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方案
一、施工要点
本工程施工方案的基本原则是:全面展开、分段施工,狠抓难点重点,关键工程计划控制,科学合理连续均衡的组织施工。
外墙施工,是在正在使用的楼宇上施工,外墙保护,安全尤为重要,滑动式吊篮,安全便捷,对外墙保护作用非比寻常。
建筑物紧临街道安全防护必须严格,因此我们采用滑动式吊篮施工,临街面采用吊篮纱网防护,保证楼宇墙面完好,地面人员安全。
工期的总体安排
根据本项目的工程特点,计划在2015年9月9日-2015年9月19日完成项目全部工程内容。 二、主要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方法
施工工序为:
1) 布放主干线路,并自检及验收; 2) 布放分支线路;
3) 连接各设备间返线及设备功能线路; 4) 对所布线路系统连通测试;
5) 为用户提供布线系统全部文档资料; 6) 对工程进行自检及验收;
7) 整体工程验收。 1、电缆保护管敷设:
(1)电缆保护管的连接可采用套管粘接法和专用端头管件连接,套管的长度宜为管外径的1.5~3 倍,管与管的对口处应位于套管的中心,管与器件连接时,插入深度宜为管外径的1.1~1.8 倍。
(2) 管口平整、光滑,管与管、管与盒(箱)等器件应采用插入法连接;连接处结合面应涂专用胶合剂,接口应牢固密封。
(3) 敷设管路时,应尽量减少弯曲。当线路的直线段的长度超过15m时,或直角弯有三个且长度超过8m时,均应在中途装设接线盒。
(4) 剔槽敷设管路时,应使用专用工具剔槽,应加以固定并用高标号水泥砂浆保护,保护层不得小于15mm。
(5) 管子的弯曲,管径在25mm 及其以下可用冷煨法煨弯。将弯簧插入管管内需煨弯处,两手抓住弯簧两端头,膝盖顶住被弯处,用手板逐步煨出所需要弯度,然后抽出弹簧。当弯曲较长管时,可将管簧用钢丝或尼龙线栓牢一端,待弯完后抽出。
(6) 热煨法:用电炉或热风机对着管子弯处均匀加热,待管子加热到可随意弯曲时,立即将管子放在木板上,固定管子一端,逐步煨出所需要的角度,并用湿布擦合弯曲部位
冷却定型,然后抽出弯簧,不得因煨弯使管子出现烤伤、弯色、破裂等现象。
(7) 管进盒(箱)连接:可采用粘接或端头连接。管进入盒、箱不允许内进外出、应与盒、箱里口平齐,一管一孔不允许开长孔。
(8) 管子最小弯曲半径大于等于6 倍管外径,管子的弯扁度小于等于0.1倍的管外径。
(9) 管内穿绝缘导线及导线连接
1)导线采用BV线干线回路及各用电支路按色标要求钯:L1相为黄色,L2 相为绿色,L3相为红色,N(中性线)为淡兰色,PE(保护线)为绿黄双色,导线严格按图纸设计截面安装。
2)管内穿线宜在建筑物的抹灰及地面工程结束后进行。穿线前应对管路进行扫管,将管内的异物清扫干净。
导线在各种箱盒预留长度:
接线盒、开关盒、插销盒及灯具盒内导线的预留长度为15cm;配电箱内导线预留长度应为配电箱体周长的1/2;出户导线预留长度应为1.5m;公用导线在分支处,可不剪断导线而直接穿过。
2、管内穿线 (1)材料要求
绝缘导线的规格、型号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并有产品合格
证。
(2)工艺流程
选择导线 → 穿带线 → 扫管 → 放线及断线 → 导线与带线的绑扎 → 带护口→导线接头 → 接头包扎 → 线路检查绝缘遥测。
(3)穿线:
1)穿线之前应先把带钢丝线穿入,检查管路是否通畅,穿线前根据管径的大小选择相应规格的护口。
2)穿线时两人配合,一拉一送,导线根数较少时可将导线前端的绝缘层削去,然后将导线芯直接插入带线的盘圈内,并折死压实,绑扎牢固,使绑扎处形成一个平滑的锥形过渡部位。
3)穿线前将管路中杂物清除,对管路较长或转弯较多时,在穿线的同时往管内吹适量的滑石粉。
4)穿入管内导线不准接头和局部绝缘破损及死弯,导线外径截面不超过管内面积时40%。管线应分清相色。
5)导线连接
导线的型号规格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并有出厂合格证。 接线采用缠绕涮锡方法,涮锡后内缠自粘带,外缠黑绝缘胶布,接线缠绕5-6圈.
导线剥削时采用电工刀剥去外层电缆皮,留出12mm绝缘台,然后剥线钳剥去线芯的塑料皮,不得使用电工刀剥线
芯的塑料皮,避免伤到线芯。
3、设备安装(配电箱安装)
(1)材料到场后经开箱检验,经业主同意后方可进行安装使。
(2)动触头与静触头的中心线应一致,触头应接触紧密;二次回路辅助开关的切换接点应动作准确,接触可靠;配电柜(箱、盘)的漆层(镀层)应完整无损伤。固定电器的支架应刷漆。
(3)机械闭锁、电气闭锁动作应准确、可靠。 (4)有隐蔽工程,应提前通知监理,经监理检查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
(5)用调试设备、仪表、仪器必须经国家认可有计量资格的有关单位检验合格,并由专人使用、保管。调试时应有详细记录。施工前作好技术交底,吃透图纸,领会设计意图,配合其它专业工作,要作好成品保护及各专业协调。 缆敷设前,应进行电气性能试验,合格后方可施工。电缆敷设应根据其走向、规格合理安排顺序、一般不应有交叉。
(6)需开孔的配电箱(柜),必须用开孔机开孔,严禁气焊等切割开孔。电线进入配电箱、接线盒等应有护管帽。穿线前应有防止外物落入措施。
(7)线在管内或经槽内不允许有接头和缠绕。导线在出口处应装有护线套,并用500V绝缘电阻应大于1MΩ,同
时作好记录。
(8)有配电箱(柜)接地及各系统的保护接地、工作接地应接入接地极上,完善整个接地系统。
(9)安装完成后进行检查,确认无误,方可进行分项调试,并作好调试记录。
(10)各分项调试完成后,可进行系统调试,联动调试,试运行并作好记录。其它部分电气设备安装应严格按图纸标高、部位进行。
4、安全保护 (1)一般情况
电气设备的带电部分应有防直接触摸保护装置,当设屏保护时可采用绝缘措施。
(2)电气装置的下列金属部分,均应接零或接地保护。 ①室内外配电装置的金属构架及靠近带电部位的金属遮拦和金属门;
②电力电缆的金属护套、接线盒和保护管; ③配电和路灯的金属杆塔;
④其它因绝缘破坏可能使其带电的外露导体。 (3)不得利用蛇皮管、裸铝导线以及电缆金属护套层做接地线。接地线不得兼做他用。
5、接零和接地保护
(1)在中性点直接接地的路灯低压网中,金属灯杆,
配电箱等电气设备的外壳宜采用低压接零保护。
(2)在保护接零系统中,用熔断器做保护装置时,单相短路电流不应小于熔断片额定熔断电流的4倍;用自动开关作保护装置时,单相短路电流不应小于自动开关瞬时或延时动作电流的1.5倍。
(3)采用接零保护时单相开关应装在相线上保护零线上严禁装设开关或熔断器。
(4)保护零线和相线的材质应相同,当相线的截面在35mm2以上时,2.6在用电设备较少且分散、采用接零保护确有困难且土壤电阻率较低时,可采用低压接地保护。
(5)灯杆、配电箱等金属电力设备采用接地保护时,其接地电阻不应大于4Ω。
6、灯具安装 材料要求:
安装的所有各型号灯具的规格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国家标准的规定。灯具配件齐全,无机械损伤、变形、油漆剥落、灯罩破裂、灯箱歪斜等现象。所有灯具应有产品合格证。
(1) 灯具检查:根据灯具的安装场所检查灯具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2) 灯具内的导线,线径所承载功率与光源、灯泡成比例,接头处均应搪锡,导线设置合理。
(3) 灯具安装:应首先确定要安装的高度是否相符。灯
具固定均采用膨胀螺栓固定底座,一般型和直径不大于350mm 的吸顶灯可采用塑料胀管加木螺丝固定。灯具导线与线路连接、绝缘层包缠应可靠。
灯具安装后无损伤,符合设计规范要求。、 (4) 穿入灯箱内的导线在分支连接处不得承受额外应力和磨损,灯箱内的导线不应过于靠近热光源,并应有隔热措施。
(5) 接地装置完毕后应对接地电阻进行测试,电阻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轮廓灯和采用内装栓生根于原墙体结构上, 根据实际距离选用吊杆的长度,内胀栓至灯具间的吊杆采用M6镀锌通丝杆。
墙上条形泛光灯具采用塑料胀塞自攻螺丝固定。水平安装,安装时采用拉线控制水平度。
所有地面上的投光灯及采用50*5镀锌角钢支架。支架生根于现有地面上M8膨胀螺丝固定,灯具在支架上固定采用机制M8镀锌螺丝将灯座与支架连接。支架上开孔使用电钻。
安装在外墙窗台外侧正面,自攻螺丝塑料胀塞固定,灯具间距分割均匀,线管敷设于外墙窗台内侧沿墙敷设,鞍型卡固定。线盒到灯具之间采用金属软管过渡。
质量标准:
① 灯具等安装要牢固、可靠,并做好金属外壳的接地。
② 电器安装前和安装就位后,应加强产品保护,以防污损。
③ 成排灯具等的直度,应采用拉线与目测相结合的办法确定,其偏差不大于5mm。
④ 安装完毕通电调试前应做好安全防护措施,备好通讯工具,以确保通电顺序,并挂好警示牌。
⑤ 每套灯具的导电部分对地绝缘电阻值大于2MΩ。 7、电气调试
(1) 电气调试前必须对所有电气元件、设备、线路进行一次全面的检查,清理照明配电箱内尘埃,紧固各接线端。
(2) 用1000V摇表测量电源进线及各出线电源绝缘电阻应大于2兆欧,并做好记录。同时请监理在记录上签字。
(3) 送电时备好完好的通讯工具,以保证通电正常进行。
(4) 送电开关操作要做三次开关暂冲击试验后,再连续送出,并由专人负责操作。
(5) 先利用施工用临时电源,调整所有电器具,使其正常工作,开关设置符合设计要求,并按设计图在配电箱上标明该回路名称。
(6)照明调试应到达所有层面,各类照明工具正常工作,正常供电相、零、地线位置正确,接地可靠,分回路控制符合设计要求,正常工作24小时无异常情况。
8、质量标准
(1) 导线和规格、型号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国家标准的规定。
(2) 照明线路的绝缘电阻值应不小于0.5 MΩ。接地(接零)线截面选用正确,连接牢固,严密包扎,绝缘良好,不伤线芯,导线在管内无接头。
(3) 导线连接时,必须削掉绝缘层再连接。导线接头不能增加电阻值,不得降低绝缘强度。
(4) 管路连接紧密,管口光滑,护口齐全,明配管平直牢固,排列整齐,管子弯曲处无明显折皱。
(5) 金属电线管、盒、箱及支架均做跨接地线。 9、技术资料
(1) 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 (2) 各项技术交底
(3) 设备及材料合格证、说明书、出厂检测报告 (4) 进厂设备检验记录
(5) 设备、配件、材料检验记录 (6) 预检记录
(7) 隐蔽工程检查记录
(8) 绝缘电阻、接地电阻测试记录 (9) 工程质量检验评定 (10) 电气安装自互检记录
(11) 电气照明器具通电安全检查记录 (12) 设计变更洽商记录
(13) 电器照明、动力试运行记录 10、成品保护措施
(1) 安装时不得污染现有建筑物品,应保持周围环境清洁。
(2) 穿线时不得遗漏带护线套管或护口。 (3) 明配管路时应保持墙面清洁完整。
(4) 安装轮廓灯或线管卡时,卡位测量准确后作好标记再打眼,使用电锤打眼时采用慢速,不得随意在墙上打眼。
(5) 垂直运输材料应包扎,避免碰撞外墙铝塑板或玻璃。
(6) 线(缆)放完后,要加强保卫工作,以防电缆及电线的丢失或损坏。
(7) 现场入库房时要码放整齐、稳固,要有防潮措施;应轻拿轻放,以免碰坏表面的镀锌层、油漆、玻璃罩。
(8) 安装时注意对现场外立面的保护,配合脚手架的拆除工作,避免拆除时对灯具造成损坏。
(9) 设备运至现场暂不安装时,不得拆掉包装;设备搬运、安装时,防止设备碰撞、摔砸,不允许倒立、倾斜的设备不得倒立、倾斜搬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