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火作业安全管理制度
一、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在禁火区域内进行的电焊、气焊、切割、喷灯、火炉、电炉、锤击(产生火花)物件,以及生产装置和罐区临时用电,包括使用电钻、砂轮、风镐等进行可能产生火焰、火花和炽热表面的临时性作业。上述作业必须办理动火作业证。
二、在易燃易爆场所进行的动火作业,凡生产系统或单独厂房全部停车,装置经清洗置换、取样分析合格,并采取安全隔离措施后,可根据其火灾、爆炸危险性大小,动火作业可按二级动火作业管理。
三、一级和二级动火作业安全要求
1、动火作业必须办理动火安全作业证,进入设备内、高处等进行动火作业,还须执行公司设备内作业安全管理制度、公司高处作业安全管理制度的规定。生产区域管廊上的动火按一般动火作业管理。
2、凡盛有或盛过化学危险物品的容器、设备、管道等生产储存装置,必须在动火作业前进行清洗置换,经分析合格后,方可动火作业。
3、易燃易爆区域内的管道、容器、塔、罐等设施上动火作业,必须将其与生产系统彻底隔离,并进行清洗置换,取样分析合格后方可作业。
4、高空进行动火作业,必须系好安全带,并采取措施,防止火花飞溅到周围可燃物上引起火灾爆炸事故。
5、拆除管线的动火作业,必须先查明其内部介质及其走向,并制订相应的安全防火措施;地面进行动火作业,动火点附近有可燃物,应根据现场的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安全防火措施。
6、在生产、使用、储存氧气的设备上进行动火作业,其氧含量不得超过20%。
7、五级风以上(含五级风)天气,禁止露天动火作业。因生产需要确需动火作业时,动火作业应升级管理。
8、动火作业应有专人监火,动火作业前应清除动火现场及周围的易燃物品,或采取其它有效的安全防火措施,配备足够适用的消防器材。
9、动火作业前,应检查电、气焊工具,保证安全可靠,不准带病使用。动火工具设备必须完好,安全附件齐全良好,符合安全要求。
10、使用气焊焊割动火作业时,氧气瓶与乙炔气瓶间距不小于5米,二者与动火作业地点均不小于10米,并不准在烈日下曝晒。
11、凡在有可燃物或易燃物构件的塔器内部进行动火作业时,必须采取防火隔绝措施,以防火花溅落引起周围可燃物火灾。
12、动火作业完毕,应清理现场、熄灭余火、切断电源,确认无残留火种后,方可离开。
四、特殊危险动火作业的安全要求
特殊危险动火作业在符合一级和二级动火安全要求所有条款规定的同时,还必须符合以下规定:
1、在生产运行不稳定,或设备、管道等腐蚀严重的情况下,严禁进行带压动火作业。
2、特殊危险动火必须制定施工安全方案,落实安全防火措施。动火作业时,车间主管领导、相关单位的安全技术员、安全防火部门人员、安全环保部负责人、公司主管领导或总工程师必须到现场,必要时可请消防人员到现场监护。
3、动火作业前,要通知生产技术部及相关车间,使之做好在异常情况下能及时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
4、动火作业过程中,必须设专人负责监视生产系统内压力变化,使系统保持不低于980.665Pa(100毫米水柱)。否则,应停止动火作业,查明原因并采取措施后,方可继续动火作业。严禁负压动火作业。
5、动火作业现场的通排风要良好,以保证泄漏的气体能顺畅排走。
五、动火分析及合格标准
1、动火分析应由动火分析人进行。凡是在易燃易爆区域内动火前,必须进行动火分析。
2、动火分析的取样点,应由动火所在单位的专(兼)职安全员或当班值班长负责提出。
3、动火分析的取样点要有代表性,特殊动火的分析样品应保留到动火结束。
4、取样与动火间隔不得超过30分钟,如超过此间隔或动火作业中断时间超过30分钟,必须重新取样分析。
5、使用测爆仪或其它类似手段进行分析时,检测设备必须经被测对象的标准气体样品标定合格。
6、使用测爆仪或其它类似手段进行分析时,被测的气体或蒸汽浓度应小于或等于爆炸下限的20%。若使用其它分析手段时,被测的气体或蒸汽的爆炸下限大于等于4%时,其被测浓度小于等于0.5%;当被测的气体或蒸汽的爆炸下限小于4%时,其被测浓度小于等于0.2%。
六、《动火安全作业证》的办理程序和使用要求:
1、《动火安全作业证》由申请动火单位指定动火项目负责人办理。人须按《动火安全作业证》的项目逐项填写,不得空项;然后根据动火等级,办理审批手续;最后将办理好的《动火安全作业证》交动火项目负责人。
2、动火项目负责人持办理好的《动火安全作业证》到现场,检查动火作业安全措施落实情况,确认安全措施可靠并向动火人和监火人交代安全注意事项后,将《动火安全作业证》交给动火人。
3、一份《动火安全作业证》只准在一个动火点使用,动火后,由动火人在《动火安全作业证》上签字。如果在同一动火点多人同时动火作业,可使用一份《动火安全作业证》,但参加动火作业的所有动火人应分别在《动火安全作业证》上签字。
4、《动火安全作业证》不准转让、涂改,不准异地使用或扩大使用范围。
七、《动火安全作业证》的有效期限
1、特殊危险动火作业《动火安全作业证》和一级动火作业《动火安全作业证》的有效期不超过8小时。
2、二级动火作业的《动火安全作业证》的有效期不超过72小时,每日动火前必须进行动火分析
3、动火作业超过有效期限,应重新办理《动火安全作业证》。
八、《动火安全作业证》的审批
1、特殊危险动火作业和一级动火作业的《动火安全作业证》由动火地点所在单位主管领导初审签字,经动火作业管理部门复检签字后,报公司主管领导或总工程师终审批准。
2、二级动火作业的《动火安全作业证》由动火单位的主管领导初审签字后,报安全环保部终审批准。
九、职责要求
1、动火项目负责人对动火作业负全面责任。必须在动火作业前详细了解作业内容和动火部位及周围情况,参与动火安全措施的制订、落实,向作业人员交代作业任务和防火安全注意事项。作业完成后,组织检查现场,确认无遗留火种,方可离开现场。
2、承担动火作业的动火人,必须持有特殊工种作业证,并在《动火安全作业证》上签字。若带徒作业时,动火人必须在场监护。动火人接到《动火安全作业证》后,要核对证上各项内容是否落实,审批手续是否完备,若发现不具备条件时,有权拒绝动火,并向公司动火作业管理部门报告。动火人必须随身携带《动火安全作业证》,严禁无证作业及审批手续不完备的动火作业。动火前(包括动火停歇期超过30分钟 再次动火),动火人应主动向动火点所在单位当班值班长呈验《动火安全作业证》,经其签字后方可进行动火作业。
3、监火人由动火点所在单位指定责任心强、有经验、熟悉现场、掌握消防知识的人员担任。必要时,也可由动火单位和动火点所在单位共同指派。监火人所在位置应便于观察动火和火花溅落,必要时可增设监火人。监火人负责动火现场的监护与检查,随时扑灭动火飞溅的火花,发现异常情况应立即通知动火人停止动火作业,及时联系有关人员采取措施。监火人必须坚守岗位,不准脱岗。在动火期间,不准兼作其它工作;在动火作业完成后,要会同有关人员清理现场,清除残火,确认无遗留火种后方可离开现场。
4、被动火单位值班长为动火部位的负责人,对所属生产系统在动火过程中的安全负责。参与制定、负责落实动火安全措施,负责生产与动火作业的衔接,检查《动火安全作业证》。对审批手续不完备的《动火安全作业证》有制止动火作业的权力。在动火作业中,生产系统如有紧急或异常情况,应立即通知停止动火作业。
5、动火分析人对动火分析手段和分析结果负责。根据动火地点所在单位的要求,亲自到现场取样分析,在《动火安全作业证》上填写取样时间和分析数据并签字。
6、执行动火单位和动火点所在单位的安全员负责检查本标准执行情况和安全措施落实情况,随时纠正违章作业。特殊危险动火、一级动火,安全员必须到现场。
7、各级动火作业的审查批准人审批动火作业时必须亲自到现场,了解动火部位及周围情况,确定是否需作动火分析,审查并明确动火等级,检查、完善防火安全措施,审查《动火安全作业证》的办理是否符合要求。在确认准确无误后,方可签字批准动火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