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第16课开辟井冈山道路导学案(无答案)
历史集体备课导学案 课 题 第16课 开辟井冈山道路 主 备 人 三 维 目 标 1.掌握南昌、秋收、井冈山会师和工农武装割据等基本知识。认识中国党创建农村根据地的意义。 2.分析南昌和秋收的特点,认识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开辟井冈山道路,这是把马列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光辉典范。 3.使学生感受到中国道路的艰难曲折,感受到党人敢于创新、与时俱进的优秀品质;学习老一辈无产阶级家前仆后继、勇往直前的坚强意志和奉献精神。 八一南昌,井冈山根据地的创建、工农武装割据。 中国为什么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课时 1 课型 导学方式 新授 重 难 点 教 学 环 节 导学内容 复备栏 1 / 5
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第16课开辟井冈山道路导学案(无答案)
一优化导入,揭示目标 二指导自学,整体感悟 三互动互研,解难释疑 这面鲜艳的八一军旗诞生在南昌的炮火之中,走过了井冈山的硝烟,铸就了今天强大威武的中国人民、保家卫国的钢铁长城的辉煌。高高飘扬的八一军旗是怎样诞生的呢?让我们重温历史,共同走进南昌! 见“导学目标”和“知识梳理”,学生自主预习课本 1.南昌 教师:请同学们看教材中南昌的内容,从中找出南昌的时间、领导人、过程、结果、意义等相关知识点。 虽然这次由成功转为失败,但它具有重大的意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反动统治的第一。 八七会议通过了什么决议?这一会议起到了什么作用? (1)八七会议通过了土地和武装反抗反动统治的总方针,并决定在这一年秋收时发动武装。(2)八七会议给处在思想组织涣散的中国党人,指明了新的出路,是由大失败到土地兴起的转折点。 2.秋收 阅读教材,自主学习秋收的相关内容;并识记其时间、地点、领导人和结果 3.井冈山会师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了解井冈山会师概况 (1)时间:1928年4月。 (2)领导人:朱德、陈毅与。 (3)结果: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 4、工农武装割据 井冈山会师以后,领导工农军在井冈山打土豪,分田地,建立政权,开展土地和游击战争,创造了“工农武装割据”的局面。 古田会议的召开有什么重大的意义? 古田会议的胜利召开解决了红四军发展过程了出现的各种问题,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建党建军原则,推动了当时红军建设和师讲述 背景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学生自学,二人小组订正答案 四人小组讨论 学生个别发言,其他同学补充,师生共同归纳 2 / 5
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第16课开辟井冈山道路导学案(无答案)
四精点巧拨,归纳生成 五分层设练,拓展延伸 土地战争的发展。 1931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成立。请同学们阅读教材,了解其概况。 (1)时间:1931年冬。(2)地点:江西瑞金。(3)人物: 面对的,英勇的党人通过发动南昌、秋收来奋起反抗,虽然受挫,但是沉重打击了敌人,而且也找到了符合中国的道路,即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唯一道路。为此,开辟了井冈山根据地,进行了井冈山会师,壮大了力量,形成了工农武装割据的局面! 随堂演练 1.中国党打响武装反抗反动统治第一的是( ) A.秋收 B.南昌 C.广州 D.北伐战争 2.由大失败到土地兴起的转折点是( ) A.南昌 B.“八七”会议 C.秋收 D.井冈山根据地的建立 3、从进攻大城市转到向农村进军的新起点是( ) A.八七会议 B.南昌 C.秋收 D.文家市决策 4、以下对1927年中国党领导的南昌、秋收意义的表达,不正确的是( ) A.是中国党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 B.使中国从此转危为安 C.是中国党创建人民的开始 D.是建立农村根据地的开始 学生个别发言,其他同学补充,师生共同归纳 学生完成 四人小组讨论完成 学生完成 师点拨 3 / 5
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第16课开辟井冈山道路导学案(无答案)
抽查 学生完成 师点拨 抽查 第16课 开辟井冈山道路 一、武装 1.南昌 2.秋收 二、开辟新道路 1.井冈山根据地建立 2.井冈山会师 三、工农武装割据 1.根据地的发展壮大 2.中华苏维埃临时成立 板 书 设 计 4 / 5
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第16课开辟井冈山道路导学案(无答案)
教 学 反 思
5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