 是噬酸性粒细胞,而COPD是以嗜中性粒 目前,对于COPD患者是否应用糖皮 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目前认为COPD患 细胞浸润为主。如果能采用有效的药物, 质激素治疗还存在一些争议。但有几点 者规律吸入糖皮质激素主要适用于以下 促进这两类炎性细胞的凋亡,不仅可以加 是比较肯定的:①长期吸人糖皮质激素并 两种情况:①有临床症状,并对吸入糖皮 快它们的清除,还可以减少经坏死过程清 不能改变患者FEV.的进行性递减;②糖 质激素肺功能有反应的COPD患者。② 除的粒细胞,有利于减少细胞内有害颗粒 皮质激素仅对部分病人有效;③COPD吸 FEV1<50%预计值的II B和Ⅲ级COPD 的释放,从而减轻粒细胞聚集和激活所造 人糖皮质激素的剂量效应关系和长期应 患者。痰中嗜酸性粒细胞增加的COPD 成的炎症反应进一步损伤,发挥积极的治 用的安全.眭尚属未知;④短程口服糖皮质 患者吸入糖皮质激素疗效较好。近年来 疗作用。糖皮质激素是调节炎性细胞凋 激素治疗难以预测COPD患者吸人糖皮 英国的一项研究表明,联合吸人糖皮质激 亡的有效药物之一。但近几年来大量的 质激素的反应,而长期全身应用糖皮质激 素与长效13:受体激动剂为效更好。目前 研究却表明,糖皮质激素对嗜酸性粒细胞 素会出现类固醇肌病,导致晚期COPD患 全球4O多个国家涉及5000例中、重度 和嗜中性粒细胞的凋亡起着截然相反的 者肌无力、功能衰退和加重呼吸衰竭。因 COPD为期3年的多中心临床研究 调节作用。Meagher等研究表明,地塞米 此,COLD提出糖皮质激素可逆试验,推 (TORCT)正在进行中。 松能有效地诱导嗜酸性粒细胞凋亡,但却 BiPAP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中的治疗观察 竭基本纠正,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结 吸,无严重心肺疾病,无重度肺大疱及气 论:无创通气治疗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 胸,无呕吐、胃肠出血等相对禁忌证。 733009甘肃武威市第二人民医院呼吸内科 竭是安全有效的方法。 方法: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BiPAP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无创通气 呼吸机经面罩正压通气。呼吸机工作模 摘要 目的:探讨无创通气在慢性阻塞 治疗观察 式:压力支持通气、压力控制通气(ST), 性肺疾病(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 吸气压10~20emil2O,呼气压4~ 临床治疗观察。方法:对22例COPD并 资料与方法 6emil,O,呼吸频率12—15次/分,吸氧浓 发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在常规治疗同时,应 一般资料:本组COPD并发Ⅱ型呼吸 度(FiO:)33%~41%,通气时间每次3~ 用双水平正压无创通气(BiPAP)呼吸机 衰竭22例,男18例,女4例,年龄46~8O 5小时,间歇使用,每日2~4次,观察治 辅助通气治疗,进行血气分析。结果:无 岁,平均65岁,病史5~35年,诊断均符 疗前及治疗后动脉血气分析(PaO。、 创通气治疗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后 2~6小时PaO2、PaCO2和SaO2升高,pH 合2002年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制定 PaCO 、SaO 、pH)及RR和HR等指标变 改善,RR和HR减慢,24小时内呼吸衰 的COPD诊断标准…,均神清,有自主呼 化情况。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半月刊2008年第20期(第10卷总第197期)37 临 床论著 CHjN E SE CoMMUNI TY D0CTO S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围术期处理 年龄50.8±12.23岁,体重81.48± 潘希芳雷燕 术中5例因血压较高,用佩尔地平0.5~ 10.18kg,术前血红蛋白141.66± lmg/(kg・分)控制血压,手术时间平均 74J400o甘肃平凉市人民医院麻醉科 摘要 目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 l3.01 L,高血压9例,左心增大3例,左 室舒张功能减退5例,糖尿病5例,肺功 为152 4-57分钟,术毕22例在手术室复 苏拔管,其余患者均入ICU呼吸支持 8.55±4.57小时,恢复后无并发症。 体会 能检查提示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5例,I 度和Ⅱ度房室传导阻滞各1例,术前睡眠 呼吸暂停监测最低SPO,为78.94 4- 8.28%(58%~90%),鼾声最大响度 征(OSAS)的围术期麻醉管理及围术期并 发症的处理。方法:OSAS患者34例均采 用全身麻醉方法,术前评估患者的插管条 件,采用不同的诱导方法、气管插管方法、 OSAS患者行UPPP术前应充分估计 病情和气道困难程度,对于手术操作相对 困难,时间较长及有并发症的患者,应加 强围术期的监测及并发症的处理。术前 用药阿托品0.5mg,一般不用镇静剂为 78.15±7.48dB。MBI提示口咽部狭窄。 术前根据Malampati试验评估插管难 易程度,将I~Ⅱ级视为插管良好,Ⅲ~ Ⅳ视为条件不佳。本组:I~Ⅱ级22例, 术中及术后处理 结果:2例因鼻腔阻 塞,面罩供氧诱导时放置口咽通气道,3 例体重>100kg插管困难外,其余患者诱 导插管均较顺利,术后0.5小时内拔管 Ⅲ一Ⅳ级12例。术前用药阿托品 0.5mg、苯巴比妥钠0.1g术前30分钟肌 注,入室后血压超过160/100mmHg者用 宜,对鼻腔阻塞患者宜放置口咽通气道, 22例,带气管导管回病房12例。结论: OSAS患者的麻醉,术前充分估计病情和 气道困难程度及并发症的合理处理有助 于围术期安全,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关键词手术 重度OSAS患者可放置鼻咽通气道后面 罩供氧诱导,对极度肥胖患者,可在充分 供氧后用小剂量镇静剂,咽喉表麻后清醒 插管,或在纤支镜导引下气管插管。为防 止术中气管导管折叠扭曲,宜选用弹簧导 管,术中要保持满意的肌松,为减少术野 渗血和术野清晰,可适当做控制性降压, 为防止术后上呼吸道梗阻应延迟拔管。 参考文献 1 毕素萍,李文广,张宏.阻寒性睡眠呼吸暂 停综合征围术期麻醉管理.军医进修学院 报,2004,25:205—206. 2黄彗敏,朱也森.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 征围术期管理.上海口腔医学,2003,12: 2l3—214. 佩尔地平0.4mg静注,并做术中控制性 降压。对于I~Ⅱ级患者采用咪唑安定 0.05~0.1ms/kg,芬太尼3~5n 、维库 溴胺0.1ms/kg,经鼻快速诱导插管,术中 麻醉维持用5%100ml+异丙酚200mg持 TURP并发症麻醉 围术期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 患者较大的体块与其不相符的狭窄气道, 续静滴,对Ⅲ~Ⅳ级患者经鼻盲探半清醒 插管。术后0.5小时内拔管22例,因气 道阻塞程度较重,带管回ICU12例,行呼 对于全麻气管插管和麻醉管理构成一定 风险,为减少OSAS患者腭垂腭咽成形术 (UPPP)围术期并发症,我院近年来对34 例OSAS患者在全麻下行UPPP术的围手 吸支持,咪唑安定5~61xs/小时镇静。 结果 术期处理,现做一总结。 资料与方法 OSAS患者34例,男30例,女4例, 结果 2例因鼻腔阻塞,面罩供氧诱导时放 置口咽通气道,3例体重>100kg插管困 难外,其余患者诱导经鼻插管均较顺利。 效死腔气量,对CO 潴留严重的患者,可 泡内CO 有效排出,从而达到提高PaO , 19例无创通气治疗后2~6小时呼 吸困难明显改善,辅助呼吸肌动用减少, 采用较高压力以增加潮气量,促进CO, 的排出,但IPAP不能>30mmHg,以避免 降低paCO 的目的。BiPAP呼吸机有允 许间歇使用的优点。 参考文献 l 中会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 疾病(COPD)诊治规范.中华结核和呼吸杂 志,2000,25(7):543—560. 紫绀减轻,由端坐呼吸变半卧位,两肺哮 呜音明显减少或消失,PaO,、PaCO,和 SaO:升高,pH改善,RR和HR减慢,治 疗前后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 低血压及胃胀气等不良反应出现。呼气 时,一个较低的呼气压(EPAP)相当于呼 气末正压(PEEP)的作用,可以对抗内源 性呼气末正压(PEEPi),减少呼吸功耗, 0.01),见表1。 讨论 防止细支气管陷闭,改善弥散功能,使肺 BiPAP呼吸机最常用于无创通气,吸 气时一个提高的吸气压(IPAP)作为压力 支持通气,可以帮助患者克服呼吸道阻 力,增加肺泡通气量,同时又能够改善气 体在肺内分布不均情况,可以有效地改善 肺泡通气和氧合,尤其是肺的通气/血流 比值,促进肺泡中氧向血流弥散,减少无 38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半月刊2008年第2 0期(第10卷总第19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