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146
Electronic Journal Of Practical Clinical Nursing Science
2020年第5卷第3期Vol.5, No.3, 2020
预防跌倒护理模式在防止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跌倒中的效果评价
朱 慧
(江苏省南通市第三人民医院老年科8病区,江苏 南通 226001)【摘要】目的 预防跌倒护理模式在防止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跌倒中的效果评价。方法 随机选取2018年1月~12月在本院进行老年心血管疾病治疗的60例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0例。对照组在本次调查中采用的护理方式为常规护理。实验组在本次调查中采用的护理方式为预防跌倒护理。观察对照组和实验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 对照组护理满意率、跌倒损伤发生率均差于实验组,组间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 在心血管疾病护理中,可采取预防跌倒护理模式,临床护理效果显著,此方式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关键词】心血管;跌倒;预防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6-2479.2020.3.146.02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提升,人们生活水平的改善,现如今大多数人都承担着生理、心理的双重压力[1]。而且我国现如今以成为老龄化国家,随着老年人口的剧增,导致我国心脑血管疾病病发率呈逐年上升趋势[2]。本病在临床护理中常用护理方式为常规护理,但效果不是十分理想[3]。我院为了提升护理效果,降低意外风险发生率,在本次调查中采用了预防跌倒护理模式,并选取60例患者进行对比调查,具体实施情况如下。
1.3 指标观察和分析1.3.1 观察对照组和实验组护理满意率
我院采用相关表格进行评定,总分为值为百分,80分以上(包含80分)为非常满意;60分以上(包含60分)为满意;59分以下(包含59分)为不满意。护理满意率为非常满意+满意。
1.3.2 观察对照组和实验组跌倒损伤发生率
跌倒导致意外事件为脑出血、软组织挫伤、骨折、皮外伤出血。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础资料随机选取2018年1月~12月在本院进行老年心血管疾病治疗的60例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中,男16例、女14例,年龄61~79岁,平均(70.5±1.2)岁;实验组男15例、女15例,年龄62~78岁,平均(70.8±1.8)岁。对照组和实验组患者均自愿参与本次调查,并签署调查知情书。本次调查经本院伦理委员会一致通过。对照组和实验组患者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
1.4 统计学方式本次研究数据经(SPSS17.0)处理,计量资料用“x±s 来进行表示行以t进行检验;计数资料选择(n,%)来进行表示,并且行以卡方进行检验。在本文当中,认为P<0.05的情况为存在明显差异,有统计学上的意义。
2 结 果
2.1 对照组和实验组护理满意率对比对照组护理满意率差于实验组,组间差异明显(P<0.05),具体情况见表1。
1.2 方法对照组在本次调查中采用的护理方式为常规护理。
实验组在本次调查中采用的护理方式为预防跌倒护理,具体实施情况如下:(1)健康教育:在临床护理中,护理人员应对其实施健康指导,为其讲解疾病有关的常识;(2)营造安全就医环境,护理人员应在现有环境设施的基础上,增加院内扶手;(3)跌倒风险评估:护理人员应对患者实施评估,掌握患者跌倒风险程度,并根据患者实际情况例如年龄、病情、用药情况等制定方案;(4)饮食干预: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饮食偏好制定饮食方案,在制定方案的过程中要遵循少食多餐的用餐原则。
表1 对照组和实验组患者关节恢复情况对比[n(%)]
组别实验组对照组x
2
n3030//
非常满意2513//
满意47//
不满意110//
护理满意率29(96.67)20(66.67)9.0167P<0.05
P
2.2 对照组和实验组跌倒损伤发生率对比对照组跌倒损伤发生率高于实验组,组间差异明显
(P<0.05),具体情况见表2。
表2 对照组和实验组跌倒损伤发生率对比[n(%)]
组别实验组对照组x2P
n3030//
脑出血01//
软组织挫伤
12//
骨折02//
皮外伤出血
13//
跌倒损伤发生率2(6.67)8(26.67)4.3200P<0.05
3 讨 论
心血管疾病患者可能出现头晕、目眩、水肿等现象,给患者人生安全造成严重的威胁[4]。但由于患者年龄等特点,大多数患者存在治疗依从性不高等现象,为此对其实施有效的临床护理干预,可提升护理效果降低意外事件发生率[5]。我院在本次调查中采用的护理方式为预防跌倒护理模式,这种护理模式属于临床新型护理方式的一种,可有效的改善常规护理中对风险意识的不足,同时能够保留常规护理便捷的优势。在护理中通过实施健康教育,在实施过程中应根据患者文化程度,选取简单易懂非医
学术语实施讲解,告知患者疾病发生因素、治疗方式以及跌倒可能引发的事件,从而达到提升护理质量的目的;通过营造安全就医环境,在现有医疗设施的基础上进行改动,在墙面上安放扶手,给患者安全带来保障;通过跌倒风险评估,此评估可有效的掌握患者对跌倒风险意识的掌握程度,并实施针对性的指导和宣教,从而达到提高患者安全意识的目的;通过饮食干预,由于此类疾病比较特殊,例如高血压、高血脂患者容易出现眩晕等情况,为此护理人员应制定健康、合理的饮食方案,保障患者每日所需营养充足的基础上改善疾病。笔者在本次调查中发现,对照
作者简介:朱 慧(1991-),女,江苏省南通市,汉,本科,护师,无,老年科(下转150页)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150
Electronic Journal Of Practical Clinical Nursing Science
2020年第5卷第3期Vol.5, No.3, 2020
全护理的管理要求较高;加上患者入院护理期间,容易出现跌倒和压力性损伤导致的伤害,也要求有较高的护理质量,这就需要加强平时的护理安全管理,规范护理人员的护理行为,才能在实际工作中保证护士忙而不紊地完成对留观病人的全程护理。
范的观念渗入到护理的各环节,才能做到安全护理。
参考文献
[1] 吕 君,董 兰.急诊留观室护理安全隐患的相关因素分析和管理
对策[J].当代护士.2015,(12).
[2] 高利平.急诊护理中实施量化管理模式的应用效果观察[J].护士进
修杂志.2014,(2)
[3] 徐 霞.急诊留观病房护理安全隐患及对策[J].中国急救复苏与灾
害医学杂志,2013,8(1).
7 小 结
在对急诊留观患者护理的安全管理工作中,最重要的是做好各类事故的预处理,风险因素的来源是多方面的,因此只有在日常工作中,加强管理,规范护理流程,完善护理风险管理体系,将风险防
本文编辑:李 豆
(上接144页)
穴,通过神阙穴对胃肠道起到通便作用,可发挥药物和穴位的双重调节肠道蠕动作用,有利于促进排便,改善便秘,预防便秘发生[4-5]。神阙穴经药物贴敷刺激,可发挥疏通经络和调节脾胃、强身健体的作用,通过经络和神经的传导和反射增加消化液的分泌和胃肠蠕动。另外,除了穴位贴敷,还给予饮食调节、腹部按摩等措施,均有利于改善便秘症状和改善排便,促使患者脑卒中恢复期康复速度加速,减少便秘对机体带来的危害[6-8]。
参考文献
[1] 王 艳,张 薇.穴位贴敷治疗脑卒中后便秘的临床疗效及护理观
察[J].山西医药杂志,2018,47(15):1849-1851.
[2] 陈雪琴.穴位贴敷联合护理防治脑卒中患者便秘的临床观察[J].中
国民间疗法,2018,26(07):43-44.
[3] 柳淑芳.穴位按摩、泡脚及膳食护理预防脑卒中后便秘的可行性
分析[J].鄂州大学学报,2018,25(03):109-110.
[4] 刘丽娟.生大黄粉穴位贴敷治疗脑卒中后便秘的疗效及护理观察
[J].中国民间疗法,2018,26(02):23.
[5] 隋滨阳.穴位按摩联合穴位贴敷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卧床患者便秘
的疗效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8,16(04):167.
[6] 彭昭葵,张雪琳,玉春润,宁春凤.耳穴埋籽联合辰时穴位按
揉在重症脑卒中便秘的护理干预研究[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8,9(03):76-78.
[7] 贾玉梅,王红美,顾娟,田宓,杨琳.生大黄穴位贴敷联合随身
灸在脑卒中后便秘护理中的疗效观察[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7,21(08):173-174.
[8] 张丽娜.穴位按摩对脑卒中后便秘的护理效果观察[J].全科护
理,2017,15(03):333-334.
表4 两组便秘率分析[n(%)]
组别对照组穴位贴敷组
x
2
例数3737
便秘发生率7(18.92)1(2.70)5.9240.021
P
本研究中,对照组用常规方法,穴位贴敷组用穴位贴敷特色
护理。数据显示,穴位贴敷组满意度、排便困难情况积分、大便性状积分、恢复期便秘好转时间、排便完全恢复正常时间、便秘率方面相较对照组更好,P<0.05。
总之,脑卒中恢复期患者实施穴位贴敷特色护理效果理想。
本文编辑:李 豆
(上接145页)
强治疗信心,进行饮食护理可以有效预防疾病的复发,帮助患者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心脏功能恢复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更加论证了心脏康复护理介入冠心病的积极影响。
综上,心脏康复护理介入冠心病治疗能够有效促进患者心脏功能的快速恢复,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功能恢复的影响[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66):287-288.[2] 吕 霞,尹晓凤,方 琴.冠心病患者介入术后心脏康复延续性护
理研究进展[J].西部医学,2017,29(03):427-430.
[3] 辛 鑫.冠心病介入治疗后心脏康复护理效果分析[J].双足与保
健,2018,27(02):108-109.
[4] 李 云.冠心病介入治疗后心脏康复护理效果分析[J].当代医
学,2015,21(24):109-111.
参考文献
[1] 韩 花,陈妍杏.心脏康复护理措施对冠心病介入治疗后患者心脏
本文编辑:李 豆
(上接146页)
组护理满意率、跌倒损伤发生率均差于实验组,组间有明显差异(P<0.05)。
综上所述,在心血管疾病护理中,可采取预防跌倒护理模式,临床护理效果显著,此方式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J].当代护士(下旬刊),2018,561(6):653-653..
[3] 唐 军,白姣姣,俞姜越,等.老年心血管疾病住院患者跌倒特征的
调查与分析[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7,2(29):99-100.[4] 任丽潮.延续护理模式在老年高血压出院患者跌倒预防中应用探
讨[J].大家健康旬刊,2017,11(7):2635-2636.
[5] 高 敏,孙玉姣,王 雅.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在预防老年住院患
者跌倒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6,13(19):29-31.
参考文献
[1] 吴海燕,尹红英.预防跌倒护理模式在防止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跌
倒中的效果分析[J].成都医学院学报,2018,256(4):2365-2366.[2] 冯瑀彤,于艳艳.循证护理在预防老年心血管病患者跌倒中的应用
本文编辑:李 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