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声学二模试题
一、选择题
【海淀】4.演奏同一乐曲时,人能分辨出二胡和小提琴发出的声音,主要是因为它们的 A.响度不同 B.音调不同 C.音色不同 D.频率不同
【昌平】9.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音色来判断的 B.公路旁安装隔音墙是为了在传播路径上减弱噪声 C.课堂上能听到老师讲课声,是由于空气能够传声
D.用大小不同的力先后敲击同一音叉,音叉发声的响度相同
【朝阳】3.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B.敲锣时用力越大,声音的音调越高 C.“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响度来判断的 D.市区内某些路段“禁鸣喇叭”,这是在声音传播的过程中减弱噪声
【东城】1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磁波和声波都能在真空中传递信息 B.道路旁的隔音墙能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C.阳光通过棱镜能分解成各种颜色的光
D.动能与势能统称为机械能
【丰台】14.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体只要振动,人们就能听到声音
B. 小琴同学在台上“引吭高歌”说明她的声音响度大 C.“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响度来判断的 D. 考场周围禁鸣喇叭是在声源处控制噪音
【石景山】9.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声音在真空传播的速度最大 B. 声源的振幅越大,音调越高
C. 城市道路两侧的隔音墙是从噪声的产生环节控制噪声的
D. 人能分辨出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主要根据它们发声的音色不同
【顺义】5.人们能分辨出分别由小提琴和二胡演奏的同一首乐曲,是因为这两种乐器发出的声音
A.音调不同 B.响度不同 C.音色不同 D.声速不同
【延庆】14.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震耳欲聋”说明声音的响度大 B.物体发声一定是因为物体在振动 C.“公共场所不要大声喧哗”是要求人们在公共场所说话音调放低些
2
D.在城区禁止汽车鸣笛,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二、填空题
【门头沟】19.乐音的三要素是音调、响度和 。
三、实验题
【怀柔】30.用细线将一小球悬挂在空中静止,用一个未敲击的音叉慢慢的接触小球,小球未发生任何现象。当用敲击后且发声的音叉慢慢的接触小球,发现小球被弹动,如图15所示,这一现象说明声音是由于物体的 而产生的。
图15 2